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新资本胡宇晨:CCER重启进入倒计时,碳资产开发规范仍需补足|谈碳·投资人

吕雅宁 苏建勋 36碳 2023-08-24
与曾经的“滚烫”相比,双碳/新能源赛道已迎来“去泡沫”的下半场,一级市场投融资风向正悄然改变。在此背景下,36碳发起“谈碳·投资人”栏目,希望通过深度对谈,倾听来自一线投资者的声音,探索产业周期和投资周期下,新能源赛道的未知与可期。

“谈碳·投资人”第一期,36碳专访了清新资本创始合伙人胡宇晨和清新碳和合伙人陆玄。CCER重启前夜,碳资产开发在很多地方一度成为热门话题,但市场依旧存在鱼龙混杂的局面。

在此背景下,清新碳和建立起一支专门聚焦碳资产领域的气候基金,并已在6月初完成首次关账。不同于以往的一级市场股权投资,该基金重点投向以生态和绿色能源为基础的新型碳资产。“碳汇热”背后,变现碳资产真的那么容易吗?中国碳市场还有哪些亟需完善的地方?


文 | 
吕雅宁

编辑 | 苏建勋

“目前正在抓紧启动全国统一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系统各项工作,争取今年内重启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今年5月,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司长李高在一场高峰论坛中表示。

这个表述已从此前的“尽快重启”,明确为“争取年内重启”,倒计时再度提速。

在我国,碳交易市场可分为强制交易市场和自愿交易市场:一类为政府分配给企业的碳排放配额,另一类就是以CCER为交易标的物的自愿减排市场,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特定项目。

但CCER关停已超过五年,重启这一机制将成为补齐碳市场的重要拼图。

所有身处“碳圈”的人都在密切关注这项进展,清新资本创始合伙人胡宇晨就是其中之一。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胡宇晨带着团队去了很多地方。从内蒙到新疆,从江浙沪到赣粤闽,凡是生态资源丰富的地方,大家都考察了个遍。

林业碳汇是这类地区的重要碳资产。作为CCER的主要项目之一,林业碳汇已在多个试点城市产生交易,未来也有望成为纳入全国碳市场的主要产品类型。

“普遍现象是这些地方虽然林业资源丰富,但大多数地区对碳资产的概念还在初级阶段,要么没听说过;要么就是认为只要手握林草资源这个‘金饭碗’,就能通过碳汇交易快速变现。其实很多地方能开发的标准碳资产,甚至连1/3都不到。”

胡宇晨把这个现象称为碳资产开发的“两个极端化”。由于当前各类资产的开发规范性不足,市场鱼龙混杂,缺乏专业的资产开发公司,以及可靠的资金来源。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今年建立起一支专门聚焦碳资产领域的气候基金。不同于以往的一级市场股权投资,该基金聚焦于可以产生碳资产的项目。这类项目具有明确的市场定价,清新碳和气候基金会帮助项目在更好的碳管理模式下获得更高的收益,让低碳产业和碳市场形成良性联动。”

作为创投圈的资深老兵,胡宇晨有近20年的投资经历。2017年,胡宇晨创立清新资本,专注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领域,曾投过北新新能源、乐驾新能源、万物新生(RERE)、爱回收爱分类等明星项目。

目前,清新资本已切入双碳赛道,并成立碳资产管理公司清新碳和,这是一支更加聚焦碳基金、低碳资产投资的团队,与清新资本共享双碳投资生态。

6月初,清新碳和首支人民币气候基金完成首次关账。据悉,该基金重点投向以生态和绿色能源为基础的新型碳资产。

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说2021年是全国碳市场元年,那么2023年或将可以称为碳金融爆发年,更多元的碳金融产品、利好政策不断涌现。伴随CCER重启信号逐渐明朗,以及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在即,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参与度、活跃度会持续提升。

不过,“碳汇热”背后,变现碳资产真的那么容易吗?中国碳市场还有哪些亟需完善的地方?

近日,清新资本创始合伙人胡宇晨和清新碳和合伙人陆玄接受了36碳的专访。

清新资本创始合伙人胡宇晨及清新碳和合伙人陆玄

以下为采访实录,经36碳整理编辑:

不是所有资产都能靠卖“碳”变现

36碳:清新碳和发行首支人民币气候基金,其独特性体现在哪里?

胡宇晨:目前市面上的气候类产品大部分以绿色信贷为主,另外还有以投资股权项目的大型基建、技术等产品为主。我们目前发行的气候基金更加聚焦在可以产生碳资产的项目类型上,主要围绕三大类,一是碳配额;二是碳信用,国内最主要的就是CCER;三是一些碳普惠产品,各地方已有很多实践

特别是一些和乡村振兴挂钩的碳汇产品,以及新型绿色能源如氢能、生物质发电等项目,也在关注范围内。

36碳:关于碳资产的投资,相比清新资本此前在一级市场上的股权投资,有哪些差异?

陆玄: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更聚焦、更标准化的金融产品。无论是哪种减碳领域产生的碳资产,最后开发出来的产品是高标准化的金融产品,有明确的市场定价,可以在一级半甚至二级市场进行直接交易,流动性强,这和一级市场股权投资有非常大的区别。

这支基金也和行业领先的低碳服务商金诺碳投进行战略合作,希望能联手培育碳资产领域的创新生态。

36碳:CCER重启后,清新碳和主要关注的是存量资产还是增量资产?

陆玄:根据生态环境部的最新表述,年内重启CCER的概率更大了。

2017年CCER关闸的时候,大部分的存量资产都是集中式风电、光伏等项目,目前市场存量资产已经不多。CCER重启后,结合国家乡村振兴等政策偏向,生态类产品如林草碳汇、农业碳汇产品的市场增量空间还很大,利用技术手段让生态环境的固碳能力提升,清新资本会更多关注这部分增量资产。

36碳:目前碳汇产品在国内市场比较分散,市场化程度极低,这种情况下怎么开发碳资产?

