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校老师因发消息爱打“???”被学生投诉,被学校撤职后反手上述获赔13万


历史上的今天1622年4月5日意大利数学家维维亚尼出生。来源:募格学术、《纽约邮报》、观察者网、知乎、豆瓣、北京时间等

一连打几个问号 “???”,你在给别人发信息的时候会有这样的习惯吗?

 

最近,英国的一位高校讲师,就因为发信息太爱加问号“???”,被学生投诉之后,被学校撤职了。(后来老师又在法庭上状告了学校并拿到了1.44万英镑赔偿)

看来网络上的师生沟通,还真是门学问呐....

因发消息太爱打问号
老师被学生投诉后被撤职

事件的主人公叫诺伊·索布那克(Binoy Sobnack),他是英国拉夫堡大学的讲师。

英国拉夫堡大学:始建于1909年,英国顶尖学府,拉夫堡大学在《卫报》英国大学2020年度综合排名第4名,荣获“英国年度大学称号”、“大学设施奖”金奖。还曾连续五年荣获QS“世界五星+”大学殊荣。 

他获有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并从1999年开始,在拉夫堡主授凝聚态物理学。

2002年起,索布那克还被聘为校内学生公寓Warden of Harry French Hall of Residence的管理员。

问题就出现在这儿。

在公寓内,除索布那克外,还有一些副管理人员来帮助他一起工作,他们通常是大学的博士生。

2018年7月,其中一位管理人员对索布那克博士提出投诉,并说索布那克的离职将是“公寓里最好的事情”。

次年(2019年)4月,另一位管理人员指责索布那克发送给她的信息具有“攻击性”。

为什么大家都这么讨厌他呢?

  
原来,索布那克有一个习惯,就是在发送信息的时候,一连加上好几个问号。

比如说来自索布那克副手那的投诉中,是这样写的:“索布那克向我发送了“具有攻击性”的聊天信息。”

信息中,索布那克希望这个副手坚持已经决定的事情,并质问对方“你为什么不听”。需要强调的是,索布那克在这句话后连用了6个问号。

翻译成中文视觉效果上是这样

你为什么不听??????

投诉抱怨,这样的信息让自己感到丢脸,“索布那克用那么多的问号制造了一种不恰当的语气。”

索布那克和他发送的消息


在另一则投诉中,学生表示她被索布那克通知要去参加某个会议,但是索布那克的语气十分不善,“你一定要留下来吃晚饭吗????”是的,索布那克连用了四个问号强调参加会议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收到这样的信息的人认为,索布那克使用多个问号的语气是强硬的,具有威胁性和压迫性。


在收到几次投诉后,校方决定对索布那克进行调查,学生服务处主任曼努埃尔·阿隆索(Manuel Alonso)介绍,校方当时调查认定,索布那克在沟通交流中的语气和方式是“毫无帮助的情感宣泄”,并称这些信息令人感到羞耻,索布那克博士使用了很多问号,造成了一种“不合适”的语气。


最后学校决定给予索布那克警告,希望他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所改正。并表示多年来,在和索布那克博士一起工作的人中,有很多都是新来的学生,本来就对环境不太熟悉,而索布那克博士的语气更是给他们施加了额外的压力。
  
然后,你以为这就完了?

不!

2019年10月,该大学又收到了另一封关于索布那克的“惊人相似”的投诉,而这是18个月内的第三次投诉了。

投诉人是另一名协助管理学生公寓的副手。投诉指称,索布那克的行为和沟通方式“咄咄逼人,充满攻击性和对抗性”,甚至于是私人休息时间,索布那克也试图掌握自己的行踪。

鉴于一再被投诉,拉夫堡大学决定于2020年3月以“违反职业道德、不适任”为由撤去了索布那克宿舍管理员的职务。

被撤职后老师不服
反手状告学校获得1.44万英镑赔偿金

被撤职后的索布那克越想越觉得这不公平,于是2020年3月,索布那克因“不公平解雇”把拉夫堡大学告上了法庭,并提出了2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8万元)的赔偿金。



在法庭上,听取双方意见后,法官理查德·阿德金森说道:

