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华第一经?
有人对《四十二章经》感兴趣,今天园长就和大家聊聊这部经背后的故事。
《四十二章经》可以说是汉传佛教第一经,为什么是第一经呢?那就要从汉传佛教是怎么来的开始讲起了。
在公元前五六世纪,佛教由释迦牟尼佛这个人创立,然后到公元前三世纪左右才有了佛经,公元纪年左右,有了大乘佛教,大乘佛教蓬勃兴起。
到了东汉中后期,我们有一个皇帝叫汉明帝,他晚上梦见一个金色的人在空中飞行并且跟他讲话,第二天醒来后他就问大臣:「朕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你们谁知道这个梦的寓意?」很奇怪,大臣当中真有懂佛法的(说明当时民间已经有了佛教信仰),他知道佛菩萨的概念,他就说:「皇上您梦见的好像是佛菩萨」。皇上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由于汉明帝的好奇心,他决定派几个人去西域求取佛经佛像。出使的人中有一个是外交官,叫张骞(这不是西汉那个张骞,但是同名同姓,有意思吧),有一个人是博士,叫王遵,还有一个将军叫秦景。很奇怪,去取佛经和佛像,还要带一个将军去,意思是说先礼后兵,是吗?如果对方愿意给就很好,如果对方不愿意给,将军就带几个兵去,看你能惹得起吗?(园长乱讲的,笑死)
所以古代外交一般情况下都是这样一个组合:外交官、将军和博士。(博士也不是我们今天说的博士,而是过去在朝廷里面担任的一个官职,字面意思是博览古今,职责是为朝廷提供决策意见,有点像今天的「智库」)
这一行人去了西域,然后他们真的取来了佛经佛像,还带来了两个出家人,这两个出家人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两个外来的出家人,一个叫摄摩腾(也译迦叶摩腾),一个叫竺法兰。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间点大乘佛教虽然已经在印度兴起了,但还没有发展到足以蔓延整个西域,因此,迎接张骞他们的还是小乘佛教,他们带回的是小乘佛教的佛经和出家人。
接下来我们就要说关于佛经翻译的问题了。
我看过一本西方人写的历史书,书里说,历史上中华民族(汉民族)的文明水平是要高于周边民族的,所以历史上其他民族统治汉人的时候,也都是要学习汉文明的。(只有一个民族在统治汉民族期间没有被汉化,那就是蒙古族,所以元朝几十年就结束了)实际上这与儒家文化的很多东西是相关的,这个我们有机会再聊。
这本书里还提到,「汉文明」心甘情愿地接受、学习外来文明,历史上只出现过两次,一次是佛教的传播,另外一次是邓小平号召全国学英语,这两件事情是非常不得了的。
一个一贯以自己的文明、自己的文化而自豪的民族,是怎么突然间拜倒在佛像下的呢?这就是佛教了不起的地方:佛教其实并不在乎它的形式,佛教没有把中国人印度化,也没有把西域人印度化。如果它试图把西域人印度化,那么佛教连西域都传不过去,更不要说传到中国了,对吧?
