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回顾 | “西湖君子会讲”第五讲顺利举行


2022年11月1日晚,“西湖君子会讲”第五讲“王阳明论君子的道德动力:欲望还是意志?”讲座如期举行。

本次讲座由浙江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浙江大学哲学学院主办。讲座邀请了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黄勇教授作为主讲嘉宾,浙江大学哲学学院何善蒙教授担任与谈人,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叶达博士后担任主持人。本次讲座吸引了众多师生的参与,反响热烈,获得广泛好评。讲座伊始,黄教授指出道德行动或非道德行动包括两种根据欲望和意志。两者有所差别:第一,作为情感的欲望是自发性的,而意志是反思性的;第二,根据欲望的行动轻松而自然,而根据意志的行动则需要个体做出巨大努力,特别是当意志要做的事情非其所欲时,或者是当意志不容许做的事情是其所欲时。第三,成功地完成由欲望驱使的行动往往会获得快乐,相反,根据意志的行动因否定欲望而产生心理顿挫。进而,黄教授提出了与弗兰克福特(Felix Frankfuter)观点即欲望为动物皆有而意志为人独有的不同看法:存在一种经过长期、有意的努力修养而成的欲望,如孔子七十岁以后“从心所欲”之欲,这是一种作为道德动力的欲望,其为人独有。黄教授认为,王阳明的良知学说隐含作为道德动力的欲望。良知不仅仅是一种信念(belief),也不仅仅是一种欲望(desire),而是一种信欲(besire)。所谓信欲,是指同时包含信念(belief)和欲望(desire)的心灵状态。当然,在王阳明良知学说中,意志也扮演着道德动力的角色,主要集中在对待恶的问题上。概括来说,意志具有两种特征:其一,一个人的意志既不同于纯善的良知,也不同于纯恶的浑浊之气与腐败的习俗及其产生的遮蔽良知之私欲,它在道德上是中性的;其二,在王阳明那里,人的意志并不是被决定的,而是自由的。两种道德动力揭示的心灵状态有所不同。当欲望作为道德动力时,在人的良知尚未被负面习气及其由此产生的私欲遮蔽时,人当然会好善恶恶;当人的良知被习气与私欲遮蔽时,虽不能好善恶恶,但仍能行善避恶。前者对应的是“修养而得的至善”,在这种至善中,不仅要去做除恶之意,还要修正有意作善之意,使其变成自然作善。好恶不是有意做出的,而是自然地去好恶,而且自然到这个程度,以致不觉在好(善)恶(恶),即王阳明所说“不曾好恶一般”。与此相对的是王阳明所谓的有作好(即有意去好善、去做善事)和有作恶(即有意去恶恶、不去做恶事)的人,实际上就是通过意志去行善避恶之人。

不同道德动力成就善行具有差异。在欲望作为道德动力情况下,人是按照其心之知情意中的情或者欲望而行善避恶,而后一种人则根据其心之知情意中的意即意志行善避恶,前一种道德行动为王阳明所推崇,后一种道德行动为康德所推崇。王阳明注重第二种至善,即一个人一旦达到了能够从心所欲地好善恶恶的境界,他们在行善避恶时就不需要做很大努力,但一个人之所以能够达到这个境界,正是因为他在此之前以坚强的意志不断克服自己的私欲。在这一点上,他们的为善避恶的行动就具有很高的道德价值。王阳明强调的从心所欲地好善恶恶的自然倾向不是康德所想象的来自运气,而是经过意志的长期努力而培养起来,因此不会出现康德所担心的那种道德行为不稳定性。

最后,黄教授从行为者和行为接受者两个方面指出从心所欲地为善去恶比通过意志的力量去为善去恶更胜一筹。从行为者看,由于王阳明的伦理学是一种美德伦理学,他们的道德行动是来自于其自身的欲望,因而在从事这种道德行动时能够从心所欲。同时作为他们的道德行动动机的欲望本身,来自于他们克服私欲以后的本心和本性,因而越是从事道德行动,他们的本心和本性也就得到越是完满的实现,因而他们也就成了更加本真的人。从行为接受者看,斯道克假想揭示了通过欲望作为道德动力产生的道德行动要比意志更加令人愉悦。因此,作为道德动力的欲望要胜于意志。


在评议环节,何善蒙教授就讲座内容表达了个人观点。何教授认为,黄教授的演讲展现了鲜明的问题意识、开阔的学术视野与新颖的学术观点。黄教授对道德行为动力来源问题的思考,展现了当代学者对行动哲学或道德哲学核心问题的敏锐与精思。将阳明心学放在中西方哲学传统中进行阐释,将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纳入到整个世界思想史的潮流之中,推动中国哲学资源参与到西方哲学或世界哲学话语建构中,展现了黄教授开阔的学术视野与深厚的学术涵养。黄教授提出的“信欲”(Besire)说则是一种尝试调和休谟主义与反休谟主义的独立、温和与圆融的路线。何教授对黄教授在中西融合中展现的智慧表示景仰和敬佩。

在互动环节,黄教授与听众围绕“良知是否会被完全遮蔽”“朱子与王阳明的差异”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黄教授认为,私欲虽然会遮蔽本心,但意志并没有被遮蔽。朱子和阳明学说理路虽有不同,但在论述道德动力方面具有相似性。本次会讲,在热烈的学术研讨中结束。许多听众在评论区表达了对黄教授与何教授的感谢。不少听众意犹未尽,纷纷留言,期待下一期西湖君子会讲如期举行。



图文 | 叶达

编辑 | 郭航宇

责任编辑 | 陈舒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