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烨处女之作,凭什么把日本人看哭!经典国产片!
因为疫情倒下的影院又多了一个。
今年年初,日本的岩波剧场在官网上公布了其将于今年7月29日永久关门的决定,不少影迷都为此感到遗憾。
这部电影改编自彭见明小说《那山那人那狗》,由霍建起执导,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反映邮政题材的电影故事片之一。
影片采用顺序的方式,从父亲退休儿子接班乡邮递员工作,父子共同走那一段父亲走了大半辈子的邮路开片,中间插入叙述父亲年轻时的故事。
全片逻辑清晰,情感真挚,可是就这样一部剧,在中国却少有人知……
关于题材的选择
邮政作为题材的电影在中国市场几乎是空白的,可是这却是我们身边经常接触的事物。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在二十多年前举办的1999年北京世界集邮展览上,组委会特别安排这部影片放映。但是当时在国内,并没有有院线愿意进行采购,只有被誉为“六公主”的电影频道进行购买。
然而,这部剧却被日本以八万美元买进卖出了八亿票房,帮日本赚到了800万美元的收益。甚至这部剧的同名书目《那山那人那狗》发行后也在日本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所以,个人觉得拍摄电影这些贴近生活的题材,其实也不见得就会俗套没有看头。
就拿这两年兴起的扶贫剧来看,也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去看的。
小编本人就很喜欢看这种反应中国现实的剧目,譬如反应农村三大改造时期的剧目《老农民》;反应宁夏地区脱贫攻坚的《山海情》;反应湖南山区脱贫历程的《江山如此多娇》等等。
这些都是在反应时代的变迁中农民生活的变化,也都是切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很多导演可能会觉得这些票房不好之类的,其实不然。因为切实经历过这些的“老百姓”对这些东西是更有亲切感的。
而且它不存在会有人因为文化水平差异看不懂的问题,更不会存在俗套的说法。
故而,把这些作为拍摄题材又何尝不比拍一些粗制滥造的虚假的烂片强千百倍呢?
除了以上提及的题材的选择问题,其实这部影片的内容刻画也值得国内大多数电影学习。
关于爱情的描述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部影片在国际市场的反响会远远好于国内,但是这片子真的值得一看。且不说子承父业送邮件的现实写照有多强的渲染力。单单是这部电影提到爱情的方式,就值得国内很多影片学习。
提及爱情,这部电影并没有刻意叙述并大肆渲染,但是在父母亲来回的交错回忆之中,表达了母亲对父亲真挚的爱,这一辈子父亲在乡邮路上奔波,母亲在村口默默等待。
父亲心底里默默心疼母亲,把儿子留在身边陪伴孤独一辈子,等待一辈子的母亲;母亲在儿子出生的一封信里证实她对父亲的爱……
此外,关于爱情片中还提到了侗族姑娘和儿子的爱情。他们两对人之间似乎没有什么海誓山盟,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可依然让观众心中满是感动,真正的爱情似乎就是那么平淡,像白水一般,可谁也离不开。
也许,这才是最真挚、最寻常的爱情。
反观现在国内电影的爱情诠释方式,大都是直白通俗,毫无隐晦的感觉和朦胧的意境,可谓是为了赚钱而拍片。
关于细节的刻画
到了一个村落,儿子以为父亲一定是会被村民夹道欢迎的,可是一切都是那么平常而自然。直到大家反应过来这是父亲最后一次送信了。
离开时,村民堵在村委会门口,一个个脸上都挂着淳朴的微笑。像是在送别即将退休的父亲,又像是在迎接新上任的自己……
关于逻辑顺序
