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进首都!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1512-黑人来到华盛顿
作者:斯文的樊学长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养乐多
虽然美国是个典型的移民国家,但该国的黑人群体主要还是当年黑奴的后代。而美国历史上的蓄奴州集中在东南部,所以理论上如今黑人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应该也在这一区域。
其实南北战争中的蓄奴州势力还是相当大的
(红色为蓄奴州,黄色为存在蓄奴的北方阵营)▼
但事实上,黑人人口比例最高的州级单位,是位于北方的华盛顿特区。
比例最高的是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之后一批除了特拉华都是明显的南方州
(图片来自:www.kff.org/)▼
黑人在华盛顿的聚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既有前期被排斥、被限制的辛酸历史,又有如今政治正确语境下,黑人被当作理所应当、“自古以来”的老特区居民的现状。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早期的边缘人
根据1790年设立的《居住法》,弗吉尼亚州和马里兰州捐赠了一块边界上的土地作为美国的首都。
就在弗吉尼亚州和马里兰州之间的这一小块
就是美国首都华盛顿了▼
为了纪念美国首位总统,新首都被命名为华盛顿(Washington),而其联邦机构所在区域以美国的女性化象征哥伦比亚(District of Columbia)命名。后来这两个名字逐渐混用,也就成了华盛顿D.C这个惯用称呼的来历。
最早的立国精神还在,政治传统也还在
某种强势的政治信仰以及自我纠错能力
可能是美国最强大的地方
(图片:shutterstock@dibrova)▼
在这座城市建立之后的70年,美国还处于“小政府”状态,联邦机构的部门与工作人员都很少,哥伦比亚特区此时甚至不是一个城市,而是由华盛顿、亚历山大城(因经济与蓄奴问题于19世纪40年代回到弗吉尼亚州)这样千人规模的小镇组成的地区,城市容量相当有限。
而且建国初期的美国仍面临英国的巨大威胁
在之后的战争中华盛顿也再遭战火
(1814年,被英军烧毁的国会大厦)
(图片:shutterstock@Everett Historical)▼
即使到19世纪中期,华盛顿仍给人一种“村”的感觉
主要受限来自人口和当时的城市技术条件
(1852年,华盛顿国会大厦)
(图片:shutterstock@Everett Historical)▼
但即使是这一时期,华盛顿也已经有自由黑人定居,且已经占到特区人口的1%。南部亚历山大城因为源自蓄奴州弗吉尼亚,这里建有当时美国最重要的黑奴交易市场,如果算上黑人奴隶的话,这一比例还会更高。
亚历山大城在华盛顿南边不远处,波托马克河畔
由于紧靠首都,其产业和人员长期服务于华盛顿
(图片:wikipedia@Charles Magnus)▼
十九世纪初,棉花加工业在美国突飞猛进,棉花种植业也愈加有利可图,美国南方光热条件好,非常适合种植棉花,而棉花这种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的产业也使得美国南方奴隶制愈加固化,对于自由黑人的歧视与限制变得日益严重,这又使得南方不多的自由黑人逃往北方。在这一时期,特区的自由黑人比例上升到了10%。
相比那些北上大城市的黑人兄弟
留在南方棉花产业的则长期和这个产业相关
甚至在南北战争后,仍难改变贫困的状态
(图片:shutterstock@Everett Historical)▼
然而在南北内战之前,北方对黑人也并不友好,自由黑人在北方受歧视的程度虽各地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属于二等公民——不允许参与政治和学术,不能进入图书馆、博物馆,被排斥在工会以外,进而很难找到高收入工作。东部州还纷纷出台政策限制黑人权利,西部新建州为了避免吸纳逃奴引起纠纷,索性限制黑人入境。
当时在美国旅行的托克维尔,甚至留下了废奴州的种族歧视比蓄奴州还要严重的印象。
让一个群体改变命运,确实是要数代人努力的
1899年,田纳西州纳什维尔的美国非洲裔大学生
(图片:shutterstock@Everett Historical)▼