使用多个感叹号或问号可能会很大程度地改变或影响收件人对短信的感知方式,并可能使原本中立的文字显得激进,恐吓或暗示怀疑。

截图自知乎

阿德金森还补充说,并没有证据表明索布那克在沟通交流中连用多个问号是偶发情况,“那一定就是故意为之的,他一定是想表达某种潜台词。”

并且在审问中,索布那克博士也承认了他的语气至少在某些情况下是不合适的。

但最后,阿德金森指出,校方的撤职决定同样是错误的,“因为有关于索布那克的很多投诉都是没有得到证实的,甚至最近一次的投诉,校方都没有开展调查、找到当事人谈话了解情况,就匆忙撤职。”

最后,经过协商,法庭将赔偿金的数额有所下调,判处校方赔偿索布那克约1.44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3万元)。

最后,阿德金森基于校方曾对索布那克的学生工作提出警告建议他注意沟通交流的方法方式。

目前,索布那克仍在拉夫堡大学任教。

高校师生的网络沟通是门学问

因为发消息爱打“???”被撤职自己状告学校后反获赔偿。这样一波三折的故事看下来不知道大家对于打问号是否有新的理解?

但其实,回溯事情本质,还是一个师生网络沟通问题。

在网络社交中,标点符号、表情包、语气词等早已经是一种常规的表达方式,但是因为不同年龄层、不同社交理解的原因,这些表达方式也在不断制造出分歧、衍生出特殊涵义。

尤其是在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中,就常常会产生一些误解

比如当面对“”这个表情时

导师对此的理解:露出老母亲般慈祥而亲切的微笑
学生对此的理解:是我又做错什么了吗?为什么要发个嘲讽又富含深意的笑

而这样的对话误解小到表情包,大到一段话因为所用词语可能自带语气情景而引来老师和学生的对峙。

前几天,小募在豆瓣小组 #今天被导师关爱了吗 看到一位同学的投稿,同学表示"因为一句话被导师说没教养,打电话骂了5分钟"。

事情原委是老师在指导一个创业类比赛,涉及到了图表问题,之前老师曾文字提过一次 但后期语音指导的时候学生没太听清,因为怕出错,就又问了一次,想确认一下,用的如下问法:


是的就是这样一句话,可随后,同学接到了老师的电话,“他直接早上打电话骂了我五分钟,说我爸妈没有教好我说话,说我在质问他。” 

对这样一句话,有网友表示,可能是“到底”这个词在老师看来是一种不耐烦的语气,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老师可能理解为学生是一种质问的语气。


而这样的经历也不止一个人有过,评论里,有网友表示自己也有相似的经历。

有一次讲题目的时候说了一句:“我觉得‘应该’没问题吧”。然后老师说“应该”这两个字给其他的同学非常大的误导,说我不懂装懂,没有水平...当着好多人的面骂了我得有十分钟。

还说用“应该”两个字的时候就是在告诉别人正确答案。但是我寻思“应该”不是表示推测不确定的意思吗?怎么就成我肯定了。当时真的被她语气和用词吓到了。现在想想还是觉得难受😣


也有同学开始了支招,表示为了不被误解,最好这样用词:

你应该“老师,不好意思我刚才没太听明白,我再确认一下,图是放上面还是下面呢?麻烦您了🌹” 


打出的话语不同,带给双方的理解就会不同,不管是老师给学生发“???”,还是学生给老师发的简单对话被误解。都离不开这些标点和话语可能自带的语气情景。

所以说,看似简单的网络沟通其实内含着说话艺术,所以如果实在不知道发啥好的话,咱们还是打电话沟通吧!(只要不被吓到的话)




动动小手加星标,浏览文章不迷路!

不用每天花费时间刷信息流

也可以随时看到自己喜欢的内容啦!



往期推荐

研究生复试那些令人窒息的问题...

2021-04-04

重磅:基金委公布2021查处不端行为案件(第一批次)处理决定

2021-04-03

指南针黑科技 || SEM现场/云视频团签+拼单巨额返利活动劲爆开启!!!

2021-04-03

免费 || 一个长期稳定的文献下载渠道,科研群体速看!

2021-04-03

教程 || 如何撰写一篇论文的摘要

2021-04-03


万事屋告示牌

关注我们

点了“在看”的小哥哥小姐姐

今年发IF>10一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