过溪流时,儿子不想父亲像以前一样辛苦,先带着邮包淌过河,然后背父亲过河。心里被深深震撼的他说“您还没一个邮包重呢”,殊不知那时的父亲早已在趴在儿子背上泪流满面……
这一幕中“人们都说儿子能背起父亲了,这儿子就长成了”的内心独白让我们一下子就明白了:此时的儿子,已经成长了很多了。
终于行至最后一个村落,半途中二人在风雨桥歇脚。儿子正在整理邮件,邮件一时随风而起。父亲像是丢了魂儿一样的追捡信件,连一直随着奔走的“老二”也一跃而起,只为刁回父亲视若珍宝的“山里人”的信件。
那一幕,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我想这就是这部电影第二个值得称赞的地方——细节刻画到位。
虽然在这一点上国内电影做得也还不错,但是个人总觉得那些细节有点过于的巧合,不能让人信服。甚至于有时看到深处我会忍不住“吐槽”,怎么可能就这么巧……
齐白石先生画虾厉害,因为他把细节刻画到了极致;郑燮以画竹闻名,亦是因为他把竹子的动态和静态都理解的丝丝入扣;作家大多有一两部自己著名的小说作为成名作,恰是因为小说中的细节描写是最体现作者功力的……
关于逻辑顺序
纵观整个电影,父子二人说话和故事情节发展的逻辑顺序其实是很值得拿出来单独探究一下的:
一开始走上这条路,儿子还充满了好奇和疑惑。于是旁白叙述到:“我爸非要跟我走一趟,我也拦不住,可有他跟着,挺别扭挺不习惯的”。此时,儿子还不懂得这条路意味着什么,也不明白父亲到底有什么不放心的。
二人的关系就如同电影里回忆的一样,聚少离多是“生疏”的(童年时期父亲的长期缺席让儿子对父亲一方面既渴望亲近,一方面又不自主地陌生疏远)。
在进入第二个村落后,父亲抄小道带去了一个装有十块钱和一张白纸的信封给五阿婆,还给五阿婆念那封空白的“信”。念罢,二人再次上路。
一番交流下,儿子似乎渐渐明白了父亲工作的意义——尽一己之力,带给“山里人”外界信息,即便有时那信息可能是出于“善意的谎言”的对他们的保护。此时,儿子和父亲的距离拉近了许多。
在过溪时,儿子背着还没邮包重的父亲,一下子明白了父亲的孤独和不容易。儿子第一次叫“爸”,父子二人间的距离消除。
到了最后一个村落时 读函授的转娃准时等在坡上,父亲告诉他以后是儿子登山了,不要再等了。转娃说:你为我们滚下山一次了,不能让你儿子再为我们滚下山一次了。儿子这时才真切地体会到父亲这一辈子默默无闻,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此时,儿子心里明白了父亲的不容易,开始深刻地理解父亲。也终于明白了父亲跟着自己走这最后一趟邮路,是在和大半辈子的责任告别,也是在和自己熟知的“住在山里,像脚穿在鞋里一样,舒服。”的山里人做最后的告别。
即使是自己放不下这群“山里人”安排了自己儿子来接班,也要安心地完成这最后一次邮递员的交接工作……
在山上的最后一晚,儿子向父亲交待了很多细小的家里的事情,生怕父亲因为常年在外,干不转家里的活儿,处理不好家里的人际关系。
这里满当当的都是儿子对父亲的爱……
就这样,两个各怀心事的人在沟通和了解下得到了最终的化解:在父亲的经验的传授和教诲下,儿子慢慢体会到了父亲的孤独、坚持和不容易,而父亲也在儿子的谅解中慢慢感受到了作为一个父亲的骄傲。
这就是这部电影的逻辑顺序,按照时间顺序和游览顺序,穿插一个个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通过细节刻画,推动剧情发展。一步步地把全片串联起来。
关于社会影响
随着这条“三天两夜”的邮路结束,儿子理解了父亲,也诠释了“长大后,我就成了您”这句话。
整部影片没有我们习以为常的的“五毛钱的特效”,没有“狗血”恋情,没有什么邮票值钱,炒作等。
一切的一切都犹如白水一般,真实而自然地通过父子间的对话,将“邮路”背后的“邮政精神”(“创新、协同、诚信、担当”)传递了出来。
这也是我第一次深刻地明白邮政对中国社会发展做的贡献。
