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加快发展深蓝渔业的建议

智库联盟秘书处 中国农大国家农业科技战略研究院 2022-08-09


          向江河湖海要食物(2):加快发展深蓝渔业的建议

观点摘要:深蓝渔业是指面向深远海和大洋极地等渔业水域,构建“养-捕-加”一体化、“海-岛-陆”相联动的全产业链渔业生产体系。深蓝渔业是由深蓝生物种业、可持续捕捞渔业、深远海工业化绿色水产养殖业、高值化水产加工业、海上冷链物流和信息保障服务业等组成的战略性产业集群,是现代海洋渔业和海洋生物产业的新趋势。我国拥有300万km2以上的海洋面积。目前海水养殖主要集中于沿岸近海,由于养殖密度过大、病害频发和环境恶化等问题,发展空间受到严重挤压。据估算我国在深远海适合鱼类养殖的面积有7万多km2,几乎未进行开发利用。如果在这些海域开展鱼类养殖,水产品年产量可达3900万吨,成为重要优质蛋白食物资源的供给来源,向深海要食物的潜力巨大,同时发展深蓝渔业,是促进我国海洋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是强化南极生物资源利用、抢占极地战略制高点的有效抓手。我国的深蓝渔业还刚起步,需要在战略上摆在更加重要地位。建议:要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科技创新与成果产业化示范,聚焦深远海养殖关键科技问题,突破制约性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推进游弋型封闭式大型养殖工船、30-60米以深海域开放式大型网箱平台等新装备研发,选育针对不同海域特点、满足市场需求的适养品种,构建工业化生产模式;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产业发展,要根据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部署、渔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及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现状,研究制定《我国深远海养殖发展规划》;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引导现代深海渔业产业健康发展,探索专属经济区养殖生产管理制度,出台海水大型养殖平台设施、海上信息物流通道、陆基配套设施等基础性生产设施建设扶持资金和低息贷款制度,推进包括深远海养殖在内的水产养殖政策性保险纳入中央财政补助范围,扶持深远海养殖产业稳步发展。

一、发展深蓝渔业的意义

(一)发展深蓝渔业,是树立大食物观、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路径。渔业为人们提供了品种丰富、质量优良的水产品,为全世界提供了近五分之一的食用动物蛋白(FAO,2020)。与牛、猪和禽类养殖相比,鱼类养殖具有更高的蛋白转化效率,其饲料转化率分别约为牛、猪和禽类的6倍、3倍、和1.5倍(Fry等,2018)。因此,渔业已然成为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对粮食安全及优质动物蛋白保障供给的战略性发展方向。特别是在面临重大疫情、全球贸易战等特殊时期时,着力发展集养殖、捕捞、加工、流通于一体的深蓝渔业综合生产体系,将成为保障优质食物供给安全的新途径。

(二)发展深蓝渔业,是促进我国海洋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中国拥有300万km2以上的海洋面积。目前海水养殖主要集中于沿岸近海,由于养殖密度过大、病害频发和环境恶化等问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据估算在深远海适合鱼类养殖的面积有7万多km2,几乎未进行任何的开发利用。如果在这些海域开展鱼类养殖,年产量可达3900万吨(Gentry等,2017)。发展深蓝渔业,以深远海工业化养殖为主体,以海洋生物战略性种群资源利用为支撑,以物产高值化加工与冷链物流系统构建为保障,构建海水动物蛋白全产业链生产体系,将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新引擎。

(三)发展深蓝渔业,是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拓展自然资源空间的必然选择。世界海洋渔业捕捞产量增长放缓甚至萎缩,90%的野生捕获物种已经过度捕捞(FAO,2018)。未来水产品供应将更加依赖于水产养殖。中国实施了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和海洋渔船“双控”等制度,近海捕捞渔业难有增长空间,甚至下滑。而淡水渔业经过数十年发展,总产量占渔业生产总量的80%,但受到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传统淡水养殖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因此,发展现代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效养殖技术融合的深远海养殖,是实施产业转型,发展现代渔业的新举措。

(四)发展深蓝渔业,是强化南极生物资源利用、抢占极地战略制高点的有效抓手。20世纪60年代以后,全球食用水产动物消费量年均增长率超过了人口增长率,高于全部陆生动物肉类增长率,提供了人均动物蛋白摄入量的近20%(FAO,2020)。南极磷虾资源储量极其丰富,蕴藏量约近10亿吨,是全球海洋中最大的单种可捕生物资源,富含高品质蛋白、Ω-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及人体必需氨基酸,被誉为人类未来的蛋白资源库(谌志新等,2019)。以高品质南极磷虾粉为基础,开发磷虾油、磷虾蛋白作为膳食营养补充剂和功能性食品,实现南极磷虾的高值化综合利用,是拓展极地渔业资源开发的新抓手。

