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鹏 | 审计委员会召集人财务专业背景与财报质量—基于《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准自然实验
作者简介
张鹏 女,吉林省吉林市人,上海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信息化审计、上市公司治理等。近年来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四篇。
核心提示
摘要:在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升财务报告质量,提供更有价值的会计信息,成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以2018年《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颁布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将2015—2021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使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分析审计委员会召集人财务专业背景制度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财务专业背景显著抑制了盈余管理、提高了财务报告披露效率。审计委员会召集人财务专业背景在对财务报告影响的过程中,内部控制、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及审计委员会信息化专业背景和法律专业背景等因素均发挥作用,并对企业价值产生正向促进作用。
关键词: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审计委员会召集人;财务专业背景;财务报告质量
一、引言
2018年9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这是对2002年制度的修订。与以往制度显著不同的是,对审计委员会的要求更为严格,要求审计委员会的召集人应为会计专业人士。审计委员会的召集人若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具备会计、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则可能在审核财务信息披露、召集协调审计委员会会议、审核重大财务事项等方面发挥专业技能特长,带领审计委员会发挥更好的监督作用。
研究表明,为了更好地保证作用发挥,审计委员会需要具备独立性、专业性等特征。审计委员会能够利用财务专业背景更好地协调内外部审计,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一方面,审计委员会的财务专业背景能够更好地理解会计信息披露风险,行使会计信息监督职责,促进降低会计信息差错,抑制盈余管理,从而提升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另一方面,审计委员会如果具有财务专家,则能够更好地设计内部控制措施与手段,防范内控缺陷和内控风险。审计委员会能够运用财务专业知识加强与内部审计部门的协调,强化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提升内控质量。同时,审计委员会可能在会计师事务所中介机构的选聘中发挥专业特长,降低审计收费,督促外部审计机构更严格地进行财务报告审计。此外,如果审计委员会成员具有海归背景,具有国际化专业知识与视野,在会计信息披露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经济管理类履职经历、信息科技专业背景等均会促进其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关注,改善财务报告质量。
综观已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审计委员会成员身上,而针对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专业背景研究较少。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相较于其他成员,具有更高的地位以及更大的影响力和监管职责,可能会对会计信息披露产生影响。对于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专业背景要求,能够更好地贯彻落实到审计委员会的财务监督行为之中。
为此,本文利用我国2018年新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以下简称“准则”)这一准自然实验,以准则最新要求的审计委员会专业性为切入点,探讨审计委员会召集人财务背景专业性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程度以及作用机理;并检验审计委员会召集人财务专业背景对财务报告及时性的影响,从内部控制、信息不对称的缓解等角度进行分析,以期为审计委员会制度实施的政策效果提供新的证据,也为进一步完善审计委员会专业背景要求、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制度提供新的参考。
二、制度背景与研究假设
(一)制度背景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是董事会为了行使财务监督事项而成立的专门委员会,其目标是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为了实现上市公司治理的目标,审计委员会应具有独立性、专业性等特征。独立性表现为审计委员会成员大多数应为独立董事,直接对董事会负责,提案交由董事会审议决定,自由地与董事会、管理层沟通,充分地获取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资料信息,独立、客观、公正地履行专门委员会的职责。专业性则表现为审计委员会成员应具备必要的专业背景,精通会计或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在审核会计信息披露、审查内部控制管理、协调内部与外部审计等方面切实发挥专业作用。