当然,佛教除了征服中国以外,也征服了日本,征服了东南亚的许多国家,道理都是一样的,它没有要求我们去做印度人做的事情,而是让佛法中国化,变成中国老百姓能接受的佛法。
对比现在藏传佛教在西方的传播过程,其实有很多的佛教上师只是在「传播藏文化」——今天的国际政治氛围,加上欧美人对异国风情的钟爱,导致人们对藏文化的兴趣超过了佛法本身。这一点也是宗萨钦哲仁波切这样的上师感到非常可悲的事,相当于一个人要喝酒,他把美酒倒了,只留下盛酒的杯子。
而古代一些真正传播佛法的人,比如鸠摩罗什,他用非常通俗的语言翻译佛经;比如达摩祖师,留下了许多禅宗故事和教法;这些人什么时候把印度文化掺杂进去了?并没有。佛法就是佛法,他们真的是把酒带来了,而不是把杯子和酒瓶带来了。
说回历史故事,这几个人不远万里、不辱使命带回了佛经、佛像和出家人,接下来就要面对佛经翻译的问题了。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他们有一匹白马,白马驮着佛经佛像就一路从西域走到洛阳,在洛阳郊外还没有进洛阳城的时候,白马突然累倒了,倒地不走了,人们就是说这白马很有灵性,于是就地建了一座寺,取名为「白马寺」。
今天如果大家去洛阳旅游的话,白马寺是一个非常值得去看的地方,中国的第一寺。
「寺」这个字最初是指皇帝直属的办事机构。不是归朝廷管,而是皇帝自己的机构。比如老百姓犯了罪要刑部来审理,如果是皇上的亲戚犯了罪,就要大理寺来审理,刑部不能管皇上的亲戚,大理寺跟刑部办的事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它只管皇上身边的人。
同理,如果宰相家的孩子结婚,那么要由礼部来办;皇上的孩子结婚,礼部的规格是不够的,因此朝廷里专门有一个「鸿胪寺」来负责这个事。所以古代的「寺」就是皇帝自己的直属机构,你看过古装戏就知道了。
那为什么建白马寺呢?这就非常有意思了。这说明,首先这是皇上自己的宗教崇拜,跟老百姓没关系,这个不归朝廷管,是皇上自己管,皇上说:「这是我个人的宗教信仰,我自己花点钱弄个机构专门干这事」。
其次,最早的「寺」这个机构的工作就是翻译佛经,所以很多翻译人员就住在里面了,久而久之变成了寺和民间庙结合在一起。像什么「南朝四百八十寺」,绝大部分都是梁武帝一个人捐的,还有一些是各种富豪捐的,就只能叫庙不能叫寺。
传统的庙指的是一个朝拜和祭祀的地点,不同的庙有不同的用途,比如说孔庙是拜孔子的,家庙就是拜自己家祖先的,土地庙就拜一方土地神的等等。寺、庙合在一起就是说这是一个佛教的庙,原本是这个意思,但是很多人把它们混在一起了,实际上皇上出钱的才叫寺,但后来就转变成老百姓认为寺就是专门做佛教的。
现在想想,有很多文字在传播过程中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老百姓受教育程度低,导致对词义的误用。比如「尼姑」这个词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尼」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姑」,代表女性,印度称男性出家人比丘,称女性的出家人比丘尼,称成就了的男性出家人「阿罗汉」,成就了的女性出家人「阿罗汉尼」。传到中国以后,「尼」这一个字就可以表示为女性出家人,结果又多加一个「姑」,不知道为什么就成了中国比丘尼的代称。
说回白马寺,白马寺建成后,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出家人就在寺里翻译佛经,但他们翻译的绝大部分佛经都是小乘(他们二人也是小乘出家人)。遗憾的是,当时除了皇上和几个大臣信佛之外,大部分老百姓是不信佛的,他们对佛经的传承没有起到很大的帮助,所以这些佛经并没能保存下来。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举另外一个例子。东汉末年,在曹操和华佗的时代(比佛经的时代稍微晚一点),有一个叫张仲景的人写了一本书叫《伤寒论》。过了100年以后,西晋的太医院院判王叔和拿到了这本书,但是他看不太懂(从张仲景到王叔和,才100年,这个书就看不懂了)当然,王叔和看不懂还有很多客观原因,比如说错简,因为当时的书是刻在竹简上,用绳子穿,绳子被老鼠咬断以后,竹简的顺序就会搞错。更重要的因素是东汉末年由于常年战乱,各种文化都被严重破坏。
总之也是种种因素导致,摄摩腾和竺法兰翻译的佛经大部分都遗失了,只留下了《四十二章经》。这就是为什么《四十二章经》是中国第一经,也叫汉传佛教第一经。
我们现在看《四十二章》经。首先《四十二章经》就是四十二段话,每一章的长短相当于《孙子兵法》每一章长短,这个很有意思的,它不像别的佛经,基本上都是从「如是我闻」开始,到「信受奉行」结束,有一个基本的结构。
