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出炉的年报,按理说应该分析公司了,但是自知目前还不具备这项能力,又不便拾人牙慧,只能先盯住自己这些七零八碎的关注点了。
第一项,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一般情况下应该是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减去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之后的的净额,但有时候也会稍有差异,统计了2018到2022年的情况,2018年和2021年是吻合的,其余3年略有不同,不知道差异来自哪里。注: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例如固定资产原值10万,减值准备2万,账面价值8万,处置价格12万,则资产处置收益4万里包含减值准备2万。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2017年以前在营业外收入科目里,之后单独列报,非流动资产报废损失仍然在营业外支出科目里。第二项,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018年、2021年和2022年都等于其他收益里的政府补助(这三年的营业外收入里无政府补助),2019年和2020年等于其他收益和营业外收入里的政府补助之和。第三项,除同……取得的投资收益,一般情况下公司没有交易性金融负债,这一项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和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不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投资收益(利息或分红)。第四项,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2021年的12,009,031.70是工商银行解放路支行的减值准备转回。第五项,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营业外收入和支出里除了上述单列出来的项目以外,其余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营业外收支净额。第六项,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洋河2019年到2022年这个项目的金额和其他收益里代扣代缴的个税手续费吻合(2018年不同,具体待查)。上述各项之和减去所得税影响额就是扣非净利润里的“非”了,再减去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就是扣非归母净利润里的“非”了。本期无论线上线下,省内省外,中高档还是普通酒,营业收入的增长率全部低于营业成本的增长率,导致毛利率全部下降(年报11页)2021年除了线上直销以外,营业收入的增长率全部大幅高于营业成本的增长率,毛利率全部上升(2011年报15页)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变化呢,看一下营业成本的构成项目(年报12页)
注:2018-2020年采用酒类数据(2019年报、2021年报),2021和2022年采用白酒数据(2022年报)
可以看出,2021年直接材料占比下降,导致营业成本增长率小于营业收入增长率,毛利率上升;2022年直接材料占比上升,导致营业成本增长率大于营业收入增长率,毛利率下降。2022年直接材料金额虽然比2021年同比增长31.8%,但是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也只有18%,仅高于2021年的16.4%,比2018年到2020年三年的比重都低。由此可知,直接材料的大幅增长仍然在正常波动范围内,应该和原材料的价格有关,并不足以说明公司产品结构由低端向高端的转变。
本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和扣非归母净利润的比值只有39.3%,创下了历史新低,就连最困难的2013年和2014年也在60%以上。不但比值创新低,连绝对数值36.48亿也是2015年以来的最低值。36.48亿比2021年的153.2亿减少了116.7亿,现金流量表显示,本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比上期减少61亿(375.4-314.4),其中主要是销售收现在营业收入增长18%的情况下减少近60亿;经营活动现金流出不降反增55.7亿(277.9-222.2),其中包括各项税费41亿+支付给职工的现金8亿+购买商品支付2亿+其他4.7亿。流入减少61亿叠加流出增加55.7亿,导致本期经现净额比上期减少116.7亿。唐老师教我们的选择企业的三大前提之一就是“利润是否为真”,一个企业真实的经营利润来自哪里呢?应该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吧。白酒是好行业,中高端酒企都是先款后货,我们看白酒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多数时候都是超过甚至大幅超过净利润,这就容易让我们产生错觉,好像白酒企业本来就应该是这样。但是如果企业的真实经营净利润来自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那么拉长时间看,这两个数值应该不相上下。真实情况是这样吗?我们验证一下。汇总洋河2006年到2022年17年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合计769亿,17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合计824亿。考虑到净利润是扣非归母部分,而经现净额是合并报表整体数据,这不到7%左右的差额应该在合理范围内,这就证实了我们上面的结论。所以,经现净额一时的变化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拉长时间看最终都会趋向和净利润相等。远的不说,就说最近的,我们看到了本期的比值39.3%是历史最低,也同样应该看到上期的比值208%是历史最高,有没有一点儿类似于股价围绕企业价值上蹿下跳的赶脚?现金流量表里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79.8亿,资产负债表里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合计比上期减少1亿,本期购买商品的现金为78.8亿(注:未终止确认的应收票据背书4.22亿,因不确定是背书给经营活动上游企业还是投资活动上游企业,况且还可能有期末已经到期的背书票据,故均不考虑)。本期增加的存货9亿(177-168)(假设不考虑人工等费用,直接视为原材料部分),营业成本里的直接材料53.2亿+燃料动力2.9亿,合计(9+53.2+2.9)*1.13=73.6亿。如果直接看年报12页披露的购买金额,则为(62.8+4.1)*1.13=75.6亿(注:不确定年报披露的采购金额是否含增值税,此处按不含增值税计算)
无论是73.6亿还是75.6亿,都和78.8亿有少许差异(如果加上背书票据,差异会更大),暂时想不出差异的来源。本期总资产只增加了1.6亿,净资产却增加了49.8亿,原因是负债减少了48.8亿,其中主要包括合同负债减少21亿,应交税费减少19亿,其他流动负债减少7亿。说到合同负债,又有一个问题,就是待转销项税和预收货款的比例关系。
2022年这个比例明显低于往年,按照我们的理解,待转销项税就是预收货款应交未交的增值税,这个比例在13%左右是正常的,为什么会产生波动呢?记得在哪一期的投资者关系问题里有过类似的问题,董秘答复:预收货款里包括已经开票但还没有发货的部分。这部分会减少待转销项税,但是因为没有确认收入,预收货款不会减少,所以导致该比例降低。至于隐藏收入的问题,个人认为没有什么影响,因为隐藏收入和开票不开票没有什么关系,只要不确认收入,预收货款就不会减少。如果公司想隐藏收入,干嘛非要先开个票呢。这部分其实就是到报表日还没来得及发货,当然如果非要理解成公司故意拖着过了报表日再发货确认收入也未尝不可。反正何时开票何时发货都是公司说了算,公司要想延迟确认收入,根本没有必要伤这个脑筋。1、21页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表中其他变动是什么?
