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活动回顾|我国古代涉外机构与翻译称谓变迁

读书会报道

202365日下午,由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浙江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128期“东亚笔谈读书会”以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如期举行。浙江工业大学日语系主任、日本研究所所长任萍教授受王勇教授之邀请,作题为“我国古代涉外机构与翻译称谓变迁”的报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线上参会者达百余人。





       讲座分为“我国古代的涉外机构”“我国古代的翻译人员”以及“笔谈兴起”三个部分。任萍教授旁征博引,从周朝的“大行人”“小行人”等讲起,依次介绍了秦朝的典客、汉朝的大鸿胪、隋唐时期的鸿胪寺、宋朝的鸿胪寺、元朝的会同馆、明朝的主客司、明朝的鸿胪寺、会同馆、四夷馆、清朝的会同四译馆,说明各个朝代不同涉外机构各自的职能,为我国古代涉外机构的演变串联起了一条清晰可见线索。总体而言,各朝涉外机构主要的工作是接待朝贡者、处理周边国家礼仪事务、译书译语,也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涉外机构逐渐变多、职能增加、分工也更加明确。


       紧承古代翻译机构这一主题,任萍教授继续依照时间的演变,对翻译人员的称谓及其职责进行了梳理。谈及“象胥”与“舌人”,“九译令”与“译令使”,尤其关注“通事”这一称谓的由来——通事的设置最初与翻译并无直接关系,到隋朝通事开始负责“呈递四方表文”,成为涉外人员,后在史料中就逐渐固定为了口译人员的专称。


        讲座还有一段精彩的余谈,关于“笔谈之兴起”,任萍教授介绍了几则明、清史料中的笔谈记录,提出了对于笔谈范围、内容、特点、形式的理解。讲座结束后,王勇教授就秦汉时期与外邦的交流方式提问,并与任萍教授就笔谈的话题展开讨论。与会学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交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