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医最美科技工作者——应豪
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
应豪
应豪教授带领的产科是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孕产期特色专科,上海市产科临床质控中心和市级医院产科联盟牵头单位。团队长期聚焦早产与分娩启动、胎盘种植异常疾病等,近五年研究团队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6项(1项首席、5项骨干)、国自然15项、省部级项目22项。研究团队成员32人,其中博导4名、硕导6名,获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启明星、扬帆计划、卫生系统青年学科带头人各1人。
聚焦母婴健康,科研永攀高峰
学术研究
团队建立2万例孕婴队列,30万围产数据平台,在临床研究方面,聚焦生育政策和新冠疫情对早产的影响、构建预测模型、开展基于发病机制临床分型研究,发现生育政策、乙肝病毒核新冠均会增加早产发生,该研究成果被最新版中国早产诊治指南引用;建立全国首家“孕前-孕期-产后”全过程和多学科的自发性早产防治体系,率先建立评估系统,精准判断干预适宜人群,干预率显著降低至30%(低于文献报道58.7%),孕34周后分娩率提高至95%(高于文献报道85.3%),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针对医源性早产重要原因-前置胎盘,提出“产前-围分娩期-产后”三个阶段、三色预警体系、三种止血理念,降低严重产后出血率、子宫切除率;基于菌群分型的研究发现相较于传统临床指标其更有利于精准指导临床干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 Infection(IF=38.6)、Am J Hematol (IF=13.3)、AJOG (IF=10.7)等,并作为第一完成人获上海市医学科技奖首届青年奖。在基础研究方面,研究团队围绕胎膜糖皮质激素代谢正反馈环路,提出胎膜11β -HSD1是早产防治潜在靶点(FASEB J,Sci Signal);揭示炎性介导分娩启动的胎儿自我保护重要脏器的机制(Am J Reprod Immunol, Front Immunol);阐明关键转录因子CEBPD通过调控胎膜成纤维内质网自噬和前列腺素合成参与分娩启动(J Immunol, Clini Transl Med, Placenta),部分文章作为封面论文,为早产精准干预和药物开发提供依据,有利于改善早产结局。
学科建设
应豪教授牵头成立全国早产防控联盟,作为首席科学家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早产发生机制的精准综合防控策略研究,参与中国早产诊治指南和宫颈环扎专家共识编写,牵头成立上海市早产预防和诊疗专委会并担任首届主委,整合上海市产科-新生儿-保健等多学科团队,推动上海市早产诊治能力进一步提升,连续举办六届全国早产学术研讨会,成为业内最具影响力的标杆性会议。
作为上海市产科临床质控中心和市级医院产科联盟主任,制定上海市医院等级产科评审标准、临床质控标准、物产专病数据库,推动上海市产科规范发展和能力提升;作为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组专家,参与构建上海市孕产妇救治体系,取得良好效果,极大支持大上海保卫战。
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方面,应豪教授始终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型妇产科人才为己任,以勤奋踏实、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影响着团队每一位研究生。团队注重学术交流和思维碰撞,团队定期举办“学术沙龙”,形成每两周一次的例会制度,研究生向指导老师和团队汇报研究进展,针对课题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集思广益,及时提出解决办法,推进课题进展。为了解决科研课题中遇到的问题,应豪教授克服白天需要开展临床及行政管理工作的困难,经常与研究生讨论课题到深夜,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解决办法。近5年,应豪教授先后培养了1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研究生在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先后有研究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扬帆计划、卫生系统青年学科带头人计划资助。
活动背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人民教师高尚师德,营造尊医重教的良好风尚,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激励广大教师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广大医务工作者以用大爱和责任守护人民健康的优异成绩来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经研究,决定以“庆祝第六个中国医师节,迎接第三十九个教师节”为契机,在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开展2023年度“同医最美人物”评选表彰工作。共分为“最美师德师风优秀教师”、“最美科技工作者”、“最美医务工作者”、“最美管理者”四大类。
经同济大学医学院各系部、附属医院推荐候选人,专家组评审,医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审议,产生了2023年度同济大学医学院“最美师德师风优秀教师”1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10名,“最美医务工作者”10名,“最美管理者”10名。
END
图文 | 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
编辑 | 医学院党委
HISTORY/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