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不死的指数
一、认识指数:
经常听到众多投资说喜欢投资指数基金,今天,我就在说一下指数吧,简单分享一下我对指数的理解。
根据百科的解释,指数是指根据某些采样股票或债券的价格所设计并计算出来的统计数据,用来衡量股票市场或债券市场的价格波动情形。
在众多人眼中,指数只有永生不死,长期上涨的优势,可事实上呢,有非常多的指数,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在横盘,横盘时间甚至可能达到十年之期,甚至更长,下面就来看具体的例子,当然我们无法投资指数,只能投资指数基金,实例就按指数基金列举。
二、历史数据:
1.沪深300,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指数,代表着最为优质的股票,在2015年8月至2022年8月,近7年的时间里,涨跌幅并不大,如果这7年时间里,持续每月定投,收益又会是多少呢,答案是26.34%,年化收益率为仅3.4%,说好的长期上涨呢。
2.上证指数,在2015年8月至2022年8月,近7年的时间里,涨跌幅并不大,如果这7年时间里,持续每月定投,收益又会是多少呢,答案是12.96%,年化收益率为仅1.76%,说好的长期上涨呢。
3.深证成指,在2015年8月至2022年8月,近7年的时间里,涨跌幅并不大,如果这7年时间里,持续每月定投,收益又会是多少呢,答案是11.14%,年化收益率为仅1.52%,说好的长期上涨呢。
4.中证500,在2015年9月至2022年8月,近7年的时间里,涨跌幅并不大,如果这7年时间里,持续每月定投,收益又会是多少呢,答案是43.64%,年化收益率为仅5.31%。
6.恒生指数:近10年时间,涨幅仅3.55%。
5.外国指数:
英国富时指数,从2015年12月到2022年7月,近7年时间,涨幅仅18.84%。
三、不涨的原因:
为什么会跟我们平时的认知不一样的,我认为主要以下几点:
1.起点估值过高,近期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双创50指数基金,从最高点到最低点,回撤接近50%。
我相信这一点,大部分人都能够理解,投任何指数基金,一定要事先看看它的估值,根据估值历史百分位,避免高估时买入。
2.经济持续衰退。
这个也很好理解,2015年之前,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而股市的公司就是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代表着他们的业绩在高速发展,那么这个时候的股价大概率也会不断上涨,但是一旦经济增速下降或者停滞不前更甚者持续衰退,那么股市就会下跌或者横盘,这个时候的指数也会下跌或者横盘。
疫情三年,我国经济增长变缓,慢慢的体现在里股市后,沪深300代表着最优秀的公司,年化收益率仅为3.06%。
3..产业结构发生重大改变,但在指数主要成分股中却无法反映:
资本市场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但很多时候却会脱节,其中表现之一,就是当产业结构发生重大改变时,在指数主要成分股中却无法反映。
比如最两年来,新能源发展迅速,但是相关指数并没有马上反映出,这种情况非常常见,却无法从根本上避免,又比如前些年高速发展的电商经济、网络经济、医药医疗。
而一些传统公司,却长期在指数成分股中,却并无增长,甚至在不断衰退,严重拖累指数的表现。
4.不合理的指数编制规则。
很多公司喜欢在非常热门的时候上市,因为这个时候上市,能融到更多的资金,结果一上市就是历史高位,同时会因为体量巨大,结果被吸纳进了指数,比如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有大量在香港二次上市的互联网巨头,被快速纳入恒生指数和国企指数。
5.因上市条件等问题,国内公司境外或者其他地区上市。
这一点,在中国尤为明显,其实非常具有时代特性、代表先进技术或生产力的公司,选择了境外或香港上市,导致某些指数并不能包含最新的经济发展潮流和现代技术水平,比如绝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生物公司、科技研发、教培公司选择了非国内上市,那么这些公司的发展国内市场就无法受益。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阿里、腾讯、美团、抖音、新东方等公司,它们代表着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却未在国内上市,也就注定不可能融入国内的指数,也就不可能给指数带来新的活力。
6.部分优秀公司不选择上市。
因为部分优秀公司不选择上市,那么股市就无法体现它的效益增长,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华为、烟草等。
以上看法吸收了复利先生的看法及见解,由衷感谢其对我一直以来的影响。
总结:
也就是说,指数在很多时候,都无法全面、准确反应经济的发展,同时存在股市高估的可能,也受到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同时因为各种人为因素,导致无法及时或者不能注入新的活力,导致指数长期横盘或者下跌。
对于我们投资者来说,我们能做的并不多,但起码我们能在相对低估的时候再买入,需要对经济周期有一定的了解,对产业趋势有一定的认知,选择编制规则相对合理的指数,事实上,能做到以上四点并不容易。
作为投资者,我们要充分意识到,想要投资赚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是一件非常困难且具有挑战性的专业行为,既需要知识、经验、未来趋势的判断,能够对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和掌握估值的判断,也需要心态与性格的修炼,是全方位的工作,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当然也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