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步步紧逼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1983-亚美尼亚太难了
文字:莱伊拉
制图:孙绿 / 校稿:辜汉膺 / 编辑:养乐多
2021年6月15日,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与到访的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纳卡地区的重要城市舒沙举行会谈。根据会谈结果,两国领导人签署了有关发展联盟关系的《舒沙宣言》并发表联合声明。
这一新的双边关系盟书
在有关政治经济的多个方面都达成了合作意向
军事和国防合作更是重中之重
(图:President.az/Wiki)▼
这是继去年纳卡冲突(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后,土耳其总统第一次访问阿塞拜疆,舒沙宣言协定的重点是国防合作,促进该地区的稳定和繁荣。
此外,两国同时承诺进一步开发国际运输走廊土耳其-阿塞拜疆段的过境运输潜力。并指出阿塞拜疆西部与纳希切万自治区之间的赞格祖尔走廊的开通,以及作为该走廊延续的纳希切万至卡尔斯铁路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土耳其和阿塞拜疆之间的关系。
土耳其与阿塞拜疆肩并肩
请问将亚美尼亚置于何处
(图:shutterstock)▼
土阿两国在纳卡地区开展高层互访,看似只是友好邦交,实际上则是向死对头亚美尼亚发出警告,并加以威慑。
积怨从何而起
土耳其,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三国的恩怨由来已久,这一地区问题的根源要从遥远的奥斯曼帝国时代说起。
由于历史原因,土耳其地区与亚美尼亚水火不容。13世纪以来,随着伊利汗国的覆灭,蒙古人势力退出外高加索,亚美尼亚随即被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帝国瓜分成东西两半。奥斯曼抢到了西亚美尼亚,波斯抢到了东亚美尼亚。
历史上的亚美尼亚曾经非常辽阔
但是在小亚细亚和伊朗两边势力的挤压下
只剩下今天这么一小块▼
在宗教方面,土耳其人信仰伊斯兰教,亚美尼亚人信仰基督教,双方在信仰上就水火不容。
亚美尼亚基督教徒多数属于亚美尼亚使徒教会
而这是最古老的基督教会之一
(使徒教堂的周日祈祷)
(图:shutterstock)▼
19世纪,东亚美尼亚地区并入俄国,而广阔富饶的西亚美尼亚地区则长期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这块土地上的亚美尼亚人被贬为二等公民“齐米”并不断遭受压榨与迫害。这在亚美尼亚人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在政府的默认下,土耳其人对亚美尼亚人展开了多次大屠杀。规模最大的有三次。第一次是1894年到1896年哈米德大屠杀,奥斯曼苏丹哈米德二世成立了一支专门对付亚美尼亚人的武装,对他们进行了长达三年的大屠杀,一共有30万人死在哈米德的军队手里。
濒临崩溃的奥斯曼帝国
想要靠亚美尼亚人的血肉重筑城墙是不现实的
(1895年万人坑)
(图:Wiki)▼
亚美尼亚人集中在东部六省,与库尔德人混居
(1914年奥斯曼官方人口统计)▼
更为悲惨的是一战期间,超过100万亚美尼亚人惨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当局的屠杀。帝国瓦解之后,亚美尼亚人对土耳其人就只剩下仇恨了。
这个仇,几乎无解
(图:Album of Refugees /Wiki)▼
到了苏联时期,纳卡地区是阿塞拜疆西南部的一个自治州,多数居民为亚美尼亚族人。由于对当地经济和生活条件不满意,纳卡地区的亚美尼亚人一直谋求将纳卡并入亚美尼亚。
在苏联的角落里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为一块“纳卡地区”争个不停▼
1988年2月,主要由亚美尼亚人组成的纳卡州苏维埃要求把这一地区划归亚美尼亚共和国管辖。由于苏联当局决策失误,在该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两个苏联加盟国的冲突愈演愈烈。
苏联解体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两国为争夺纳卡爆发战争,亚美尼亚占领了纳卡及其周围原属阿塞拜疆的部分领土。
苏联这个大羽翼的消失后
两个国家再也不是一家人了,直接战场上见
(图:Armdesant /Wiki)▼
1992年,在俄罗斯倡议下,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欧安组织的前身)成立,有关纳卡问题的谈判在欧安组织的框架内陆续举行,但至今谈判无果。