虽然哥伦比亚特区限制黑人在政府任职,但鉴于黑人的受教育程度和经济背景,这一规定近乎多此一举,不过黑人即使不被允许做高端工作,也能做些苦力、雇农类的工作。而由于华盛顿特区云集着掌舵美国的精英,黑人也可以选择去当他们的家仆。
此外,作为一座新兴城市,华盛顿特区的民生服务业也是从零开始的。有手艺的黑人完全可以从事理发、服务员、木工、石匠这样的工作,虽然辛苦些,却也是一门稳定的营生,养家糊口完全没有问题。
黑人占比的扩张
南北战争时期,联邦机构迅速扩张,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华盛顿,导致人口爆增,达到了13万人。随后乔治敦和周边农村地区也并入华盛顿,更增加了它的面积和人口容量。
而且在南北战争中沿途会有很多黑人成为自由人
他们有不少是投奔到北方的
(弗吉尼亚州-里士满,重获自由的黑人)
(图片:shutterstock@Everett Historical)▼
由于华盛顿靠近南方蓄奴州、又具有高度的政治象征意义,在西部地区不接纳黑人的情况下,大量南方逃奴涌入华盛顿。
欢迎来华盛顿投票
(1867年,黑人和白人在华盛顿一同投票)
(图片:shutterstock@Everett Historical)▼
内战结束后,美国进入短暂而混乱的重建时期,南方的经济、社会结构在经历一番震动之后,又向战前回归。在禁止蓄奴的政策下,白人农场主转而与黑人签合同,雇佣他们为薪水微薄的雇农。黑人的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并没有颠覆性的改变。
即使有了政治自由
但没有经济自由,还是非常卑微的
(图片:shutterstock@Everett Historical)▼
联邦驻军离开后,南方白人与来自北方有军政背景的人士整合为新的社会中坚力量,南方州和部分西部州出台了一系列以种族隔离为宗旨的法律,极端推崇白人至上的3k党也在此时兴起。
3K党已经颇有浓厚的邪教气息了
(图片:shutterstock@Everett Historical)▼
面对不断恶化的生存环境,部分黑人迁往北方讨生活,其影响之大、参与之广让这一漫长过程被称为“黑人大迁徙”。
而华盛顿这座直属联邦的城市必然代表着联邦政府的政治立场,黑人在这里的生存状况与南方形成了鲜明对比。
来吧,伟大的林肯及其政治遗产庇佑你们
(图片:shutterstock@ZakZeinert)▼
1867年,黑人男性获得选举权,一年后便有一位黑人官员当选。这意味着黑人在事实上脱离了过去非自由人的身份,广大底层黑人也能分得些许政治红利,在底层职业中讨个安稳生活。这对于从南方漂泊来的黑人来说是致命的吸引力,他们又开始向华盛顿云集。
1869年,美国有色人种全国大会在华盛顿举行
(图片:shutterstock@Everett Historical)▼
虽然种族隔离的问题尚没有解决,但华盛顿特区的歧视性隔离主要集中在学校和娱乐场所,程度较轻,黑人基本可以自由地搬迁,也可以集结自己的社团。这种情况下黑人社区也初现雏形,比如霍华德剧院就培养了日后的黑人音乐家,有色青年预备学校(中学)与霍华德大学则为黑人提供了为数不多的上升通道,还有一些黑人精英进入了国家公务员系统。
在南北战争后,黑人的社会地位确实是在提高的
乔治·华盛顿·卡佛,美国著名农业科学家
早年也是农奴,后刻苦攻读终有所成
(图片来自@deposit / 图虫创意)▼
随着首都华盛顿特区在1930年彻底开放了种族隔离,黑人在这里的生活真是越来越好了。
当然,开放的华盛顿不止吸引黑人,也吸引其他族裔。1930年代罗斯福新政以及后续二战都导致美国政府进一步扩张,人口大规模涌入华盛顿,1950年华盛顿人口高达八十万。
黑人还有一个提高地位的重要方式——参军
通过在数次战争中参军
共享这个国家的胜利与荣光、伤痛与记忆
(1919,在一战中获得荣誉的黑人士兵)
(图片:shutterstock@Everett Historical)▼
战后的美好时光,带来了城市病和中产阶级对于郊区别墅的偏好,广大白人中产陆续迁到郊区。但华盛顿的行政区划并没有随之扩大(略大于北京三环以内),在人口统计上采取的方式类似于不再计算北京三环以外的常住人口,黑人没有钱去郊区买地盖别墅,只能生活在市内地价低的黑人区,导致在数据上华盛顿黑人人口比例虚高。
油也便宜,车也便宜,手里也有钱
郊区大house实在美滋滋
(1957年,纽约郊区宽阔的高速公路)
(图片:shutterstock@Everett Historical)▼
60年代末,马丁路德金遇刺引发华盛顿种族暴乱,13600名军人和警察历经三天才解决暴乱。在安全需求的驱动下,有条件的人大规模搬到郊区,连黑人中产都参与其中。到1980年,华盛顿人口萎缩了四分之一,对这座一二产业占比很低的城市是致命打击,16街以东彻底成为黑人区,剩下的白人则主要居住在城西,这条分界线至今依旧明显。
