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在大熊猫国家公园“门口”上起了自然教育课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一阵阵敲击声从林子里传来......


只见三五个小朋友正手拿木槌,

对着身盖塑料薄膜,

铺在白布上的树叶仔细敲打。


原来他们在做树叶拓印


植物汁液逐渐拓印到白布上,

颜色开始饱满,

纹路也清晰可见。

一幅精美的拓印画就做好了。


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管护总站虹口站站长刘波正带领着孩子们认识身边的动植物,他是守山护林人,也是自然教育导师。


把课堂搬到森林里


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都江堰市,直接联系岷山山系和邛崃山系两个大熊猫野生种群,是大熊猫生存和繁衍的关键区域和“天然走廊”,区域内有野生大熊猫14只。




刘波从工作起就跟森林打交道,但自然教育对他来说完全是知识盲区。2009年,他偶然接触到自然教育,随后在摸索中建起了保护区的瓦子坪宣教中心。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管护总站宣教中心的活动平台,刘波教孩子们认识动物。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在宣教中心的科普展厅,刘波讲课内容丰富、生动有趣,他还会设置不同的互动游戏,“大熊猫一天吃多少斤竹子?”“如何辨别大熊猫的伪拇指”等有趣的知识常常让观众“满载而归”。


如今,宣教中心是都江堰管护总站对外开展自然科普教育与生态保护宣传的主要窗口。今年3月份,四川省首届“自然教育周”也在这里启动。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管护总站宣教中心的活动平台,刘波给孩子们讲授自然保护相关知识。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刘波常常会带孩子们到森林里去遇见大自然:有在草丛里寻找猎物的泽蛙、有躲在黑暗中伺机发起攻击的隐翅虫、还有在童话故事里飞舞的萤火虫......


通过观察,让孩子们探秘自然中神奇的生物多样性。


在山顶看到极致风光


刘波曾和保护区的巡护队员们穿行在原始而古老的山涧峡谷里,排查、搜寻、统计、巡护生长、生存在这里的各种珍稀物种。


2021年4月23日,刘波(前)与同事、保护小区巡护队员一起巡护


刘波说,山上的水喝着特别甜,山上的风吹着神清气爽,只要在山上,就觉得浑身舒服,全身是劲。至今他还记得20年前和当时林场的同事们对天保林线路踏勘的经历:


那是整个巡护工作中最远的一条线路,来回有几十公里,山势陡峭,没有现存线路,只能用砍刀开路。早上四点半,草草吃完早饭后,大家背上背包,左手拿着手电筒,右手提着砍刀,摸黑开始爬山。


路上,他们需经过一个不算太陡的崖口登顶,崖边有不知名的兰草正开着花。刘波回忆道,“拴好安全绳,顺着崖口,手抓树根,快速往上攀爬,爬到兰花的位置我还亲了下兰花。”


到了山顶又是一片天地,顶上有许多杜鹃花树,树下间或有箭竹林,竹子上有咬痕,大熊猫的粪便在林子里随处可见,在一棵树冠的树杈上还有黑熊折断树枝做的巢。


“虽然很累,但站在山巅上,看到秀美自然风光时的那种体验,每次回想起来都是一种享受。”刘波说,“我珍惜和动植物的每一次相遇。”


入口社区有了村民巡护队


目前,除了以自然教育带动孩子们了解自然、爱护自然外,刘波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社区建设上。他认为只有社区居民参与保护,并从中获益,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共生。


飞虹社区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入口社区。2016年,社区和保护区一起成立了高原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小区,随后,村民们又成立起巡护队,定期巡护保护小区内约3万亩林地。


60岁的王贤祥是年龄最大的巡护队员,有一个13岁的孙子和一个10岁的孙女,他们也是刘波自然教育课堂上的常客。王贤祥希望家里的下一代把对大自然的热爱传承下去。


在保护区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当地生态持续向好。据红外线相机监测,亚洲黑熊、毛冠鹿、斑羚、花面狸、黄喉貂、豹猫、猪獾、红腹锦鸡等陆续出现在同一区域。去年3月份,王贤祥还在巡护途中发现了几堆大熊猫刚吃完的碎竹子。


“从巡山护林到自然教育,越来越多的人成了生态保护的参与者,而且成了主力军。”刘波说,这是最让他感动的事情。




资料来源:新华社



End



踏遍青山人未老 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管护总站巡护员用青春和生命长期坚守无怨无悔

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学史力行、“传帮带”让党旗飘扬在生态文明建设“最一线”

“中国法庭”直播来了!内有大熊猫,云吸熊猫安排上

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园区与五菱汽车达成合作,“护林新装备”助推自然保护事业更上新台阶

又?村民上山采药,抬头发现树上一只大熊猫…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微信公众号:四川熊猫公园


网址:http://lcj.sc.gov.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