炁子终极思维模型,如何看华为、L公司各自都难以摆脱的一个规律?
这是重发的一篇炁子原创文章,已看过的君子请忽略——其实,信息量很大,很多观点应属闻所未闻,值得再看一遍,或者收藏。
重发是不得已,因为这篇文章涉及到的L公司,接受不了客观的比较和善意的提醒,发动公关逼使炁子删文了。曾经也是领军民族信息产业的啊,“浓眉大眼的家伙”,现在却是这样的气量,让人唏嘘。想起炁子拿来和该公司做比较的华为,十年前,一位员工发表了题为《华为,你将被谁抛弃——华为十大内耗浅析》的文章,很尖锐。老总任正非看了,吩咐在内刊上发,让所有华为人接受一次警醒、做一次反思。华为,L公司,光从气度上比较,境界已是天壤之别。防民之口,甚于防川,L公司,你是不是已先被自己抛弃?
以下是文章正文:
炁(音qi)子上一篇原创《炁子终极思维模型,如何看华为、L公司的发展路线之争?》,对比了华为、L公司两家企业的发展路线,一家“专注”一家“混沌”,一家十年磨一剑创核心技术,一家舒舒服服赚快钱。
但是,赚快钱、赚省心钱惯了,“造不如买、买不如租”搞惯了,会惯出一个始料不及的后果。
L公司赚省心钱选择的主打业务,是个人电脑的整机组装。这类业务有什么特点?毛利率低。不仅毛利率低,技术含量也低,高度依赖英特尔公司的芯片、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
也就是说,L公司的命门被米国企业掌控。就像,马六甲海峡是中国65%石油进口的通道。这个通道被米国掌控着,也就是控制着中国、也包括其他一些国家的能源供给的命门。
操作系统和芯片,不仅是L公司主打的个人电脑业务的命门,也是中国IT行业的两大短板。
自主研发操作系统、芯片,解除“卡脖子”的威胁,成为国人的共同期盼。
L公司也不是没有做过反“卡脖子”的努力。
十年前后,L公司做过一个“操作系统”,还获得了国家“核高基”立项的资金支持。“核高基”,是“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的简称。
然而,国人疑惑,那个“操作系统”,实际上是米国安卓系统的一个深度定制版,算是国家鼓励自主开发的“核高基”吗?不管是与不是,反正L公司在收购了米国一家大品牌之后,自己的研发团队解散,那个“操作系统”就无疾而终了。你能从网上搜到的相关最新信息,是2011年的。L公司官网上检索,也没有它的踪影。当年“核高基”投入的资金是怎么收的尾,网上也查不到。
到了2019年,L公司的掌门人Y君就公开说了,L公司不做操作系统、芯片。
Y君的原话,在被逼删去的原文是逐字逐句引用的。但现在,不能再引原话了。解读一下意思,是说L公司认为,微软、英特尔是L公司“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不会对L公司卡脖子。
好吧,我们再来看看华为。
有资料讲,早在2000年,深圳的房地产行业已一片红火,就有任正非的老部下给他提建议:反正咱们现在这么有钱,要不顺便投点钱去做房地产啊吧?轻轻松松的就能赚个100亿。
任正非的回答是“挣完大钱,就不会再想挣小钱了”。
炁子一时没找到两家企业2000年的数据,但二十年后的2020年,华为的净利润是646亿元,L公司的净利润不足100亿元。从20年后的数据回推,当年的房地产100亿元利润,在华为眼中的确算是“小钱”,而在L公司眼中,那就是“大钱”了。
华为靠核心技术挣惯了大钱,看不上小钱。
L公司挣惯了组装个人电脑的快钱、省心钱,就懒得去费力研发操作系统、芯片。
都是四个字:路径依赖。
这就是很多事,启动之后始料未及的后果。
满人入关建了清朝,出现了“八旗子弟”这样一个庞大的寄生阶层。他们坐享朝廷的俸禄,无需谋生技能,习惯于提笼遛鸟、逛戏园子的生活。后来清朝灭亡,他们变卖祖产、盗掘祖坟,坐吃山空之后,没有谋生技能,又看不起自食其力,甚至宁可饿死,也“不农、不工、不商”。
这是八旗子弟、“富二代”们的路径依赖。
