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故宫院刊 | 王旭东:基于新发展理念的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探索

王旭东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4-09-23


故宫作为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历史信息丰富,文化内涵深刻,具有不可替代的突出普遍价值。经过几代故宫人近百年的接续努力,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已从抢救性保护为主进入到以预防性保护为主、辅之必要的抢救性保护的新阶段,保护理念与保护实践水平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一些问题还有待解决,如对遗产的价值认知需要不断深化、预防性保护措施存在一定短板、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日渐凸显、保护利用管理体制机制须进一步完善等。在新发展阶段,故宫博物院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并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四个故宫”建设为支撑,真实完整地保护并负责任地传承和弘扬故宫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遗产永久保存和永续传承,推动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基于新发展理念的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探索*



王旭东




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建立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同时具有建筑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等特色,是符合国际公认的“原址保护”“原状陈列”基本原则的博物馆和文化遗产地,是一座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宝库。自1911年辛亥革命、1912年溥仪退位、1914年古物陈列所成立到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紫禁城由旧时的皇家宫殿转变为向公众开放的“人民的博物馆”。


一 故宫世界文化遗产构成及价值


梁思成先生曾这样描述故宫建筑:“现存清代建筑物,最伟大者莫如北平故宫,清宫规模虽肇自明代,然现存各殿宇,则多数为清代所建,对照今世界各国之帝皇宫殿,规模之大,面积之广,无与伦比。”整个故宫建筑群坐落在首都北京的中心地带,故宫的中轴线,也是整个北京城的中轴线。作为明清两代24位帝王的居所和理政场所,紫禁城中的建筑历经多次重建、改建和扩建,又经晚清、民国的变革直到现在,它保存至今的状态是六百余年来政治、经济、文化、建筑技艺甚至自然灾害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是一个动态形成的过程。今天,故宫博物院所管理的明清建筑群总占地面积106公顷,以紫禁城为主体,还包括午门至端门地段、大高玄殿、皇史宬、清稽查内务府御史衙门等五处管理权属故宫博物院的明清皇家建筑群,现存文物建筑面积23.3万平方米。紫禁城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蕴含着明清建筑技术和艺术的伟大成就,而且能看到建筑文化发展无数层的年轮。故宫作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一〕,2007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8年,故宫博物院成为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图一    1987年故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故宫世界文化遗产历史信息丰富、文化内涵深刻,具有独特价值。自20世纪初以来,学界和社会就故宫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价值进行了系列探讨。在单士元先生看来,故宫乃民族建筑艺术集大成者,其工程之艰巨、规模之宏伟、工艺之精巧、创造性之丰富为世界所罕见。它不仅是东方的瑰宝,也是世界的奇迹。故宫是中国宫殿建筑总结性的杰作,是我国古代宫城发展史上现存的唯一实例和最高典范,综合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哲学、建筑学和美学等,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它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充分反映了我国明清两代木结构建筑的成就,也是明清社会历史演变的重要实物例证。故宫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成熟的典章制度和等级体系,反映了中国明清社会的意识形态、哲学观念、审美趣味和人们对建筑环境、建筑空间、建筑规划等的认知和理解,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内涵、儒释道等多种宗教理念并集不同地域的建造工艺之大成。紫禁城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缩影,也反映了跨民族、跨文明的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中国明清宫廷历史演进的实物见证,是体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案例。2017年,《故宫保护总体规划(2013-2025)》颁布,系统性地将故宫遗产价值之主题和特征总结为三个主要方面,即中国古代官式建筑的最高典范、中国明清宫廷文化的特殊见证和中国古代艺术的系列精品。


二 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现状


保护故宫及其文物,是历史赋予的使命。不论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还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故宫世界文化遗产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六百年来,受建造材料、工艺构造的制约以及自然因素的影响,紫禁城宫殿建筑的瓦垄清理、大木拨正、油饰见新、渗漏粘修等保养维护措施从未间断,许多建筑还经历了数次重建与重修。


