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仔仔:再说医疗反腐风暴

阿斗的梦 阿斗凿墙 2023-12-11

3-0

作者:仔仔

昨天关于医疗行业反腐风暴一文发出后,引发读者的讨论。

一位了解医疗行业的朋友说:医生拿回扣,其实是医疗制度的产物,药品和医疗器材的定价权不在医生,也是药监局过度批准药品字号造成恶性竞争的一个表象。医生不拿回扣,药价也不会降,就算降一点,也是集中统一招标后被招标平台拿走,而招标平台由有背景的人操控。

朋友所说,是医疗行业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4年8月到10月,媒体报道共有5名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官员接受调查,包括价格司原司长曹长庆、副巡视员郭剑英、刚刚接替曹长庆担任司长的刘振秋以及两名副司长李才华和周望军。

这五名落马官员,均直接或间接负责过药品价格。刘振秋曾是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分管医药等,原司长曹长庆退休后,刘振秋升任司长。副司长周望军,也长期分管医药,郭剑英长期相任发改委价格司医药价格处处长,2013年相任价格司副巡视员。

这些落马官员被坊间称为“全球最大的医药犯罪集团”。在他们主管药品价格期间,药价虚高、回扣泛滥,愈演愈烈。他们所制定并维护的加价率管制政策带来的危害罄竹难书。

1、让中国的药价虚高几倍、十几倍甚至是几十倍,让老百姓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很多老百姓因为看不起病而放弃治疗。

央视曾经曝光的药价虚高案例就有:芦笋片价格虚高1300%,恩丹西酮价格虚高2000%,克林霉素价格虚高2100%,奈福泮价格虚高6600%,葡醛酸钠注射液价格虚高9137%,“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2、倒逼药厂只能抬高药价,让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成为一个输送利益的载体,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

我国自1999年开始进行药品集中招标的试点,当时执行的是只管药品最高零售价政策,集中招标采购的头几年,医疗机构的药品实际采购价每年以20%的比例下降。

但是,药品集中招标中标价的下降,揭穿了发改委所指定的药品零售限价虚高离谱的内幕。原卫生部高强曾说“尽管涨了几十倍,但你去查查,肯定没有超过国家的最高限价,也就是说,再贵也是合法的!”

为了他们个人的利益,刘振秋、郭剑英们于2006年强制推行顺价加价15%的政策,造成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价越低、损失越大,低价中标的药品成为无人问津的死标,逼得药企不敢低价投标,不得不找价格司寻求高定价,他们趁机从中贪腐。

为了生存,药企不得不改变投标策略,变低价投标为高价投标,高价药不但造成老百姓看不起病的现状,也让整个社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且严重损伤政府公信力。

3、医生收受药品回扣成为普遍现象,且愈演愈烈,激化医患矛盾,暴力袭医案频发。

加价率管制政策的倒逼下,药企必须豢养大量的医药代表,对医院进行各种公关,把药企的产品推销进医院。在央视曾经曝光的福建漳州医疗腐败案中,全市73家公立医院100%涉案,95%的医生涉案。而作为利益链末端的医生,直接面对患者,整条利益链造成的恶果激化医患矛盾,最终直接受伤害的是医生,近年来,暴力伤医的事件屡屡发生。

4、造成大量安全有效的廉价药消失。

在顺价加价15%和零差率政策下,有回扣的药品淘汰掉无回扣的药品,回扣大的药品淘汰掉回扣小的药品,大量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的经典老药逐渐被赶出医院市场,从市场上消失。大量的伪新药占领市场,而这些伪新药价格虚高几十倍。

刘振秋等贪腐分子虽然落网多年,但医疗行业的乱象并未发生改变。
其实,医护人员也好,药企也好,医院行政人员也好,其中确有利欲熏心,欲壑难平,昧着良心发大财的贪腐人员。同时也应该看到,多数药企为了生存,不得不贿赂相关部门。有的医药代表甚至要出卖肉体来完成推销任务;有些医院的行为,是为了弥补资金不足,维持医院正常运营;有些医护人员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同流合污。

