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基于金属-有机骨架衍生In2O3纳米晶体/分级多孔氮掺杂碳阳极的超稳定高倍率锂离子电池
文献介绍:
出处:Energy Environ. Mater. 2020, 3, 177-185
通讯单位:湖南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作者:Hanjiao Xu(第一作者)和Jian Zhu(通讯作者)
背景
随着化石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对可再生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可再生清洁能源被认为是传统能源最合适的替代品。
由于高工作电压、增强的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快速充放电容量的优势,锂离子电池在新一代储能装置中显示出显著的实用性。石墨是一种低成本材料,被广泛用作最先进的LIB阳极。
然而,理论比容量低(372 mA h g-1)极大地阻碍了它的进一步改进。因此,制备具有高比容量以及稳定的电极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思路:Zhu课题组选取In-MOF为电极材料前驱体,这是由于其随着退火过程中有机配体的分解,原位杂原子掺杂可以在分级多孔基质中实现,这产生缺陷位置并增强电子导电性,从而有助于离子嵌入和脱嵌入。
方法:作者首先通过首先采用溶剂热的方法制备了NH2-MIL-68(In)前驱体,进一步通过高温煅烧的过程制备得到In2O3纳米晶体/分级多孔氮掺杂碳复合材料(In2O3/HPNC)。
结果与讨论
结构表征:如图1a,b显示,高温处理后,交错的棒状结构保持良好。此外,NH2-MIL-68(In)在热分解过程后转化为具有足够内部空间的分级多孔结构(图1b–d)。
根据HRTEM图像(图1e),In2O3纳米晶体均匀嵌入分级多孔碳基质中,这保证了In2O3纳米晶体和碳基质之间的强粘附力,确保电子和离子在电极上的快速移动。晶面间距为0.292纳米和0.253纳米,分别与In2O3的(222)和(400)面一致(图1e)。
因此,所选区域电子衍射(SAED)图案(图1e中的插图)展示了(222)和(400)晶面衍射环,进一步证明了In2O3/HPNC的多形性特征。图1f–j展示了在整个体系结构中均匀分布的C、In和O元素。
注意到氮元素均匀分布在棒状结构中(图1k),这是由高含氮MOF的热解产生的。
从图2a可以看出In2O3/HPNC和In2O3的XRD图谱与c-In2O3 (JCPDS 060416) 非常吻合。然而,由于In2O3特征峰的高强度,导致碳峰并不明显。
通过拉曼光谱测试,如图2b所示,In2O3/HPNC能够表现出明显的D和G峰,分别对应于石墨的无定形碳和石墨碳,G峰的高度明显高于D峰没说明煅烧以后的石墨化程度明显增加,这导致其材料的导电性明显提高。
电化学性能测试:图3表示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图,如图3a所示,In2O3/HPNC阳极表现出623 mA h g-1的高可逆容量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每周期超低容量衰减0.017%。
超过2000次循环,远远好于纯In2O3 (只有117 mA h g-1在350个周期内相同的电流密度下)。图3b显示了In2O3/HPNC的显著倍率性能,在电流密度为20 A/g下,其容量可达577 mA h g-1,且在电流密度回到0.1 A/g,其容量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持。
在图3c中,随着扫描速率的增加,由循环伏安曲线包围的面积逐渐增加,而氧化还原峰几乎不移动,表明电极反应动力学显著。如图3d所示,阴极电流峰的b值约为0.673,阳极电流峰的b值约为0.735,说明扩散离子行为和表面反应行为同时涉及确定电极反应动力学。
表面过程是一种非扩散离子控制机制,它出现在电极表面或近表面,比扩散控制过程快得多。随着扫描速率的增加,扩散贡献受到限制,而非扩散控制机制对总容量的贡献增加(图3e)。
动动小手加星标,浏览文章不迷路!不用每天花费时间刷信息流也可以随时看到自己喜欢的内容啦!
往期推荐
2021-04-29
2021-04-29
2021-04-29
2021-04-29
2021-04-29
万事屋告示牌
关注我们
点了“在看”的小哥哥小姐姐
今年发IF>10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