胡宇晨:我们的合作项目以国有林场这种大型项目为主。这类项目产权清晰,且都有资产归属/管理公司,整体资质和运行规模都比较完善。

但目前碳汇市场也有乱象,如夸大林业资源的资产开发价值。其实林业种类、产权归属,在碳资产开发的方法学中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并不是所有林业资源都能变成碳汇,比如只有带来额外性的造林或经营项目才可以参与碳汇开发,而原始森林、果树等经济林都不行,这其实就把大部分的林业资源排除在外了。

目前碳资产开发市场良莠不齐,对于业主手中可开发的碳资产,更需要有专业机构和团队参与进来,我们希望这支基金能助力提升市场规范性和透明度。

36碳:您提到碳资产市场开发欠缺规范性,其中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胡宇晨:第一是资金合规性,就像做股权投资一样,未来我认为会有类似于中基协这种组织来核查整个资金来源,包括团队专业能力等。目前可能还没有那么完善,但未来肯定是这个趋势。

第二是资产合规性,很多碳资产来源五花八门,产权不明,或者存在漏洞、灰色地带等。目前各类碳资产的产权归属问题还在逐步规范的过程中。

第三是开发流程的规范性,比如开发服务商的资质必须要经过筛选。未来CCER要在全国交易所交易,各类碳资产品种将更明确,那么各环节的开发流程都应更规范,具备专业资质和落地实操案例。

中国碳市场还将迎来两个拐点

36碳:投资决策中,清新资本如何评估各类气候产品项目的价值?

陆玄:当前我们推出首支人民币气候基金,希望实现多样化碳资产的全面覆盖,进行多元化、多层次、多市场的布局。碳额度、碳信用里的品种非常多,我们尽可能从全类别、全产品线中挑选最优质的项目。第二还要考虑项目能否给当地带来贡献,比如会选择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项目,助力当地乡村振兴。第三,我们会看这些项目是否和清新资本的股权投资企业有联动,比如碳普惠产品就可以帮助节能和氢能被投企业提升资产收益率。

36碳:气候产品的项目价值也与碳价有关。相比欧洲碳市场,目前中国碳市场的碳价格还比较低,这如何影响市场发展?

胡宇晨:碳市场的目的是通过金融工具和市场机制的方式促进碳减排,它本质上是增加高排放企业的排放成本。成本越高,企业去节能改造的动力就越强。另一方面,能给新能源、低碳资产增加额外收益,形成正向资金流。所以如果碳价太低,是无法起到撬动作用的。

我认为中国的碳市场价格未来还将迎来两大拐点。

第一是要和国内平均降碳成本相当。企业进行碳减排的边际成本大约是250元-300元人民币/吨。如果碳价低于这个价格,大家都会去买碳汇,不会真正投入节能改造。

第二是和国际碳价接轨。目前欧洲的碳价已经超过100欧元/吨,其实减碳逻辑是全球统一的,所以理论上全球碳价应该要有个衔接机制。

36碳:中国碳市场要尽快达到这两个拐点,还要满足哪些关键因素?

胡宇晨:首先是市场参与度,目前只有发电一个行业被纳入碳市场,石化、化工、建材(包含水泥)、钢铁、有色、造纸、航空这七个行业也将陆续被纳入交易体系,市场的买方范围扩大后,对碳资产的需求也会增加,提升碳市场活跃度。

第二是更多的金融机构能够入市交易,今年年初有6家券商获证监会准入自营碳交易业务。以往碳市场是单边的,只有控排企业和碳信用提供方,一年交易一次。当更多的金融机构入市交易后,可以增加交易换手频次,提升碳市场流动性。

第三是基于碳关税的压力。2027年1月1日起,欧盟将正式全面开征碳关税,这是来自外部环境的减碳压力。这些因素叠加之下,未来碳价是呈现上升趋势的。

36碳:当前聚焦双碳领域的投资机构非常多,清新资本的投资逻辑是什么?

胡宇晨: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开源节流”的过程,我们的投资逻辑也与之相符。

“开源”是在能源类型中增加新能源比重。清新资本主要投资新能源资产的应用场景,比如储能、充换电等电池使用场景。同时也会看创新性的电池材料设备,比如制氢设备等。

“节流”是在消耗侧,通过节能环保技术,在各种高能耗场景通过设备的升级降低能源的消耗和碳排放,我们关注IDC(数据中心)节能技术,循环经济等方向,此前投资的万物新生(RERE)就属于这个领域。

当然,我们也非常关注碳金融和碳服务这类项目,例如我们的被投企业金诺碳投,就是利用专业能力和金融创新的工具,加速“开源节流”的过程。

36碳:您今年在双碳赛道上的关注重点会是哪些?

胡宇晨:我们比较关注氢能,伴随氢能应用场景、商业模式逐步完善,今年氢能发展向好。目前大家认可的方向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即“绿氢”),并将绿氢用于加工绿氨、甲醇等工业基础原料,从而实现工业领域脱碳。

清新资本主要关注双碳赛道的早中期项目,这类项目技术路线迭代比较快,且从技术本身到产业化需要一年左右的周期。但同时我们也关注到现在新能源产业中后期项目的去库存问题,我认为短期的市场化波动很正常,不太影响我们对早期创新技术的判断,包括这次成立气候基金产品也是基于同样的思维方式,希望联合各方做前瞻性探索。

题图来源  IC photo

将“36碳”打星

双碳大事,不容错过!

扫描下方二维码👇,备注公司-职务-姓名,添加“36 碳小助理”后可加入读者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