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考研百宝箱系列No.21 | 法大法学综合(701):核心讲义、真题解析与热点解读三件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编者按
经过长时间的筹备和策划,鱼跃蓟门团队诚意出品了中国政法大学的“考研百宝箱系列”,用精品内容服务广大考研学子。考研百宝箱集“考研笔记、热点解读、真题解析”三维体验为一体,是主打以核心讲义为主的三件套,百宝箱主要包括核心讲义,以及配套的真题解析与后期的热点解读。目前为现货状态,请点击文章底部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微店即可下单,我们将在一周内为大家发货。如有疑问,请添加鱼跃法学老助手(yuyuefaxueyyds)进一步咨询产品信息。
法学综合卷序言
中国政法大学,以其强大的学术实力、雄厚的师资力量、优越的地理位置稳居“双一流”建设中法学的金字塔顶端。对于法学生而言,法大在近年来的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热度居高不下。作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法大对于学生的法学知识储备、法学思维能力极为重视。落脚到研究生入学考试,法大对考生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的考察,集中体现在「法学综合701」(以下简称“法综”)的试题中。
法综主要用于检验考生对法学主干科目知识掌握情况,因此考试题目较为基础,且范围较广。根据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发布的《中国政法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命题范围》,法综考试范围包括:
1.法理学(30分):法理学导论(法学的基本概念、法的运行、社会中的法);
2.宪法学(30分):中国宪法;
3.民法学(30分):民法总论、物权法、债法;
4.民事诉讼法学(30分):民事诉讼法学(含民事证据、民事执行);
5.刑法学(30分):中国刑法总论、中国刑法分论。
在考试题型上,法综对于五门学科采取了平均分的分值分配,每科考察题型分配也基本相同,一般情况下为:名词解释(每科3个,每个3分),简答(每科1个,每个6分),论述/案例分析/法条分析(每科1个,每个15分)。
根据考试范围和题型、分值分布的情况,结合历年真题信息,不难得出法综的考试特点:即考察范围广、题目基础、背诵量大、重点明确,绝大多数试题均可以在教材中直接找到答案,或者可以根据教材知识自行组织语言形成答案。因此,对于法综而言,考生不需要是所谓的“天赋型选手”,只要扎扎实实复习,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全面掌握,到达能够熟练运用的程度,即可在法综的考试中取得较为满意的分数。
但法综复习中考生经常面临的困境是,不同科目投入复习所消耗的精力与对应到试题中的分数并不对等,也即考生经常谈论的复习“性价比”问题。为了回应这一现实问题,鱼跃法学团队根据不同科目的复习需求和备考深度的要求,配置了对于法综考试广度、深度有足够把握,对于备考过程有足够发言权的相应专业的编写人员,力求在符合考试要求的基础上做到“精准投放”。
法综“百宝箱”(第一版)在经历了笔记编写、科目统合、审查校对等多个环节的长时间打磨后,终于与大家见面。
一、“百宝箱”(第一版)的特色介绍
(一)立足教材,内容全面
法综核心笔记以法大本校老师所著或主编的教科书为基础,顺应考试规律、严格遵循考试范围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编写;对于本校老师编写教科书中有所缺失的部分,适当以其他优秀教科书、论文进行补充。
(二)体例清晰,逻辑顺畅
法综核心笔记编写框架以主流教科书为基础,编写过程综合考量其他优秀教科书的体例安排,结合备考实际需求,由各科负责人精心设计。法综核心笔记每科为一册,每册中编下设章,章下设节,层次分明、语言凝练,力求考点呈现地清晰、简洁。
(三)重点点拨,辅助记忆
法综核心笔记将复习内容依重要程度作了不同标记,如【较重要】【重要】【非常重要】(或以☆★等显眼符号标明);在具体知识点中,更是以字体加粗、下划线等方式标明得分关键词,以技巧提示、思路点拨的方式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记忆重点内容。
(四)善用图示,帮助理解
插入在知识点中的图示,内容较少的于讲义中直接可见,内容较多的以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查看。此类图表的作用就是梳理某一具体制度中的知识点,帮助考生对某一具体考点进行深入理解。
二、如何最大程度利用好本笔记
(一)思维导图
本笔记思维导图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二维码形式呈现的大型结构图,用以呈现知识体系上的关联性,读者可用手机扫码后,观看高清图像,大图不是简单的把目录转换成思维导图的虚假形式主义,而是呈现主干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在了解章节全部内容的基础上阅览思维导图效果更佳,建议阅读顺序为:目录——正文——章节思维导图。
另一类则是直接于笔记中呈现的小型逻辑图,用以阐明具体的法律关系,帮助更好理解知识点。
(二)采分点划分练习