明清时期,紫禁城就有岁修之例。据《清会典》“内务府营造司”条记载:“宫殿内岁修工程均限保固三年;其余新建工程并拆换大木、重新盖造者,保固十年;挑换椽望、揭瓦头停者,保固六年⋯⋯”通过岁修进行的日常维护保养,保证椽望瓦面、木构油饰、墙面抹灰、构件接缝处的完整密实,可有效防止屋顶漏雨、木构糟朽,使建筑能够在较长时间保持健康状态。1929至1931年,故宫博物院分别接受多项公私捐助,陆续对慈宁宫花园、景仁宫、景阳宫、承乾宫、四座角楼、马道等进行了修缮,并对一批殿顶、栏杆、宫墙等进行了修葺,初步改善了古建的保存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故宫内古建残破,庭院处处都是枯枝败草。为改善古建筑状况和院容环境,1953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工程队,1954年确定将文物古建保护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核心,开展了大规模的清理、修缮工作,并提出“着重保养、重点修缮、全面规划、逐步实施”的修缮保护方针,以及“以预防为主、以防火为重点”的安全保护方针,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故宫古建的保养修缮程序、技术和经验。为了修缮保养年久失修的殿宇,国家先后拨出2000多万元专款,批准430多项工程。20世纪70年代,故宫博物院逐步完成午门雁翅楼、前三殿、东南角楼、皇极殿、后三宫、钟粹宫、景仁宫等多处建筑的修缮,建筑风貌有了较大改观。1987年,故宫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各项管理保护措施进一步完善。20世纪80年代末,时任院长张忠培先生提出将故宫博物院定位为以明清宫廷历史、宫殿建筑和古代艺术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博物院的理念,确定了保护紫禁城及紫禁城文物完整体系的原则,并在北京市的支持下,重新划定和明确故宫的保护范围。


进入新世纪以来,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受到全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在这一背景下,故宫博物院先后确立两项重大保护工程:一是2002年启动的“故宫整体修缮保护工程”,在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延长古建筑的寿命,该工程分三期推进,维修总投入19亿元,于2020年全面完成古建筑内外环境整治和整体保护工作;二是2013年启动的“平安故宫”工程,包括北院区建设、地库改造、基础设施改造、世界文化遗产监测、故宫安全防范新系统、院藏文物防震和院藏文物抢救性科技修复保护等七个子项目先后进入实施阶段或即将开工建设,总体进展顺利。2014年,明清官式建筑保护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落户故宫博物院,进一步推动古建修缮工程向古建保护研究项目转化。研究性保护项目的代表——养心殿保护项目的实施,标志着故宫建筑遗产保护进入以全面挖掘价值、技术研发支撑、保护利用并举的真实完整保护及有效利用新阶段。


配合保护工程的各项保护成果也顺利出版,进一步推动研究和保护工作。2004年《故宫古建筑保护工程实录》大型丛书编纂工作启动以来,已有《武英殿(一)》(2011年)、《钦安殿》(2014年)、《武英殿(二)》(2019年)、《宝蕴楼》(2020年)实录报告及《北京城中轴线古建筑实测图集》(2017年)顺利出版。《太和门东西庑》《毓庆宫》以及《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丛书》的编辑整理工作也在进行中。此外,配合各座古建筑内檐装修保护修复工程,还出版了一系列修复及调研报告,如:《乾隆遗珍——故宫博物院宁寿宫花园研究与文物保护规划》(2010年)、《倦勤斋研究与保护》(2010年)、《倦勤斋》(2012年)、《木艺奢华》(2013年)、《符望阁(上)》(2014年)、《慈宁宫花园》(2015年)、《太和殿三百年》(2015年)等。


经过近百年的不懈努力,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各项保护和管理措施更为科学完善,研究、保护、传承利用体系基本建立。目前,加强文化遗产监测和研究性、预防性保护已成为文物保护领域的共识。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进入以预防性保护为主、辅之以抢救性保护的新阶段。同时,故宫博物院还与国内外博物馆、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开展合作,树立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态度,进一步推动了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与实践的提升。新阶段也意味着新的发展要求,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对遗产的价值挖掘、营造技艺的科学认知、风险识别方面存在一定不足。故宫世界文化遗产遗存丰富、体系复杂、类型众多,国内外已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但总体来说,在营造技艺科学认知的理论与方法、传统材料的科学认知、保护修复材料和建筑本体隐蔽部位潜在风险的智能感知、建筑遗产保护全过程记录的信息管理技术体系等诸多方面,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二是针对不同病害因地制宜的保护措施不足。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的形成年代不尽相同,维修保养情况千差万别,区域小环境以及使用功能各有特点,病害分布与严重程度也在不断变化,每一时期,都会有相当数量的建筑需要进行各类重点修复、保养维护、环境整治甚至抢险加固等〔图二〕。保护理论方法、技术手段尚不能全面满足各类保护工作需要,尚存在少量文物建筑修复延时、保养和环境治理效果欠佳的情况。


图二   故宫房屋类文物建筑保存状况分级图


三是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矛盾愈发突显。主要表现在保护与利用相平衡的矛盾、游客不断增长的参观需求和遗产地承载量有限的矛盾、故宫房屋容量有限与办公用房及文物保存和展览用房不足的矛盾三个方面。故宫是中国最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旅游最热门的景区。随着文化旅游成为热点,故宫的参观人数不断攀升,过多的观众给文物保护带来了诸多不利,严重影响了观众的参观体验,拥挤的环境也不利于参观安全。此外,故宫范围内古建筑房屋容量有限,很难同时满足合理充分展示故宫价值的开放空间、适宜文物保存的专业文物库房空间、能够容纳足够工作人员的办公空间三个方面的需求。


