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7分钟66次”玛莎拉蒂女逼yuwei现身:这种关系,早该被曝光了!

咖姐 云音咖 2022-09-07

每日一曲经典伴读 | 咖姐推荐


玛莎拉蒂女司机酒驾被查这个事,已经过去5天了,但是讨论的热度还是很高。


事情本身并不复杂。


11月6日,南昌当地某知名媒体,联合南昌交警进行“夜查酒驾”的直播。


起初连线的过程还算顺利,也是揪住了不少酒驾的司机。


然而随着一辆白色玛莎拉蒂的出现,局面开始失控。


玛莎拉蒂的驾驶者是一位女司机,看上去30出头,面容姣好。



但自从她下车之后,就完全不肯配合交警的工作,不愿意做吹气酒精测试。


在媒体和交警的包围之下,这个女司机依然推三阻四,态度傲慢。



吹气测试也是敷衍了事,摆明着只想做做样子,糊弄媒体。



在和交警对峙的过程中,她只是不断地重复一句话:


“叫yu wei过来!”



显然对她而言,这个yu wei,是能帮她逃避法律制裁的“保护伞”。


期间,当她发现交警不愿意帮她“找人”时,还一度准备打电话,被交警拦下。


这里交警阻止她打电话时所说的话,成为了后来全网争论的中心。


“我和你讲,你谁都不要找。”


“这里是全网直播,全国人民都看着你。


你说出任何人的名字,都是在害他。”



总之,整个酒精测试过程长达17分钟,女司机一共吹气66次,只有最后一次才完成。


毫不意外地,女司机被测出酒精含量为117㎎/100ml,超过80㎎/100毫升的醉驾标准,被当场带走进一步调查。


新闻曝光后,这件事在网上的讨论非常热烈。


女司机多次提到的“yu wei”到底是谁?


这个“yu wei”究竟有多大的能量,可以让女司机知法犯法,面对媒体和交警都如此嚣张?


而且,当时交警在劝说她的时候,说得那段话也非常耐人寻味。


“你说出任何人的名字,都是在害他。”


这到底是在训斥女司机,还是在给她递话,告诉她这是全国直播,不要拖“yu wei”下水?


站在旁观者角度上来看,让这个女司机联系上“yu wei”,才是更好的选择。


如果她口中的“yu wei”确实有当着媒体的面翻云覆雨的能力,那正好可以作为一个反面典型被当场活捉;


如果她说的“yu wei”根本没能力,或者不愿意帮她,也是打了“遇上事找关系就能摆平”这种人的脸,算是一波不错的正面宣传;


最不济她根本不认识什么“yu wei”,或者只是从别的地方记住了这个名字试图狐假虎威,也可以作为一个经典案例宣传,警告和她一样的人。


在人声鼎沸之际,南昌警方的情况通报来了。


大意是说对当地6名谐音为“yu wei”的民警进行了调查,并没有发现跟女司机孙某有关的人。


孙某自己也承认了,她只是听说过“yu wei”是当地一分局局长,借此狐假虎威想逃避惩罚。



既然通报已经出来了,就没有必要再过度解读了。


当地确有一个局长叫“yu wei”,其实也变相说明了当时那位负责劝阻的交警,处理得已经相当优秀了。


他没有放过这个违法的女人,哪怕他明知道有可能为此背上“人情社会”特有的重压,但他也没有妥协,反而是在夹缝中找到了平衡。


真正值得我们注意的,其实并不是基层干警。


而是这个女司机,孙某本身存在的问题。




女司机的身份,很快被曝光,也引起了更大的争议。


有知情人称,女司机30多岁未婚,是江西银行某支行的“行长助理”,收入不菲,不仅有豪车,还在当地有三套房。



她还曾多次在银行公开活动中抛头露面。



这其实也没什么,反而说明她很有可能是在某些公关场合,或是某些饭局里,见过或是听人说过“yu wei”这个领导,于是就在酒驾后想搬出来唬人。


真正让人讶异的是,她在进入银行任职高管之前的职业,是空姐。


据说还是银行专门从空姐那边把她招过来的,而她对于银行的业务并不精通,顶多算是个类似公关的角色。



这就非常魔幻了。


如果她真的只是出任类似“公关”的秘书、助理角色,又是怎么能在年仅35岁就开上豪车、手握3套房的?


