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北两省,女多男少

地球知识局 地球知识局 2024-02-18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2569-东北性别比例


文字:隗知

 制图:果 / 校稿:通麦 / 编辑:果


所有的闪光与心碎,

在这里停留,对视,交谈,

成为冬天,成为河岸。

——《冬泳》班宇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辽宁、吉林两省分别以99.70、99.69的性别比,成为了中国内地有的女多男少的省份。其它省份性别比均高于100,广东更是达到了全国最高的113.08,这意味着广东每有100名女性就有113名男性。


女多男少,往往是发达地区的人口特征,美日英法德等国家人口性别比均低于100。目前经济数据在全国并不显眼的辽宁、吉林,为什么率先进入了这一行列?



究其原因,这是由于东北的变迁浓缩了一百多年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那么,同样地处东北的黑龙江,为什么性别比却是100.35,没有小于100?

 


东北,城镇化的河岸


工业化时代到来前,东北由于气候和历史原因,一直人口较少。清朝时期,朝廷对东北又采取的是一套断断续续的封禁政策,大规模人口想在此地增加并不容易。


黑龙江牡丹江市的宁古塔

在那时是流放犯人的苦寒之地

(清中期的宁古塔图)▼


到了清朝中晚期,经过工业革命发展的国家普遍变强,一些国家开始对拥有资源富饶的东北地区打起了主意。受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沙俄攫取了大量中国领土,外加东北地区本身的固有问题,清政府从1860年开始对东北局部开禁


1896年,沙俄迫使还没有从甲午战争惨败中恢复元气的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获得大清东省铁路(后称“中东铁路”)的修筑权。东清铁路建成后不久,清朝也对东北正式全面开禁


中东铁路的老地图

一些城市名年轻人未必都认得

(图:Flickr)▼


东清铁路上的松花江桥

(图:wiki)▼


同一时期,日俄战争后,胜利的日本加速向东北渗透,瓜分铁路和矿业权益。


到了抗战时期,伪满洲国在日本的支配下实行统制经济,推动长春成为东北科技教育发展的重心。


有了环境的加持,关内贫民大量流入东北,成为了东北铁路的铺设者、煤矿的开采者、城市的缔造者。四平、长春、大连等城市,或从无到有、或从小到大地建设和发展起来。


从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的这一百年,东北在工农业发展、文化教育和城市建设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相比国内工业化时代移民较多的其它地区,东北有共性也有个性。


当时中国的工业高度集中在东北

是全国实现现代化最早的地区

(沈阳冶炼厂)▼


宗族传统薄弱,是与关内文化上最显著的差异。东北人口主体是移民后代,且不同于中国历史王朝兴替过程中的人口流动。东北人口流动的第一推动力是工业化需要,关内人口小型亲族或个体为单位流入东北,农业发展也有着鲜明的工业化和为工业发展服务特征,没有足够时间沉淀形成大型和立体化的宗族社会。


东北的城镇化率一直较高,因为关内移民几乎自“闯关东”时代的开始就围绕交通要道、林业矿业所在地,在政府和大型企业的推动下转化为城镇人口。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东北难以发展出成规模有传承的民营经济。


开荒垦田本身往往也在政府组织和指导下,围绕城镇进行,造就了较高的城镇化率,如辽宁城镇化率68.11%,仅次于除重庆以外的三个直辖市和广东、江苏、浙江,居全国第七。


70年代的北大荒国营农场

得益于地区的高城镇化率

农场的生产机械化水平也很高

(图:wiki)▼


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60.60%,多数地区的城镇化是随着过去四十年间经济和城市建设发展完成


东北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较高,“七普”统计,辽宁、吉林人口受教育平均年限均超过10年,且辽宁为10.34,仅次于北京、上海、天津、山西以及外来人口较多的广东。


东北人口受教育平均年限都在全国平均之上▼


短视频中常常听到的东北口音,恰恰反映了相比难以进入通俗文化赛道的西部地区人口和不屑进入这一赛道的一线城市人口,中等教育普及较好的东北人在通俗文化传播中具有优势


东北的常住人口就业重视“编制”,也是关内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这是因为自19世纪末东清铁路修筑开始,历经清末、民国、伪满洲国、新中国等多个时期,东北发展始终贯穿着鲜明的计划经济特征


“宇宙的尽头是东北,东北的尽头是编制”?

