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 || @翟天临,我们还在改论文,你睡得好吗?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有间大学 Author 小新同学
一定要看到最后哦,参与讨论有惊喜~有奖讨论参与时间截止至2021年2月24日上午10:00
今日话题 #年也过完了,你的毕业论文写的怎么样了?
「
毕业论文我认识它,它不认识我……
」
感谢@小棒槌的话题分享,其将获得888指南针兑换积分奖励。#凡尔赛文学大师如何过新年?
“知网是什么?”
在无数为论文奋战的深夜,一群年轻人的脑海里总会闪现这样一句话。
刚好两年前,“翟博士”几乎是以一人之力推动了毕业论文审查的“地震”,成为了“当代学生心中顶流”,获得“燃烧自己照亮黑夜”的名号。
被扭转了命运的当然不止翟天临。
后来,有人不得不将每日三省中的一省,定期献给了翟老师。
有人毕业了,甚至是休产假,也依然重新奔赴回改论文大军。
有人永远牵挂着这个故事,久久不能释怀。
两年过去了,同学,你的论文改得怎么样了?
毕业更难了,
对他的“批斗大会”经年不休
直至当事人退出博士流动站、学位撤销,这结果看似是“求锤的孤勇”赢得了胜利。
但若说真正燃烧自己的,恐怕始终是自嘲“学术民工”的这群硕博士生们。
毕竟,刷新后的学位论文审查流程,进一步收紧了本就不轻松的学业出口。
尤其以2016年为转折年,考研报名人数以平均每年40万的增速连续上涨。急速扩张的研究生群体规模与学位点各项资源之间,供需关系开始变得紧张。
高等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开始受到争议和指摘,也是意料之中。
考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相应规定,可以发现自2014年的《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起,评定一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否合格,该点的学位论文抽检结果就已经作为重要指标在列了。
具体评估要素中,要求抽检、评审中对论文质量进行分析。
在“知网是什么?”事件过后的当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教育部再次发布抽评学位授权点的通知,要求对《办法》实施起至该次发文期间,存在“问题学位论文”及学术不端等情况的高校学位点加大抽查力度;同年11月,发布对《关于优化研究生学位论文匿评及抽检工作、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案》的答复中,再次强调论文质量抽检的反馈、质量约谈等措施的落实。
自此,全国各高校已授予或即将授予学位的论文,均开始经历严格于以往程度的审查。
2020年多地区应要求开始以省教育厅为组织单位,开展了对已授予硕士学位论文的重新抽检。
随着更多问题的不断暴露,自2019级毕业的这批硕博研究生起,加强的盲审和外审、一应压低的机审重复率,多般“地震式”变更过后的毕论之路,更多的关卡带来的焦虑和隐痛,不免让人有些窒息。
去年秋天,研究生@红烧土豆叶 因实验数据问题导致论文延毕、留下长文后自缢的事件,在那个下午击碎了正在读研群体的心理防线。
“那个男孩变成小猫了嘛?”评论区以及各社交媒体上,不少硕士生都在表发伤怀、或陈述相似经历。
也不乏有人,对论文审查制度加大导致的直接影响提出质疑。/ 微博截图
听到硕博士,多数人脑子里会闪过:学霸、博学多识,毕业待遇起点高……这几个表面意象吧?
现在回看那句“等我穿上博士服拍照上热搜的时候,我再让所有人看看谁牛”,会惊觉:或许是言表里满溢着的某种狂妄和无知,才刺痛了硕博群体的神经。
就像知乎博士答主@潜龙 在评论“知网”事件时提及的,现在大家已经越来越不知道博(硕)士到底是啥……但搞学术、做研究,完成学业的全程真的不那么轻松和光鲜。
好奇的话,现在去微博检索“翟天临”、选择实时入口,你会发现迄今他依然不断被cue及:
有的博文附上盲审新规定的截图、也有的附上低至5%的重复率要求……朋友,你今年研究生毕业吗?一起骂翟天临,这样我们就是朋友了——
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家在对抗焦虑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通用的社交仪式,“批斗大会”经年不休。
眼下毕业论文审查的“收紧”,或许能说翟在当中起到了一部分助推作用。
但事件过后,切实面临毕业难度的进一步加大,归咎于翟天临是个再好用不过的梗了。
关关难过,
但也要关关熬到毕业!
那么在各高校应要求落实严审之后,硕博研究生们与压力和焦虑的对抗,究竟“胶着”到了何种程度呢?