明白邮政被用于送各种重要文件的真相;明白剧中的那句“邮路就是邮路,像你这么整天想着投机取巧,还跑什么邮路”背后的的社会责任——遍布中国每一个村落,让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收到快递,可以发出快递……
显而易见,这样的影片带来的社会影响不可能是低俗的肥皂剧、搞笑剧、偶像爱情剧可以达到的。
其影片的背后,是独一无二的社会影响的烘托,体现的是永不过时的社会价值。
虽然岩波剧场只是一间最多能容纳不到200人的小型影厅,平平无奇地位于东京的一座办公楼内,可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它一直在世界范围内收集小众但优秀的艺术电影,成为了日本艺术电影观众心中圣殿一般的存在。
据称,日本文艺界素来有“日本看东京,东京看岩波”的说法,能在这里上映的影片,就有很大机会能得到全日本艺术影院的垂青。
2001年,在国内几乎“零票房”的电影《那山那人那狗》也在这里放映,却以3.5亿日元的进账刷新日本单厅放映的票房纪录。(作为参考,同年在日本上映的美国大片《决战猩球》,也只是获得了2.8亿日元的票房。)
《那山那人那狗》日文版海报
它所呈现的清淡基调与唯美风格,似乎更符合日本观众的口味,即便是放到如今变得更广泛且丰富的中国影坛当中,也是独特的存在。
但那些关于父与子、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纯粹又质朴的情感,依然能淌过不见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平静而有力地直抵内心。
01
那些故事
改编自湖南作家彭见明的同名小说,《那山那人那狗》讲述的是一段关于守候、体谅与传承的故事。
初夏,正是草长莺飞的时节,湘西山间满眼都是不同层次的绿色,远离尘嚣的小村庄安宁得像陶渊明所向往的桃花源。
老邮递员在这山间送了一辈子的信,腿脚也在经年累月的劳累中落下了病,不得不提前退休,恰好儿子高考落榜回到家中,接任了他的工作。
儿子上班第一天,老邮递员仍亲自整理好了邮包,派在山路上更有经验的“老二”陪着,千叮万嘱仍是不放心。最后,他还是决定跟儿子一起,再走最后一趟邮路。影片就围绕着一只狗,两代人,以及这段三天两夜,漫长而寂静的路途展开。
老二
饰演儿子的刘烨,当年还只是中戏的一名大二学生,袁泉口中“只会打篮球”的那个,同学们都一身才艺,而他只有一脸纯真。
导演霍建起去中戏选角,本来目标是段奕宏,不料恰巧碰到了正在一旁打篮球的刘烨。《那山那人那狗》中这才有了被疯狂截图的几帧画面。
后来的许多观众都是被当年棱角稚嫩的刘烨吸引着,才看了这部电影。他头戴斗笠,怯生生地望向镜头,像极了沈从文笔下的主人公,“在风吹日晒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
有人写:“他走在路上,路就纯净;走在水边,水就纯净。”
观众便是跟着这样一双眼睛,走进父亲过去的生活的。
他看到父亲瘦小到能半搭在老二身上休息的身躯,曾背着沉重的邮包,无数次地踏在斑驳的青石板上。
看到父亲需要借助绳索,才能爬上陡峭的泥土坡,还曾不小心滚下山,昏迷了一整个下午;也需要挽起裤脚,横跨冰冷刺骨的山溪。
也看到父亲专门绕远路,去给瞎眼的五婆念一封“不存在的信”。五婆的孙子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可走出大山后,他除了每年过年的一张贺卡与汇款单,再无音讯。于是,作为邮递员,父亲也扮演起五婆唯一的心理寄托,隔三差五地去问候两句:奶奶你身体怎么样?我挺好的……
父亲与五婆
原来,他从小不敢讨要半分的陪伴与关怀,父亲都给了山里的村民。
反过来,一路上望着儿子前行,父亲同样是在回顾自己的过去。
影片中多次出现父亲的记忆闪回:与妻子相识、相恋的时候;把儿子扛在肩上,穿过热闹集市的时候;妻子带着长得越来越高的儿子,在石拱桥上等他回家的时候……
父亲回忆中的母亲
他问儿子:你有没有想过娶一个侗族的姑娘?