(齐齐哈尔一重,图:壹图网)▼


和其它地区相比,东北的公有制经济基础深厚。民间对于在政府部门或大型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中有一个编制,才是“正经”工作这一观点的认可度,仅次于华北地区。

 



女多男少的辽吉


一系列因素,也导致了东北独特的人口特点,而这些特点都非常引人注目。


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百年来推动东北经济崛起和发展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大多数居民直接或间接与“编制”相关,“多子多福”传统观念相比全国多数地区薄弱。


不是小孩生不起

而是“编制”更有性价比

(图:壹图网)▼


在七十年代末开始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中,东北地区落实最为严格,这造成了人口出生率较低,且性别比例较为均衡。在现代医疗卫生条件下,女性平均寿命略高于男性,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后,女性人口自然略多于男性。


高流动性的移民文化:东北文化主要是过去一个半世纪,来自中原的移民结合本地游牧(猎)传统的满族、蒙古等少数民族文化形成。


在放开封禁后,关内大批农民涌向东北▼


移民出于生存和发展需要,可能快速和大量流入一个地区。由于这一地区宗族血亲羁绊较少,这些移民也很容易由于同样的原因,流入其它建设快、个人发展空间大的地区。


自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在三线建设的过程中,东北的专业人才就开始逐步向内地新兴城市流入。90年代国企改革重组的浪潮,推动了东北三省的劳动适龄人口,尤其是青壮年男性大量涌向沿海省份。


前阵子很火的电视剧《漫长的季节》

描绘的正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东北▼


较高的女性地位:东北地区工业化早,城镇化率高,平均受教育年限长,相应的女性受教育机会较多,在“考研”“考编”中相比其他地区占据一定优势。经济自立是关系平等的重要保障,东北女性在家庭中具有话语权,辽宁省省会沈阳于2017年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第一家男性家暴庇护所。


不过据说这一庇护所开设5年无人问津,也无人咨询

(图:腾讯地图)▼


近年来,虽然“国考”岗位的性别倾向总体仍然倾向男性,但男性优势地位在不断下降。根据《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统计,各类高等教育中女生占比均已超过男生。在这一背景下,许多女性也不希望为了高一些的薪资水平离开家乡,前往一些经济发展迅速,但对女性劳动者并不足够友好、“传统”思想留存较多、导致女性在家庭中权责不平等的新兴城市就业。


这也是女性社会地位在不断提高的表现▼


同时,男性人口仍继续流向广东、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以至于有些家长吐槽,宁愿儿子平庸,这样才能断了他离家闯荡的念头。此消彼长,辽吉地区人口结构越来越呈现出女多男少的状态。

 



“不同”的黑龙江


黑龙江(100.35)、河南(100.60)两省,男性人口仅仅略高于女性,处于性别比下降的第二梯队,很可能在下一次人口普查中进入性别比例低于100的省份行列。


这两省的数据十分接近▼


同为东北省份,黑龙江性别比下降速度较辽吉两省略慢,主要有多个原因。


黑龙江是全国地级资源型城市最多的省份,资源型城市占13个地级行政区中的9个,在多年的资源开发中,黑龙江的主要自然资源如石油、煤炭和木材均有枯竭之势


黑龙江一共有11个资源型城市

其中有9个是地级行政区▼


在经济增长速度趋缓时,资源型地区女性就业相比男性处于更加不利地位,因而女性有较强的动力迁往相邻的吉林辽宁,甚至关内发达地区。


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经济增长乏力,影响中俄贸易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作为边境省份,疫情对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影响较东北其他两省更为明显


黑龙江省作为全国对俄贸易的"桥头堡"

