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 Vipassana(内观)
今天跟大家谈谈 Vipassana。这个词古代翻译为“毘婆舍那”,或者翻译为“止观”的“观”,现代人统一叫“内观”。
这个术语,这种修法,在唐代以前的佛教是非常盛行的,可以说原本应该是汉传佛教的主流。可是到了明清时期,佛教庸俗化,知道 Vipassana 这个词的人越来越少,以致今天非常陌生。最近几年藉由南传佛教的影响,才重新又重视起来。
不过我们现在谈的不是葛印卡传承的Vipassana,而是宗萨钦哲仁波切经常谈的Vipassana。
这几年仁波切谈得特别多,几乎已经到了每次公开课都会谈到一点的地步。现在假定大家已经或多或少听过仁波切对 Vipassana 的教授(没听的赶紧去听),咱们就直接切入正题:实修 Vipassana 最重要的是什么?
01
-
什么不是 Vipassana ?
首先,你必须知道什么不是 Vipassana?
例如说,我们现代人都很忙,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赶快”的状态。吃饭的时候,想着赶快吃完,好早点出门。出了门就想,能打车就不骑单车了,干嘛浪费时间。到了公司就想,赶紧找人谈话,把上午的事情赶紧做完。
回到家就想着赶紧洗澡,洗澡的时候就想赶紧睡觉,早睡比较养生呗。早点睡就想着定个闹铃,明天早点起。我们的一天就是这样度过的。
截图《心灵奇旅》
即使我们请了假去旅游,我们订好了所有的计划,匆匆忙忙来到五星级酒店,匆匆忙忙来到海边,就往沙滩上一躺,然后就对自己说:我要休息!我要休息!我要好好休息!
我经常跟大家说,这个叫“使劲儿休息”!这个并没有真正的放松。在吃饭的时候没有想着吃饭,休息的时候没有好好休息,陪孩子没有真正在陪孩子,看书没有真正在看书。这种状态就叫做“不 Vipassana”。
截图《樱桃小丸子》
我刚刚说的,我们普通人的一天,就是 “不 Vipassana” 的一天。我想大家很快就会联想起某个禅宗公案。禅师说,普通人就是吃饭的时候想睡觉,睡觉的时候想吃饭。对!没错,大师的话就是这个意思,就是我们真实生活的写照。
02
-
没有一个“当下”可以安住
你又会问:这个是不是就是“安住当下”?
我其实很讨厌这些专业术语。因为这些词被大家用烂了。如果我说安住当下,就会让大家立即想到,有一个“当下”可以被安住。于是乎一大群人开始着急地去寻找那个叫“当下”的东西,非常可笑。
安住当下的修行就变成了:吃饭的时候在找当下,走路的时候也在找当下了。就如同去海边度假,急急忙忙找一个叫做“休息”的状态去了。明白吗?“找休息”不是休息,不找任何东西,才是休息。
截图《蜡笔小新》
不努力去安住当下,才是真正的安住当下!这还只是“当下”一词引来的麻烦。更不要提“安住”了,会引来更多的麻烦。
好,上面这些能听懂对不对?下面,精彩的来了!
如果我们所说的当下,仅仅是吃饭睡觉,那还算能接受的了。现在我们要说的是,你人生中的某个阶段,就有点难接受了。
比方说,此时此刻,你的孩子正在准备高考或中考,那么你是什么心情呢?
