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讨:贯彻大食物观要把握六个重要原则
按
语言
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要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同时要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习近平总书记的关于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了更加深刻领会大食物观的理论意义和丰富内涵,着重从科技创新角度,探讨贯彻大食物的基本战略、发展潜力、关键路径以及发展政策等,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智库联盟在“大北农智库专项”的支持下设立专项战略研究课题,组织全国有关专家,按照不同重点领域开展了系统性的战略研究,形成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咨询报告。从本期起,《农科智库要报》将以“贯彻大食物观专题研究报告”编发,供交流研讨。
★
理论探讨:贯彻大食物观要把握六个重要原则
观点摘要:在贯彻落实大食物观的实践中,既要深入分析大食物观的理论规律,也要厘清大食物观的内涵与外延,理清思路,科学实施,防止走向“误区”,关键是要准确把握好“六个重要原则”: 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是贯彻大食物观的首要任务;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贯彻大食物观的优先前提;追求人民生命健康是贯彻大食物观的核心目标;应对全球多变局势是贯彻大食物观的重要方面;强化科技支撑能力是贯彻大食物观的根本出路;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是贯彻大食物观的重要保障。
一、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是贯彻大食物观的首要任务
人类的大食物系统是由植物产品、动物产品、微生物产品及其加工食品构成的复合食物供给体系。从供给侧来看,以粮、油、菜等为主的初级生产是整个食物体系的最大物质基础。肉、蛋、奶等动物产品“次级生产”的物质供给也是来源于玉米、大豆等主要作物的“初级生产”。从需求侧来看,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消费需求是吃饱肚子,在此基础上才能追求吃得更好或者吃得健康。因此,大宗粮食作物的安全供给是大食物观的核心基础,没有谷物等大宗粮食作物的安全供给,推进大食物观就是“空中楼阁”。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均水土资源少、人口数量巨大的泱泱大国来说,需要时刻清楚地认识到,保障粮食安全是永恒的课题,面对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的基本国情,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我国14亿人口,每天要消耗70万吨粮食、9.8万吨食用油、192万吨蔬菜和23万吨肉。我们通常提及的“粮食安全观”一般是指“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实行“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人均小麦、大米“口粮”处于常态化安全水平,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5%总体水平,粮食储备指数达到18%以上的安全线。与此同时,我国粮食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17%,肉类对外依存度达到9%。2021年我国进口粮食1.65亿吨,其中进口稻谷同比增长68%,进口小麦增长16.6%,进口玉米增长152%,大豆进口近1亿吨,肉类进口也在扩大。根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35年居民消费升级加快,主要农产品消费需求刚性增加,粮食还需新增加近1亿吨,其中玉米、大豆消费总量分别比2020年增长16%和9%,肉类、禽蛋、奶制品、水产消费分别预计增长24.7%、10.4%、32.6%和10.0%。总体而言,未来我国食物消费系统总体上将呈现“小麦稻谷口粮需求下降、非口粮类食物需求增长、食物总进口增长率超过国内产能供给增长率”的基本态势。这个趋势表明倡导大食物观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也是全面落实“以我为主、立足国内”农产品总体供给战略的客观需要。在贯彻落实大食物观的实践中,要坚决防止可能出现的忽视大宗粮食的倾向,必须把确保粮食持续稳定供给作为首要任务,要坚决遏制农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正确处理好粮食生产的“主战场”和“新阵地”的主次关系,在守住耕地“主战场”的基础上,科学有序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
二、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贯彻大食物观的优先前提
大食物观是基于整个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上的食物概念,既包含了农林牧副渔都是食物供给车间的“大农业观”,也包含了山水林田湖草沙都可以开发食物资源的“大国土观”。从生态系统理论上讲,农业生态系统是总体生态系统之间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落实大食物观必须遵循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规律与生态平衡规律,构建食物生产力与生态系统资源承载力和谐、平衡的大食物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以及“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的“两化”理念,是新时代推动大食物观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在贯彻落实大食物观实践中,要正视我国农业水土资源紧缺、生态环境压力大的现实国情。目前,我国人均耕地资源仅1.1亩,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且地区分布极不均衡。到2035年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降至1800 m3/(人∙年)。我国化肥消耗量占世界的25%、农药消耗量占世界的30%。近十年间,我国农药、化肥、农用柴油和塑料薄膜使用量分别提高17.6%、22.2%和13.2%和39.8%。每年产生的秸秆、畜牧粪便等农业有机废弃物超过40亿吨。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因此,贯彻落实大食物观,不论是主产区耕地的“主战场”,还是开拓“新阵地”,都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对于传统粮食主产区,不能继续走“大水大肥”、“单一追求高产”的老路,要从农业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出发,从以高产目标主导向以绿色生态为主的粮食生产体系转变,依靠绿色技术缓解农业水土资源紧缺局势和降低农业环境污染压力,实现绿色低碳的粮食发展之路。对于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的“新阵地”,更要避免走向大食物就是“大开荒”、“大开发”的误区,要坚持在执行严格生态保护红线不可逾越前提下,深入研究森林、草原、湖海、沙漠等适宜开发食物资源潜力与生态化开发路径,大力倡导“生态适应、经济适宜、规模适度”的大食物开发发展之路。
三、追求人民生命健康是贯彻大食物观的核心目标
