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丨张卓玉:项目学习常态化的路径
分享 | 张卓玉,教育部基础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中考命题改革专家组副组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整理| 文章整理自网络
本文约3000字,阅读需5分钟
项目学习是世界教育的大趋势,有核心素养就必然有项目学习。我国国家文件、课程标准都有明确的要求和导向。今天强调的项目式学习是广义的项目学习,我们的信念追求和现在很多教育工作者正在做的工作相同或相近,比如大单元教学、STEAM教育、深度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主题学习、研究性学习、跨学科学习、理解力课程、建模式教学等,大家的大方向是一致的。
01
项目学习的本质追求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多种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这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共同性都是做项目,关注学习的深度、宽度。
(1)我国近年出现的多种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性教学,情境化教学——任务,真实性
大单元教学,跨学科教学,STEM,整本书阅读
研究性学习,任务群 ——项目,宽度
主题学习,深度学习、大观念(概念)教学——主题,深度
(2)国外相关探索在我国的传播
国际文凭课程(IB课程):概念,项目
建议教研员或教学管理者适当关注IB课程,这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比较流行的全新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关注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概念(把所有学科教学都提炼成几个大概念),之后根据大概念开展教学。
华德福课程:主题,项目——
华德福课程有独特的理论体系、课程体系,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不分文理,不分课程,全部都是主题、项目。
概念为本课程(理解力课程):概念,项目 (张华教授团队)
概念为本的课程,我们国家张华教授团队在做,是国际文凭课程的一种衍生。
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所有教育界同仁都在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且模式众多,但有没有本质性或者共性的要求呢?我个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概括:一是教学过程要素,一是教学内容要素。
(3)各种探索的教学过程要素
任务驱动:学习起点的意义感;学习对象与目标的整体性;
即学习从一个设计好的任务起步,没有完整的设计好的任务,就不应该有一个真正的学习。
真实做事:做真实、完整的事;真实、完整地做事;
教学过程需要实实在在做事,真实做任务。
成果分享:学习成果的产品化,共享化,应用化;
新的学习方式注重成果,在真实的学习场景中,分析学习结果,并将成果应用共享。
反思评价:自我反思和他人评价;始于做而终于学;
反思评价把各类新型的教学模式落脚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以及他的收获上。
(4)各种探索的教学内容要素
新结构:知识、能力、价值的交融整合,互需互哺
新的教学模式,也要求新的教学结构。三维是知识、能力、价值观,新结构是三维的交融整合。在学习过程中,分享知识,做事的能力,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同时出现,相互促进,相互哺育。
新重点:用做事素养牵拉、推进思维素养与探究素养
从关注学生的有什么到关注学生的能且愿什么,在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中,我们重点关注思维能力、探究能力。
项目教学模式,提供“用中学”,以做事作为框架,拉动和推进学生的思维、探究。在做事的过程中,必然去思考、探究。从过去关注有什么,到关注既能且愿什么。没有愿,就没有素养。“素养”这个词之所以有生命力,是因为它强调的是一种生命状态。我愿意做,不仅仅是我能做。
(5)选择“项目学习”名称的原因
为什么用项目学习,有以下五个因素的原因:
①项目”强调了学习任务的独立、完整;节奏特点
项目学习,给学生和老师传递一个个独立的学习任务。每一个任务完成,在迭代的基础下进行下一个任务,给学习者与教的人一种节奏感。
②“项目”强调了教师的选择、设计空间;新颖特点
谁来设计?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自己设计学科项目。因此,项目学习给老师选择和设计空间的可能性。
③“项目”强调了学习活动从始至终的过程:过程特点
④“项目”强调了学习结果的成果性:共享特点
⑤“项目”凸显了学习与未来生活的一致性:真实特点
(6)项目学习的迭代发展
项目学习的未来有哪些可能呢?我来谈谈这么几个观点:
第一,从学科外的独立课程走向学科内的教育思想,观念化。
项目学习是一种思想,用项目学习的思想,提炼成一个基本的观念以后,它可以走进任何一个学科,走进任何一节课。有的时候,老师可能在上课过程中完全没有提到项目学习这个词,但他们完全应用了项目学习的思想。只要用项目学习的理念,来组织一节课,可以概括为观念化。
从甜点式尝试到正餐式推进,常态化
从少数学校探索到区域整体推广,区域化
从教学改革到政策保障,制度化
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场全球性探索与变革的原因是什么?
