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房市的苦日子,才刚刚开始(或持续5-10年)

春田啊 春风 2022-04-21



前情提要:上篇写了《南京,100万人在卖房(点标题直接阅读》,本来打算今天写《学区房的严峻形势》的,但后来发现直接写,会缺少数据分析铺垫,于是准备先写今天这篇。


  1. 驱动房价暴涨20年的3大发动机已“逆转”

  2. 年均住房需求减少660万套,暴跌44%

  3. 住房需求暴跌44%的3个巨大影响


本文通过深入的数据分析,发现市的未来其实非常清晰(为方便大众阅读,本文数据分析尽量简化,只进行粗粒度的素描)



01.  驱动房价暴涨20年的3大发动机已“逆转”



从2000年至今,我国的平均房价由1948元一路涨到10448元,涨幅超过了5倍,而这还不是最高的,北上广深这4大一线城市,房价涨幅甚至超过了30倍


然而今天,驱动房价暴涨20年的4大发动机均已发动重大变化:


第一发动机:经济发展20年12倍,降到3倍。2000年到2021年,我国人均GDP从960美元上升到1.2万美元,暴涨12.5倍。而未来2020-2040的20年,官方预计是到达3万美元区间,也就是涨幅是3倍左右。


▲红线为预测值


经济发展决定价格,新增需求决定产量。


第二发动机:城镇人口新增4.5亿人,降到1.3亿。2000年到2021年新增城镇化人口4.5亿,年均新增住房需求800万套。而2020-2030,预计城镇人口将再增加约1.3亿。比上一个20年,每年少700万人(七普户均2.62人,合270万户;城镇人均住宅面积40平):


年均新增住房需求减少270万套。


2015年,新增城镇化人口(住宅需求)见顶


▲红线为预测值

第三发动机:人均住宅面积增长100%,降到13%。2000年到2021年,我国城镇人口人均住宅面积从大约20平增加到40平。2000-2010年、2010-2020年中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年均增长3%、2.4%,按发达国家发展趋势预计2021-2030年中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年均增长1.3%-1.5%,10年约13%的改善空间。于是,可以计算出,比上一个20年:


年均改善住房面积需求减少350万套



第四发动机:适龄购房人数连续15年上涨,年均从多增650万人到减少500万人。


2014年,27岁购房人群见顶


▲红线、绿线为过去20年主力购房群体,黄线为现在及未来10年主力购房群体(注:2018年全球购房者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首次购房的平均年龄是27岁;贝壳2020城市购房报告显示30个一二线城市中刚需购房者平均年龄为33.2岁,未包括三四五线)


单年份制图趋势不明显,换算成5年均值平滑处理,得出下图:



红线:

1976-1980年均1771万人(2000-2005满25-30岁)

1981-1985年均2118万人(对应2006-2010年购房)

1986-1990年均2419万人(对应2010-2015年购房)

这3个5年逐年增长。2015年前后达到最高峰,这也是2016-2017年房价暴涨的人口基础。


绿线:

1991-1995年均2127万人(对应2016-2020年购房

这个5年已经比上个5年,年均减少约300万人


黄线:

1996-2000年均1922万人(对应2021-2025年购房)黄线第一段

这个5年比巅峰的2419万人减少了500万人,住房需求减少190万套

2001-2005年均1626万人(对应2026-2030年购房)黄线第二段

这个5年比巅峰的2419万人减少了800万人,住房需求减少300万套


02.  年均住房需求减少660万套,降幅44%


第一个数据:上述分析可见“年均新增住房需求”从三个方面一共减少810万套


城镇化减速:         减少270万套

改善住房面积减速:减少350万套

适龄购房人数下降:减少190万套


总计减少810万套。


第二个数据:《任泽平:中国住房存量报告2022》计算中得到大概的交叉验证539万套:


2021-2030年中国城镇年均现房需求大致为11-13.5亿平方米


取平均值为:12.25亿平方米


而2021年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7.9亿平方米(住宅占比87%,按人均40平、户均2.62人计算,合1498万套),17.9-12.25=5.65亿平方米:


减少539万套


虽然和本文计算的810万套有270万套的差距,但完全不影响趋势分析,那就是:住房需求急剧减少。


第三个数据:2001年到2021年的21年,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合计219亿平方米(1.82亿套,按人均40平、户均2.62人、住宅占比87%粗算)年均10.4亿平方米(866万套);新增城镇化人口数量3.8亿(需求1.45亿套),年均1833万(需求700万套)其他需求还有从人均20到40平的住房改善需求、折旧等。商品房销售占总住房供给的70%左右,其他还有农民带房进城、拆迁等(见《任泽平:2022中国住房存量报告》)。