从食物供应链的角度分析,所有食物生产的消费终端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千家万户的“米袋子”“菜篮子”“油罐子”和“肉坛子”,食物供给的最高目标就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美味佳肴和健康长寿的各种需要。20世纪70年代,食物安全(Food Security)概念在国际上被正式提出。半个世纪以来,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理论和实践的深化过程中得到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对食物安全的最新认识是:“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食物,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求及食物爱好时,食物安全才得以真正实现”。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食物消费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吃不饱或饥饿阶段、吃得饱阶段、吃得好阶段和吃得更加营养健康。FAO预计,到2035年全球将有32亿人进入“吃得好”第三阶段,食物消费以粮食为中间必需投入品获得更多的肉蛋奶等高蛋白食物为主;有超过30亿人口将进入“吃得更加营养健康”的最高阶段,人均粮食消费和高蛋白消费达到最高,食物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目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小康社会,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吃得更加多样、吃得更加营养、吃得更加安全是未来我国食物消费结构的主流趋势。从食物营养结构指标来看,我国居民的每日能量、脂肪、蛋白质和动物性蛋白的总摄入量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日能量摄入量略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每日脂肪摄入量,尤其是动物脂肪量则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每日蛋白量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减小,但主要还是以植物性蛋白为主,动物性蛋白量仍远低于发达国家。预计未来到2035年我国食物总蛋白需求量要增加30%以上。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蛋白供给来自传统种养业。面对未来食物营养健康的多元化需求,传统的食物供给体系在需求压力与生态压力的叠加作用下,已经难以满足人民生命健康所需消费变化的迫切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确立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多元化食物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四、应对全球多变局势是贯彻大食物观的重要方面
随着全球化不断发展,世界已经形成了互相关联的全球食物体系,世界各国都把保障本国食物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之变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后疫情时期人类面临食物安全、农业绿色转型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将更加严峻。未来气候变化将持续加剧,增加粮食安全的不确定性。2022年5月4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22全球粮食危机报告》中显示,2021年有53个国家或地区约1.93亿人经历了粮食危机或粮食不安全程度进一步恶化,比2020年增加近4000万人,创历史新高。我国已成为世界粮食进口大国,粮食进口量连续多年突破1亿吨,约占全球贸易量(5亿吨)的20%,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80%。2021年我国农产品进口额增加28.6%,其中谷物占9.1%,食用油籽占26.4%,畜产品占23.8%,水产品占8.2%。随着农业国际化进程不断加速,开放程度不断扩大,我国农业总体安全受制于国际贸易冲击的风险也在加大,未来全球农业竞争必将日趋激烈。我国应对全球农业食品供应链可控性不足,进口来源过于集中,进口利用方式以直接贸易为主,如2018年全部进口大豆比例中巴西占75%,美国占19%。后疫情时期国际农产品供应链的重新调整对我国形成制度性约束,俄乌冲突将影响我国粮食供给与农产品贸易结构,国际食品价格在一段时间内将在高位运行,对我国国内食物供给受到冲击。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食物生产体系的规划布局尚未得到足够重视。面对越来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大食物观,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和重要农产品供应链主动权。从传统的“小粮食”向“大食物”的观念转变,以国内大食物开发减少对国外农产品的依赖,是构建国内国外“双循环”的食物发展新格局,应对国际日趋复杂激烈农业竞争的重要路径。
五、强化科技支撑能力是贯彻大食物观的根本出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 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的新时代,农业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呈现出基因化、数字化、绿色化、营养化等新特征,对我国农业科技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中国农业大学研究评估,目前我国农业科技现代化水平仅为世界农业科技强国的62%,在迈向世界农业科技强国的路上,中国刚刚走完2/3的路程,正处于“爬坡过坎、冲刺跨越”的关键阶段。我国农业原始创新基础研究薄弱,许多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许多重要动植物种质资源和农业装备依赖国外。生猪、奶牛、白羽肉鸡、南美白对虾、苹果等的核心种源对外依存度分别为90%、70%、100%、80%、70%。与发达国家水平相比,我国主要作物单产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小麦单产为德国的78%、玉米为美国的55%、大豆为美国53%。我国土地产出率、肥料利用率、饲料转化率(猪料肉比)、水分利用效率指标值分别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35%、56%、86%、67%。贯彻大食物观,必须强化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在农业科技战略思路上,要调整科技领域布局,加强大食物领域的科技创新布局,重点要突破农林动植物育种核心技术,创新大食物生产所需品种,实现种源自主可控;突破智能农业与智能装备关键技术,提升我国食物生产的装备现代化水平,特别是注重林地、草原、海洋农业等特需机械装备的研发应用;突破绿色生态保护关键技术,确保我国高质量农田以及盐碱地等非耕地资源的永续利用;突破未来食品开发技术,创造丰富多样的未来新食品;突破山水林田湖草沙不同场景下健康食物资源的挖掘利用技术,深度开发“森林食物”“草原食物”“海洋食物”“沙漠食物”等全方位食物资源。
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是贯彻大食物观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和对农业的支持。恰恰相反,我们要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食物安全问题是一个涉及社会、经济、科技、政策、体制等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为大食物观的贯彻落实提供重要保障。建议国家研究出台《国家大食物安全保障中长期规划》,顶层谋划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大食物生产结构、大食物开发区域布局。国家要构建大食物供给与农民增收、生态保护“三位一体”的新型食物发展政策体系,重点是要进一步完善传统的粮食生产补贴政策与新型食物资源开发相结合的大食物支持保护政策;要进一步研究耕地保护政策与非耕地资源食物开发利用相结合的生态保护与生态补偿政策;要强化对新一代动植物生物品种及生物工程未来食品科技的超前部署与产业化政策突破;要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大食物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研究专家:
高旺盛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科技战略研究院院长、教授
陈源泉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科技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