四是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机制保障尚不健全。如基于风险管理理论的预防性保护机制尚未全面建立,故宫整体保护法规特别是《故宫保护条例》尚未完成制订,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力量亟需充实加强等。同时,故宫博物院的周边环境及办公管理等问题也亟待解决,如观众集散与城市交通的衔接问题较为突出,工作人员在古建内办公带来的安全风险压力问题凸显。在专业保护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由于世界遗产的科学保护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极高,目前故宫博物院许多管理技术人员对遗产保护的认知还停留在传统的消除严重病害为目标的抢救性保护阶段,通过专业培训、实践培养、人才引进、合作交流等方式全面提高人员管理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的能力,是非常紧迫的问题。


三 基于新发展理念的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探索


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创造性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全党全国要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开拓前进”。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新发展理念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也为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遵循的根本。


(一)以创新发展深入推进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和保护工作


创新发展要解决的是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发展动力问题。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是,要依托巡查、监测、检测、保护实施中的创新研发成果解决瓶颈性、制约性技术问题,建立起一套完备的技术、理论与机制体制的创新体系,推动科学认知、保护成本、保护效率等方面深层次矛盾与问题的有效解决,进而推进组织架构、制度建设、运行机制、人才培养等管理层面的体制机制创新,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护理论体系,满足新时代、新阶段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一是保护和管理理念创新,为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和顶层设计理念。2019年,故宫博物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以平安故宫、学术故宫、数字故宫、活力故宫为核心的“四个故宫”建设;2020年,确立了新时期办院指导思想,明确思想引领、使命担当、支撑体系和愿景;2021年,提出建设覆盖各方面发展的九大事业发展体系,并写入《故宫博物院“十四五”发展规划》;2022年,开展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试点工作。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从提出“四个故宫”建设,到确定新时期办院指导思想,再到建立九大事业发展体系,这一系列的理念创新和顶层设计,是在故宫博物院九十余年建设与发展基础上的不断深化。


二是核心业务创新,解决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价值认知和保护手段的问题。故宫博物院紧紧抓住保护、研究、传承等核心业务,加大科技创新和研究保护力度。在价值认知方面,《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第四条要求将价值评估放在首位,文物古迹保护的目的就是保存它们的历史信息和价值。2017至2019年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连续举办三期“中国建筑遗产价值评估培训项目”,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以集中授课方式,结合故宫多处建筑案例予以阐释,分析研究国内外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保护现状和问题,广泛交流经验,提升遗产保护专业人员在价值评估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在世界遗产保护风险认知方面,完整梳理了故宫不可移动文物本体劣化与损伤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框架,并基于监测数据统计分析探索城台形变、霉菌生长等风险监测模型。在保护技术方面,进一步推动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技术研发,2019年以来故宫博物院先后申请立项了“不可移动文物本体劣化风险监测分析技术和装备研发”“明清官式建筑营造技艺科学认知与本体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大型明清古建筑(群)安全风险预警关键技术研究”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不可移动文物本体劣化风险监测分析技术和装备研发”项目从文物预防性保护的需求和现状评估出发,通过研发一系列、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环境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劣化监测装备,建立文物风险预测和溯源模型,形成系统解决方案并进行示范〔图三〕


古建筑三轴倾斜角传感器

古建筑振动监测装置

面向古建筑表面微变监测的轻便型重定位装备

图三   不可移动文物本体劣化风险监测分析技术和装备研发项目


以重点研发项目为依托,以风险理论认识为基础,形成了故宫古建筑群监测预警系统解决方案,同时分析文物建筑本体霉菌生长、地面泛碱等典型劣化与风险因素定量关联,形成本体劣化评估规范,充实了文化遗产风险评估方法理论研究。“明清官式建筑营造技艺科学认知与本体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从营造技艺、传统材料、病害机理、保护修复、管理展示等方面重点研究,带动建筑遗产保护理念和技术进步,构建明清官式建筑营造技艺科学认知的理论与方法,完成明清官式建筑传统材料的科学认知,实现建筑本体隐蔽部位潜在风险的智能感知,研发明清官式建筑保护修复材料,构建基于明清官式建筑保护全过程记录的信息管理技术体系。“大型明清古建筑(群)安全风险预警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面向大型明清古建筑(群),基于其建筑物规模、密度、结构、材质、整体空间与景观、可移动文物数量与保存等多维度特征和历史风险数据,研究古建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编制安全风险判定与预警体系及综合防控指南。以古建内人员异常行为风险分析预警算法模型,研究高密度人流人群动态精准计数技术。结合古建自身属性和历史风险数据,研究不同季节、不同时段、复杂天气影响下的火灾动态风险感知及分析预警方式能力。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火灾探测器及监测技术提出新要求,构建古建筑(群)安全风险感知与预警平台,并开展应用验证。在技术平台创新方面,不断发展壮大现有科技创新平台,建立了科技部“中国-希腊文物保护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加快推进技术攻关,强化预防性保护、研究性保护,努力破解文物科技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不足对考古与文物保护实践的制约。同时,不断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运用,实施文物信息集采等先进手段,推动文物保护利用提质增效,实现文物永续传承〔图四至图九〕