在经济学里,有一个“资源诅咒”的概念。那些蕴含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如石油大国沙特、委内瑞拉、俄罗斯,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靠石油出口,比例高的,占到90%以上。它们靠卖资源就能活得滋滋润润的,就像八旗子弟卖祖产一样,习惯了,就不想去劳神费力搞其它的产业。所以,经济结构单一,而且中高端产业几乎没有。一旦卖资源出现危机,好日子就可能到头。
这是“资源诅咒”国的路径依赖。
米国,曾经是工业生产的“狂魔”。比如造航母。
二战前和二战中,日本使出吃奶的劲儿,一共建造了29艘航母(一说25艘)。但是日本和米国一比,那就差老远了。从1941年12月7号日本偷袭珍珠港开始(参见炁子原创文章《从炁子终极思维模型,看毛教员如何靠一张地图预测太平洋战争走向?》),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前后四年不到的时间,米国一共造了147艘航母,平均年产航母36艘。在战争最激烈的1943年,米国造了50艘航母,差不多每周一艘。
不过,每周造一艘航母,这样恐怖的工业产能,成了米国历史高光下的辉煌。
中国社科院有一个年轻学者金君达,是网红教授金灿荣的儿子。他在一篇专题报告里,分析了米国产业空心化的问题。米国的制造业,在1950年代曾经占比50%,70年后的今天,已降至约30%,就业人口降至10%以下。米国从1970年代开始,走上了一条产业“脱实向虚”的不归路。制造业向海外转移,本国大搞来钱快、来钱容易的金融和房地产。特朗普执政期间,曾力推制造业回流,但没见多大成效。
这是米国对金融、房地产的路径依赖。
说到这里,可以讲一个《庄子》里的故事了。
子贡是孔子门生,有一次,见到一个老爷子,正在菜园里整地开畦。老爷子抱着个水罐,来来回回取水浇地,很吃力。子贡觉得奇怪,忍不住上前搭话说:“如今有一种机械,用力少而功效大,每天可以浇灌上百个菜畦,您没试试?”老爷子回答:“有了机械之类的东西,必定会出现机巧之类的事;有了机巧之类的事,就必定会出现机变之类的心思……“。老爷子这样一路推论下来,得出的结论是:心里一旦动了机巧之心,人就再也无法保持先天的纯洁空明状态,再也回不到与天地大道圆融一体。
老爷子说,我不是不知道这种叫“桔槔”的机械,只是不愿触动机心,破坏了心灵的自在合道。子贡跟着孔子N多年,一直不知道世界上居然还有这种道理,但他毕竟是孔子高徒,很快就听明白了,满面羞愧地低头不语。
这个故事,载于《庄子·外篇·天地》。文言文的原文,炁子不为难你我,这里就不复制粘贴了,若有兴趣请自行去研读。其中有一句是关键,记住就好: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要粗粗理解这句话,想想蝴蝶效应、“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就行了。大体上,都是一个意思: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
再要深一些理解这句话、这个故事,可以回望一下人类历史的全程。
实际上,人类从开始使用工具的那一天起,就动了机心。机心一动,就停不下来:会用火了、会造“桔槔”了、再到会造蒸汽机、用电、飞机、计算机、空间站、智能手机了……一路发展下来,机心越来越大,造出的器物就更便捷、更丰富,激发人类更多的物质欲望;为满足无限繁衍的欲望,人类就调动更大的机心,发展更先进的科技、造出更精巧的产品……彼此强化,循环往复,这就是人类历史螺旋式演进的完整历程。
这是人类发展的路径依赖。事关全人类,恢弘得常人难以意识到。
因为人类个体生命的短暂,因为你我“身在此山中”,因为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就难以察觉、难以思议这样的一个路径依赖。
古往今来,有不少出现在这个世界的人类,察觉到了这个路径依赖,甚至发心通过种种各具特色的方式,想摆脱它。比如,道家追求逍遥自在,佛家注重出离心,儒家强调正心,其实都是为了摆脱“机心-欲望”无限循环演进的路径依赖,恢复先天纯洁空明、与天地大道圆融一体的本来面目。
种子是埋下了,有缘的君子,让它生根发芽吧!
