查看原文
其他

30岁,风华正茂

猫和松鼠zengys 择善行者
2024-09-21
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感觉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我朋友说“感觉这也许是最好的时光。十年前会焦虑,会看不清自己,十年后也许会丧失生活的热情,对世界的好奇,或者没有往前冲的体力与勇气。现如今一切刚刚好,没有多余的焦虑,还保有好奇与热情,还大体能看清自己能与不能,还膝下有子、枕边有人。总之,一切刚刚好。”这是一段他很真诚、我深以为然的话,感谢朋友对我的启发。

1、参照系

谈对未来的乐观与悲观,谈当下所处的阶段,避不开在一定的参照系下寻找相对应的坐标点。我们在做比较、判断与选择时,都是在用预期中的收益与成本进行权衡,这个预期,大体相当于参照系。要不然,参照系选错,结论全错,行动效果全凭运气,所以,参照系很重要。
我理解,参照系因人而异,但大抵不应该是脑中片面的臆想,不应该是遥不可及的为梦想窒息,而应该是逻辑可推理、事实可验证的,是事实求是并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才行。
投资之中,投资决策的参照系是股权思维,买股票就是买企业股权的一部分,企业只要历史盈利为真且未来可持续,那么不管市场先生如何兴风作浪,总有机会向以无风险收益率为锚的内在价值收敛,这是资本的逐利性也即纯市场利率为零的规律决定的。投资水平的参照系是宽基指数收益率,比如沪深300指数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它代表了可选市场范围内,前300强上市企业整体自由现金流与当年市场先生波动的结果,也代表了股票市场参与者唾手可得的“无风险”收益水平。如果我们错将历史成本作为参照系,当下甚至近三年的浮亏,很可能会导向一个如唐朝老师类的价值投资体系在事实上无效的结论,做了不该做的反思,会很离谱,因为不是事实看错了,而是评判事实好坏的参照系选错了。
生活之中,我们做选择的参照系是价值思维,要时时处处讲点凭什么,自己能为身边的人创造什么样的价值,人生不是一堆堆钱,现金不是财富的唯一表现形式,甚至某些时候可能不是重要的表现形式,价值才是,江总南春说“人生以服务为目的,赚钱顺便”。在我的理解范围内,价值是在满足一定物质需求的基础之上,找到精神上的锚,可以是别人的爱与感恩,亦可以是自己的从容与安心,物质与精神不冲突,只是当前局限下导致的选择阶段性差异而已。有时候,我还在想,可能也存在一种跳出当下看当下的审视参照系的视角,当自己老了、死了的时候,自己如何评判,身边珍视的人又如何评判,好似苏子诗云“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目标参照系涉及预期,预期是未发生之事,存在信息费用,预期是主观之事,存在是否多看一二的视角区别。于是,难免有的人乐观,有的人悲观,当下,难论对错,事后看,有高下之别。

2、悲观者正确

所谓成功,往往是系统的胜利,所谓前进,往往是退一步、前进两步的螺旋式上升,问题总是会不断地出现在前进与成功的路上,所以悲观者在某些时间段内,往往是对的,做了就一定会出错,不做就不会错,就好比不测就不会羊一样。
投资之中,悲观者会看到当前及今后很长一个周期,可能世界不太平了,可能国家经济持续下行了,应该及时退出股市了,并安慰自己,“家中有粮、心中不慌”,但拉长一生看,这些都不是事儿,持有现金才是百分百确定性亏损的事儿,稍加了解,这个规律是经过逻辑与事实双重验证的。悲观者会看到洋河渠道出问题了,省内今世缘崛起了,“三三制”遇到瓶颈了;会看到腾讯民企又受监管了、版号停发了、消费互联网见顶了;会看到茅台产能增长受限了、提高出厂价又落空了、喝白酒的人越来越少了。这些是事实吗?是,是全部事实吗?不是,是最重要的事实吗?恐怕也不是。这许多负面因素叠加三年疫情冲击,这些个企业依然赚真金白银而且赚得更多了,这才是关键之事实,三年“至暗”时刻,无形中做了好企业的试金石。市场之中,不缺“鬼故事”,鬼故事往往还传得更广播得更远,如果相信了,这次不下车,下次恐怕就下车了,又说什么陪伴优质企业成长。悲观者总会对一次,然后下车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生活之中,也是一样,幸福的家庭与人生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与人生各有各的不幸。悲观者总是看到事物消极的一面、看到自身条件的不足而不能自拔,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索性不做最好,这也受限,那也受限,索性混吃等死不受限。更可怕的,悲观者有时候会采用“鸵鸟”战术,把遇到的问题合理化,都是别人的问题,自己没有问题,以掩饰那可怜的“自卑之心”。悲观者自己是舒服了,多少年后,还是原地踏步。

