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到童年了。我们保护童年好不好?——特级教师王栋生专题讲座

姝颖 姝颖随想录 2024-01-10

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到童年了。我们保护童年好不好这是王栋生老师在讲座中说的最后一句话,仿佛是一句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悟,又仿佛是一位71岁老人对小学老师的一个恳求......


教育生涯中,有一本书对我影响很大,那就是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这本杂文集收录了作者对教育问题的思考,文风很尖锐,它传达了一种理想的知识分子人格,被许多学校作为教师必读书。后来才知道,吴非只是一个笔名,而作者就是王栋生老师。



本以为王老师会按照ppt或者说按照主题来讲,没想到他只是拿着几页纸,像是和大家聊天一样,开始娓娓道来。


王栋生老师讲座——让学生“不怕写”


问题1:习作中究竟有没有“习作方法”?很多老师提出“教孩子习作方法”,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王栋生老师:思维是没法教的。

作者可以运用写作方法写作,但没法教写作方法。个人可以积累写作经验,这点很重要。

问题2:不少学校要求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精批细改,改过几轮才能誊写到作文本上。老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写眉批和总评,效果却未必理想,学生似乎也不关心老师的评语而是更在意得分,请问教师应该如何评价学生的习作?

王栋生老师:一篇作文为什么要改几轮?教师为什么要孩子把改好的作文进行誊抄?

我喜欢有规范修改痕迹的修改稿,有删除符号,有增补符号,有调换符号。精批改可以用面批的方式。


很多老师急功近利,但学生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

小学的作文都有写几篇习作、小练笔的规范,但对小学生来说,写出一段好的话就很好了。所以,对于小学生写作不必提过高的要求。如果他在尝试新的表达,一定要表扬,即便有语法的错误。


老师要有好的表达,因为,学生能把老师的评语记一辈子。

问题3:语文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读和写,曾有不少老师讨论,阅读教学也应该指向写作,阅读就是为了学习写作而读,写作才是语文素养中最重要的部分。请问,老师应该如何理解习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它和阅读教学是怎样的关系?阅读和写作应该如何相互促进呢?

王栋生老师:有教授提出来,阅读都是为了写作。这个说法把阅读功利化了。阅读可能产生写的欲望,但阅读是为了滋养精神,培育思想情感、方法的启示,甚至是消遣。但写作一定依赖阅读。

现在的语文教学讲读写结合,这是比较“经济”的做法。最好的结合是什么呢?顺手写三、五行字。可以让学生写自己的见解、提纲、老师强调的店、小组讨论的归纳。

问题4:不少男同学会在作文中写手机游戏,有老师认为这种素材不适合写作,没有“营养”,还有些打打杀杀的暴力场景。对此您怎么看?这种情况老师该如何引导?作文起步阶段,学生真的可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吗?

王栋生老师:电子游戏确实是个大问题,因为社会过多使用电子设备。不能过度依赖电子设备,现在教学多媒体课件使用得过多,毁灭了孩子的想象力。

如果老师用板书,儿童的接受能力比较慢,就可以一步一步跟上老师的思维。


当然,家长也要少使用电子产品。我有个预言,几十年以后,那些出类拔萃之辈,是当年有纸本阅读习惯的儿童。为什么?思维是渐进式的,不是输入时的。

问题5:当前关于语文学习的讨论,强调真实情境、任务性 学习,强调真实的表达需要一在特定场合, 为了达到特定目的,有特定对象的写作。这似乎是为了避免学生无病呻吟式的抒情性的写作。我们如何认识这两种写作之间的关系和价值?面对不同文体、不同功能的写作,教学指导的重点是否有差异?

王栋生老师:我们讲教育要立德树人,我觉得就是学生有真情实感,不说假话。追求真善美。

学生的文学素养是有差异的。为什么要用文学类文本?培养孩子的情感,认识世界。实用写作为什么比较重要?考试变成实用写作了。我不反对写倡议书、演讲稿,需要就写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关注情境和任务,比如写一个运动会预案。

问题6:学生写作有没有一个比较确定的、螺旋上升的序列?三到六年级我们都在强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老师该如何提出不同的能力要求?

王栋生老师:人是有差异的。我的实践告诉我,学生发展中,他的阅读行成的差异很大,他认识世界的方法差异很大。不要求全,学生可以避开自己的短板。可以参照能力序列,过于强调能力序列,不好。

问题7:孩子们平时小练笔写得很有生活气息、有童趣,但一到考场作文,阅卷老师对照评价标准就会扣分,怎么衔接平时练笔和考场作文呢?

王栋生老师:我和学生谈,考试作文不吃亏进行。讨便宜,不用指望。

来自生活中的句子,是有生命的句子,可能不符合考试评价的要求。应试作文只是作文的一种。如果把考试作为目的,就败坏了学生的想象力。

真正对写作的热爱,关系到生命。能不能让学生自由地写?让学生多有一点儿自由的作文。

我有一个困惑,学生给学生的作文分数过低。孩子们有无限发展的可能,为什么不给他机会?学生丧失了趣味,这才是最要命的。

问题8:有的学生创作思路会被范文影响,仿照范文痕迹比较明显。如何恰当使用习作例文和优秀范文?如何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不是一味模仿?

王栋生老师:范文和习作例文竟挑好的,不挑有趣的。我听到一个老师对小朋友说:“你写的还行,你看看朱自清爷爷是怎么写的?”小朋友也许根本不想成为朱自清爷爷。儿童说出很有哲理的话。

1984美国征求儿童对教育的期待,只记得第一句:“我的手很小,请不要在上面放太多的东西。”


问题9:学生在作文中常常词不达意,遣词造句也有不通顺的地方,怎么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呢?

王栋生老师:这是小朋友语感不行。阅读量小导致营养不良。怎么读?读几遍?我是个写作者,写完我要读,想办法把长句改短,把多余的词划掉。关联词多会不会写的累赘?

小朋友的经验呢?能不能读通?一至三年级写顺就行。高年级写得生动、有趣味就行。

老师可以在课文中找几个比较好的例子。

问题10:在习作教学中,老师往往会对“下水文”把握不清。一篇好的下水文,除了要符合习作要求,还需要考虑什么?老师写下水文究竟对教学有何帮助呢?

王栋生老师:我在教育教学中犯过很多错误。再也回不到课堂,成了终生遗憾。下水文,难度并不大。好的下水文是有针对性的。


有的学生,初中三年,没看到老师写的东西。如果他看到老师在自己作文上写了一个美好的句子,他会觉得这个老师还可以。如果他看到老师写的文章,老师写的一首诗,会有什么结局?他爱语文,爱这个老师的学科。

一个语文老师,写作基本的能力是什么?他对诗歌、散文、小说基本的评论,写得不算最好,写什么像什么。他的实用文能力比较强:他写的说明讲的很清楚;他写个汇报条理很清楚;他介绍一件事情的过程,来龙去脉,条理清楚;他反驳一个人错误的观点,有理有据。语文教师在学校里,展示的应该就是能说会道、下笔成文。


问题11:学生生活是丰富的,可是动笔的时候,却不能从生活中寻找到可写的内容。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丰富的素材呢?

王栋生老师:我们不要以为孩子是两点一线的,一个儿童内心世界丰富得不得了。学生为什么对作文有恐惧?因为脱离生活。只要他没违法,都可以写。要告诉学生,认识自我。

最后我有一个建议:宁愿表扬过度,不要挫伤学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