审计委员会制度最早起源于欧美国家。迫于财务舞弊压力的影响,美国于2002年颁布《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简称《萨班斯法案》),全面加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监督。《萨班斯法案》第301条款要求,上市公司必须设立审计委员会,为保障审计委员会监督效用的发挥,审计委员会需由独立董事担任。在审计委员会专业性方面,美国证监会专门制定了《萨班斯法案》审计委员会财务专家披露规则,明确了财务专家的定义,要求财务专家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一是能够理解会计准则,评价会计估计等重要事项;二是具有编制财务报表的经验或是监督经验;三是具有内部控制等技能经验;四是具有会计经理、财务经理、审计经理等工作经验。
该法案的颁布,推动了审计委员会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各个国家在公司治理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监督的需求,在治理结构设计中,均设置监督机构进行专门的会计信息监督,并且为了更好地行使会计监督职责,在制度中规定了监督者的专业背景要求。《德国股份公司法》规定,在监事会中下设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成员应至少含有一名具有会计或审计专业背景的独立董事。日本在《公司法》中规定,大公司需要设置独立于公司的外部会计监察人,该人员需要具备会计或审计专业背景。
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新兴国家经济体有其特殊的经济背景,欧美国家的公司治理经验不能够完全套用到新兴国家上市公司治理实践之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作为新兴国家经济体组织,也是公司治理发展的标杆,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制定具有极强的借鉴作用,推动着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法规的制定与完善。OECD首次于1999年颁布实施《OECD公司治理准则》,并于2004年、2015年进行修订。最新版本的《OECD公司治理准则》加强了对于信息披露与透明度的约束,对于关联方交易、公司治理结构、财务报告信息等作出了更为严格的披露要求,相应地在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中要求成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或工作经验,以更好地满足专业胜任能力。
基于OECD的推动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自身需求,我国早在2002年就颁布实施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该准则奠定了审计委员会在上市公司中的地位,首次全面提出审计委员会及其要求、职责,承认了审计委员会在信息披露监督中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该准则中具体详细地规定了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要求。在制度条款中对于独立性的规定为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应占多数并担任召集人;对于专业性的规定为审计委员会中至少应有一名独立董事是会计专业人士。2018年,中国证监会对准则进行了修订,对于审计委员会的重要变化体现在:一是审计委员会设立的强制性,二是审计委员会的专业性要求。新修订的准则对审计委员会独立性的要求没有改变,但对审计委员会专业性的约束进一步增强,要求审计委员会的召集人须为会计专业人士。这说明审计委员会的专业性在上市公司治理中愈发重要,专业人士地位的提升,能够更好地发挥会计信息监督的职责。
(二)研究假设
财务报告承担着决策有用、受托责任等作用。提供高质量的财务报告信息是企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作为企业内部专门进行财务会计信息监督与管理的高层治理机构,审计委员会的某些特征表现,例如审计委员会成员的专业性等,将对财务报告质量产生影响。国内外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研究并披露了财务报告质量的重要特征。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颁布的《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公告中,认为财务报告的最高质量是围绕“决策有用”而体现的可靠性、真实性、相关性等,次重要特征则包括及时性等方面。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提出关于财务报告质量特征的要求,认为排在首位的是可靠性、相关性,而可理解性、可比性以及及时性等排在其后。因此,在构建财务报告质量指标时,应包含真实性和及时性两个方面。真实性代表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表示财务报告应提供真实、有效、公允的会计信息,一般采用盈余管理进行衡量;及时性代表着会计信息的效率性,表示财务报告应提供有效且及时的会计信息,一般采用财务报告时滞表示。
1.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财务专业背景与盈余管理。审计委员会在公司治理程序中基于其专业性对公司管理中的风险和控制过程进行监督。审计委员会的职责聚焦于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与评价、内部与外部审计的沟通与协调、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与控制等方面。审计委员会为了有效履行上述职责,需要召集人具备专业性作为必要的保障。
首先,从信息披露与掌握的角度而言,需要审计委员会召集人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由于审计委员会中多数席位为独立董事,不参与上市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不能及时全面地掌握公司治理信息,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审计委员会的信息来自内部审计部门和其他行政管理部门,这些部门隶属于管理层并受到管理层的控制,向审计委员会提供的信息可能是经过特殊加工处理的,需要审计委员会进一步甄别。这要求审计委员会召集人具备必要的会计专业背景与技能以及其他必要的专业知识,有效地分析所掌握的公司治理信息,及时、迅速、准确地进行监督与反馈,带领审计委员会进行更好的财务信息披露监督。