二、深蓝渔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世界渔业发展方式正在由传统向新型工业化转变,深蓝渔业作为一个具有探索性的新兴产业,近些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国内科研院所联合渔业养殖、海工、加工、金融等企业,积极整合优势资源,加快推动了深远海养殖装备发展。我国建造了全球第一座全潜式深远海渔业养殖装备“深蓝1号”、国内首座深远海智能化坐底式网箱“长鲸1号”,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等大型海洋设施与装备已于今年5月交付使用并开展生产性试运行。

深蓝渔业是集传统水产养殖、现代生物技术、现代工业设施装备、信息自动控制、现代物流与市场经营于一体的复合型新兴业态,是一项具有开拓意义的系统工程,我国在不少领域虽然走在了世界先进行列,但要实现良好的发展,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与挑战。

(一)深海渔业产业科技支撑尚有不足。深远海养殖已然成为当下发展热点,各种类型的大型养殖设施平台竞相投入产业化探索。在工程装备、养殖技术和成本效益等方面依然面临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安全性,设施装备抵御恶劣海况风险的能力仍需进一步大幅提升。二是养殖系统构建与工业化生产的系统性集成,专业化的工程技术需要回答好“在哪养?养什么?怎样养?”的问题。三是基础科学研究支持不足,如浪流环境饲养鱼类行为学与营养机制、养殖区域生态机制与环境承载力、配合饲料技术等。四是适合深远海的鱼类良种匮乏,影响了产业化进程。五是成本效益问题。设备成本较高,投资动辄上亿元。如何降低前期投资成本,如何在设施设备寿命期内如何实现盈利等,产业链需要不断优化。

(二)深海渔业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规则还有空白。近年来,行业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编制了发展规划,扶持推动了产业化探索,但还存在着政策法规空白等问题。一是养殖水域管理确权问题。深远海养殖水域是指25-100米以深的开放性水域,在我国大多在12海里以外,已经不属于《渔业法》规定养殖证核发范围,专属经济区的养殖生产行为“谁来管,怎么管”的问题尚未在国家法律层面明确,项目实施中存在着很大不确定性。二是设施装备设计所依据的安全性法规针对性不强。大多沿用海洋工程平台的规则要求,增加了相当多建造和运行成本。三是产业保险政策缺位。深海渔业养殖政策性保险一直未纳入中央财政补助范围,仅由部分地方探索实施,金融保险行业还未对深远海养殖所特有生产方式构建人员、物质和养殖生物的保险机制。

三、政策建议

目前,中国的深蓝渔业还刚起步,作为新兴产业往往需要在与传统产业竞争、替代的过程中逐步成长。

(一)建议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科技创新与成果产业化示范。设立国家科技专项,聚焦深远海养殖关键科技问题,突破制约性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推进游弋型封闭式大型养殖工船、30-60米以深海域开放式大型网箱平台等新装备研发,选育针对不同海域特点、满足市场需求的适养品种,构建工业化生产模式,回答好“在哪养?养什么?如何养?”的问题。理顺深远海养殖全产业链,解决好生产规模与成本效益的问题,形成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机制。

(二)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产业发展。深远海养殖产业化发展的系统性强,需要根据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部署、渔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及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现状,研究制定《我国深远海养殖发展规划》,提出适合我国海域特点和品种要求的深远海养殖主要生产方式,明确深远海养殖水域设立的基本条件,以及基于环境承载力的养殖容量评估方法、养殖许可证管理办法等,对产业进行总体布局、区域规划,因地制宜、因种而异,画好总体发展“路线图”“施工图”,为实施有序发展、全面构建陆海联动型深远海养殖新产业打好基础。

(三)建议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引导现代深海渔业产业健康发展。确定先易后难、典型示范、分步推进的原则,循序推进产业发展,逐步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一是探索专属经济区养殖生产管理制度,保障生产企业合法权益;二是出台海水大型养殖平台设施、海上信息物流通道、陆基配套设施等基础性生产设施建设扶持资金和低息贷款,缓解产业化前期资金投入压力,引导社会资本、金融创新产品进入,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三是推进深远海养殖保险机制建设,总结部分地区探索实践经验,推进包括深远海养殖在内的水产养殖政策性保险纳入中央财政补助范围,以降低生产者经营风险,扶持深远海养殖产业稳步发展。

 

研究专家:

刘  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研究员

刘永新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谌志新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研究员

徐  皓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研究员

刘英杰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