对俄贸易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图:图虫创意)▼


多个因素进一步加速了黑龙江人口的全面流出,出现了青壮年劳动力在经济发达的省份交税,退休老年人在环境宜居的地方领老家的养老金的情况。


根据“七普”数据,黑龙江人口相比“六普”减少了16.87%,十年间减少646余万人。反观网络,有媒体鼓吹关内青年到房价低的鹤岗进行低欲望生活,但就人口流动情况看来,选择长居鹤岗的青年寥寥,黑龙江本地人对于“宜居”的理解与这些炒作的理解区别很大。


选择在鹤岗买房躺平的年轻人

终究还是少数,他们的选择并不具代表性

(图:《在鹤岗安家》)▼




不过,从世界范围看,女多男少是高度城镇化地区在后工业时代的体现,大多数地区都可能无法避免这一现象。按老话来说,就是“你跺你也麻”。


所以,性别比的变化走向,也代表辽吉地区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个可能


性别比例略低于100,但保持稳定,是现代化社会的正常人口特征。东北城镇人口比例高,许多老人从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退休后依靠养老金度日。地方财政现状和非农业人口比例决定了东北的社会保障水平上限不高,但下限比起内地许多地区要高。


东北地区是全国人口老龄化最突出的地区

(图:壹图网)▼


辽吉两省相对稳定的社会状态,利于文化观念的沉淀、文艺创作的发酵。率先发展的共和国长子的故事,在房地产行业难以推动城市扩张的今天,引发了普遍的社会心理共鸣,推动了“东北文艺复兴”成为了全国性的文化热点。


其实东北文艺的发展并未有过显著的中断

不过在近几年,各个文艺领域都刮起了东北风暴▼


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各省区市GDP数据显示,辽宁全省GDP增长十年来同期首次超过全国水平,但总量还是2万亿梯队的最后一名,辽吉地区经济前景仍需要观察。


东北三省本年度前三季度GDP数据都表现平平


如果产业转型并不顺利,仍然找不到长期的增长点,青壮年男性人口持续流失“未富先老”趋势加剧,性别比有可能会低于一些发达国家。


国家高度重视东北的战略支撑作用,同时近年来一线城市就业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出现了部分高学历青壮年从北上广深等城市回流到家乡的现象,他们引入了一线城市的企业管理和行业发展经验。


家乡发展得好

年轻人也就更愿意返乡工作生活

(沈阳城市风光,图:图虫创意)▼


国家战略的政策统筹回流人才的观念更新融合在一起,如果可以成功推动东北的产业升级和营商环境改善,进入自发的良性循环,产生的优质就业岗位会进一步吸引人才。


如此一来,辽吉的性别比可能会重新回升到100以上,而这将延缓老龄化进程,改善东北人口结构,“共和国长子”有望从“东北文艺复兴”走向全面振兴



球局通知!!!

今天开始,我们的专业作者将在我们的“知识星球”分享不同领域的知识、个人体验、行业信息


分享预告如下——


第一期分享

▶主题:年轻人高发的疾病从何而来,为何越来越多?

分享人:子昱医生

(包含:颈椎病、腰椎疾病、视力减退、胃病、心血管疾病)



②之后的分享预告

▶主题:在车臣上过特种兵大学的制片人,分享开飞机、狩猎和野外生存的经历

分享人:老猫


加入地球知识局的知识星球,长按下方二维码,登录并点击“立即加99星钻”即可付费加入,这里支付的“99钻”就是99元。加入后,在知识星球的小程序和app,都可以看到我们的付费内容。


扫描二维码,订阅我们的知识星球!


【快来聊天啦】

我局有世界地理讨论群,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们加入!

*喜欢地理的你,可以来【微信公众号后台私信】,用一两句话介绍下自己。运营小姐姐会根据情况拉你进群哦~

* 进群请务必自我介绍一下,直接回复“进群”“读者群”之类的字样不会有机器自动回复,只会让后台的小姐姐很生气≥﹏≤

* 申请人多时请耐心排队等候回复。只要系统正常,工作人员就会逐一看到大家所有人的消息哦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壹图网


END


扩展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东北两省,女多男少

地球知识局 地球知识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