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亚洲文明·中韩文化交流年”系列讲座第五讲 朴泰均:中韩关系30年的经验与未来30年展望 ——后疫情时代东亚文明未来的建言

2021年5月28日下午,“亚洲文明·中韩文化交流年”系列讲座第五讲“中韩关系30年的经验与未来30年展望——后疫情时代东亚文明未来的建言”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5-201会议室举办。本次讲座由浙江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主办,浙江大学韩国研究所、浙江大学亚洲研究中心承办,浙江大学图书馆协办。主讲嘉宾为首尔大学国际大学院院长朴泰均教授。朴教授现任总统直属政策计划委员会未来政策研究团长、民主平统常任咨询顾问、韩国国际交流财团韩国学事业本部咨询委员,曾多次赴欧美国家以及中国、日本等国访问研修。本次讲座由浙江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副院长程工主持。

 

 
首先,朴泰均教授回顾了30年以来的中韩关系,特别提到自1992年起两国之间八项重要协定;他呈现了各项统计数据和图表,说明两国在经济、旅游业等方面始终保持密切往来。同时,朴教授也梳理了中韩关系中出现的一些危机。历史性的回顾之后,朴教授分析了中韩关系的现状,提到两国为恢复中韩关系所作出的努力:2020年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访问韩国。2021年韩国外交部长郑义溶访问中国;同年,两国就建立“中韩关系未来发展委员会”达成共识;韩国政府期待习主席访韩。同时,他也指出中美关系、南北关系、韩美关系等变量仍然存在。


接着,朴泰均教授总结了过去30年中韩关系的特征。双边关系现已取得巨大的进步和发展,在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体现外交伙伴关系。然而,风险因素一直存在,例如外交关系问题,移民问题,两国相互承认、包括一些历史问题等。朴教授认为,克服两国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偏差,就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共性达成共识,有必要发展“一种相互性的软实力以促进文明发展”。为了克服历史性的误解,他强调应建构东亚共同历史,并从现代性的视角重新理解前现代的外交。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朴教授阐述了在东亚地区建立合作关系的必要性;借由论语中的典故,他重申了相互理解的重要性。为了共享现代国家发展经验,他还细致对比了中韩两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制度。
最后,朴教授针对目前中韩关系中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方案。他认为21世纪不同于上世纪,东亚需要一种新的“软实力”。这种软实力的前提在于(一)能够克服新自由主义下的资本主义扩张所带来的问题,同时注重公平;(二)需要能够解决COVID-19以来出现的新问题;(三)不仅属于东亚国家,而且可以为全世界所共享。朴教授指出公众关注的重点将从国家权力转向“均”(balance)和公正(fairness),结合对“恒产恒心”“易地思之 易地即皆然”“染旧作新”的阐释作为讲座的尾声。
 


程工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衷心感谢朴泰均教授,感谢参加此次讲座的老师和同学们。本次讲座采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在一个多小时的讲座中,朴泰均教授回顾了中韩建交以来的历史及挑战,分析当前的发展现状并展望了新中韩关系。朴教授提出的新型软实力方案,为东亚文明的未来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视角。
 
文字:李楚楠
摄影:刘家琪
编辑:何嘉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