红色点代表白人,蓝色点代表黑人
(图片:wikipedia@Eric Fischer)▼
此时黑人占华盛顿人口的7成,匪帮、毒品、枪战在华盛顿频频出现。讽刺的是,此时的美国国力如日中天,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每年枪击死亡400人的华盛顿既是冷战一极的政治中心,也是美国众所周知的犯罪之都。
作为华盛顿黑人文化标志的霍华德剧院,从70年开始关门,几次试图复业都以失败告终,直到2010年华盛顿经济复兴才得以重开,暴乱的长期影响可见一斑。
这座剧院建于于1910年
也是见证了美国黑人历史的重要文化机构了
(图片:wikipedia@Dhousch)▼
城市振兴下的新分裂
1991年兴建地铁是华盛顿复兴的标志。
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城市发展打下了基础,房地产再度繁荣,吸引更有经济实力的居民,意味着可以建设更安全、警察更多的社区。
中产阶级的回归,也使城市服务业逐步复苏,华盛顿终于摆脱了过去不利的风评,进而,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也来这里寻找机会,城市进入良性循环,华盛顿成为了一座绅士化的城市。
华盛顿中心区夜景
由左至右可以看到:
国会、华盛顿纪念碑、林肯纪念堂、杰斐逊纪念堂
(图片:shutterstock@Joseph Sohm)▼
这些成果背后是政府的积极政策,如提供专项支出、大力打击贩毒、拆除一些可能沦为犯罪温床的“福利房”等。
但不论是福利房供给的减少,或是地产价格走高,都会带来绅士化残酷的另一面:一些穷人离开市中心前往临近州的郊区。由于黑人群体整体经济实力较弱,所以他们首当其冲。这些人涌入附近马里兰州的乔治王子县之后,当地犯罪率也是一度走高。
再加上其他族裔涌入华盛顿,黑人占比不断降低,如今仅占45%,与不排除西裔的白人人数差不多。
虽然基本盘还是在南方
但黑人比例最高的州级单位是首都...▼
而华盛顿发展到今天,云集美国高端人才,人均GDP超过20万美元,是美国最富有的地区之一。繁华盛景之下,这里也是美国贫富差距最大的地方,与美国其他大城市一样,存在一条街划分天堂地狱的情况。
失业率超过20%、婴儿死亡率极高的传统黑人聚居区第七、第八街区,和黑人精英聚集,中产气息浓郁的Anacostia以及Congress Heights地区在同一座城市里出现,充满了赛博朋克意味。
加州总量是真的高,哥伦比亚特区人均是真的高
(图片来自:wikipedia)▼
再加上全国黑人精英进入首都淘金,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城市黑人新贵街区,华盛顿特区的魔幻感越发猛烈。这种错位和撕裂,一如美国这个大熔炉如今的尴尬。但同时,若能实现种族融合并抑制贫富分化,美国或许还会迎来下一个黄金时代。不过,有点难。
月亮再圆也是挂在天上
人间的事情还是事在人为
(图片:shutterstock@Steve Heap)▼
参考资料:
https://washington.org/dc-information/washington-dc-history
彼得‧莫斯科威茨 (Peter Moskowitz) 如何謀殺一座城市: 高房價、居民洗牌與爭取居住權的戰鬥
https://www.culturaltourismdc.org/portal/a-brief-history-of-african-americans-in-washington-dc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mographics_of_Washington,_D.C.#Population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fooc/2014/08/140814_fooc_washington
https://share.america.gov/zh-hans/%E9%A6%96%E9%83%BD%E5%8D%8E%E7%9B%9B%E9%A1%BF%E7%9A%84%E7%BE%8E%E5%9B%BD%E9%BB%91%E4%BA%BA%E5%89%A7%E9%99%A2/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图片来自:shutterstock@Brian W. Smith
END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