其次,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财务专业背景能够促使其更好地监督会计信息披露。审计委员会召集人如果具备丰富的会计与财务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理解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管理流程与监督流程,更容易发现财务信息形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有效行使审计委员会的监督与建议职责,提出优化会计流程、规范会计行为的建议,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最后,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财务专业背景能够影响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审计委员会若具有丰富的会计专业技能与知识以及实务经验,则可以运用其专业判断评价公司内控设计合理性及内控程序运行有效性。审计委员会召集人基于其高管地位,可以将发现的内控问题传递给董事会和管理层,并督促管理层予以改正,促进内控的规范发展。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财务专业背景能够促使其更充分地理解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与程序,推动形成制约合理、运行规范的内控机制,从而完善会计信息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综上,提出研究假设1。
H1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财务专业背景能够提升财务报告质量。
2.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财务专业背景与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
首先,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十分必要。及时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之一,信息不及时可能带来内幕消息,影响资本市场的公平。财务报告是为了向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这意味着财务报告需要满足一定的质量要求。依据现有的制度安排,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需要进行年报编报准备以及注册会计师审计,信息披露较实际业务发生产生时滞。这一时滞时间既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太长的时滞时间可能影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过短的时滞时间可能带来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忧虑。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与可靠性的前提下,提升财务报告及时性是公司治理的目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审计委员会的制度设计初衷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提升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这一前提下,审计委员会如果能够协调内外部审计以及管理层和董事会,进一步提升信息披露的及时性,那么对于完善公司治理会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财务专业背景对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的影响。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的影响因素很多,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财务专业背景是能够影响会计信息及时披露的因素之一。财务报告披露的流程是:上市公司管理层编制财务报告,由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完成后出具审计报告——公司董事会对财务报告信息进行披露。在这一流程中,及时性主要取决于管理层编制财务报告所需时间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所需时间,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财务专业背景能够在这两个方面促使时间缩短,从而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第一,审计委员会召集人通过改进公司内部控制提高财务报告披露的及时性。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降低会计信息处理方面的内控缺陷,保障会计资料、会计账簿的准确性与合规性,减少会计差错、重大错报与舞弊的发生,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第二,具有丰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审计委员会召集人,在外部审计与董事会管理层沟通时可以起到协调作用,就会计报表重大事项分歧、重大会计与审计调整、公司面临的重大风险等情况发表专业意见,帮助外部审计与董事会形成统一意见,推动缩短外部审计所需时间,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
综上,提出研究假设2。
H2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财务专业背景能够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5—2021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财务专业背景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依循惯例对研究样本进行如下处理:剔除ST、*ST等异常情况公司;剔除保险行业和金融行业公司;剔除数据缺失的样本公司。共计得到8586个研究样本。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所涉及的审计委员会专业背景数据为手工整理,主要来自CSMAR数据库、百度搜索引擎等。为消除异常值的影响,数据进行了1%缩尾处理。