图四   明清官式建筑材料科学化认知技术图示

图五    故宫石质异形构件隐蔽损伤部位检测设备研发

图六   故宫地下排水管沟状况探查机器人研制

图七   明清官式建筑裱作传统技艺科学化认知示范项目

图八   明清官式建筑保护全过程记录的科学化管理与展示平台研发

图九   明清官式建筑保护全过程记录的科学化管理与展示平台研发


三是促进机制体制创新,提升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管理水平。故宫博物院坚持把人才作为战略性创新的重要资源,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坚持以制度创新推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构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人才高地,不断推动人才制度创新。一方面制订故宫博物院人才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实施“英才计划”、推进“太和学者”计划、筹备“文渊学者”计划,逐步形成梯次合理、符合需求、覆盖全面的人才支撑体系。另一方面,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制度环境。


在机制机构上,2019年故宫博物院将世界遗产监测中心办公室从古建部剥离,成立独立的院属二级机构故宫世界遗产监测部,进一步强化对遗产监测的全面记录与调查评估,对遗产价值建立全面、科学、系统的认知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古建筑研究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工作。针对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和保护现状,探索建立综合保护利用平台,实现政策措施、体制机制、人才保障配套衔接,从而完善建立长期监测、日常维护保养、重点修复、抢险加固工作机制,全面掌握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的保存状况动态,研究劣化规律,及时开展适宜的保护措施,保持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的健康状态。2021年5月,故宫博物院正式获批成立了我国文物领域首家文物保护标准化研究所,进一步促进文物保护领域标准化工作,推进标准国际化。


在法律支撑上,故宫博物院致力于推动国家层面制订出台《故宫保护条例》,依法协调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故宫与周边环境、交通、社会治安的紧密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以协调发展解决好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协调发展要解决的是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中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规划、实施、监测等内容,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多领域的协同推进。在此基础上,既要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做到保护第一、永续利用、全面研究、回馈社会,又要着眼建立世界文化遗产地管理机构内部的高效协同机制,实现全遗产地一盘棋的管理格局,还要促进遗产融入社会,处理好遗产地与社会、社区之间的关系,满足社会文化需求,助力社区经济增长。


一是协调好文物保护、研究与传承利用的关系。对故宫世界遗产及所属文物的有效保护,是基础和首要任务;研究、挖掘和阐释故宫世界遗产及所藏文物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涵是核心任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好中国故事,实现全民共享文化成果是最终目的。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在保护好的基础上才可能开展好研究和传承利用,研究可反哺、支持保护和传承利用;传承利用又可提升保护意识、激发研究动力。2022年9月,《故宫博物院“十四五”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专项规划》制定完成,以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问题研判为导向,围绕科学保护、研究保护、传承保护三个重点方向设置任务,项目实施后将会极大推进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牢固树立以研究为基础的整体保护思路。《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第六条规定,研究应当贯穿于保护工作全过程。故宫博物院在进行古建筑保护修缮的同时,研究工作也贯穿在日常保养维护、日常管理工作之中。故宫大修从开始就十分重视紫禁城古建筑保护历史文献的整理工作,2004年8月启动“明清宫廷建筑大事史料长编”项目,依照史料编纂《明代宫廷建筑大事史料长编》和《清代宫廷建筑大事史料长编》,分卷出版两套图书。2005年3月,故宫博物院成立古建筑科技保护工作小组,负责故宫古建筑及其修缮工程中科技保护项目、古建筑环境监测以及涉及新材料、新工艺的试验和使用。随着各年度保护维修工程的开展,现已完成钦安殿、皇极殿、太和殿、倦勤斋等处的金属构件、砖石构件、油饰彩画、墙面及装修的科技保护方案论证和修复试验工作。此外,还成立攻关小组开展脱釉琉璃瓦件施釉复烧的研究试验,该成果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原有建筑构件和历史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成功申报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古建筑琉璃构件保护技术与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现已顺利结项。其他如琉璃构件清洗粘接加固技术、彩画修复保护技术、数字化记录故宫彩画研究、古建筑三维扫描测绘应用技术、墙体防碱试验等科研项目,通过各领域专家的缜密论证后,在各项保护维修工程实践中逐步推广。木材树种配置及变异性研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太和殿、太和门、武英殿等保护工程的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外,还发展为“故宫古建筑木构件树种配置模式及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异性研究”课题。此外,还以部分地面、地下库房和部分原状陈列、原状库房为试点进行防震保护项目的研究工作。


