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萌兔的奇妙旅程》:百变“萌兔”带你穿越5000年历史

王悦阳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2024-04-01

每十二载,卯兔星官都会上线来到人间值班,这一年,被人们称做“兔年”。癸卯兔年已至,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的七集微纪录片《萌兔的奇妙旅程》于1月21日至27日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纪录频道、央视频播出。每集5分钟的时间里,全片带领我们穿梭古今中外,在深入浅出的影像表达中探寻中国十二属相“可爱担当”鲜为人知的进化历程,走进一场科学与文化相互印证又妙趣横生的萌兔进击史。

 

微纪录片《萌兔的奇妙旅程》如何实现“萌”风格和“萌”叙事?如何“以小见大”借由兔子讲述人类的历史故事?让我们一探究竟。


纪录片《萌兔的奇妙旅程》海报




从《水果传》到《我们的动物邻居》,近年来,科普类纪录片一改传统模式,以通俗性、趣味性话语推进科学知识的传播。《萌兔的奇妙旅程》在兼容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基础上,保留微纪录片简洁明快、以小见大的叙事风格,以俏皮可爱的解说和丰富多变的画面展现兔子的萌感,形成其独有的“萌”系风格。


在画面呈现上,《萌兔的奇妙旅程》将实景拍摄、棚内录制与动画制作相结合,充分捕捉兔子的萌感,搭配着形象的解说词,兔子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其有关的历史故事和文化现象得以生动呈现。全片大量使用微距镜头和特写镜头,搭建场景、变换灯光,捕捉还原大眼萌兔的“萌萌哒”模样,让观众对着屏幕也能“云撸兔”。


特写镜头捕捉萌萌的新生小穴兔


同时,全片融入传统剪纸、复古印花等多种元素,化静为动,让国画、马赛克画中的兔子和人类形象“动”了起来。这些色彩绚丽的动画元素让影片整体基调欢快活泼,描绘出一幅灿烂的萌兔历史。


色彩绚丽的复古印花动画


在解说词方面,《萌兔的奇妙旅程》将萌系解说词生活化、个性化、网生化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全片字里行间穿插了各种网络流行梗,“薅它”“美汁汁”“非常的哇噻”等句式短小、极具网感的解说词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弹幕”之间。


与此同时,全片将科普性的知识引入到故事逻辑中,并用时尚俏皮的话语进行诠释,遥远又陌生的“古代兔子”瞬间有了生命力。例如,在介绍兔子随人类迁徙的历史时,解说词把人类的迁徙比作兔子的“顺风车”,对于它们而言,“蹭吃蹭车只是基本操作,小兔子能有什么坏心眼呢。”


兔子随人类迁徙“穷游”到世界各地


此外,风格多变的音乐与全片基调相得益彰。例如,第一集末尾以放映胶片电影的方式讲述“鼠兔”与兔子的渊源,配以诙谐幽默的爵士乐,让观众仿佛回到卓别林喜剧电影的时代。“鼠兔”因长相酷似老鼠而被人类错认的事实,也带有了一种黑色幽默的意味。


第一集用胶片电影质感展现“鼠兔”与兔子的渊源



纵观东西方的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不论是“玉兔捣药”、“龟兔赛跑”还是“复活节的兔子”,人类出于本能,运用拟人化手法将非人类对象以及它们的经历归入人类能够认同和解释的范畴。


例如,第二集《外来兔子本地窟》用性格化、人格化的手法,对比了不打洞的野兔和打洞的穴兔两类种群的兔居环境。解说词用人类的“生活态度”来比喻穴兔“爱群居,易团灭”“打洞天赋无敌,挖掘机直呼内行”的穴居属性,还运用“实景+手绘”的趣味呈现将穴兔的居所“细致划分出育儿室、休息室等不同功能区”。