过去21年年均年均10.4亿平方米(866万套)的商品房销售即可达到如今的住房均衡水平(早期需求<供给,后期需求>供给,结果平衡):2020年中国城镇住房套户比为1.09,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分别为0.97、1.08、1.12。一线略短缺,二线均衡,三四线已经过剩。


要知道过去20年有3.4亿人进城、人均面积翻倍的巨大需求,即使这样,年均10.4亿平都能做到供需平衡,而未来10年城镇化、改善需求都是减半的,可能实际需求都不足10.4亿平。


年均10.4亿平方米(866万套)也落在《任泽平:中国住房存量报告2022》计算的“2021-2030年中国城镇年均现房需求大致为11-13.5亿平方米”附近。于是得出第三个住房需求数据,相比2021年住房需求,


减少632万套


三个数据汇总可得:


减少范围在539-810万套之间,均值660万套

减少幅度在36%-54%之间,均值-44%


接近腰斩。这个需求降幅影响极其巨大,且深远,下面继续分析。


下篇文章分析“未来学区房的严峻形势”,结论绝对让人大吃一惊请点击下面的名片,关注公众号👇春风👇,持续阅读更多高质量文章:


03.  住房需求可能在2013-2015年即已见顶


2015年,新增城镇化人口见顶,
2014年,27岁购房人群见顶,
任泽平的分析是,2013年中国主力购房人群比例即已见顶:


与住宅需求可能最早2013-2015年即已见顶不同,商品房销售面积连续8年上涨:


商品房销售面积(亿平方米)从2000年的1.7增长到2021年的17.9,中间只有2008、2014两个年份出现下降,最近更是从2014年连续8年上涨,2021年达到历史最高值。

前面数据图合成后得下面这个趋势图:

上图可能存在需求高估,橙线假设27岁适龄购房人群全部购买了新房、新增城镇化人口也全部购买了新房,没有人买二手房。即使如此,供给仍然在2020年超过需求。


04.  住房需求急剧减少的3个巨大影响


商品房产能连续8年上涨,丝毫不顾忌需求减少,按照前面分析,相对需求,每年多生产出来的660万套房子,到底卖给谁?

房子终究是要用来住的,不可能无论你生产多少,就都能卖掉,就都有人买。当所有人都有房子住了以后,再买房就只能是投资(投机),但即使投资,也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不可能无上限的买房投资(投机)对吧?总会有个头

总有一天,终会供需平衡。当供需平衡的时刻,房地产销售面积会下降44%这会带来3个巨大影响:

第一个影响:房地产公司整个行业消失44%。很多公司会消失(或破产),房地产从业人员会减少44%。据统计,排名前50的民营房企有六成以上出现严重现金流紧张,也就是说目前恒大、融创等暴雷危机,远远没有结束。什么时候能结束?或许供需平衡的时候才能结束。

第二个影响:土地财政。根据《任泽平:房地产税试点:原因、方案、影响及展望》,2012-2020年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由20.0%增至30.4%。2012-2020年土地出让收入和房地产专项税合计占地方财政收入从27.1%升至37.6%。如果房地产需求减少44%,意味着相应的财政税收减少44%。

相当于地方财政收入总额会减少13.7%-16.9%,大约减少1万亿元(据财政部数据,2020年地方政府与房地产相关收入总额:10.4万亿)。1万亿能干多少事?

第三个影响:卖房难。房地产行业不能快速崩掉,地方也需要土地财政维持开支。但同时,住房建设、销售速度远远快于需求,也远远高于收入增长,需求、收入跟不上,你那边还拼命建房子,结果只能是新房难卖,只有降价便宜卖,才能卖的掉,这就是现在新房、二手房价格倒挂的根本原因。

于是二手房挂牌量急剧增加,这就是前几天写的《南京,100万人在卖房(点标题直接阅读,以后或许会越来越难卖。

虽然未来房地产市场会很难,但对刚需自住则会变得非常友好:房价不再快速上涨,甚至可能略有回调;买房自住能极大提高生活质量,稳定的家,孩子总是要上学,就要买房。个人判断,现在是刚需自住买房时机还可以。若想继续炒房,则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赚到钱。

而若要问:房地产行业减少的44%产能,多长时间能够消化掉?

答案或许是:5-10年。苦日子才刚刚开始。有些话不方便公开说,欢迎加作者好友(以及读者交流群),私下交流房市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