201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的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就是按这一理念推进的。该项目建立在完整理解故宫古建筑价值的基础上,以“价值评估、技艺传承、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为核心,以“最大限度保留古建筑的历史信息、不改变古建筑的文物原状”为原则,以全面记录与价值研究、培养优秀维修保护匠师、建立古建筑材料基地、探索保护运行机制、实现整体规划控制为基本目标,依靠专家体系和社会力量支持,真正将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下去,为我国古建筑的保护与修复探索一条全新的道路。为使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科学有效地推进,编制了《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总体规划》,方案涉及的内容有养心殿的历史文化价值研究、遗产现状的评估分析、文物本体的保护对策、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展示利用方式的规划方案、未来管理与监测的安排部署等。此外,还以科研项目的形式确定专项课题33项,其中包括养心殿文化遗产现状评估、文化遗产保护方案设计、文献档案研究、遗产价值评估,以及文物建筑、室内装修、可移动文物、园艺植被、病虫害的记录研究和防治,官式营造技艺传承培训与考核、文物建筑施工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施、影像采集数据管理与虚拟展示、基础设施的改造与监控、观众管理与导览、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等诸多项目,对养心殿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进行充分研究、发掘、展示与弘扬〔图十〕


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修缮开工仪式

养心殿现场论证会

养心殿瓦作基础培训班结业仪式

图十   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


二是通过合理规划紫禁城内各功能区,提升整体环境,落实“保护第一”理念。2012年2月,《故宫保护总体规划》启动编制工作,确定了各专项规划内容,目前初步完成故宫使用功能规划。2013年“平安故宫”工程启动后,故宫博物院开展了内务府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并拟进行内务府建筑群复建。故宫博物院整体环境的综合整治还包括推进地下文物库房改造,逐步减少地面文物库房,拆除临时彩钢板建筑,将院内堆积的建筑材料和花房设施进行搬迁等。通过这些措施,尽可能消除故宫内部安全隐患,净化故宫环境,提高景观质量。国家“十四五”规划重要文化设施——北院区建设也充分考虑文物保护与研究、传承利用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北院区与院本部之间的协调关系,在功能布局上集文物贮藏、文物修复研究与展览展示于一身,既一定程度上缓解故宫展示、办公与库房空间不足的问题,也促进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


三是统筹好文化传播和旅游推广的关系。故宫集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5A级景区等多重身份于一体,地处首都核心区,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极为特殊。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文化旅游成为热点,故宫的参观人数不断攀升,正确处理好满足观众参观需求与保护故宫文物古建的关系尤为重要。故宫博物院在致力于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的过程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充分挖掘故宫世界文化遗产和馆藏文物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文化在旅游资源开发、产品业态创新、品牌塑造传播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推动文化和旅游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


故宫博物院以进院参观为主,2007至2019年,年参观量从970万逐年递增至1934万,2019年总观众量是2007年的两倍〔图十一〕。公众对文化遗产的热情越来越高涨,文化遗产教育和激发情感的功能日益凸显。因此,故宫博物院除了加强保护宣传、强化管理措施外,还将“文物安全、观众安全、观众获得良好的参观体验”作为观众管理的目标进行持续探索。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落实实名预约、限流错峰机制,尽可能提升观众入院参观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不断丰富“数字故宫”内容,发挥“数字故宫”优势,既为观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线上内容,也为来院观众提供更为精准和多样化的个性服务。配合天安门地区整体参观环境提升,故宫博物院持续推进观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人性化,于2019年启动旅游密度分级核定和风险评估,根据《文物保护单位游客承载量评估规范》(WW/T0083-2017)要求,进行观众承载量研究,核定故宫区域的观众最大承载量为8万人次/天、舒适承载量为4万人次/天,并纳入首都核心区规划。2022年,全面核定15个室内展厅参观承载量,并实施展厅分时段预约参观,进一步向精细化管理迈进。


图十一    2007-2019年接待观众人数柱状图


(三)以绿色发展提升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水平


绿色发展要解决的是在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中如何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故宫作为文化遗产地,是文化和旅游融合的重要载体,不仅自觉践行绿色环保理念,而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这一理念传递给观众,从理念倡导和行动落实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进而提高全民环保和绿色发展意识,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一是积极向公众、员工广泛传播绿色发展理念。故宫以古建筑及文物闻名,同时也以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吸引参观者多次探访,花季、秋季、雪季,故宫都会吸引众多观众。紫禁城600余年的建设与运行、故宫博物院9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天人合一的建筑观念、家国一体的实用功能和巧夺天工的营造水平,都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绿色发展理念,都值得向广大公众积极传播。