你一直在焦虑对不对?你一直处在一种状态,就是非常在意他考得怎么样。你希望他尽快考完,好结束你这个焦虑的状态。你承诺孩子考完好好旅游一趟,就是因为现在这个状态太折磨人了。
截图《蜡笔小新》
就是这种感觉,就叫 “不 Vipassana”。此时此刻,你的心是硬邦邦的,你没心情干别的事情,就希望这种状态尽快结束,这件让你揪心的事情尽快过去,我好去预备下一件事情的发生。
我再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因为疫情而滞留国外,这个时候,他会不会觉得这是一个临时状态?如果他觉得这是一个临时状态,一个不稳定的状态,他的焦虑感就会产生。
他会想:家里的两盆花有没有人打理?冰箱里还有留下的食物,会不会长毛?最重要的是,公司没人打理,大家会不会在磨洋工啊?等等等等。他会想很多这样的事情,因为他认为,他此刻的状态是不正常的。
这种分析可以应用在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上。
再比如说做生意这件事。我们小时候理解的做生意,是一个非常单纯而浪漫的过程。无论我做什么生意,当客户来询价的时候,我们就告诉他价格,当对方把钱打过来了,我们就发货,这种做事情的方法,可以说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多么得浪漫。
可事实上,生意不是这么做的,生意是要我们想尽办法去找客户。像我们这样的软件公司,必须不断地改进产品,不停地开发。
有时候我会开玩笑地说,我真想跟那个老中医换个工作。因为他的工作是往办公室一坐,等着病人来找他。来了一个人就看一个人。这个人走了,他也不会再想,不会牵挂。禅宗叫“过境不留”。
多好啊,一点心力都不会消耗。而我们的心是一直揪在那里的,一直在想产品啊,marketing 啊,这种揪心的状态,就叫“不 Vipassana”。
如果你干 IT 这一行,那么我就建议你,从一开始就想清楚,这一行是没有尽头的。
仁波切的一个比喻特别好地说明了这种问题:假如你家的抽水马桶漏水了,然后你用透明胶带,把漏水的地方粘起来,再涂上白色油漆,你就觉得自己修好了。这就是 IT 圈,不,是整个轮回的真实写照,对不对?
假如今天,我们的产品 2.0 上线,晚上决定吃顿牛排庆祝一下。如果我们真的去聚餐了,弄了一个盛大的场面,开红酒,大大地挥霍一把,我可以保证,我们每个人心里想的都是 3.0!没有一个人会允许他的心还停留在 2.0 上!
你肯定明白我在说什么。期中考试考得好,立刻想到的是期末考试。庆祝今年业绩的庆功会,一定会演变为对明年的业绩的担忧,或至少是展望吧。
假如在我们公司,有个年轻人,他吃牛排的时候没有去想 3.0 的事,就是停留在对 2.0 的庆祝上,回家之后也是好好睡觉,那他就是 Vipassana。但是我敢说,在 IT 圈我没有见过一个这样的人。在他的心里没有对 3.0 的纠缠,他的心没有受 3.0 的影响。
如果没有预期,他就不会去海边“使劲儿休息”,不会赶着去放松。我们就是如此地生活在一个由无数的期望和恐惧所编织的虚幻之网当中。最可气的是,这个网还是我们自己编的!
截图《瑞克和莫蒂》
即使我这么说,仍然没有真实地表达出那种恐怖的感觉。我们的一切心思,都是互相牵动的,最终就是两样东西:期望和恐惧。这两样东西可以看成经线和纬线,它们大量地纠缠,编织起来,令我们束缚在轮回之中动弹不得。为了交流的方便,我们还为此取了一个专业的名字,叫做“业力”。
03
-
我们该怎么办
那么,我们要怎么修呢?
我们先说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此时此刻,不去想过去的事情,不去想未来的事情,不去想令你焦虑的事情。
想什么呢?只想你现在的状态,此时此刻的你,你的心情,你的念头,你的心态,你的情绪,你喝的这杯咖啡,你坐的这个位置,坐的姿势,你手上拿着的手机,你手腕戴的手表,你对面坐着的人,你肚子里咕噜咕噜的声音,乃至你的痔疮,有一点隐隐的痛。
这些都是你现在的状态。教科书上会说,观你的心,或者说观你的念头。
我很怕这些概念,概念一弄出来就会被人糟蹋。心和念头这两个概念,早就被人糟蹋两千多年了,我用的时候会比较谨慎。总之呢,就是体会所谓的“当下”的状态,无论是什么,你就只享受当下。
电影截图《心灵奇旅》
例如,刚刚有救护车开过去,你就享受那个汽笛声。然后是扫地车开过去,你就享受那个灰尘。我这么说有一丢丢自虐啊,对,你就是享受那个灰尘。
假如你此刻握着一杯咖啡,享受那个香味。假如你担心生意做得不够好,银行户头上没有足够的钱,欠别人的钱还没有还,那么,请你关注你现在的状态,而不是焦虑还钱的事情。