儿子拒绝,因为不想她像母亲一样,离开了山,一辈子想家。
陈好在片中饰演美丽热情的侗族姑娘。
原来,一直守在家里的儿子,已经在自己的目光之外悄悄长大,变得比自己更高,甚至比自己更懂村子里的人情世故,这些年自己在家庭中的缺位,都有懂事的儿子在填补上。
路途中,观众成了父子俩距离愈近,情愈浓的见证者。
一开始,两人是尴尬的,即便互相关心,也显得无比笨拙且生硬。
儿子在旁白里说:“长这么大,‘爸’都很少叫一声。”“两个人走路总该聊点啥,可我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父亲也会因为儿子喊‘妈’喊得亲而傲娇吃醋。
明知儿子驮着包会累,父亲却只跟狗说话:“老二,该休息了,他路不熟。”
坐下来休息时,父子两人同时问对方“累不累”,可父亲却又因不习惯,别开了脸。
到后来,儿子执意背父亲过河,他又在旁白里说:“村里的老人说,背得动爹,儿子就长成了。”而父亲则又想起过去,偷偷在背上流了泪。
父子情总是沉默又无言,但在这条山路上,马铃声、虫鸣声、侗族少女爽朗的笑声,都在代替他们表达。影片结尾,面对熟睡的儿子,父亲终于露出了会心的笑。当他躺下时,睡梦中的儿子也不自觉地朝这份温暖靠近。
也只有甜美的梦境,能够轻巧地化解微妙的东方父子关系。
从这个角度来说,《那山那人那狗》正美得像一恰到好处梦境。这个梦,再轻一点,人便会太清醒,再重一点,又会显得太过刻意煽情了。
02
那些情感
一篇研究霍建起影片风格的论文写道:
如果说张艺谋的电影是高高亢亢的陕北信天游,厚重粗犷,陈凯歌的电影是浓墨重彩的国粹京剧,大气磅礴,那么霍建起的影片更像是绿林深处的一曲竹笛,清新悠远,或者仅仅就像是冬日里的一抹暖阳,慵懒地照在每个想要寻找浪漫的人的心上。
这种浪漫,是国产电影中少见的,所以虽然和张艺谋、陈凯歌属于同一代导演,观众却更容易在他的影片中看到山田洋次的影子、是枝裕和的调子。
也正是这种浪漫,让21年前《那山那人那狗》得以与日本的观众相通。
过河后,父子俩坐在一起烤火。
据当年《南方周末》的报道,一位日本老发行人在看到此片后,便向霍建起表示了他的欣赏,并表示愿意用一年时间为其做发行前期工作。
一年后,《那山那人那狗》正式在岩波影院上映,档期持续有半年之久,每场都座无虚席。据报道,由于影片反响热烈,在东京的岩波影院外,大阪、神户、京都也开始放映这部影片,不少边远地区更在持续要求加映。
导演本人自然也被邀请到日本。而在接受访问时,他记得几乎所有日本记者都提到了当下社会人情淡薄的问题。
原著书籍也有在日本出版。
正因如此,日本的《朝日新闻》《每日新闻》《北海道新闻》等媒体相继发表评论文章,赞叹这部影片以清新的自然风光和质朴的真情实感感动着每一位观众。
除此之外,一些机构更把它作为教育片,要求下属职员观看,邮政事业厅的工作室外墙,甚至都贴上了这部片子的海报。
而日本文部科学省更将原著小说指定为高等学校国语教材和中学教材,日本放送协会也将其制作成盲人播放读物。
霍建起清楚记得一位日本观众曾眼含泪水地说:“我们日本男人也是看着自己父亲背影成长的。”
2015年《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刘烨带儿子诺一重新回到了湘西。
岩波剧场创始人在谈及此片的魅力时,说正是那份时刻流淌出来的父子亲情紧紧抓住了日本观众的心,触动了他们心灵深处最隐秘的那份情感。
感动观众,就是当下流动的情绪、诗意与美,而非什么精心策划的戏剧情节。
相似地,2018年,中国电影资料馆举行60周年馆庆时,《那山那人那狗》重映。导演霍建起在映后交流会上提及日本导演对他们那一代人的影响:“日本四大制片公司之一的松竹,尤为喜好出品情绪舒缓、情节矛盾冲突不强,但同时又能折射出较强人性矛盾的影片,这一类需要观众浸入式感悟的影片。”
父子站在山上放纸飞机,是影片中最为浪漫的一幕。
试想,如果《那山那人那狗》只专注于放大矛盾冲突,讲妻儿的怨、父亲的冤,讲邮路的苦与闷,那电影大概将会因为所谓的“真实性”,而变得不堪许多。
但最终我们能在电影中看到,湘西的风景是美的,音乐是动听的,刘烨与陈好青涩而美好,山间的一切自有其逻辑,无论是妻子的守候、父子的换位,还是侗族少女的出现与消失,都无需再解释其前因后果。