要知道在银行系统中,除开核心管理层,一般的非销售型岗位是不太可能有这么高的收入的。


退一步说,就算她是个富二代,房子车子都是家里提供的,那她这个“行长助理”的职位,又是怎么来的呢?


一个前职业是空姐,专业跟银行业务完全不对口的人,是怎么能进入银行系统任职“行长助理”的?


种种迹象似乎都表明,这个孙某是大部分普通人在职场里最讨厌的那种关系户。


也许正是因为靠着各种关系,孙某的人生太过于顺利。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开着豪车的年轻女人,一个无视法律法规,无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醉驾还不知悔改的司机。


只能说,像这种嚣张惯了的人,被查出酒驾,是一种幸运。


倒不是说她能因此悔过,痛改前非,而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无疑是掐断了一枚炸弹的引线。


同样是玛莎拉蒂,同样嚣张跋扈的女司机。


2019年7月3日,河南省永城市,女司机谭某醉酒后驾驶玛莎拉蒂轿车并带着两名同伴。


在醉驾过程中,谭某沿路撞上了8辆车,其中有一次还被拦了下来。


但即使如此,依旧没能阻止她。


很快,悲剧发生了。


高速行驶中,谭某的车飞速追尾一辆等绿灯的宝马车,导致宝马车瞬间起火,监控画面触目惊心。



宝马车上的3人,后排座上的2名男子当场死亡,驾驶员全身大面积烧伤,奄奄一息。


后来谭某被判无期,赔偿800余万元。


但那又有什么用呢?


我丝毫不怀疑谭某“上面有人”,否则她绝不可能在连续肇事之后,依然在马路上飞奔。


而她后座上那两个朋友,显然对此也心知肚明,所以根本就没有劝阻。


金钱、权力、人脉,给了谭某这种人嚣张跋扈的底气。


而这种嚣张了一辈子的人,在酿成不可挽回的过错之前,是绝对不会后悔的。


为什么这次孙某酒驾事件会引起这么大的讨论,就是因为我们再不愿看到这种凭着“上面有人”,一次次逃离制裁的人继续逍遥法外。


毕竟我们谁也不愿意为她们的错误买单。




为什么我们这么反感“关系户”?


因为在国内这个“人情社会”的基石下,“找人办事”是真的有用——尽管很多时候既不合规也不合法,还是恶性竞争。


远的不说,光是在“开车”这件事上,企图仗着“关系户”的身份横行霸道的,这几年就有不少。


2019年7月,重庆一名开保时捷的女司机李某与一名男司机因行车发生冲突。


女司机表现得极为嚣张:


“我在渝北飙车是出了名的。”


“开车过红灯从来都是闯。”


“打个电话就能删除违法驾车记录。”


然后率先扇了男司机一耳光,随后男司机还手,一耳光将女司机帽子扇飞。



引发舆论关注后,警方介入调查,发现李某的丈夫为某派出所所长。


根据调查情况,该所长被停职。


去年2月,崇州市一辅警陈某,开奔驰强闯社区疫情检测点,拒不配合社区防疫志愿者开展身份登记工作,并当场与志愿者发生冲突,不断叫嚣:


“家里有人。”



事情被曝光后,陈某被停职。


而就在今年9月,同样是直播查酒驾,滨州市执勤民警发现一车辆异常停车,随即上前处置。


结果驾驶员林某某自称是“是市局的”,执勤民警就未按规定对二人进行酒精检测,违规放行。



在调查确认林某某是当地某局二级高级警长后,相关人员被严重警告。


这些案例,要么引起了巨大的舆论争议,要么就是直接被直播曝光,才终于浮出水面。


那些我们犹未可知的,利用“人脉关系”走偏门,游走在规则之外的人和事,想必是不计其数。


这种“有关系好办事”的想法,其实不局限在“有钱有权有势”的圈子里,在普通人身上也很常见。


这毕竟是遗留了几千年的社会问题,是人类作为群居动物难以避免的劣根性。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的提高,这种人际关系下的熟人社会模式,在国内以一线城市为始,正在开始逐步消退。


当然,这个转变还很难称得上是快速,在一些中小型城市和乡镇地区更是尤为缓慢。


但不可否认的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人脉哲学”已经开始渐渐让位给法治社会、规则社会、契约社会。


“上面有人”不再管用的时代,不远了。


- END -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