(二)研究模型与研究变量
采用双重差分DID研究方法进行实证检验,设立如下模型:
其中,REMit表示真实盈余管理。首先计算操纵性经营现金流量、操纵性生产成本费用、操纵性酌量性费用,继而计算得出真实性盈余管理数值。LAGit表示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用财务报告滞后天数的自然对数表示。
本文参照美国《萨班斯法案》中关于财务专家的定义:(1)理解会计制度准则以及财务报表;(2)具备评价会计估计、会计应计、会计准备计提等应用的能力;(3)具备编制财务报表或审计财务报表或监督他人履行编制财务报表的经验和能力;(4)理解公司内部控制内容和程序;(5)理解董事会及各下属委员会的职责,尤其是审计委员会的职责。按照上述属性在数据中进行筛选,认为满足以下条件的审计委员会召集人具备财务专业背景:(1)具有财务经理、会计经理、会计师、审计师等工作经验,或具有类似职能的工作经验;(2)具有管理前述人员的工作经验;(3)具有监督或评价会计师、审计师等在编制、审计财务报表等方面表现的工作经验。如果审计委员会召集人具有会计专业背景,则treatmenti=1,否则取0。处理组为审计委员会召集人具有会计专业背景的上市公司,控制组为召集人不具有会计专业背景的上市公司。当year≥2018时,postt=1,否则取0。
Xit表示控制变量,具体包括公司规模Sizeit(总资产的自然对数)、盈利能力ROEit(净资产收益率)、财务风险Levit(资产负债率)、发展成长能力Growthit(营业收入增长率)、经营质量Ocfit(经营性现金流量除以营业收入)、审计委员会人数的自然对数Auditorit、独董人数的自然对数Indit、审计委员会召开会议次数的自然对数Meetingit、审计报告类型Auditrepit、员工人数的自然对数Nstaffit等。其中,审计报告类型Auditrepit是二值变量,当审计报告类型为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时,Auditrepit=1,否则Auditrepit取0。
其他方面,ui和ft分别表示公司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下标i和t分别表示公司及年份。ε0表示误差项。系数β为所关注的政策效应,若政策有效,则β应显著为正。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1为变量描述性统计。盈余管理的均值为-0.9057,说明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盈余管理存在进一步抑制的可能性。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的均值为3.9472,说明财务报告的公布存在时滞,财务报告滞后天数存在进一步压缩的可能性。
(二)实证结果分析
表2为基准回归结果。列(1)和列(2)汇报了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财务专业背景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在没有控制变量的情况下,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财务专业背景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是显著负向的;在加入控制变量的情况下,这一结果依然是负向显著的。这说明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财务专业特长能够降低公司对于盈余管理的操纵,提升财务报告的质量,假设1得证。
一方面,审计委员会召集人可以利用其财务专业技能获取更多的信息,对公司不当的盈余管理,进行监督与干预,提升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质量。另一方面,审计委员会的多数成员为兼职独立董事,召集人的领导地位可以促使审计委员会其他成员更好地履职,发挥财务监督作用。召集人若具备更强的财务专业技能,则能够在审计委员会的履职中进行更为有效的财务监督部署安排,促使审计委员会其他成员更好地进行配合,发挥监督职责,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表2列(3)和列(4)汇报了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财务专业背景对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的影响。在没有控制变量的情况下,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财务专业特长对财务报告时滞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财务专业特长能够减少财务报告时滞,提高出具财务报告的效率、提升财务报告的及时性。在加入控制变量的情况下,结果依然是负向显著的。假设2得证。
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专业背景使其能够促进缩短与内部管理层和外部审计机构的沟通时间,提高效率。在内部管理层编制报表的过程中,召集人带领审计委员会进行必要的干预与监督。召集人的财务专业背景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以及风险关注点。召集人在进行财务监督安排时能够进行更为高效的部署,促进财务报告编制的及时性。在与外部审计进行协调时,召集人的财务专业背景能够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外部审计的专业意见,在审计调整和审计沟通过程中更为及时、迅速地进行反馈,从而缩短财务报告审计的时间,提升财务报告披露的效率。
(三)稳健性检验
1.平行趋势检验。使用双重差分进行实证分析时,需要满足平行趋势检验。平行趋势检验要求在政策发生之前,处理组的时间趋势与控制组相一致,没有受到政策干扰。图1和图2为平行趋势检验结果。结果显示,在政策实施之前,处理组和控制组的趋势相近,基本满足平行趋势假设检验。随着政策颁布实施以及时间的推进,盈余管理和及时性的处理组与控制组的趋势均显示出差异性,说明审计委员会召集人专业背景对改进财务报告质量的作用显著。