就享受你此时此刻的状态,就享受你尚未还钱的状态。想想看,你凭什么认为,现在的状态是一个临时的状态?你凭什么认为,这是一个不好的状态?你为什么要着急?着急祛除这个状态,进入下一个状态有什么帮助?下一个状态就真的好吗?只要你努力的方向是从欠钱变为不欠钱,这个东西就一直在折磨你,令你一直焦虑。
截图《瑞克和莫蒂》
你可能认为,不啊,我平时都不在意这些的,我没有焦虑的。那也不一定。在你接受 Vipassana 的训练之前,你可能不知道你的潜意识里在想什么,你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状态。那种担忧是一直在的,陪伴你睡觉。
所以我们现在说的呢,就是 mind training,就是心的训练,藏文叫 Lojong。今天没有哲学家的语言,没有见地的语言,今天用的全是修行者的语言。
现在就开始你的 Vipassana 之路。像我刚刚说的那样,先从表层的感受开始修,先从咖啡的香味开始,从屁股的感觉开始,从马路上传来的噪音开始。
截图《瑞克和莫蒂》
这些还只是粗颗粒度的感受,接着你会越修越细微。刚开始的时候,例如生气的时候知道自己在生气,这个不算难吧。但是初学者立即会有两种反应。
第一种反应就是,“园长,我知道我自己生气了,我当下就观到了自己生气,可我还是生气,怎么办?”第二种反应就是,“园长,我一直在观,一直在观,可是我憋不了多久的,只能坚持15秒,然后就撑不住了。”
04
-
看着自己的念头
真正修过 Vipassana 的人就知道了,这两种都是初学者的正常反应。如果你有第一个问题,我看着我的怒火,可是我仍然怒火中烧,怎么办?不怎么办。没有下一步,你要修的就只是看着它。
这里我们要说两点,第一,你期待的结果是“遏止怒火”,那么这不是 Vipassana 的主题,也不是佛法的主题。佛法讲的是有因必有果,我们需要在平时修,才能避免或减轻下一次生气时的情绪。而不是当情绪来的时候,如何魔术般地让情绪消失。那就是诸缘汇聚,却期待结果不要发生了,这是幼稚。
截图《瑞克和莫蒂》
第二,仁波切经常说,习气最希望的,就是你去与它纠缠。你打它,骂他,他都开心,哪怕戳他一下,它都更有能量。它唯一害怕的,就是你不去理它。所以,Vipassana 的修行就是看着它。
仁波切还有一个搞笑的比喻。好比男士在野外小便,一会飙到左边,一会飙到右边,还哼着小曲。可是只要有一个人在看着你,你就立刻规规矩矩的小便,甚至尴尬到尿不出来。
情绪也是如此,只要你在 Vipassana,你在看着它,它就不能自我膨胀,它甚至有可能慢慢就消失了。
因此,对于真正的 Vipassana 修行者而言,没有下一步,你就是知道你在生气,你就只是知道,齐活了,不用再想别的。第二天你还是这么修,第三天你还是这么修,一直这么修下去, 你的觉知会变得越来越细微,你的心会变得越来越有力量。
当你的心变得越来越有力量的时候,有一天,你会突然看到你生气的全过程。它不再只是一个点,不再只是结果。
从将要开始生气,到真的生气了,到你持续生气,到气开始消退,心开始松动,最后到气全消了,然后去赔礼道歉。就像一个人在看电影,看剧本一样,整个过程都能把握的住,这就说明你的心更有力量了。
你现在的心,是像石头一样坚硬的,不够柔软,因而在情绪来的时候,也没有觉知,沦为情绪的奴隶。
截图《妈的多重宇宙》
如果你去上禅修的课,老师问你,有觉受吗?什么叫觉受?是腰痛吗?是腿痛吗?是不是心好平静啊,好空啊?这些玩意儿是没用的。老师问你的真正意思,就是你的心有没有变得更加灵活,更加细微,更加强大。
第二个问题,你不需要坚持。如果你在坚持,那就说明你修得不对。我们现在谈的是觉知,这是一个没有时间的过程。不能说我觉知了一分钟,没有这种说法。
你一定是在找那个念头对不对?那是错误的修法。禅宗说应该“不迎不拒”,不要试图去迎接,不要试图去追随,不要试图去抗拒,不要试图去影响它,就像前面所说的。
05
-
“看见”厕所的门把手
仁波切还举了一个特别好的例子。他说,你家厕所的门把手,你从来没有“看见”过它。
是的,你每天至少用三次,但是你却从来没有“看见”它。为什么?因为你总是着急做完这件事,上厕所是你人生当中最无聊的事情之一,上厕所不可能成为你的一个目标,你想尽快结束它。你的心在 “不 Vipassana” 的状态。
我们大部分人都这样想,我们希望我们的人生不要睡觉,不要洗澡和上厕所,那会省多少时间啊,人生的所有时间都能拿来做有意义的事了。其实啊,这种想法才是幼稚的。
截图《时间规划局》
如果一个众生,他真就不需要吃喝,不需要拉撒,不需要洗澡,他的身体完全干净,或者他没有身体需要滋养,他就会幸福吗?快乐吗?我告诉你,一样不快乐!
