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爱不能爱,看了就上瘾的大c度电影!
俄国有一位鬼才导演,风格尖锐凌厉,内容十分大胆,他的电影充满了政治批判,可惜英年早逝的命运让这位导演的佳作鲜为人知。他就是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今天就为大家介绍这位导演的力作——《吗啡》!波拉克夫最后的狂欢!
2013年5月18日,俄罗斯导演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辞世,享年54岁。这位英年早逝的鬼才导演,留下的是寥寥十余部光怪陆离的电影。
这些电影兼具政治性和艺术性,却因为过分晦涩、冷酷而绝少被主流观众理解与认可。
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属于探索型的导演,在前作《兄弟》里体现的是一种比伏特加还有浓烈的民族主义;在《城堡》里看见的是对人性冷漠最极致的描述;而在《吗啡》里看见的是他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对个人命运的不安和彷徨。
这样的导演和这样的作品注定是要受到争议的。爱他的人会捍卫他至死,不爱他的人会觉得他的片子无趣透顶。
但如果从影片结构和内涵层面考量,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吗啡》绝对是一部质量上乘的力作,而且相比于巴导此前的作品,其创新性也可圈可点。
《吗啡》以著名作家布尔加科夫同名日记体小说为蓝本,同时将布氏早期行医题材的多篇短篇小说糅合其中,并且放弃从正面描摹那两场风起云涌的俄国革命,而将摄影机对准了太平而闭塞的小镇,最终整合成一部带有明显巴拉巴诺夫印迹的电影,达到了非同凡响的效果。
影片以1917年为背景,对于俄国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多事之秋,接二连三的革命让很多城市战火纷飞,生灵涂炭,沙皇的专制统治被推翻,临时政府建立。俄罗斯社会处于新旧政权交替中的杂糅与混乱里面。
与深陷革命浪潮的大城市不同,在这个西伯利亚的偏远山区,似乎还保持着自己特有的冷静和和平,贵族们的生活还未受影响。他们聚在一起高谈阔论俄国革命运动的前途,讨论政治与艺术,优雅地享受美酒与音乐。
而下层阶级的乡民还未从俄罗斯帝国专制统治的惯性里跳脱出来,带着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对现代医疗常识知之甚少,笃信巫术和偏方。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主角波拉科夫是一位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医生,来到这个乡村行医,刚毕业的他小有经验,他工作努力并赢得同事的认同。但在一次对白喉患者的抢救之后,他注射了白喉疫苗预防感染,却引发了排斥反应。忍受不住疼痛的他要求护士给他注射吗啡,缓解应激,然而却不曾想,日后渐渐地成瘾其中……
其实影片的男主角波拉科夫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隐喻,导演并没有对于他的身份导演做过多的介绍,只是随着影片的继续,“波拉克夫”的真实意义也昭然若揭。
其实早在《吗啡》之前,巴导的电影就包含极强的政治批判性,他尝试着将政治和变革注入个体命运的变化中,如2007年的《棺材200》就是一部赤裸裸描绘苏联解体前,执政党内部乱象丛生的电影。表达非常直接犀利,电影给人最深刻的感觉就是压抑。叙事节奏非常强。
《吗啡》在此基础上相对来说成熟了很多,尤其是在叙事节奏和音乐穿插上,两者之间的完美配合,展示出了一副荒诞而又凌厉的画卷。
作为医生,波拉科夫对吗啡享有绝对的使用权,随着工会医生的出现,波拉科夫的权利受到了挑战,而这些象征着,革命势力已经逐渐渗透到了这个小镇,波拉科夫和他的狂欢也将面临着分崩离析。
其实个人命运遭遇革命风暴,帕斯捷尔纳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瓦戈医生》堪称典范,大卫•里恩改编的同名影片夺得5项奥斯卡大奖。
同样是医生唱主角,《吗啡》的艺术品质令《日瓦戈医生》甘拜下风,代表了新世纪俄罗斯电影的最高水平。冰雪大地的焦灼与苦痛,俄罗斯赤子的理解显然比英国电影大师深刻,表现也更加锐利。
以布尔加科夫同名日记体小说为文本基础,还融合了多篇布尔加科夫的行医日记,充实了电影的内容,使其既含有布尔加科夫的影子,也有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式的解读。这两者成就了《吗啡》。
临阵磨枪施行难产、开喉手术,急不可待隔裤扎针,暴风雪中与狼共舞,各种血腥各种隐喻各种震撼。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总是希望能够尽善尽美,希望可以表达出作者本身的意图,也希望电影有着巴拉巴诺夫式的犀利。
遗憾的是,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的作品并不多,如今斯人已去,我们也只能在他有点的作品里解读他的癫狂、辛辣以及讽刺。不得不说,俄罗斯电影大师具有欧美同行难以企及的艺术和人性深度,绝对值得致敬!
导演: 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
编剧: 小谢尔盖·波德洛夫
主演: Lonid Bichevin
豆瓣 8.0 IMDb 7.7
点击下方观看完整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