本笔记的于基础知识部分,尽量避免了着重标记,读者须自行划线标记采分点(如名词解释3处,简答3至6处,论述5-6处),在这一训练中掌握采分点配置规律。同时内容的排布上,笔者尽了最大的努力保障知识点的集中性,避免内容跨页、标题与内容分离,减少复习过程中的翻页(再也不用为了看一个知识点,来回翻页了),尽量在纸面呈现可以用于答卷的书面状态。
(三)分数样式表格
笔记尽量避免了表格的过分使用,并区分正文、法条、案例和补充说明,采用了四种边框样式,一方面减少阅读疲劳,另一方面可为读者划分记忆内容。
(四)知识体系串联
本笔记脚注处发表笔者观点外,着重串联了知识点体系(民商法专业版,甚至与商法笔记相关知识点进行了关联),在避免行文重复的情况下,强化读者的体系性思维;读者可跟随脚注指引,做全本笔记前后文间(民法与商法笔记之间)的目光流连往返,从而基于联想的方法与知识点的内在关联关系减轻记忆负担。
比如法律行为无效的效力与违反物权法定行为的效力存在内在一致性,结合起来学习可事半功倍,笔记以脚注形式将二者串联。
(五)实证法条文
笔记重视实证法条文的运用,在具体知识体系中置入相关条文,为初试中的法条分析题奠定基础,也为复试中的专业课题做好拓展工作。
(六)多层级训练
基于采分点判断标准,本笔记避免了三级以下标题的使用,若超出三级标题,则以表格形式呈现,主要原因在于:
1.考试作答中超出三级标题便有框架图之嫌,论文正文中亦不鼓励超过三级标题,此为学术规范的要求;
2.笔记撰写过程中以法律体系为逻辑起点,在提取公因式的立法技术下,行文过程必然超出三级标题,为防止读者被标题阶层误导,则以表格形式彰显其作为独立知识点的重要地位。避免标题层级过多影响感官,影响记忆;同时也是提醒每一位读者:卷面作答不要滥用标题层级,最后呈现出一种“目录”的效果,而应当行文流畅,发自学识。
(七)带着任务阅读
读者应随时带着疑问阅读笔记:本页知识点可如何进行考察,某问题应当用本页笔记的哪些知识点进行回答。
三、复习中教材与笔记的关系
纵观法综历年真题,不难发现,绝大多数题目均能在教材中直接找到答案;且在题目设问较简单的情况下,只要能全面掌握教材,并以顺畅的语言将知识点在纸面上答出来,即可取得较高的分数。那么,为何在复习过程中还需要笔记呢?
仅使用教材复习,对于应试而言,存在着固有弊端:其一,教材虽全面,但并非所有内容都会命题,冗余甚多,初学者复习时对重点内容的掌握难以达到符合考试要求的程度;其二,教材编写思路是供教师日常教学、学生日常学习,而并非专为应试所作,其体例编排、布局设计都不适合应试所需集中记忆、重复训练的要求。
笔记的作用在于,将教材中有可能命题的知识点以简明、便于记忆的方式提取出来,以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提高复习效率。
因此,法综的复习需要根据情况分类讨论:
对于法学基础好、备考时间紧张的考生,可直接使用笔记进行复习,教材用于查漏补缺;
对于有一定知识储备的考生,复习前半段时间充足时可简要通读教材,并以笔记对照勾画、记忆,在后期使用笔记进行复习;
对于初次接触、基础一般的考生,建议首先尽可能全面掌握教材,理顺教材原文知识点思路,并根据笔记中的重点提示着重投入精力,在消除理解障碍的基础上,再使用笔记进行强化记忆,如在使用笔记时遇到逻辑障碍无法理清,及时返回教材原文进行对照。
这份笔记凝聚了多位团队成员的心血,是鱼跃法学团队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虽然经过了多轮打磨和反复校对,但由于编者水平所限,这份笔记一定还存在许多不足,如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恳请读者随时与我们沟通,我们会不断修改、更新这份笔记。希望它能经受住一年又一年的考验,有资格在艰难的备考路上与一届又一届的考生同行,长久地陪伴大家,实现它的价值。
四、一些碎碎念
与编者本人的考研经历相似,这份法综笔记的编写过程也并不顺利,它经历了许多最初未曾预料到的阻碍,克服了许多难以言说的困难,用尽力气才跌跌撞撞地走到大家的面前。
想对即将拿到这本笔记开始复习的你说:这条路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坦途。接下来的一年,你会无助、会痛苦,会觉得自惭形秽;你会咬着牙憋着劲想要证明自己,会时而信心爆棚,时而自我怀疑;你会在深夜一次又一次的循环背诵,却又不断遗忘的自我折磨中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的信任,对不起老师和朋友的期待,对不起自己已经走过的那么漫长的路。
但你已经决定要踏出这一步。这是你为自己,为自己深爱的人作出的一次勇敢的抉择,你必须,也一定能为这次抉择负责。
你其实不太需要成功学的营销洗脑,也不必整天翻阅经验帖,试图从字里行间捕捉到作者埋下的草蛇灰线,寄希望于自己能得到竞争对手没有发现的通关秘籍……请少喝一些心灵鸡汤,不要沉溺在自我感动式的“假装努力”中。
别再胡思乱想,就是现在,请翻开笔记,开始学习。
法大考情分析系列
考情分析丨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法学硕士(学硕)考研深度报告
考情分析丨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专业法学硕士(学硕)考研深度报告
考情分析丨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专业法学硕士(学硕)考研深度报告
考情分析丨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专业法学硕士(学硕)考研深度报告
鱼跃法学
微信号|鱼跃法学
新浪微博 知乎 豆瓣|鱼跃法学
名校法学硕士/法学博士深度解读
专注于五院四系等国内一流法学院校精品学科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