其实无论硕士也好博士也好,与其他非最高学历相区别的特殊性,意味着这一群体应该具备最高的学术标准,所做的研究也应对业界实践起到指导作用。
因而在学业进程中,所要做的实验、专利及各类研究……当然都是严肃且不可替代的。
作为几乎最重要的一项学历资格证明,毕业论文所需要达到的价值层次和研究规格,当然也需要每一个研究生付出艰辛的努力。
在毕论审查流程更繁琐、要求更严格的现实状况下,论文人们关关难过、但也要关关熬到毕业。
网友们晒出微信群里的日常,“严审”和加强规范最常被导师提及。/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为正式步入毕论之路的第一关,目前各校的开题审查通常会定在距离毕业还有一整年的时间点上,较前些年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前。
近年来论文开题审查的核心,愈加重视研究的理论创新价值,也就是以“创新点”为研究的意义加码。
这就让很多研究生在思考“写什么题”这件事上就受足了折磨,尤其是在人文社科类的学科领域里。
你的选题创新点在哪?你的理论创新点在哪?你的研究创新点在哪?——当代研究生,听见“创 新 点”三个字就崩溃了。/ 微博截图
大家在刷文献、读专著、写综述的前期准备中,会发现领域内近年的学术热点,能做的选题和研究差不多都已经被做了个遍,客观环境留给大家“另辟蹊径”的突破口不多了。
大程度撞题、引文影响重复率等风险,搞不好就为接下来的论文进程埋了雷。
疫情期间,某高校的硕士论文开题答辩在线上进行。
正式进入论文写作之后,为能够应对中后期的论文外审、盲审,各高校会在送审前设置预答辩或中期答辩等多个环节,以敦促论文的进程。
“研究样本或对象的选取是否合理?支撑该研究的理论、方法、环境、条件是否充足?你是怎么设计你的研究路径的?”
开题答辩乃至初稿完成后的中期答辩环节,组内老师连环抛出的这些问题,好像无一不是死亡级别的。
数据、文本、方法、理论、框架、变量、指标……论文人的辞典里,收录了上述日常活用词。/ 《逃跑可耻但有用》:森山美栗在剧中的心理学硕士论文展演。
当用生命肝完了三到五万字的初稿、并有幸在预答辩中保住了论文的主体框架,终于来到传说中的机审也就是查重的环节。
根据知乎自媒体@雷斯林 整理的资料,相当多的高校对2019级起的毕业生论文重复率要求,从普遍的30%降到了15%,甚至有的专业降至10%以下。
各平台上演着“低重复率之最”大赏,去年有网友po出通知单的照片显示,某政法大学要求重复率尽量降至0% / 知乎@蔡江舟raist 回答截图
即便是在写作过程中没有剽窃,一些专业的研究生面对压低后的重复率还是失眠了。化学类和生物制药类的理工科学生,在自费查重降重的大军里首当其冲。
因为哪怕是靠扎实操作获得了一手的实验数据和材料,必要的表述中一定会用到的物质名称和专有名词,也不免使重复率飙高……维普检测考验着每个人的发际线。
不同高校的毕业“硬条件”不同,而对应用性和实践性都有较高要求的工科科研来说,单就一篇毕业论文还不够。
就读于江苏某院校电气专业的天宝介绍说:“一个专利、一篇省级以上论文,要么就是一篇sci、或ei核心发刊,这是硕士毕业的条件。”
他正挂心自己小论文的投递进程,“慢的话发到期刊上要大半年,实在不行就只能降低档次转投了。” 而近年来核心和重点期刊的发刊难度逐步加大、加之不低的刊物版面费,的确不容人乐观。
尽管在此之前已经跟了一个导师的基金项目、做出过一项专利,天宝还是忧心自己毕业的稳妥性。
当熬过了前期、中期的进程,加大力度的盲审、外审等环节无疑是毕论全线上的难关之最。
不同学校会按照不同的抽取比例和送审等级,在一批论文中随机抽选,去掉导师和学生的姓名,送往外校、研究所或教育部学位中心进行的评定。
对比2016年开始普及实施的盲审,近两年各校送审比例加大、部分专业甚至100%全员盲审;图中的江苏某高校还提高了盲审标准分数线,总之很难就是了。
而应教育部2019年底发布组建和完善专家库、开展专家评审制的要求,只有在盲审环节得分通过、获得专家认可,才能进入终审答辩环节。
等待审查结果的一个月,被大家描述为“开始相信玄学”的日子,毕竟谁也不希望二次送审的噩耗降临在自己头上。
通过盲审的欧气给大家沾一沾 / 知乎@zzzzzmle 回答截图
2020年春夏,知乎上一个等待二审结果的同学每日更新一则心情纪实。/ 知乎截图
只想毕业的论文人,渡过上述的重重“劫数”终于迎来终审答辩时,面对受邀到现场加入答辩组的学术专家们,历经锤炼的心怕是已经颤抖不动了。
可是别忘了还有毕业后的重审,知乎自媒体@雷斯林 的整理,近年部分高校还会自主调拨经费增加重审环节,每年在已经授予学位两年内的论文中再次抽查。
毕竟,重审不合格的毕业生,已授予的学位也将被撤回。
似乎有种恐怖游轮的既视感,像轮回的惊魂事件永无尽头,毕业这事儿是不是没完了?
