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可持续冒芽日 物物交易市集 · 泉州 2022/1
可持续冒芽日让好奇可持续这一理念的人们、想要践行可持续生活的人们,以及正在践行可持续的人们聚合在一起,共同分享、讨论、创造,让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持续“冒芽”。
我们理解的可持续既包括对自然环境可持续的追求,也是对身心的养护、对关系的重视。
可持续冒芽日的 slogan 是“原地做芽痞”:在当下的日常起居和位置上,让可持续的理念“冒芽”生长。
芽痞是扎根环保理念的“芽胚”与敢于做自己的“痞子”的集合。
我们相信每一个人可以通过日常生活里的实作,不断地生发出新的可能性。
物物交易市集是可持续冒芽日的第二次落日冒芽,发生在泉州老城区的新门街一个冬日的暖和下午。
这次活动与泉州706协办,感谢一号地点盒子社区的驻地支持。
我们探索了工作坊以外的可持续活动实践,以物物交易的方式,鼓励大家使用二手物品减少资源的消耗,希望创造一个交换新年礼物的机会,庆祝新年的到来。
本次冒芽日大家节约的碳排放:
61.34kg!
根据不完全统计,大家一共:
共享了29.8kg的二手闲置物
节约了61.34kg的碳排放
约等于:
少开车278小时
少吃128个外卖便当,
少用笔记本电脑4718小时!
下面是三位主办对此次活动的回顾:
本(可持续冒芽日发起人)
这是可持续冒芽日第二次“落日”,形式是非现金、非一对一交换的物物交易市集,构想这个活动很久,但是从实际策划到落地都不到一周(我们每次活动都那么突然),在活动当天心情都是惴惴不安的。还记得第一个小时由于没人光顾,内心的尴尬和失落,所以非常感谢后面赶来支持我们的朋友。
在过程中,有些朋友慷慨分享自己的物品,我与ta们交流物物交换背后的一些观念,让大家第一次取“自然名”,通过碳排放计算让大家看见自己正在进行的“可持续实践”所具有的力量。
最重要的是,物物交易市集也成为了连接社群的场所,来参加活动的“芽痞”有些也是素食者,ta们从线上转战线下交流,成为朋友。就像我们在关于“可持续冒芽日”的简介里所强调,“可持续”也包括“关系的可持续”。
当天也有年轻人带着自己母亲来参加,有场地支持方的保洁阿姨参加,辐射到了我们活动以往覆盖不到的群体。这是我们第一次“实验”物物交换市集,效果远超想象,如果有机会我还希望可以将物物交易市集这种形式带到更多地方,不仅仅关乎环境与生态,更关乎人与社群。
狍(可持续冒芽日发起人)
和我一样,在场的朋友们多少可能都对拿走别人带来的物品有些羞涩,身为主办方,就觉得更不好意思了。结果是,到了市集举行的后半段,还有许多好物满满当当地摆在原位。参与者主动吆喝,叫大家收下需要的东西,我也开心地换走了喜欢的物品。它们都是我需要但是欠缺,然而经济能力不允许我把它们排在购买的优先级的。通过这次活动与它们结缘,让我特别开心,也满怀感激。
(到了市集快结束的时候,大家才拾取得更加积极,提供驻地支持的一号地点盒子社区的工作人员们也加入了物物交易,让人开心。)希望在下次的物物交易活动里,我们的空间设计和在场引导可以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放下拿取物品的害羞情绪,更加安全放松地在交换物品。
还有一个美好的回忆是和参与者们的聊天。这次市集的场地,正对着一整幕透光的落地玻璃,而那天正好是闽南寒冬连绵的阴天里难得的暖晴,一整个下午,我们都浸泡在柔软的日照里。在阳光里,我们闲散地坐在散落的咖啡桌前谈话,认识了关心可持续、实践蔬食的朋友。
如果没有这次的冒芽日,也不会有这样一个新年的下午。有礼物,有阳光,筹办冒芽日虽不能说不辛苦,但是收获丰厚。
丹妮(706泉州发起人)
如果是一个从商场买回来的杯子,因为有了消费关系,而且我见过展架上未经使用的精致陈列,好像杯子对我而言,只是越用越旧,越用越不美,等到某一天新鲜感过去,我会以“它旧了”为由再次消费新杯子。但很多东西的使用价值并不会因为“旧”而有所降低。人与物的关系,也远远不止在于“消费”。
希望我们,越来越能“共情人类,也共情一个杯子”。
最后再次感谢当天所有参与的伙伴。拾起一件被冷落的旧物,赋予它新的生命故事,也是我们所能做到的“伟大”。一个行李箱、一件外套、一个帆布袋、一瓶凡士林等等,这些可爱的物品,正因为大家,得以重焕生机。
主办
场地支持
一号地点盒子社区
青山周平400盒子实践者
文案:狍,本,丹妮
排版:狍
供图:丹妮、狍、本、BB,小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