3、乐观者前行

事情是干出来了,不是靠想出来的,干的过程中,就一定会出错,如果不乐观,就不会行动,当然就错不了,只有乐观,才能有定力,才能试错迭代向前进。我想了又想,归要结底,我还是一个谨慎的乐观主义者。
(1)乐观,我知道我一定对
我对国家是乐观的。我相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持续追求与努力,会不断创造新的、更大的社会财富。我相信我们的国家合约是独步天下的,改革开放后这些年的成就就是明证,可不是什么我国人民勤劳,自古以来我们都勤劳,建国初期也很勤劳。很幸运我能生长于斯,我也深知我只能生长于斯,持悲观态度不会改变什么。
我对个人是乐观的。就像我朋友所说:“当下是最好的时候,一切都刚刚好。”工作了十年,有了些积蓄,学习了两年,有了些认知,虽然算不上啥所谓财富与洞见,好歹通过努力攒了点有得选的底气,有了选择新的路径的可能。对于行业,我是持悲观态度的,因为边际收益递减是事实,也是规律,不过是个人局限下的权衡利弊罢了,但它不影响我对个人持乐观态度,就类似唐朝老师并不自上而下选投资标的一样。“只要有一个地方冬暖夏凉,能做自己喜欢的事,你就能生活得很好—唐朝老师”,一生的机会不多,择善后要敢于下重注,错了就认输,无非是鲍鱼换鲤鱼,多一点朝气,少一点暮气,挺好。
我理解,“一定对”,可能还有一层意思,即是我做了选择后,我会投入十二分的努力,把值得做的事情做好,让当初我那个选择事后看起来是对的,在长期择善固执中获得正反馈,我于是就相信了,有了知行合一的定力,也有了一以贯之的行动力。
(2)谨慎,我知道我一定会错
对于我个人,在乐观的同时,我也是谨慎的,因为我深知我经历得还太少,懂得还不够,多了够了也未必成。
谨慎是对未知风险的安全边际。于投资而言,不确定性事件虽然概率小但打击大,类似监管之于教培行业,我能做的就是谨慎再谨慎,不懂不做,不加杠杆,不单吊,只用闲钱投资,即便出了问题不至于离场。于生活而言,个人的成长与收入,往往受国家、行业、平台制约,而不完全是努力或能力,前者往往不可改变,但我能做的就是不去管前者,在后者可努力的方向上,不断学习,时刻准备着,当机会来了的时候,我才抓得住。即便这种机会是小的、少的,毕竟,有得选是很奢侈的,机会是不多的。
谨慎是对自身不足的反思提醒。我只是个普通人,我只是前人的复读机,这不能只是写在文章里或嘴上说说,而应该体现在行动上。投资时要提前订立规矩并严格遵守,以避免近因效应干扰;学习时要刻舟求剑理解大师所言并独立思考,以避免无知与无耻的干扰。
(3)关键还是事实求是,多看一二
悲观与乐观,终归还是主观价值判断,可左可右。重要的其实是事实求是的精神,是多看一二的态度。
只有事实求是,才能知道自己所处的局限条件是什么,可以改变的是什么,如果这样做了大致会怎样,才能迭代进步,才能把自己置身于大概率赢的一边。
只有多看一二,才不至于深陷悲观或盲目乐观,找到自身的差异化价值,做自己该做的,取自己该拿的,然后老去、死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择善行者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