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学习】一个奇奇怪怪的问题:博士生是否还需要读教科书??
一定要看到最后哦,参与讨论有惊喜~有奖讨论参与时间截止至2021年6月30日上午10:00
今日话题 #一个奇奇怪怪的问题:博士生是否还需要读教科书??
查看:1626428回复:816
「
必读」
感谢@大佬的话题分享,并将获得888指南针兑换积分奖励。
来源:王善勇科学网博客
最近有个研究生问我,他一直都很忙,导师布置了大量的文献/论文要读,他也很努力地去读,但感觉进展不明显。我问什么叫进展不明显?他告诉我说很多老师给的文献都读不太懂,对自己研究的课题帮助不大,问我怎么办?
我的理解是,别说研究生,就是很多大教授办公桌上都摆着几本本领域经典的教科书,干什么用呢?随时翻看。这说明,人无论哪个水平的,研究生也好,教授也罢,对某些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深度是需要时间沉淀的,是需要反复推敲才能懂得其本质,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并非一步到位。教科书是大量可靠经典的知识点系统的整理,当然很重要,很有帮助。有时候,我们读文献,读不太懂,其实是反映了自己对这个领域知识点掌握的不足,或者说一知半解。一旦在某一点上卡壳,就不想读了,也读不下去了。这其实并不能怪论文的作者。因为任何论文的作者写论文的目的其实只是希望被很小的一个圈子的人读懂,作者其实关心的也只是这个很小圈子的同行的评价与认可,就足够了。圈外的人,他们并不关心。换句话说,学术上进入某一个圈子是有门槛的。通常一篇文章很短,也就是十几,二十页,有的更短,不可能面面俱到,有些点,作者是假设读者是这个基础的。而一旦你欠缺这个基础,自然就会跟不上作者的思路而卡壳。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教科书会帮你。也许有人会说,这些教科书,我们本科,研究生阶段都学过了,而且考试分数很高,再读不是浪费时间吗?其实不然,老实说绝大多少学生当年读这些教科书,做习题的主要目的和结果就是为了考一个好的成绩,与真正掌握和精通教科书上的知识还差得很远。更重要的是,读博士需要创新,要创新,就要有质疑精神。质疑不是胡乱质疑,扎实的基础是关键,光有勇气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博士生该如何读教科书?什么样的教科书最有帮助?
市面上的教科书琳琅满目,中文的,外文的,什么样的都有。博士生该如何选择呢?在我看来,什么语言写的并不是太重要。有人说,要读就读英文原版的,这样才高级。其实大可不必。首先,不是任何一个人英文水平都能达到精读英文专著没有障碍。另外,也不是每本英文教科书都那么好。很多中文的,包括翻译过来的教材水准也非常高。教科书看多了,就内容而言其实是大同小异。对博士生而言,我认为但凡教科书的作者能把很复杂的问题用很通俗的语言表述出来,并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就是高水平的。博士生的目标不是为了考试成绩,而是要创新。创新的基础就是对某个知识点本质的掌握。
前段时间,我读了一本日本学者松岡元教授编写的《土力学》教材,有国内学者罗订,姚仰平教授翻译成了中文。这本书并不厚,但松岡教授对土力学的认识非常深刻,举重若轻,读起来很轻松。举个例子,土力学里研究土的渗流问题有一个基本定律:达西定律。他在讲这个定律的时候,很自然地会联系到我们初中学过的电流里的欧姆定律。这是容易理解的,因为无论电流还是水流都是在一定势的作用下有着相似的流动规律,它们的公式其实是一样的。进一步联想,热传导的公式也是大同小异。这就是联想思维。联想思维对创新是非常有帮助的。教科书能做到这一点,毫无疑问是高水准的。
最近,我参加了一个网上的seminar,准确地讲是一个seminar 系列。很多教授和研究生自愿参加,一个小时的时间讲讲自己的科研进展,然后是一个小时的激烈讨论,老师和学生之间,老师和老师之间,学术上激烈地碰撞,没有任何形式主义,全是干货。最近,一个教授介绍他用实验和离散元研究土力学中erosion的问题,工作很系统,很精彩。讨论环节,很多人和这个教授讨论他的实验或数值模拟目前只针对于沙土,粘土材料可不可行? 对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很多研究生太关注于离散元数值模拟的技巧而恰恰忽略了沙土和粘土的基本物理特征是非常不同的。沙土颗粒在离散元模拟的时候可以视作圆球,粘土颗粒比沙土要小很多,更重要的是,粘土的结构的扁平状的,在离算元中不能简化成圆球形。而这些是土力学中最基本的知识,很多研究生都忽略了。这时,我不由想起,我读博士的时候,一位大教授经常跟我们说的一句话,你的论文一定要有“土味”。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搞科研一定要抓住土这个基本材料性质,你的研究才是接地气的,才是站得住脚的。
我们最近一直在强调研究生也好,教授也好,搞科研要致力于从0到1。只有这样才称得上是高大上的科研,除此以外,就是浪费钱财,毫无意义。但在我看来,搞科研并没有什么绝对的所谓从0到1。 任何靠谱的科研都是基于前人的基础,空中楼阁的东西是靠不住的。什么是卡脖子的技术?但凡卡脖子的技术早就不是新的了。
当然,光看教科书也是不够的,要想了解最新前沿进展,还要跟进最新的重要论文。论文,教科书,相辅相成。除此以外,勇于实践,在工程实践中抽象出真正的科学问题,是对自己知识结构与储备更高的考验,因为绝大多数工程问题,并不是新的科学问题。
#你收到最特别的毕业寄语是什么?
下方评论区参与留言讨论,每5条精选留言,万事屋便会在其中抽取一位幸运读者赠送500指南针兑换积分。有奖讨论参与时间截止为2021年6月30日上午10:00,截止后抽取幸运读者赠送积分。
如果您有特别感兴趣的话题想分享出来与大家一同讨论,您可以将在文末留言中告诉我们,一旦被选择,将获得万事屋赠送的888指南针兑换积分。(科研疑惑、学习趣事、研究生生活相关均可)
留言格式:#话题名称示例:#关于研究生就业,你怎么看?
(左下角阅读原文获取指南针兑换积分获取方法和使用规则)
动动小手加星标,浏览文章不迷路!
不用每天花费时间刷信息流
也可以随时看到自己喜欢的内容啦!
2021-06-23
2021-06-23
2021-06-23
2021-06-23
2021-06-23
万事屋告示牌
关注我们
点了“在看”的小哥哥小姐姐
今年发IF>10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