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熊猫。受访者供图


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正式宣布我国设立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名单,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首批5个国家公园,有大熊猫和东北虎豹两个以物种命名的国家公园。大熊猫保护在我国开展得比较早,在推进物种保护方面,大熊猫国家公园做了哪些工作?国家公园在整合过程中,如何平衡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与原住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大熊猫国家公园建成后,是否会进行一些旅游活动?

 

近日,新京报记者专访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专职副局长张绍军。他表示,大熊猫保护是我国系统开展物种及生态系统保护的起点。我国对大熊猫持续半个多世纪的保护,使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从逐步下降扭转为近30年的稳中有升。


未来,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原则上只对科学研究、考察、监测等活动开放,一般控制区会划出一定范围对公众开放,为公众提供走进自然、体验自然、了解自然的国民福利和游憩机会。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专职副局长张绍军(中间)。受访者供图


谈大熊猫保护

大熊猫由“濒危”降为“易危”,

保护级别并未调整


新京报:大熊猫降级之后,保护思路有什么变化? 

 

张绍军:今年7月,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发布大熊猫受威胁程度从“濒危”降为“易危”,实际上早在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就宣布中国“国宝”大熊猫将不再被列为濒危物种,其受威胁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

 

我们要客观看待大熊猫“降级”这件事,一方面这是对中国大熊猫保护成绩的肯定,IUCN指出:“大熊猫受威胁等级的变化显示出中国政府为保护这一物种所做出的努力是有效的。”另一方面,这只是IUCN基于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进行重新评估的结果,大熊猫野外种群的长期续存仍面临很多威胁因素。我国结合实际情况,并未调整国内大熊猫的保护级别,大熊猫也仍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物种。

 

未来,各级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大熊猫的保护力度,特别是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以后,将围绕提高保护的有效性开展诸多工作,在确保大熊猫绝不重回“濒危”的同时,全面保护大熊猫栖息地的原真性、完整性,维护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岩羊。受访者供图


谈国家公园建设

对仍居住在国家公园重点保护区域的

原住居民拟逐步实施生态搬迁


新京报:大熊猫国家公园在跨区域统一保护方面,整合了69个各类自然保护地,新划进了20%左右保护地之间的连接地带。在打通这些连接地带上做了哪些工作?

 

张绍军:我们对新划入连接地带的生态保护价值进行评估,将生态脆弱区、重要栖息地、生态走廊带关键区等区域划定为核心保护区,实施最严保护;对大熊猫生态廊道和碎片化栖息地进行修复,修复黄土梁、土地岭等廊道植被68平方公里,恢复栖息地28平方公里。

 

同时做好巡护监测,在新划入连接地带区域布设监测样线,安装红外相机,加强大熊猫及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巡护监测。2020年,土地岭廊道、九顶山区域首次用红外相机拍摄到野生大熊猫活动影像。

 

新京报:按照国务院的批复,大熊猫国家公园成立后,三省相同区域不再保留其他自然保护地。与以往相比,在管理体制方面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张绍军:最大的变化是由多头管理、多层级管理变为统一管理、规范管理。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原有60多个自然保护地,这就意味着有60多个保护机构,机构级别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各保护地在管理时存在标准不同、目标不同等差异,相互重叠、交叉管理现象较多,造成保护力度与保护要求不一致。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就是要将园区内各类保护力量优化整合,彻底解决“九龙治水”的不利局面,实现一个机构、一块牌子、一种标准。

 

新京报:在整合过程中,如何平衡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与原住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在开发公益岗位方面有哪些举措?

