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重读|《社会工作理论》第一章-社会工作理论:概念、历史与意义
前言
备考的过程中看了五六遍何老师的《社会工作理论》也好像没怎么看明白...但是我一直都想整理出一些相关的笔记,多巩固一下自己的知识基础,如果能给23及以后考研的学弟学妹一些帮助就更好辽(歪:我的参考书是第一版,和第二版似乎差得有点多..等我先读完第一版再来第二版..
目前的打算是以框架为主,然后分节进行分析整理,后面的章节可能会挑一些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出来
欢迎愿意点进来看完的各位朋友提出意见建议!(直接私戳我或者公众号后台!
整体框架
第一章没有过多细节内容,更多是一种介绍,因此个人认为本章多读多看多理解以丰富专业知识背景储备 很重要
前言
导入部分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但是个人认为这一部分信息量也很大(虽然好像不看这一部分对后几节的背诵影响不太大
这部分主要是对关于社会工作理论做了一个背景式介绍,因为社会工作的确是缺少自身的理论,并借用了很多其他学科的理论,因此往往被诟病为没有理论的专业。所以顺势提出问题: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吗?(这个问题在本章结语处回答了)
第一节
第一节主要是对本书相关定义从一般(理论)到个别(社会工作理论)层面进行解释
分类部分分了三种,第一种大卫·豪的分类是重中之重不用再强调了;剩下两种相对不常见,虽然表述都有所不同,但是个人认为和王老师的概论中的皮拉利思三分法(如下图)都有类似的地方,都是从一般到个别、从宏观到实践来划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理解划分依据
介绍完社会工作理论的基本情况之后,转而介绍本书的着重点与脉络。这部分也不用怎么刻意记,毕竟具体理论章节多看几章就知道了
第二节
第二节比较简单,主要是介绍了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进程
首先,社会工作从宗教、慈善活动逐渐发展成一门专业(可以顺便复习一下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必然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个人认为更常见的是大卫·豪的七阶段模型,每一个部分都可以多读一读,但也不用逐句记忆。本书的六阶段模型和七阶段模型相比,略有差异,但是主要的内容都比较相似
第三节
虽然与第一节类似,都是对社会工作理论进行分类,但是两者的分类角度有所不同。第一节的分类更侧重于理论范围,而本节的分类是偏向理论内容、流派的(这个区分我觉得我没有完全表达出来,可能是因为非本专业脑子里的专业词汇还不够...)
佩恩三分法和大卫·豪四分法在一些比较注重考察理论的学校都有考察过主观题,因此需要记忆。个人认为,这两种分类和理论发展历程也是有一定相关的。
本书的四分法在第二章有详细叙述,同时具体的理论章节也是按照这个顺序展开的,所以在不断阅读之后会对这种分类方法有更深的理解
第四节
本轮重读让我第一次意识到这一节信息量好大!以前都泛读飘过了...
本节阐述社会工作理论的意义,从基本概念解析、不同流派观点陈述、到具体展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然后指出了应该如何正确选择理论、并运用于实践,最后升华主题:社会工作理论及其实践是科学性、艺术性和政治性的统一(这句没有直接说出来,只是我读到这里的感觉,之后关于这个观点也会更相关论文哒)。
这就是一个很完整的论述题思路!(也可以借鉴到论述题:结合实际,论述xx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还可以和其他参考书的内容结合起来,比如结合王老师的概论第四章中的个人经验与理论、理论对社会工作的三点功能
个人认为本节只有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这部分需要留心记忆一下,其他部分更多是一种需要内化、体现到我们作为社会工作者的言行中的知识。
其他
本章需要注意的概念:
弗莱克斯纳、社工理论分类及其关系、社工理论历史进程、范式、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理论的选择及应用
非常感谢你愿意看到这里
编辑 | 五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