为什么?因为烦恼是内生的。贪嗔痴在内而不在外。没有身的众生一样会感觉到心的孤寂,或者心的疲倦。也许他的贪和你的贪有不同的表现,但他仍然是有漏的。这样的众生,他只是 life style 与你不同,完全没必要羡慕他。
所有羡慕别人的地方,都是你对自己的期望。
假如有人每天只睡4小时,你会羡慕得不得了,对吗?你会不会觉得,他每天比你多出两三个小时来,他比你多做很多功课,比你多念很多咒,多拜很多大礼拜,多打很多坐,在群里报数的时候,他比你多报一个零。
源自互联网
So What?他会比你先解脱吗?不一定吧。这就是我们的问题!我们总是 focus 在错误的事情上,我们总是依赖错误的东西。
所以,仁波切说,在你修行 Vipassana 一个月之后(也许根本不用一个月),突然有一天,你看见了你的门把手。不是今天,因为今天我这么说,你很可能回家主动看一下门把手(其实也很好,但不是我们正在说的事)。
在此之前,除了你买门把手的那一次,你见过它,之后就再也没见过。但是这一天,你突然看见了。你还可以看见你的书桌,你还可以看见书桌上的花纹。你还可以闻到小区的花香。
在深圳,每个周末都有大量的人开几个小时的车去市郊外赏花,却从没有闻过自家小区的花香。为什么?因为我们每次经过小区,都是匆匆忙忙去上班,或者送孩子上学,或者回家,对不对?你从没有让你的心离开 “不 Vipassana” 的状态。
我这么说,不是让你现在就下楼去闻花啊。不是刻意去做这个事情。而是说,在你修行 Vipassana 之后,有一个现象会发生,这个现象就是,你的心会变得柔软,你能看见你平时看不见的东西。
源自互联网
然后,进一步地修行,你会关注到你人生中的各种状态,例如你的工作。在你修行 Vipassana 不到一个月后的一天,你突然在想:我们为什么需要 3.0?我们的软件产品,为什么需要不断地升级?这个时候,你的焦虑感消失了,你不再着急 3.0 的事。
为什么你之前会着急?因为你觉得 3.0 出来会“怎样怎样”。这个“怎样怎样”就是缺乏对空性的理解。突然间,藉由 Vipassana 的修行,你对空性的理解更进了一步,你一下子就放下了,这个“怎样怎样”突然就消失了。
这并不是说,你会停止开发软件的新版本,而是说,你仍然会去做,但你会在心里清清楚楚,而不是糊里糊涂地,被某种力量推动着走。这个“某种力量”,就是我们所说的“业力”。
截图《瑞克和莫蒂》
有人会问,修行 Vipassana 会不会让我们变成慢性子?拖延症?变成一个懒惰的人。这么问是因为刚刚提到了“我们不再着急”。
其实吧,着急这个词在今天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如果你说的着急,只不过是时间上的快马加鞭,那是没问题的,不是我们今天 diss 的对象。明白吗?我是说,在修行 Vipassana 之后,你也许会变得效率更高。但是如果你说的着急,是一种焦虑的心态,那就是修行 Vipassana 之后会减少或消失的。
你会把 2.0 已发布 3.0 尚未开始的那种状态,当作一种正常的状态。就是说,此时此刻,无论发生什么,它就叫做正常。为什么是正常?是因为缘起性空。此时此刻,无论发生什么,它就是因缘和合的,它就是空性的。
截图《樱桃小丸子》
这有点像人类杂交的猫,它们天生就有基因病,可以说很痛苦,因为痛苦,就表现出那个柔弱的样子。人类就是喜欢它们柔弱的样子,很心疼人,很可爱。
而猫呢,你可以想象一下,它们一辈子都处在一种疼痛之中,以至于它不知道别的猫是不疼痛的,它不知道那个疼痛的状态是被人创造出来的。