其实表格下边就有解释:其他变动为期初期末汇率变动导致以前看的几份年报都是电脑上看的PDF,这次洋河新出的年报是打印出来的,纸质的倒是保护了视力,但是怎么感觉不太适应呢?老是觉得有点别扭,看的时候总是丢三落四的,可能是还没有习惯吧,不管怎么说,还是自己看得不够仔细,这么明显的信息居然没有看到,有点浮躁了。上期学习记录里说过的公式没有考虑其他变动的影响,严格说是应该加上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初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本期购买金额-本期出售金额+其他变动=期末数2021年的本期购买金额和本期出售金额和现金流量表里“投资支付的现金”和“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是完全吻合的,2022年的又出现了少许的差异,不能完全吻合了。2、167页对子公司投资中双沟酒业和苏酒贸易的其他变动是什么?
这个在上期的年报中有过解释:长期股权投资本期增减变动中其他变动系顺流交易未实现销售利润调整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汇率变动影响。手财116页:上市公司向联合营企业销售商品(顺流交易),在联合营企业将该商品销售给第三方之前,上市公司因该笔交易所产生的损益里,应扣除按照股权比例属于上市公司的部分。联合营企业向上市公司销售商品(逆流交易),在上市公司将该商品销售给第三方之前,联合营企业因该笔交易产生的利润中按股权比例属于上市公司所有的部分,不计入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逆流交易中产生利润的是联合营公司,其未实现内部交易按股权比例扣除容易理解。顺流交易中产生利润的是上市公司,联合营公司不产生利润,其未实现内部交易为什么不是全额扣除,为什么还要按股权比例扣除?(按照我的理解,既然商品没有卖出去,上市公司就不应该产生利润)群友Cikj回答:我理解的未扣除部分相当于卖给少数股东的部分,所以少数股东的部分不用扣除,扣除的部分按自己的持股比例,相当于自己卖给自己的部分,所以要按比例扣除。少数股东是指联营企业的其他持股股东。这个解释也有道理,我又学习了一下联合营企业内部交易的抵销部分,大致理解如下:上市公司计算投资收益时,不能直接采用联合营企业的账面净利润,而是要用调整后净利润。调整后净利润就是用联合营企业的账面净利润减去未实现内部交易的利润,然后再乘以持股比例。比如上市公司持有联合营公司30%的股权,上市公司把一批成本60万,售价100万的商品卖给联合营公司,在期末合并报表日,联合营公司向第三方销售了这批商品的50%。联合营公司当期账面净利润为80万。上市公司销售给联合营公司产生的利润是40万(100万-60万,忽略各种费用),到报表日联合营公司还有50%没有卖出,则内部交易未实现利润为20万。上市公司按持股比例享有的不是账面净利润80*30%=24万,而是调整后净利润(80-20)*30%=18万。其实就相当于80*30%-20*30%=24-6=18万说完了这三个其他,由刚才提到的合营企业又引出来另外一个“其他”——长期股权投资里唯一的合营企业Diageo International Spirits Company Limited(外国名字太长,我们姑且称之为D公司),2019年洋河对其投资1800万,到2022年收回投资812万,期间没有分红,累计亏损近1000万。2019年到2022年,D公司在长期股权投资里的其他综合收益分别为178,619.29,-342,416.50,10,293.63,-865,007.06,前三个合计-153,503.58。
这里的其他综合收益153,503.58既不是期末余额,也不是本期发生额,而是前三年其他综合收益之和-153,503.58的相反数,而上期的10,293.63就是当期发生额。
权益法下可转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期初余额-153,503.58倒是能对上,但是本期发生额-865,007.06为什么没有显示呢?