这场变革会带来范式性变化吗
推动这场变革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制约这场变革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02
新型教学样态主要特征
项目学习的发展是世界性的大趋势,随着项目学习的深入,未来将很有可能出现一种全新的教育样态。因此,我个人认为,新型教学样态主要有以下几大特征:
(1) 主要特点
项目占比:教学内容与所占时间的比例均在60%以上
从甜点到正餐,主要的项目样态在60%以上。
项目类别:学科项目,跨学科项目,综合性项目,大项目,小项目,微项目
未来常态化以后,这种大小不同的项目,都可能出现,根据内容的需要。
教学结构:大观念——大单元——大任务
做中学——做中讲——做中评
根据大观念形成教材的大单元,依据大单元,我们设计一个如何体现大单元内涵的一个大任务?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围绕“做”。“做”中学,“做”中讲,“做”中“评“。
*讲授、训练等方式分布于项目实施的需求环节
讲授永远存在,必须要有老师讲。项目学习绝对不是完全否认老师的讲授。包括训练,必要的训练有人,任何时候训练都要有。但是有个变化,传统的教学讲授训练为主,不是讲授,就是训练,也不是听课就是做作业。学生就这两件事。在项目学习背景下,讲授和训练出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相应的需求之上。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出现。
*建立起高阶能力与基础能力的互需互哺关系
我们现在追求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包括做事能力,都可以理解为高阶能力。这些能力很重要,同时还有低阶能力,还有基础性技能,基础知识的学习,在二者之间要建立新的关系。过去的关系,先基础,再应用。未来的学习,不一定是这样的逻辑关系,二者是一种相互需求的关系。
*户外(课外)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保障
教育部文件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事实上没有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是两件事——上课、听讲;下课、做作业。没有户外学习的撬动,就没有学习方式的根本变化,而没有户外学习,项目学习是不可能的。
*作业成为项目实施的组成部分
现在作业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我觉得需要调整。在项目学习背景下,作业实际与上课打通了。
*行为过程、思维过程的测评成为了评价新重点
关键是看思维过程,行为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
(2)新型教学样态的素养指向性质
核心素养与项目学习,一个硬币的两面,有什么关系呢?我用下面的三句话来概括:
*素养为灵魂,赋予知识、能力、价值以生命,力量
知识,能力,价值观,如果这些东西,没有一些恰当的学习方式,是不可能融合到学生的生命状态中,只有在做事的过程中,才能融合,进而有力量。
*素养为结构,赋予知识、能力、价值以框架,融合
* 素养为目标,赋予学生以精神状态,心智需求
值得思考的问题
*新型教学样态的名称
杜威的理论非常深刻,但人们一提到杜威,就会想到“实用主义”,但杜威本人非常反感——“我追求的根本不是实用主义,为什么叫我实用主义大师呢?”。
*新型教学样态的现代化属性
今天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是和现代化关联的。
*新型教学样态的工具开发:标准,规程,量规,支架
(我个人判断,三五年内,这样的工具,非常需要)
《中小学老师参考》是由产学研媒联合发起成立的教育领域新媒体,专注于基础教育领域,聚焦新课标、新教材、新课程方向,为中小学老师群体提供最前沿的信息与知识,引领大家关注最新的教与学模式,让改变从课堂发生!
联系我们
孙文敏:主笔/内容老师 微信号:swm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