“精英糊弄学”其实从未远去
其实当年硕博群体的“追剿”也好,这两年多方审查的“收紧”也好,关于毕业和论文、当然有必要为之较真儿。
大家调侃的话语再丧气,也总归还是希望能在一个严正而合理的环境下学有所成、顺利毕业。
但也不得不说,抑制抄袭、剽窃、伪造、代写,把关学术质量的“收紧”,确实也还有诸多不够合理的因素存在:
重复率走低的幅度之大,使得更多论文人不得不深谙花式降重之道。
客观上,有限的资源和科研环境,有时确实需要自创条件才能顺利完成论文。
且不说有相当一部分的硕博士生,常苦于缺乏实证研究的环境和条件;仅仅一项最普遍的问卷调查,有时都需要靠浑身解数去征集问卷填答者。
发出问卷链接后,需要做的就是等待主动来帮忙填答的人,作为回应、也要完成对方留下的问卷。
仅仅在豆瓣,就有很多这样的“调查问卷诚信互填”小组,大家通过这样的方式尽可能多地回收问卷,目的也是尽可能满足样本的多样性,保证分析的结果能够获得承认。
“已回,诚信互填”,一对一互助下来,末尾在回帖中标明自己的完成时间。这样边刷着豆瓣,边回收着后台问卷,大家已然形成一种默契。
组内能够洞见的世界,不仅透着论文人面临刚需的无奈,还有无奈下小心翼翼被施用的“精英糊弄学”:
男性样本实在不够了、性别麻烦填男呗?麻烦尽量别写研三年级、写成研一研二吧拜托啦……
而对于做量化研究的这部分论文人来说,庞大的样本量和数据分析是他们论文的刚需,许多人选择了淘宝问卷代放、代回收的渠道。
而掌握难度较大的SPSS分析和计算,也劝退了相当一部分人。大家选择花钱买“鱼”的方式,干脆直接数据外包以免去“渔”的糟心。
问卷确实发过、数据和资料确实第一手收集过,论文也该是一篇规范的论文了吧?可所谓“真人填写”、“专业分析”的质量也确实难以把控,难保论文不陷入“注水”的境地。
更不用说那些原本就存在的、赤裸裸的“水”。
各平台上常见的神攻略如“一周写完硕士论文”“如何用4天通过盲审”也获得大量关注,传递“兼顾实习和求职、极速完成毕论”的高糊观念竟也形成了小气候……精英糊弄学原本就无处不在。
怕就怕,审核要求的约束下、新催生出的糊弄对策,甚至会使现实的境况与制度的初衷之间,产生更深的撕裂。
有网友发表过这样的反向评论:
甚至突然始理解了翟天临为啥造假。翟固然不值得洗白和理解,但希望我们都不要糊弄着糊弄着,也成了靠“一下午和一晚上的奋斗”完成论文的那个人。
硕博士扩招与严审之间本不互为矛盾,但在这两三年的学业进程里,生存着怀揣各样考量、选择了hard模式的庞大群体。
宏观描述当下考研难、毕业难的现象,可用“结构性压力”“内卷”“学历贬值”等等概论之;
但是对于每一个“论文人”个体而言,这二三年间的经历与结果,甚至足够影响一生。
人生海海,愿我们在读研(博)的海域里各自登陆。
#年也过完了,你的毕业论文写的怎么样了?
下方评论区参与留言讨论,每5条精选留言,万事屋便会在其中抽取一位幸运读者赠送500指南针兑换积分。有奖讨论参与时间截止为2021年2月24日上午10:00,截止后抽取幸运读者赠送积分。
如果您有特别感兴趣的话题想分享出来与大家一同讨论,您可以将在文末留言中告诉我们,一旦被选择,将获得万事屋赠送的888指南针兑换积分。(科研疑惑、学习趣事、研究生生活相关均可)
留言格式:#话题名称示例:#关于研究生就业,你怎么看?
(左下角阅读原文获取指南针兑换积分获取方法和使用规则)
动动小手加星标,浏览文章不迷路!
不用每天花费时间刷信息流
也可以随时看到自己喜欢的内容啦!
2021-02-19
2021-02-19
2021-02-19
2021-02-18
2021-02-18
万事屋告示牌
⭐我们希望你
擅长写各类硕博热点话题,内容有趣,有料,有思想⭐简历投递
1. 投递邮箱:18838225675@163.com2.扫描左侧海报中的二维码,添加负责人微信关注我们
点了“在看”的小哥哥小姐姐
今年发IF>10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