明清两代,虽然紫禁城服务最高统治者的属性决定了其工程建设、日常维护与宫廷用度的铺张,但细校之下,内府维持紫禁城各方面运转而订立的各项制度,又在某些方面体现了今日看来“绿色”的一面。如工程建设的拆卸材料一般会进入库贮,遇其他工程时因材补用,一些青铜露陈也采用回炉重铸的方式强化材料的再利用。宫廷用度方面,取暖烧炭、降温用冰各有定例。紫禁城冬至贮冰,夏至取冰,宫内冰窖的贮冰方式经过特别设计,保温严密,以防融化。此外,宫内还利用地上地下温差,建立半地下的温室花窖,称为花洞,专门培植反季节花卉,体现了巧妙的能源利用方式。近年来,故宫博物院通过出版物、新媒体等渠道宣传“紫禁城的物候”“故宫的二十四节气”,倡导观众低碳出行、文明参观、节俭生活,让观众切身感受到“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的奥义。


二是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基础设施建设、游览参观、行政办公等方面。故宫博物院北院区以“园林中的博物院”为设计主题,将建筑与景观融为一体,并响应国家“3060”双碳政策,结合当地气候,广泛使用清洁能源、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实现节能减碳和当代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目标。2020年1月,故宫博物院与万科集团共同发起“故宫零废弃”项目,按“零废弃办公”和“零废弃游览”两步稳步推进,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对故宫博物院非开放区和游览区的废弃物进行合理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将故宫博物院打造成国际领先的“零废弃博物馆”。通过环境行为研究,分析最佳布点位置,院内设置的垃圾桶数量由310组减少到了110组,直降近三分之二。调整后的垃圾桶布局更合理,景观更少被打扰,保洁员工作区域也更加集中,分类效率大大提升。在箭亭广场东侧,通过建设一个遵循自然循环规律、实现园林垃圾再利用的生态堆肥花坛,打造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自然式景观,使观众在欣赏故宫美景的同时,对零废弃有更直观的认知。“故宫零废弃”项目还通过各种宣传体验活动,倡导观众及更大范围的社会公众关注并践行垃圾分类行动。如2020年以废弃纸箱和瓶盖制成“零废弃”版的“千里江山图”;2021年用可回收物打造了福牛辞“旧”雕塑,在暑期向公众开展“‘零’圾妙探玩转故宫”双周体验活动;同年还举办了“故宫零废弃”导游培训宣讲会〔图十二,图十三〕。两年来,“故宫零废弃”项目共带动1000多位故宫博物院员工、1100万人次观众和4万余名导游加入其中。通过建设“零废弃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不仅将古人勤俭节约的智慧提炼出来,更融合了生态环保理念,将传统和现代、过去与未来串联,更好地诠释人与自然、人与物质的关系,让公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并实践“零废弃”理念。


图十二   “故宫零废弃”项目宣传体验活动

图十三   “故宫零废弃”项目文创产品


(四)以开放发展解决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外联动问题


开放发展要解决的是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中的内外联动问题。故宫博物院作为学术机构、博物馆,必然秉承开放的宗旨,开放文化资源和学术成果,大力推进遗产本体、文物资源、研究成果向国内外开放,搭建开放包容的学术交流平台,建设高品质的学术成果发表阵地,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加强国内国际合作交流,形成全社会、全世界共同参与遗产研究、遗产推广、遗产保护与管理的良好氛围。


一是落实开放办院思想,以多种形式吸引国内外优秀学者参与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故宫博物院秉持建院以来的开放办院理念,向国内外专家学者开放文物资源,共同促进故宫学术研究。利用各类科研基地,持续搭建和完善面向国内外不同层级的学术交流平台,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博物馆开展合作,推进资源整合、促进合作研究、共同进行人才培养和成果推广,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直是在开放与合作中持续进行的。2001年故宫博物院与美国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World Monuments Fund,以下简称WMF)启动了乾隆花园研究性保护项目。20多年来,来自世界各地的宫廷历史、文物修复、环境控制、微生物防治、显微分析等顶尖专家受聘于故宫博物院与WMF共同搭建的平台,通过信息分析与叠加,使历史信息更加充分和完整地展现,为保护修复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修复理念和修复技术。该项目重视前期调查研究,将建筑本体、内檐装修、原状陈设、周边院落视为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图十四〕。项目进行过程中,双方还将合作放眼到人才培养方面。2010年12月,故宫博物院、WMF和清华大学合作成立了“家具与内檐装修保护培训中心”,开展面向故宫博物院乃至全国文物保护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工作。2011年,建立“故宫-WMF家具与内檐装修保护修复工作室”,旨在为故宫博物院培养和造就具有先进修复理念和技术的专业团队。此后,故宫博物院与清华大学的合作持续推进,2021年清华大学-故宫博物院文化遗产联合研究中心建立,将人才培养作为工作重点,受到了高度重视。同年,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正式批准建立“建筑遗产保护”非全日制专业硕士项目,并于2022年启动招生工作,2023年将迎来第一批硕士研究生。