这便是电影的浪漫所在。
邮递员或者邮差,在全世界都是备受喜欢的电影素材和题材,好莱坞有《邮差》、韩国有《天国邮递员》、日本有《邮递员》,中国印象深的有俞钟导演的《香巴拉信使》、霍建起导演的《那山那人那狗》,这不,又一部讲述我们自己身边的邮递员电影要上映了,就是以“溜索姑娘”云南省乡邮员尼玛拉木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信者》。
这部《信者》一点也不亚于在豆瓣上评分高达8.5分和8.7分的《香巴拉信使》、《那山那人那狗》,前者讲述一个人一匹马一条山路;一堆火一碗酒一个邮包……一部以四川凉山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后者是老邮递员与儿子一次共同送信的故事,诗意化的表达,表面是老乡邮员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隐射的却是中国传统美德,以及中国人骨子里父子情深的情感。而这部《香巴拉信使》,讲述一名藏族女邮递员尼玛央珍独行于艰险路途,为边远山区人们送信,和这两部经典电影有着情感上和形式上的相似。
有意思的是,《香巴拉信使》选用的几乎都是原生态演员,纳西族、羌族、藏族、蒙古族、彝族都有,其中就有当年火爆的羌族“天仙妹妹”尔玛依娜,可谓初代网红了;《那山那人那狗》启用的是表演天团,有表演艺术家滕汝骏,有影帝刘烨,还有赵秀丽、陈好等实力派;《信者》将这些特点有些结合,全部是少数民族担纲,但几乎都是学院派实力演员,女主尼玛颂宋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索朗旺姆、央金卓嘎、洛桑群培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
“邮包搭在身上,它就是你的一部分”,好像为了这句话搭上了玩命快递之旅,奔腾汹涌的澜沧江虽壮观却“溜索”会让人摔得鼻青脸肿;峡谷千沟万壑却会路遇塌方雨夜绕路跋涉;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虽深邃却会遭遇狼群;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却会遭遇雪崩被深埋险丢性命……长达300多公里的邮路,绝美好风景,却是尼玛央珍独自行走送信必须跨越的险要。
“我知道还有很多人都需要你”谱写精彩的藏民群像的同时,也给了我们顽强的意志和善良的品性。为妻为母未能陪伴家人的歉疚让央珍想过要放弃,但丈夫送上的一件红衣“战袍”;她在襁褓绣上祝福儿子的文字;老所长留下的溜索装备;老人为借宿的她点燃温暖火塘送上温暖酥油茶;看到失去唯一的亲人后依然坦然面对的桑吉奶奶;为永远被退信的留守小女孩梅梅送上寄托亲情的风筝……作为邮递员的尼玛央珍,发现淳朴的藏民是自己的心灵港湾,面对他们,所有的诠释都是矫情,仅仅是见识一下这些真诚善良的人们,也是给心灵的一份养料。
《信者》的着眼点和《香巴拉信使》一样,是现代道路尚未触及之处,也就是离国家触角稍远的地方,更是少数民族原生态生活画卷;故事里的自然环境和《那山那人那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人迹罕至但是如此宏丽优美、超凡脱俗、真的是城市人所向往的地方;纯净自然的常态洋溢出充满人性人情之美是这三部电影共通点,最厉害的,当然是这一个个鲜活的乡村邮递员谱写出他们顽强的意志、善良的品性。
我很佩服这部《信者》和那两部经典的中国邮递员电影,全都是没有过分地渲染和煽情,我们只需要跟随着镜头在乡村邮递员的旅途中,一点一点的寻找着感动。相比起商业大片或者所谓的独立作者电影,我反倒是觉得《信者》是真正的好电影,是真正贴近生活的电影,是能激励我们,让我们感觉到生活的律动和美好的电影,因为那些和我们一样微小却足以给我们带来震撼和慰寄的人和事每天都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