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敦煌学与丝路文明系列讲座第11讲】孟宪实:丝绸之路的几个问题
浙江大学敦煌学与丝路文明系列讲座第11讲
丝绸之路的几个问题
主讲人:孟宪实教授
2023年3月29日上午,浙江大学敦煌学与丝路文明系列讲座第11讲在浙大紫金港校区中亚与丝路文明研究中心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主讲嘉宾为隋唐史、敦煌吐鲁番学、丝绸之路史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孟宪实教授,他演讲的主题是“丝绸之路的几个问题”。讲座由中亚与丝路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刘进宝教授主持,中心成员孙英刚、冯培红、陈志坚、罗帅、潘敦等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现场聆听,另有数百位同好线上参与。
孟老师首先指出,欧亚大陆是人类的唯一舞台。在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前,人类活动是在欧亚大陆展开的,这其中也包括北非,北非自布匿战争之后直至奥斯曼帝国时期,均由欧亚强权控制。丝绸之路沟通欧亚大陆,其历史以唐代中晚期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即之前以陆路为主的时代和之后以海路为主的时代。无论哪一阶段,丝绸之路都是以欧亚大陆为核心考虑全球化问题。
其次,孟老师剖析了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张骞凿空,将已知的世界连接在一起。中国与西方的文明,受制于地理环境而长期隔绝。在张骞之前,大月氏、乌孙等国与汉朝互不了解,这是张骞两次西使“不得要领”的根本原因。张骞出使西域,实现了信息传递,为文明互鉴创造条件,为中国的未来找到了西向发展的方向。张骞之行,也开辟了中国认识世界的基本模式。
最后,孟老师强调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一体化的早期进程,“全球化”概念只有在丝绸之路之后才具备了存在价值。千余年的丝绸之路交往,为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为人类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对中国而言,丝绸之路还有一个特别贡献,就是为我们了解异文化提供了窗口。通过丝绸之路,我国先民了解到西边的广阔天地,从而生发了持久的西向运动。陈寅恪先生曾言,“默察当今大势,吾国将来必循汉唐之轨辙,倾其全力经营西北,则可以无疑”,深刻揭示了丝绸之路历史经验的现实意义。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体现了孟老师深厚的史学功底和敏锐的学术眼光。在讲座的最后,孟老师与师生们围绕中国古代缺乏活人造像,大航海时代对丝绸之路的终结,全球化等问题展开了切磋。
内容来源:浙江大学中亚与丝路文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