2.安慰剂检验。改变政策发生时间,以2015年为时间节点,进行安慰剂检验。表3为安慰剂检验结果。结果显示,无论是否有控制变量,treatmenti×postt的系数均不显著,说明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财务专业背景对盈余管理和及时性均未产生显著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实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3.变量替换。在基准实证回归中,按照《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三十八条的规定,通过筛选CSMAR数据库,部分数据通过百度搜索引擎进行手工整理,得到审计委员会召集人具有财务专业背景的处理组以及控制组数据。改变解释变量的筛选条件,将审计委员会召集人具有经济、管理等相关工作背景以及学习教育背景作为处理组,其余不具有经济管理类背景的上市公司作为控制组,进行回归检验。表4为回归检验的结果。变量替换之后,不论是否有控制变量,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相关专业背景显著抑制了盈余管理行为,提升了财务信息质量。对于财务报告时滞,在不带有控制变量的情况下,treatmenti×postt的系数为负,但不显著;在带有控制变量的情况下,这一系数显著为负,进一步验证了前述实证分析。
4.PSM检验。为了检验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召集人专业背景制度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是否与公司个体特征相关,采用PSM倾向得分法对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进行配对,对全部样本采用一对一、不放回的配对。配对之后,两组样本之间的特征变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财务报告质量和及时性变量的平均处理效应ATT显著为负。配对样本对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与前述结论相一致,表明财务报告反映的差异与上市公司的异质性无关,进一步验证了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专业背景制度对财务报告影响结果的可靠性。
五、进一步分析
(一)内部控制
审计委员会召集人可以利用其专业背景,更加有效地借助内部审计部门了解公司日常内部控制运行基本情况。召集人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内部审计部门的内控指导,并利用其高层地位加强对内部审计部门的资源配置,促使内部审计部门更加有效地实施公司日常监督任务,及时发现内控风险。而运行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能够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提升财务报告披露的及时性。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专业背景能够在信息沟通与互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当与内部审计部门或其他管理部门在内部控制和财务信息披露方面存在意见分歧时,较强的财务专业背景能够促使审计委员会进行独立识别并判断,保持与内部审计部门等相关管理部门的有效沟通,更为及时地监督与评价内部审计以及内部控制工作。
基于此,提出模型:
其中,ICit表示内部控制,若上市公司内部不存在缺陷,则ICit=1,否则ICit取0。Financeit表示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会计专业特长情况,若审计委员会召集人具有财务专业背景,则Financeit=1,否则取0。
表5显示,在盈余管理方面,在没有控制变量情况下,ICit×Financeit的系数是不显著的,但在有控制变量的情况下,这一系数是负向显著的。在财务报告及时性方面,不论是否具有控制变量,ICit×Financeit的系数均是负向显著的。这表明,在召集人财务专业背景对财务报告影响的过程中,内部控制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抑制了盈余管理行为,提高了会计信息披露的效率。
(二)信息不对称程度
证券分析师是在金融市场上专门关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并进行专业分析的信息中介。证券分析师在改善信息不对称程度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外部投资者会利用证券分析师的研究结果进行投资决策。证券分析师如果对上市公司的关注度越高,信息的收集与分析程度越深入,外部投资者或监管机构能够了解到的信息越多,信息不对称程度会降低,这相应地提高了上市公司对自身信息披露的要求。审计委员会作为对信息披露进行监督的专门机构,要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对财务信息披露保持更加审慎的态度,提高财务报告质量。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财务专业背景和财务报告质量的关系,往往受到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影响。证券分析师的存在,降低了公司对外部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同时也提高了公司内部对信息披露的审慎态度。基于此,构建模型:
其中,Analystit为证券分析师数量的对数,表示信息不对称程度。
分析师数量对财务报告质量和效率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否具有控制变量,β1均是显著负向的。这说明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财务专业背景在影响盈余管理和财务报告及时性的过程中,受到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影响。以证券分析师数量表示信息不对称程度,当证券分析师数量越多时,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低,也促进了上市公司更加重视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财务专业背景要求,更加改善了财务报告质量和及时性。