随着国际社会对解决双方领土争端问题的失败,1992年冬,亚美尼亚共和国与阿塞拜疆共和国的冲突全面爆发,双方就纳卡地区领土归属问题展开激烈的交锋。
战争的底色是流血又流泪的民众
(图:Ilgar Jafarov/Wiki)▼
多年来,阿亚两国虽签订了停火协定,但在纳卡地区时有交火。直到2020年9月27日,双方冲突再次爆发,于11月签订停火协定。
冲突时起时停,双方难分胜负,外部大国调节
这个问题实质上从未解决
(图:亚美尼亚国防部)▼
夹缝中求生存
亚美尼亚作为基督教国家,夹在土耳其和阿塞拜疆两个伊斯兰国家中间左右为难,实际上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的冲突断断续续持续了近百年。
亚美尼亚以基督教为国教,与俄罗斯在宗教上有着亲密感,算是俄罗斯的盟友;阿塞拜疆则信奉伊斯兰教,得到同为突厥民族的土耳其的支持。由于长时间的民族以及宗教矛盾,双方都无法平等看待彼此,阿亚两国都将自己描述为“受害者”。
亚美尼亚是基督教历史极其悠久
而周边大部分都是穆斯林为主的国家▼
阿塞拜疆视纳卡地区为本国文明的心脏地带,将纳卡冲突视作屈辱和牺牲的代名词;亚美尼亚认为本国在历史上长期遭受穆斯林的压迫,如今又在两个突厥语系国家中夹缝求生,可谓艰难求存。
双方各执一词又互不退让
纳卡地区就只能频频成为冲突前线▼
自第二次纳卡冲突以来,阿塞拜疆的亲土主义达到历史最高峰。在地理上,土耳其是与之距离最近的突厥语国家。土耳其与阿塞拜疆的文化、历史和民族认同度较高。何况,土耳其不光是朋友,还是敌人的敌人。
同为突厥好兄弟
(图:shutterstock)▼
近年来,土耳其和阿塞拜疆越走越近,引起亚美尼亚极度不满。《舒沙宣言》则把土耳其与阿塞拜疆的双边关系推向了新的高潮。
在阿塞拜疆处处可见土耳其元素,土耳其餐厅比比皆是,“我们分离了一段时间,现在我们是一个整体,一个统一体,一个民族——两个国家”——这是阿塞拜疆歌手 Talib Tale 的一首歌的开头。这首赞歌是战后发布的对阿塞拜疆-土耳其友谊的致敬之一,它完美地概括了阿塞拜疆社会浓烈的亲土情绪。
找到共同的敌人,是友谊最好的保障
(图:shutterstock)▼
新时代的野望
作为昔日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土耳其一直以来就有一种成为全球大国的战略野心,埃尔多安上台之后更是一心谋求复兴奥斯曼帝国往日的荣光。
土耳其不断对外用兵,无论是叙利亚内战还是利比亚内战,还是之前与希腊的冲突,其中都有土耳其的身影,其扩张倾向展现得淋漓尽致。
土耳其的积极参与,似乎是和美俄等国站到了同一高度
但家中几粒米,根本藏不住
(图:Wiki)▼
埃尔多安政府推行被称之为“新奥斯曼主义”的外交政策。利用历史上奥斯曼帝国的影响,推行独立自主的多元外交,维护与世界强国的关系,“改善”和周边国家的关系,企图把土耳其打造成为地区性大国。
埃尔多安的位子可比懂帝稳多了
(图:The White House )▼
军事终究是为政治服务的,最终目的还是争中东老大
(图:President.az)▼
在纳卡冲突后,土耳其选择进一步与阿塞拜疆捆绑,除了上述的历史、宗教、民族因素外,还有能源合作方面的考虑。土耳其的油气资源极度匮乏,因此非常依赖外国能源,而阿塞拜疆在里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是土耳其最重要的能源供应国之一。
阿塞拜疆的富,离不开油气资源
这也正是土耳其需要的
(图:shutterstock)▼
据土耳其媒体报道,2019年,土耳其消耗了452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而这当中99.8%的天然气是从国外进口的。进口天然气中21%来自阿塞拜疆。另外著名的天然气工程“南方天然气走廊”阿塞拜疆是起点国,土耳其则是最大的中转国。
这一管线作为欧盟天然气多元供应计划的一部分
将阿塞拜疆的天然气资源输送出去
土耳其身居期间,必须分一杯羹
(图:President.az/Wiki)▼
去年阿塞拜疆是土耳其天然气第二大来源国,仅次于俄罗斯。而今年上半年,阿塞拜疆一跃成为土耳其天然气第一大来源国。土耳其正在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加深与阿塞拜疆的能源合作。
出于这种种原因(历史的与现实的,政治的与经济的),土耳其与阿塞拜疆的关系愈发紧密,夹在其间的亚美尼亚则越来越难,能否在俄国人的调停之外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实在是太考验领导层的智慧了。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shutterstock
END
扩展阅读
▼
美国,又卖了一个队友
非洲最失败国家,乱成了一锅粥
这条战略通道,改变了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