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美貌的良方,学佛之人不可错过!
的确,一个人存好心,做好人,有文化、有品位时;欢喜充心,愉悦映脸,一定会越来越庄严。
相貌是识别一个人的标志。虽说不能以貌取人,但常常需要以貌识人。
每个人生而不同,不仅拥有不同的容貌,还拥有不同的称呼,因为容貌不一,所以我们不能呼张三为李四,也不能叫李四为张三。
人与人初识往往以对方的容貌来记住这个人,这样即使我们遇见同名字的人,也不会混淆。
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由于各自修养和兴趣爱好的不同,难免对别人的言行举止看不顺眼。
当我们没有用正确的思想或客观的心态去看待一个人,就很难做到善待他人,要么因长相平平而忽略其内在可观之处,要么因容颜端庄而忽略其外在暴露的缺点。
俗话说:“相由心生。”经典有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平则妄想不生。
一个人的长相,有部分是父母给的,有部分是自己宿世所造善恶业所感而来,甚至与父母的缘分也是自己所造作而来。
所以相貌多是自心善恶所呈。若能深知因果,便不会一味地认为全是父母的错,给了自己这样的脸,乃至对父母加以抱怨。
对于容貌素颜的焦虑,除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还要用适当的时间和方式来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
如果透支大量的金钱额度和时间在服务外表上,不但损失了许多财力和物力,还会在不知不觉中荒废我们的人生。
假使能够以正确的心态来阅纳自己,敢于接受自己的不足,正视自己,接纳自己,鼓励自己,这样对自己、对他人都有利益。
因为我们的行为思想正确,也会感染到周围的人,所以与其取悦别人,不如先爱自己。
世俗也许对美有既定的定义,但身为学佛的人更应心怀包容,容纳多样性的美,只要不损坏他人乃至社会和国家的利益,不影响道德的生长,美得不一样又何妨?
如果一定要狭隘地锁住某种美,我们就不会在诗文中看到唐代的环肥和汉朝的燕瘦之美。
就像植物园里,并不是只有一种植物绽放的美,恰恰是各种不同品种的绿植在一起和谐的生长,造就了植物园的美名。
如果只局限于某种狭隘的美,这个世间就会失去许多色彩。由此可见,美不应该被定义,世界也正因不同的美而精彩。
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对自身的容貌仪表而心生挂碍,只是深浅不同。
在修学未入门前,常听到师长说的这么一句话:“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不因美丽而可爱,更因可爱而美丽。”
真正的美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我们都知道世间无一永恒,就连美也是无常的,只要我们能看破。
事实证明,容颜会老去,而美好品德不会衰朽。就像佛菩萨的庄严,因心庄严故外相庄严,无疑是众生学习的楷模。
相信无一众生不欣然向往,心中常常更多地是抱着可望而不可及心态去看待。
其实我们也可以做到像佛菩萨一样庄严,就是从内心去塑造,学习菩萨,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做大人行,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饮食起居、行住坐卧无一不是道。
随着我们去内省、自修,反复地充盈自己,乃至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等等,在过程中我们会收获到不一样的自己,而当我们心量打开时,这份容貌焦虑的潮水随着观念的改变和注意力的分散也会渐渐褪去。
纷扰的世界更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去深入面对自己,即使在琐碎平凡的日子里,我们也要有一双慧眼和一颗通透的心,以内在的智慧充实外表的不足,大方地美出自信。
譬如慈善有德之人,心地行为,悉皆正大光明,故其相貌,亦现慈善光华之相。彼固无心求相貌容颜之好,而自然会好。
造业之人,其心地龌龊污秽凶恶,其面亦随之黯晦凶恶。彼固唯欲面色之好,令人以己为正大光明之善人。而心地不善,纵求亦了不可得。此约凡夫眼见者。
若鬼神则见善人身有光明,光明之大小,随其德之大小。见恶人则身有黑暗凶煞等相,其相之大小,亦随恶之大小而现。
事亲有婉容,和颜奉尊长,塑画佛像,修补佛像,施香灯油,劝人息讼,谦恭接物,不以暴怒凌人,不鄙笑六根不具之人。
奉事双亲,容貌要柔顺温和。和颜悦色敬奉尊长。塑
劝人平息人事纠纷。待人接物谦恭有礼。对人不可以大发脾气。不鄙笑六根不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