乾隆花园维修合作项目签字仪式

乾隆花园维修合作项目签字仪式

乾隆花园內檐装修构件修复现场

乾隆花园內檐装修构件修复现场

图十四    乾隆花园维修合作项目


在整体维修保护工程中,故宫博物院通过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合作,制订了《故宫保护总体规划大纲(2003-2020)》,提出了保护原则、对策和工程方案,成为修缮工程计划安排的依据。为促进博物馆资源保护利用,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故宫博物院举办五届“太和·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与世界文明古国共同探讨遗产保护问题。2021年还设立“开放课题计划”,开放博物馆资源,并以专项资金支持国内科研机构围绕故宫开展研究。该项目首批立项44项,其中重点项目10项,一般项目34项,多角度、多维度挖掘故宫博物院及其藏品所蕴含的内涵与价值,共同推动博物馆文物研究、保护与利用向更高水平发展。2022年8月,故宫博物院正式启动“太和学者”计划,面向国(境)外招收访问学者,也选派故宫博物院学者赴国(境)外访学。“太和学者”计划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互动,构建了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相互启迪的学术交流机制,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还有助于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促进民心相通。


二是积极推动各项对外交流合作,建设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华文化会客厅。故宫博物院坚持以开放的胸襟,不断探索实践,让“引进来”“走出去”均衡发展。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举办各类引进展、赴外展、国际论坛以及“驻华使节故宫文化沙龙”等活动;联合国内外学界发出倡议,呼吁世界各国学者对阿富汗文化遗产保持密切关注;与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美国佛利尔·塞克勒博物馆等签署合作协议、合作谅解备忘录。2013年7月,故宫博物院与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博物馆协会合作,共同成立了国际博物馆协会国际博物馆培训中心(简称国际博协培训中心,ICOM-ITC)〔图十五〕,围绕博物馆管理、藏品、教育、展览等,以最广泛的包容性满足博物馆不同专业人员的专业交流与学习需求。该培训中心共举办13期常规培训班和1期非洲特别培训班,来自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434名博物馆专业人员参加培训,覆盖全球74个国家和中国24个省市自治区。2015年9月,与国际文物修护学会(IIC)合作,成立了国际文物修护学会培训中心〔图十六,图十七〕,为全世界博物馆与文物保护修复人员提供一个国际化修复技艺与保护研究的高水准交流平台,成立以来共完成了5期专题培训班和1期国际文物保护研讨会,为我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培养了国际化保护修复人才,推动了亚太及世界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与研究事业的发展。2022年6月,故宫博物院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合作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成为故宫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展示和交流平台。这些举措积极拓展了故宫博物院对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在促进业务合作和人才交流的同时,扩大了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搭建起中华文明与世界多元文明交流对话的桥梁。


图十五   国际博物馆培训中心培训现场

图十六    国际文物修护学会合影

图十七   国际文物修护学会培训现场


(五)以共享理念与社会分享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共享发展要解决的是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成果的全社会共享问题。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故宫博物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挖掘遗产蕴含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及时代价值,创造性地将其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文化产品,以举办更具特色的展览、公布更多高清文物影像、推出更高水平宣传展示、提供更优质便捷开放服务等方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


一是策划举办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展览,催生并延续“文博热”。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举办了一系列为大众熟知、深受喜爱的展览。其中,“石渠宝笈特展”“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引发“故宫跑”,催生“文博热”。“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何以中国”等,持续以高品质展览服务大众。为突破传统实体展览局限,增强观众参与和体验,一批优秀的数字展览应运而生。“发现·养心殿——主题数字体验展”“《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互动艺术展”“‘纹’以载道——故宫腾讯沉浸式数字体验展”等,让观众“触摸”文物,走近历史。


二是共享文物资源、科研资源与学术成果,促进跨界合作。紫禁城建筑和存藏其间的186万余件文物是我国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信息最丰富的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丰富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故宫博物院作为文博界的学术重镇,拥有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和较为先进的科研设备,通过合作,推进“中国-希腊文物保护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设备开放共享,汇聚更多学者共同促进学术研究,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随着故宫整体保护修缮工程的不断推进,配合维修工程进行勘察设计、资料收集、测绘建档、古建数据库建立的同时,也对故宫古建筑保护维修工程进行不断研究,在每一处工程竣工后编辑出版工程报告,与社会共享经验与做法,最终形成故宫古建筑一套完整的修缮档案。工程报告可以进一步推进故宫古建筑保护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促进故宫古建筑保护研究工作,为故宫学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也将是重要的科研和学术资源共享成果。


