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凉了?
每日一曲经典伴读 | 咖姐推荐
昨天有一条热搜“起底吴某凡背后的疯狂饭圈”。
其中提到畸形的“饭圈文化”时,用了一张模糊处理后的配图。
虽然模糊了,但其实一眼就分辨出图中的明星——任嘉伦。
任嘉伦出现在央视之后,他的粉丝解释说:
“任嘉伦之所以出镜,是因为有盗版卖他的画像,和任嘉伦是毫无关系的。”
他们意思是说,任嘉伦才是受害者,被不良商家侵犯了肖像权。
央视之所以把任嘉伦相关内容放进节目,旨在揭发饭圈灰色产业链。
市面上确实存在印有任嘉伦头像的盗版图册,而无肖像授权盗版图册也一直是明星和粉丝会遇到的问题,这样的澄清看着还是挺有说服力的。
可是很快有网友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任嘉伦的粉丝是“假澄清”。
有网友对比了任嘉伦出现时,央视播出版的旁白,发现了更多耐人寻味的事情。
在任嘉伦开始出现的画面中,央视配图是某选秀节目现场。
旁白在这时候说的是:
“一些经纪公司和商业平台,还有饭圈操控者对粉丝进行或明或暗的鼓动,诱导粉丝集资,鼓动其进行非理性花费,利用粉丝对偶像的喜爱,反向圈钱”
到这里,央妈根本没有提到盗版图册等灰色产业链。
接着,央视开始批评饭圈集资等行为,同时表示:
“此外他们配合团队制造话题,甚至可以制造矛盾……这些都能带来流量,转变成利益,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
这个“他们”,也就是前文提到的经纪公司和商业平台。
与此同时,央视的画面基本全部用了任嘉伦的画像。
而且用到的模糊化处理,基本也就只是“模糊”了一下,根本不妨碍大家辨认任嘉伦。
整体看来,央视就是在批判现在的经纪公司,商业平台,以及粉丝头子,利用粉丝的喜爱进行集资,从而反向圈钱的行为。
为了圈钱,往往有的工作室还要下场煽动粉丝集资。
大家心知肚明的是,但凡被央视点名的,基本上下场都不会太好。
所以有网友推测,央视这次通报饭圈行为,看似是在“鞭尸”吴亦凡,其实是为了对任嘉伦旁敲侧击。
有不少网友发现,确实有任嘉伦大粉在搞这种集资。
比如在平台上发一些奇怪的“商品”链接。
这些链接根本就不是在做交易,而是单纯地是一种“捐助”式的集资。
与此同时,任嘉伦粉丝还进行过所谓的“戒掉奶茶大赛”。
让粉丝只要想喝奶茶就往这个账户上打20块,从而“抑制住喝奶茶的冲动”。
而这些省下来的钱,则被表示将会“用来购买任嘉伦的新专辑”。
这到底跟集资有什么区别?
搞个噱头就不叫集资了吗?
最夸张的是,有网友爆料,任嘉伦后援会也经常集资。
比如集资买了杂志,但又不发实物给粉丝。
而且这些集资的款项,到最后都“不知所踪”。
从账目单来看,集资都好几百万了。
也没个人出来解释一下这些钱到底用在什么地方,流向何方。
实际上,虽然央视才刚刚点名“饭圈集资”,但这种现象已经存在很久了。
一开始,娱乐圈无所谓“饭圈”,也无所谓“集资”。
早些年,粉丝买个专辑,在笔记本上贴明星的人像,最多再抄抄明星新歌的歌词,就算是个合格的追星族了。
“饭圈”一词事实上是日韩追星潮带来的舶来品。
“饭圈集资”这一行为来源于日本的48系偶像养成模式。
在AKB48养成模式中,小到偶像能否上台表演,站在舞台的哪个位置表演,大到偶像能获得多少公司资源倾斜,全部都由粉丝的投票决定。
然而,选票不能直接获得,需要通过“购买专辑,附赠投票券、握手券”这种方式进行捆绑销售。
“后援会组织粉丝集资,统一打投”这种模式就应运而生,这就是所谓的“饭圈集资”。
到了后来,韩团的崛起带来了韩流“爱豆”,《超女》等选秀节目的风靡又造就了许多素人明星。
“饭圈”的概念开始深入人心,“集资打投”这种行为也开始变得日常化。
偶像出道等历史级大事件自然要爆肝集资买票。
“你不投,我不投,偶像何时能出头?”
偶像的生日应援集资自然不能输给别家,买下纽约时代广场的巨幅广告位已是基本操作,财大气粗的后援会甚至还会为偶像买下小行星的命名权。
就连偶像参加节目、新剧开机这种日常行程,后援会也要打着为偶像打点关系的旗号,开个集资链接,给节目主持人、新剧导演送去奢侈品。
甚至有后援会会集资买金条送给偶像即将参加的节目的主持人。
“饭圈集资”逐渐地变了味,甚至成了一种偶像经济的运营模式。
目前,促使粉丝“集资打投”的偶像运营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养成类”,简单地说,就是“你不打钱供养偶像,偶像就没资源”。
这种模式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日本SNH48和时代峰峻旗下的男团。
“养成类”偶像的运作模式是先选出一大批年龄小的偶像预备役,然后通过节目让粉丝见证偶像从素人到爱豆的成长,从而激励粉丝为偶像爆肝投票,为偶像争取更多的资源。
在“养成类”模式中,每一票都不白来,都要粉丝用真金白银去换取。
第二种则是“选秀类”,选秀要比“养成”更为残酷,可以说是“你不集资打投,偶像无法出道”。
理论上,选秀节目上的票是免费的,但为了收割粉丝,节目也会推出和饮料等商品绑定的票。
为了支持偶像出道,粉丝们不惜献出自己的生活费,为偶像集资打投。
比如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青你3》中粉丝为偶像打投,倾倒大量牛奶的事件。
对于大粉号召散粉进行巨额集资的行为,经纪公司往往表面上装作不以为然,暗地里却喜闻乐见,甚至还会联动“职业粉头”发起集资。
为啥经纪公司会放任甚至支持饭圈集资呢?
因为,在一次次集资打投、集资金额 battle 甚至是与对家撕逼中,饭圈的散粉就会拧成一股绳,增加偶像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到了后来,“集资”这件事情逐渐成了公司、集资平台、“脂粉”和“大粉”之间的利益博弈,爱豆本身成了一个遥远的精神符号,为爱发电、集资打投的小粉丝更变成底层被收割的韭菜。
现在央妈下场整治的,就是这一类的现象。
说到底,饭圈集资这个事,本质上就是通过利用粉丝向他们的家庭吸血,从而供养利益团体的过程。
它与非法集资唯一的区别,可能只在于有“偶像”这个媒介而已。
而正因为有“偶像”这个媒介,它就可以更多、更广地涉猎目标。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集资比很多传销都更可怕。
传销毕竟是违法的,而这种饭圈集资却可以堂而皇之地进行。
尤其还有很多未成年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行为的严重性,却成为了别人吸血的工具。
整治饭圈集资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想必也只是个开始。
要想肃清藏在娱乐圈这摊淤泥中的黑暗,任重而道远。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