画面中,狭窄昏暗的兔子洞里“布置”了婴儿的摇篮、奶瓶、餐桌和电视,穴兔的生存空间与人类的“三室一厅”相互勾连,使得萌兔的吃喝拉撒仿佛跃然观众眼前。


第二集以“实景+手绘”呈现穴兔的居所


全片还运用第一人称来直接模拟动物间的对话、交流。四集《奔跑吧兔子》中,解说词模仿兔子的口吻对《龟兔赛跑》中兔子“天赋满满,却骄傲慵懒”的刻板印象发起反击,“卖萌我可爱,速度还飞快,嗯嗯,你人类继续编,我看你还有什么比赛。”借用拟人化表达,全片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动物自我叙述故事”的理想。


第四集开头模拟龟兔赛跑的场景


拟人化手法赋予动物以情感,捕捉人类与自然在情感上的共通,从而体现生态中心、万物平等的自然观念。《萌兔的奇妙旅程》不仅让兔子成为了影片的主角,也让每一个种群、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兔子展现其独特性,让每一只兔子得到个体化、富有生命的诠释,用平等的心态记录人与动物的故事。


“兔子朋友”为人类带来陪伴和慰藉



“文化符号”是人类在实践与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历史人文类微纪录片将短小精悍、寓教于乐的视听语言与历史文物的深厚意蕴相结合,通过再现或建构文化符号,记录、传播与传承中华文化。《萌兔的奇妙旅程》融合了动物科普纪录片与历史人文类纪录片的内容与特点,不仅讲述兔子的进化史,还巧妙地融入成语、神话、风俗习惯等,深入阐释兔子在中华文化中的符号象征和多重寓意。


全片开头展现古今中外有关兔子的各类“文化符号”


第五集《兔子星球》以兔子“多生多育,以量取胜”的繁殖历史,阐释中国北方用兔子花馍和窗花传达多子多福的寓意。


北方的兔子花馍和窗花传达多子多福的寓意


第六集《小白兔白又白》从“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的儿歌入手,引出唐诗中天子打猎不忍射兔的故事,代表了人类与兔子之间情感联系的升华。


唐诗中天子打猎不忍射兔的画面


第七集从古人对月亮上是否有兔子的疑问切入,讲述古今与兔子相关的神话传说和航天探测。例如,因月亮表面的月影形似一只环抱的兔子,自古兔子便与月亮绑定,在中国流传着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在西方则有象征月亮与身孕的月神。现如今,我们还会联想到远赴月球的“嫦娥号”月球探测器、“玉兔号”月球车。


《萌兔的奇妙旅程》在文化符号编码的过程中兼具了科普性与审美性、民族性与世界性,抓住民族精神内核,构建对于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第三集《我们的兔子朋友》展示了仰韶文化遗址中的野兔化石并告诉观众:野兔的饮食结构中可能有黍和粟。这证明早在4900多年前,“兔子就与走向农耕文明的人类建立了互相蹭吃蹭喝的关系”。也就是说,兔子不再单指一个物种,它更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农耕文明。


兔子与农耕文明的人类建立了“蹭吃蹭喝”的关系


从《孙子算经》中的“雉兔同笼”、兔毫毛笔到现代的宠物兔子、“玉兔号”月球车,兔子从远古走来,在与人类的互动中转化为丰富多样的文化符号。纪录片影像的编码与解码,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信仰、精神、理想和价值观念,有效激发了观众对这些文化符号丰富内涵的求知欲。



《萌兔的奇妙旅程》以萌化的视听语言、丰富多彩的视觉盛宴,深入浅出地追溯萌兔的前世今生、生物习性与文化现象,金句频频、爆梗不断,让观众在全程“姨母笑”的观看体验中,既能对着屏幕“云撸兔”,又能收获有关兔子的满满干货。


萌兔的奇妙“旅程”在此将告一段落。正如影片中一体两面的兔子一样,“它的柔弱中蕴藏着生存的智慧,潜伏着凌厉的生机”。面对广阔的自然与未知的宇宙,人类一路走来或许也拥有相似的生存智慧,纵使柔弱、逃避、胆怯,我们依然拼尽全力,去面对袭来的命运,并生生不息。



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往期回顾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王 侯 李金斋

编辑:王悦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