但是《四十二章经》没有,它一上来就是四十二句话,有点像金句摘抄,从各种不同佛经中摘抄了四十二段。不过这些都是我乱想的,我的想象力很丰富。我想象《四十二章经》是摄摩腾和竺法兰对佛经的精华摘要,将他们最喜欢的42个句子摘抄出来,非常有可能,而且这两位大师肯定也不是等闲之辈,我想他们的中文一定都学得非常好,和鸠摩罗什、玄奘一样,用中文翻译佛法,讲佛法。
那《四十二章经》到底在说些什么呢?为了提起大家的阅读兴趣,我随便举几个例子。
佛曰: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
佛说欲望。一个人追求欲望,就如同在刀头舔蜜,这一点点东西是吃不饱的,而一个幼稚的、不那么聪明的人、一个贪玩的孩子去舔蜜,是非常有可能把舌头割掉的。
短短的几个字,却非常有智慧。他说欲望是无法满足的、吃不饱的,可是我们去追求那个东西,就会割了自己的舌头。
佛说:如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而堕其面。
佛说,当一个人在骂人的时候,如同仰天而吐(对着天空吐口水)天空不仅不会被染污,还会落到这个人自己的脸上。
听起来很像一个小小的智慧的锦囊。
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诸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
这里是说,有一个出家人夜晚非常精进地修行,比如行禅(走路),他非常累非常累,结果累倒了,这时佛来看他。佛问他:之前你在老家是干嘛的?这人说,他曾是一个琴师,音乐家。然后佛问他:如果这个琴弦太紧了会怎么样?他回答:会断掉。佛继续问:如果琴弦太松了会怎么样?他说:会弹不出声音来。佛又问:那不紧不松会怎么样?他说:不紧不松音乐正好。最后佛说:修行也是这样,太紧了不行,人会受不了,太松了也不行,起不到作用。
「不紧不松正好」,你不要小看这一句话,它看起来是一条很普通的哲理,但是在佛教中却非常重要。
在佛的时代,印度有非常多的人苦行,但同时也有很多人享受,由于贫富差距过大,所以形成了两种极端的生活方式。但是佛说,这两种极端都是不对的。由于佛说了很多这样的东西,所以我们今天把佛教称为中道 ——The middle way。「不紧不松正好」这句话表达的意思就是 The middle way。
此外,《四十二章经》中还提到: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有人问佛:怎么样修行最快?成就最快?佛说:无论看到什么东西,你都去想无常,这样修行最快。
正巧一天晚上有人在公众号后台问我,怎样在日常生活中修行?那我的回答就是这个: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就观无常。
观无常不仅仅是要在你股票下跌的时候观无常,不仅仅是要在你亲人离世的时候观无常,不仅仅是在你人生遭遇不顺的时候观无常;还要在你看见美好山河大川的时候,在长沙文和友排队4000桌的时候,在股票暴涨的时候,在你孩子出生的时候,在亲人病好的时候,在疫情退去之后、爷青回的时候都要观无常……
观无常是对你修行的一个非常大的动力。因为当我们谈到死亡的话题就会非常沮丧,因为我们今天最引以为豪的东西都会消失,从我们的身材、脸庞、到我们的财富、人际关系,社会地位等等,一旦触及到死亡这个话题,你会发现这些东西都是没有用的。这是无常带给我们的转变。
但观无常不仅仅是死亡这一个话题。无常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小的细节,我们每一个时刻都要去观无常。当你过年回家的时候,当你看到美丽的景色的时候,当你一切都特别顺的时候,当你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的时候,你能想到,哦!这一切都是无常的。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电影《阿凡达:水之道》里的一个小设计,在纳威族人举行葬礼的时候,他们会说一句话:「所有的能量都是借来的,总有一天必须归还大自然。」我觉得这个想法简直太酷了!
我也听过有一个真正的富豪,他说他的一切都是借来的,他要训练自己这种「借来」的思想。他的人生也经历过好几次大起大落,如果是别人可能早就精神崩溃了。但是对于他来说,这一切都是借来的,迟早要还的。有这样的思想,修行是最快的。
这就是《四十二章经》里的思想。
讲述:喜欢讲经的方方
整理:喜欢读经的君君
编辑:喜欢抄经的笑笑
出品:喜欢买经的清清
点击下方关注公众号,一起交流困惑,探讨佛法和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