我们其实就是另一种基因病,我们也是始终处在一种焦虑当中,这种焦虑是我们自己一点一点创造出来的,我们却早就麻木了,感觉不到,始终处在急着要进入下一个状态的焦虑中。
不论你的命运如何,运程如何,不论你是拥有n多房产,还是拥有n多债务,不论你是身体特别健康,健康到你常常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身体存在,还是,早上起来的时候就头痛,并且头痛会持续一整天,都是一样的。
我们被自己编织的焦虑之网牢牢束缚,连拖延症也都是此焦虑之网的副作用之一。
06
-
头痛怎么修
说到头痛,我想多说一句。其实我就是经常头痛,经常头晕。
有人觉得这个很难修 Vipassana 吧?头痛的时候,什么都没心情想,还观什么自心。大部分人遇到头痛头晕,肯定会想,我现在什么也修不了了,我不能专注,我的心被这个头痛头晕牵着走,我现在必须吃药,我现在必须打坐,我现在要去做个按摩,等我好了再修吧。
那么我给你一句忠告,当然你一定要去吃药,你一定要去治疗,只要有一个办法,有可能能治好你的头痛,你都应该勇敢地去尝试,哪怕是一个气功老师,你觉得是可信的,你都应该去追随他。
截图《飞屋环游记》
但是,如果你今天听进去我说的话,那么你就应该从现在开始修 Vipassana,不是明天,不是下一个时刻,因为下一个时刻非常有可能比现在还糟。你怎么知道你的头痛会好转,而不是越来越恶化?你怎么知道你还有明天?
事实上是,头痛是最好的修行对境。因为我自己头痛,我才敢讲这个话。
第一,头痛先教会你无常,我有可能下一秒钟就好,也有可能下一秒钟就更坏。
第二,头痛再教你苦,一切众生都处在莫名其妙的痛苦中,从基因选择的猫,到乱吃乱喝的你,从世界首富,到美国总统,再到那些看起来身体很好的人,他怎么能避免头痛呢。
截图《樱桃小丸子》
我认识一个教拳的人,身材高大魁梧,据说深圳莲花山所有教武术的老师,看见他都要横着走,那么能打,当然学生也多,挣钱也多。结果有一天,他跑来说,他脑子里长了一个瘤。虽然很小,也不知道是不是恶性的,但是会有点隐隐的痛。你看,谁能避免头痛呢?释迦摩尼佛也头痛。
第三,借着头痛这股劲,你干脆修个自他交换吧。愿一切众生的头痛,加在我的身上,愿其他众生不再头痛,由我独自一人承担。看,多好的愿,又修了无我和菩提心。
第四,由于我的习气,我过分地关注了头痛。由于我的习气,我没能把头痛看成是不真实存在的,是因缘和合的假象,我把头痛看成了一个有实体的东西,因而才会痛苦。
痛苦不是痛,痛可以仍然存在在那里(仍然可以修 Vipassana),但痛苦是因为我的执着而产生的。我会抱怨气温突变,我会后悔昨天没加衣服,我会怀疑中医老师开的处方是不对路的,我的所有这些情绪导致了痛苦,而不是痛本身导致了痛苦。能想到这一层,你的痛苦会立即消失(相信我),但痛仍然在那里。
源自互联网
痛和痛苦分别有自己的因,痛的因是寒气强和体质弱,而痛苦的因是邪见。
所以,一个头痛把大乘佛教从头到尾全修了一遍。无常,苦,无我,空,就是大乘佛法的四大基石。
今天就讲这么多。请大家从现在开始修,不要说“等我恢复正常了再修”。什么是正常?此时此刻就是正常。而不是你假想的那个所谓正常的状态。也许那个状态才是真正的不正常。
请安住当下,但并没有一个东西叫做当下,可以被安住。你现在的状态就是当下,你的痛苦,你的焦虑,你的痔疮,你的眼镜,你的嘴巴,你嘴里的咖啡,就是当下,就是此时此刻,请了解,请觉知。
点击关注我的公众号
一起交流困惑,探讨佛法和人生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