故宫博物院不断提升文物数字化保护和共享利用能力,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实现文化遗产永久保存和永续传承。故宫博物院通过推进文物基础影像采集,开展“故宫文物数字资源库”建设,不断向公众发布高清文物影像、提供虚拟数字展览等,使公众在互联网上一睹文物和展览真容,也方便广大学者获取、利用故宫数字化成果。故宫博物院自2013年起逐步向社会公布《故宫博物院藏品总目》,创国内博物馆之先。2019年“数字文物库”上线,在总目公布藏品类别和名称的基础上增加了文物高清图片,目前已公开发布8.3余万件文物影像,并建立“数字多宝阁”“故宫名画记”等多个藏品展示平台。此外,还持续对古建文物修复、非遗技艺传承等内容进行超高清音视频采集,满足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的需求。


三是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拓展公众教育与传播平台,与观众共享发展成果。故宫博物院持续推出线上文化项目,通过展览、教育课程、文创产品、影视剧目、出版物等多种方式,提高精神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将文化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为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故宫博物院将“故宫知识课堂”传统教育品牌搬至线上,并积极拓展线上文化传播项目,满足不能到场参观公众的文化需求。“我要去故宫”“故宫的时节”“藏品有话说”等系列线上音视频课程,获得了广泛热烈的观众好评,“抖来云逛馆”更是由故宫博物院各领域专家参与知识与文化科普传播,将最专业的研究成果与广大公众共享;“安静的故宫,春日的美好”“故宫迎年·紫禁飞雪”“恢弘的故宫·中轴的奥秘”等50余场主题直播,观看量超过10亿人次。


面向社会机构,故宫博物院实施“博物馆+”战略,积极与传媒、演艺、科技等领域的机构开展跨界合作。文博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纪录片《紫禁城》、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青少年科普类系列动画短片《紫禁城建筑的秘密》等与大众见面,为合作的社会机构文化赋能。2022年,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以中国经典名画作为内容和特定场景,与诗词、音乐、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跨界融合,抒写出中华文化的新时代精神。出版也是与公众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方式,各种展览配套图录、学术书籍、期刊等,很好地发挥了文化传播作用。其中不乏一些典型图书,如创意互动解谜书《谜宫·如意琳琅图籍》、童书《我要去故宫》《了不起的故宫宝贝》,讲述62家文博单位100个爱党爱国藏品故事的《藏品有话说》等,以不同侧重点满足了不同受众对故宫文化的需求。


故宫博物院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发挥着先锋主导作用,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是讲好中国故事,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构建和谐国际环境的重要途径。


四 展望


故宫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承载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汇聚地。故宫博物院作为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传承者,必须站在国家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全面深入认识推动故宫博物院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努力提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


结合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特点,故宫博物院将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牢固树立以保护为主的发展思想,真实完整地保护故宫,并负责任地传承弘扬故宫世界文化遗产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完善“四个故宫”“九大体系”为主体的保护研究传承利用体系,以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努力将故宫博物院建成国际一流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引领者,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华文化会客厅。

[作者为故宫博物院院长]

(责任编辑:谭浩源)

*本文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不可移动文物本体劣化风险监测分析技术和装备研发”(项目编号:2019YFC1520900)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完整注释信息请检阅纸本期刊

文章由作者授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欢迎读者阅读、选购纸本期刊。

敬请阅读:

王旭东:《基于新发展理念的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探索》,原文刊载于《故宫博物院院刊》2023年第1期。

故宫院刊学术期刊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欢迎关注

天猫

故宫博物院

出版旗舰店

立即抢购

微信

故宫博物院

微信故宫书店

立即抢购

长按,识别二维码,选购纸本期刊

《故宫博物院院刊》

出版周期:月刊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452-7402

国内统一刊号  CN 11-1202/G2

语种:汉语

开本:16开

国内邮发代号:2-411,国外发行代号:MO101

每期定价:25元

订阅方式:

1、邮局统一订购

     国内邮发代号:2-411

2、线上订阅购买

    天猫淘宝旗舰店:ggcbs.tmall.com

    店内查找“期刊悦读”,选购

    点选上文二维码,通过天猫旗舰店或微信书店下单订购

投稿方式:

投稿链接:

https://ggbw.cbpt.cnki.net/EditorCN/Index.aspx

更多学术信息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故宫博物院院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故宫博物院院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