为什么这里也是前三年之和的相反数?为什么这里也没有本期发生额?既然本期已经转入损益了,为什么还在其他综合收益里?洋河股份成立时发起人中的14位自然人,到上期末在董监高任职的只剩丛学年和周新虎两位,本期随着57岁的丛学年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职务,61岁的周新虎到龄退休,14位元老已经全部退出公司管理层。伴随着元老全部退出,一直如影随形的这项长期借款也终于在本期划上了句号。2009年报披露:根据2007年3月公司与宿迁市宿城区财政局签订的宿区国债字(2007)1号文《国债转贷资金使用协议书》,宿迁市宿城区财政局将国债资金40.00万元转贷给公司,用于酿酒洗瓶废水循环再利用工程,还本付息期限为10年。
从2009年报开始,期初余额就是40万,一直到2012年开始还款,期间只有2021年未还。还款额度也很有意思,每年还款36,364元,只有2014年还了两个36,364元(72,728元),2019年多还1元,2020年又少还1元,跟小孩子过家家似的,每期余额的数字也挺好玩儿的。历经11年10次还款,终于功德圆满,以后再也看不到这有趣的数字了。2021年员工持股计划回购股份确定的公允价值为130.58元,回购的平均价格103.73元,每股差额为26.85元,员工共认购9118384股,合计244828610.4元。作为员工的薪酬支出需要在两年里分摊,2022年全年确认的费用为122,414,308.77元,几乎等于全部价差的一半(122,414,305.2)。由此可知,员工持股计划这部分差价是按时间平均分摊的。本期确认员工持股计划的费用同时增加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22,414,308.77元。4、167页贵州贵酒集团有限公司和贵州茅台镇贵酒酒业有限公司有什么关系吗?洋河股份2016年并购的贵州贵酒有限责任公司(直接控股100%),2019年8月更名为贵州贵酒集团有限公司。2017年8月,贵州贵酒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贵酒贸易有限公司(贵州贵酒有限责任公司出资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分别收购贵州茅台镇厚工坊迎宾酒业股份有限公司75%和25%(合计100%)股份。2020年8月,贵州茅台镇厚工坊迎宾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贵州茅台镇贵酒酒业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5月其股东最新的持股比例如下
5、11页线上直销的营业收入增长7.68%,营业成本为什么增长60.96%?同样,普通酒营业收入增长4.97%,营业成本为什么增长22.11%?
6、本期营业收入增长18.76%,消费税为什么只增加了4.8%(34.45亿到36.11亿)?
本期从价消费税占营业收入的比例11.6%是正常的,反而是前两年占比偏高了。这样看来,本期消费税增长幅度小只是趋向了正常比例范围,但是不明白为什么前两年的占比会超过13%。看到有解释说是因为内部交易的影响,比如洋河股份把商品酒卖给苏酒贸易,到报表日苏酒贸易还没有出售给第三方的部分合并报表不确认营业收入,但是没有确认营收的这部分商品酒洋河股份也是要交消费税的,因为消费税只在生产企业征收。乍看起来似乎有道理,但是细想之下个人觉得这个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合并利润表都是会计数据,利润表上的消费税也是要和营业收入对应的。而这种说法是从税务角度考虑的实际应交的消费税,其实还是税会差异的问题。苏酒贸易还没有出售给第三方的这部分商品,其实也就是未实现的内部交易,在企业所得税问题上有税会差异,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样在消费税问题上也会有税会差异,会产生“递延消费税资产”。而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递延消费税资产”在利润表上是不体现的,只能在资产负债表体现。在资产负债表,递延所得税资产是一个单独的报表项目,那“递延消费税资产”会在哪个项目里呢?这个没有找到明确的说明,个人认为极有可能在其他流动资产项目下的“待抵扣消费税”里。待抵扣消费税不仅包含了已经预交的部分,也包含了“递延消费税资产”部分。当然这只是个人理解,目前没有明确证据。
信托理财产品期末余额2.75亿,包含本期披露的中航信托1期和2期各1亿元,加上上期披露的上海信托0.75亿,这个数据能对上。最早爆雷的中信信托118号逾期未收回金额还有72,513,493.22元,和报表中的7269.55有少许差异,不知道原因。中航信托2期在上期年报中为债权类资产,本期却变成了权益类资产,不知道是报表错误,还是真的中途改变了性质。8、利润表中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收益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