讲到这里,顺便就解释一下“炁子”的“炁”。有的君子可能觉得,“炁”字少见,不知怎么念、是个啥意思,所以每次发文,炁子都得在开头加上一个注音qi(发音同“气”)。从字形看,“炁”字是上下结构,下部的四点为火的意思,合起来即无火,那就是纯洁空明、自在合道的本源状态。这段话,延伸得有点远,歪楼了,到此打住。
子贡当时立即醒悟的道理,也就是机心终结炁态。现在,你也有缘听闻了,希望能够理解。万一一时理解不了,也没有关系,有了与炁子的这个契机,明白是迟早的事。
以上,我们通过从L公司、华为到八旗子弟、“资源诅咒”国、米国、整个人类的日子,讲了啥叫“路径依赖”。
那么,从炁子终极思维模型的视角,“路径依赖”怎么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路径依赖,意味着变量的盲区。
变量的盲区,实际上就是变量的一种隐属性。一旦到了“依赖”的程度,那么盲区、隐属性就不易察觉,即使察觉了,也难以改变。
上面讲的L公司、华为、八旗子弟、“资源诅咒”国、米国、整个人类,都是这样。
认识到这一点,你就可以有意识地去分析自己和相关变量的隐属性。
继续举一个经典谍战剧《风筝》里的例子。
军统潜伏大陆的特工宋孝安,发给台湾的密电被截获。被破译的密电,只有两个数字“12”。啥意思?剧中主角、红色特工郑耀先,让人找来吕祖灵签,通过第12签的签文,破译出了宋将于当晚6点在码头乘船离开的重要情报。
宋是一个孝子,这是他广为人知的一个显属性,但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隐属性:信仰道教。郑拿到电报,按职业习惯思考到了宋的所有显隐属性,包括这个道教信仰,于是就找到了突破口。
而且,宋曾经是郑的徒弟,也是训练有素的特工高手。宋选择以吕祖灵签作为电报密码,正是利用了红色对手的一个路径依赖、一个盲区。
郑分析到了宋的这一层。他在剧中的原话,是这样的:
“宋孝安,不愧为个老军统啊,他抓住了我们的软肋,他知道我们都是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所以,这信仰,有时候也是一处要害”。
其实,《风筝》里有运行炁子终极思维模型的丰富案例。比如在郑的指点下,贫农出身的马小五,11天把资本家大小姐冷眉珊追到手,都反映了谍战高人善于捕捉相关变量隐属性并搭建因果链的职业特长。限于篇幅,《风筝》里的其他案例,有机缘另文再讲。
这一篇,主要分析了L公司难以割舍“组装厂”的路径模式,习惯了赚大钱的华为不想赚小钱。其实,L公司、华为的路线之争,不仅是“专注”“混沌”及其路径依赖,还有隐于深层的区别。
这个区别,在过去几十年还不怎么引人注目,但在如今大国博弈逐年加剧的大背景下,显得越来越突出。下篇再讲。
请君点点广告吧,举手之劳,古道热肠,激励炁子作品更多更好!
如果觉得炁子(微信公众号“炁子”)的原创内容,对你最信任、最谈得来的家人和朋友也有所益,欢迎悄悄地分享推荐给他们。加星标、点赞、在看、转发、赞赏,都是一种温暖,更是一种鼓励。
复杂的现实世界,都由1+1=2构建;复杂的虚拟世界,都由1+1=10构建。按模型去系统思维,产出的结果在很多时候,绝对碾压未经训练的随意思维。持续了解、熏习炁子终极思维模型,将有助于你持续提升思维产出的质量,让你拥有一双分辨变幻莫测世界的慧眼,在紧要人生关口做出最佳决策。
所谓的“终极”思维模型,意思是说可以普遍适用,不拘家事、国事、天下事,欢迎读者君子投票反馈,点题建议探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