(三)其他专业技能的影响
伴随上市公司治理的不断完善,审计委员会需要不断吸纳多种专业,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高要求。因此,除了必要的财务专业背景,审计委员会还需掌握法律知识。审计委员会的财务专家和法律专家互为补充的关系,在监督信息披露的过程中互相支撑提供专业意见。当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财务专长作用于财务报告质量和及时性时,审计委员会中的法律专家能够利用专业技能,分析判断经济法规、财务法规等法规制度给会计信息披露带来的风险,为改善信息披露质量和信息沟通时效发挥积极作用。
伴随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广与应用,会计信息收集、加工与披露等过程中不断有信息化软件或系统的参与。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于会计信息披露过程的实施监督,降低人为操纵的可能性,减少错报风险,提高内部控制水平,从而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和财务报告质量。审计委员会对信息披露进行监管时,需要具有一定的信息科学技术专业背景。审计委员会信息技术特长具有重要作用,其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有效控制,推动建立人为干预较少、控制措施严谨有效的会计信息披露技术系统,实现提升会计披露效率和财务报告质量的目标。在分析审计委员会召集人财务专业背景与财务报告质量和及时性时,审计委员会信息化专业背景能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基于此,构建模型:
其中,Computerit表示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信息化专业背景情况,若审计委员会成员具有信息化专业背景,则Computerit=1,否则取0。Lawit表示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法律专业背景,若审计委员会成员具有法律专业背景,则Lawit=1,否则取0。
信息化和法律专业背景对盈余管理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财务专业背景对盈余管理行为产生抑制的过程中,审计委员会的信息化和法律专业背景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信息化和法律专业背景能够抑制盈余管理行为,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利用模型(11)~模型(14)分别检验审计委员会信息化和法律专业背景,在召集人财务专业背景与财务报告及时性中发挥的作用。
信息化和法律专业背景对财务报告及时性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审计委员会召集人财务专业背景作用于财务报告及时性的同时,审计委员会的信息化专业背景能够提高财务信息生成、流转、输出效率,审计委员会的法律专业背景能够从合规性角度节约沟通时间、提高财务信息生成效率,从而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
(四)经济后果检验
上市公司治理的目的是创造企业价值、获取企业生存优势。审计委员会召集人专业性的增强能够影响财务报告质量,进而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基于此,构建模型:
其中,TobinQit表示托宾Q值,是企业价值衡量指标。
利用模型(15)和模型(16)验证审计委员会召集人财务专业背景特长政策的实施是否能提升企业价值,以及其在影响财务报告盈余管理和及时性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结果显示,treatmenti×Postt的系数均为正,审计委员会召集人财务专业背景的政策实施与企业价值托宾Q值正相关,表明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财务专业背景特长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结合表2,treatmenti×Postt与REMit、treatmenti×Postt与LAGit的系数关系均为负相关,表明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财务专业背景特长通过降低盈余管理、降低财务报告时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价值。
六、结论与启示
以上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财务专业背景能够显著抑制盈余管理、提高财务报告披露的及时性。审计委员会召集人财务专业背景在对财务报告影响的过程中受到内部控制、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及审计委员会信息化专业背景和法律专业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并对企业价值产生正向促进作用。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一是审计委员会专业性在上市公司治理尤其是会计信息披露监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应加强对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财务专业背景条件约束,提高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履职权威性;三是应加强对审计委员会专业背景的综合性要求,在财务专业背景作为基本要求的同时,信息化专业背景、法律专业背景等也应在会计信息披露监督中发挥作用。
文献引用格式
张 鹏.审计委员会召集人财务专业背景与财报质量—基于《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准自然实验[J].财经理论与实践,2023,44(6):59-68.
本文载于《财经理论与实践》2023年第6期"财务与会计"栏目,引用/转发等请根据原文并注明出处。
参考文献注释参见原文。
扫码关注我们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检索(CSSCI)源刊
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