 

张绍军:为平衡野生动物栖息地与原住居民生产生活关系,我们对居住在国家公园内交通信息不畅、地质灾害问题凸显的区域原住居民,结合地质灾害搬迁、易地扶贫搬迁等政策,实施了120户的搬迁,主要搬迁到相对集中的社区,使原住居民生活环境更加安全优美、发展机会更多。对现在仍居住在国家公园重点保护区域的原住居民拟逐步实施生态搬迁,短期内不能搬迁的拟设立过渡期,过渡期内原住居民在不扩大现有建设用地和耕地规模的前提下,允许修缮生产生活设施,开展生产生活必需的种植、放牧、捕捞、养殖等活动。

 

对划入核心区的原有产业,制定了试点期间生产经营等人为活动管控方案、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和小水电清理退出实施方案,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工矿企业、小水电设施等实行限期退出政策,目前正有序推进。

 

建立国家公园需要原住居民调整原有部分传统生产生活方式,遵守新的管控要求,比如核心区内暂时不能搬迁的居民,过渡期内不能扩大现有建设用地和耕地规模,允许开展生产生活所需的种植、捕捞、放牧、养殖等活动,经大熊猫管理机构同意,允许修缮生产生活设施。针对农牧民的传统种植、养殖方式,下一步将按照国家公园建设总体要求,通过设立公益岗位,发展生态旅游、生态体验、生态服务等拓展农牧民增收渠道,以多种方式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推进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

 

在开发公益岗位方面,我们将按照习近平主席对建设国家公园要处理好农牧民关系的指示和要求,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政策,统筹运用好国家公园有关财政政策,选聘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就地转移成为生态管护人员,确保收入有保障、生态得保护、农牧民得实惠。


斑羚。受访者供图


谈未来发展

一般控制区会划出一定范围对公众开放


新京报:大熊猫国家公园在5G、人工智能方面未来有哪些运用?

 

张绍军:大熊猫国家公园在试点之初就定下了逐步建立国家公园“天空地人一体化监测体系”的工作目标。在试点工作中,充分依托和发挥数字科技的重大支撑作用,结合日常监测巡护,在有条件的区域优先开展试点,最终逐步推广到整个公园区域,在此基础上创新探索“资源数字化,数字流量化、流量价值化”数字经济新模式。

 

我们推动了智慧唐家河建设试点,将卫星、无人机、视频监控应用相结合,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的监测体系,实现唐家河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森林防火、生态因子、游客安全及景区容量、违法盗猎等监测功能一体化。全面推进红外相机网格化监测。2017年制定发布《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技术规程》地方标准,有效规范红外相机监测方法。试点期间,国家公园内增加监测点位7830个,总监测工作量达169万个相机日。为解决监测数据收集、存储和分析困难的问题,构建了生物多样性数据平台,截至2020年底,共有30个区域、7.6万余个监测点位红外数据进入平台,监测数据达415万条、监测物种170余种。

 

红外相机监测不光为科研管理提供了海量数据,还为国家公园对外宣传提供了大量素材。试点以来,唐家河先后向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推送了唐家河水獭的视频和照片,向《秘境之眼》栏目推送了大熊猫、扭角羚、黄喉貂、黑熊、红腹锦鸡、斑羚等红外相机视频;蜂桶寨区域拍摄到的雪豹、大熊猫母子同框、金钱豹等珍贵影像资料,被中央电视台及多家国家级、省级主流媒体争相报道;卧龙区域记录到白化大熊猫、大量雪豹影像资料被央视持续报道;王朗近期在高山区域采集到狼和雪豹、赤狐、石貂等食肉动物的影像,确认了大型食肉动物在岷山的分布,也是岷山山系近些年首次拍到雪豹影像资料。


雪豹。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未来国家公园是否会进行一些旅游活动?

 

张绍军:大熊猫国家公园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坚持全民公益性,同时兼具科研、教育、游憩等多种功能。其中,核心保护区原则上只对科学研究、考察、监测等活动开放,一般控制区会划出一定范围对公众开放,为公众提供走进自然、体验自然、了解自然的国民福利和游憩机会,让公众感受国家公园自然与文化之美,享受最优质的生态产品。

 

记者│陈琳

编辑│樊一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