我并非为医疗行业的贪腐行为开脱,而是要客观理性地剖析乱象背后的根源。

很多人以为我国自市场经济以来,已经是市场定价了。事实是医疗行业的定价并不由药企做主,是计划经济的最大遗留物,是医疗行业弊端丛生,贪腐不断的重要根源之一。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医疗行业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而医疗行业的贪腐也不可能根本杜绝。

三年疫情,医护人员不可避免地站在抗击病毒的第一线,做成了巨大的牺牲,不能抹杀。虽然,有些医院在疫情期间,为了严格执行防疫政策,出现了将患者拒之门外,导致患者死亡的个别情况,但在指责他们冷血的同时,更该思考他们为什么不敢收治患者的背后原因。正如今天,在医疗行业全面反腐时,我们更该探究贪腐成风,塌方式腐败背后的根源,探讨如何从医疗制度上做出改变,让整个医疗行业风清气正,修复医患关系,而不是一阵风运动式的反腐。

一位朋友说,买房焦虑可以通过不买房,租房来逃避;教育也可以通过“最后一代“或者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来尽可能躺平;唯有医疗每个人都绕不过逃不掉,或迟或早都有面对的那一天。普通人赚钱像下雪,靠一片一片雪花的累积,而一旦得病需要治疗,积攒的财富就像雪崩,会让你一夜回到解放前…

现在,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刺激消费,抛开其它原因不说,一个医疗问题就制约了多数人的钱包。俗话说,前半辈子拼命挣钱,后半辈子花钱买命,指的就是挣了钱不敢花,存起来预备着生病时救命。有很多家庭,负担不了一场大病带来的财产损失。如何解除后顾之忧,让老百姓不再为看不起病而发愁,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大问题。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贪腐深恶痛绝,开国初期,就颁布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肃贪法令:贪污六十两以上银,立杀。

被朱元璋处死的15万贪官中,不乏开国功臣,一旦贪污统统都要掉脑袋。他还出了一本书叫《大诰》,里面记录着他对贪官的处置方式,什么剥皮、挑筋、抽肠、挖膝盖,非常残酷。

朱元璋反贪力度如此大,明朝的官员是不是很清廉呢?出人意料的是,官员依旧贪,只是方式更隐蔽,贪污数额没有那么巨大。这种情况维持了大概60年之后,明朝的官员像是触底反弹般疯狂地贪污起来。

原因在于他对官员苛刻,对皇室成员却相当优厚。朱元璋颁布了《皇明祖训》,规定了凡明皇室宗亲,均享有高于平民与官员的特权。他规定朱家皇室的亲王,每年可以领取万石以上的俸禄,另外还有大量的土地、财宝等赏赐。他颁布的《大明律》明文规定严惩贪官污吏,但却不适用于朱家子孙。这种双标的做法根本无助于反腐,从根本上是为了巩固皇权,保证自身的统治

所以,医疗反腐更需要的是公平公正的法治和切实有效,适应社会发展,惠民利民的医疗制度。

今天,问一位快递小哥对医疗反腐的事情怎么看,他反问我,没收的赃款老百姓有份儿吗?能免了我老母亲住院的医疗费吗?

我回答不了。

相关阅读:仔仔:说说医疗反腐风暴

【作者简介】仔仔:看不起病,买不起药,治不了的一个神经病。



聆听良知,坦鸣心声。
我手写我心。

投稿邮箱:yimeiyuandi@163.com

往期精选 :


楞:一枚园地三周年 · 凡人微光,汇聚成炬
胡发云:人与水的对话
邱德仑:不息的溪流
苏格:要允许司马氏之流说话么?
黄裕生:当“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
王恒绩:我其实只想给女排姑娘们献束花
黄裕生:无论一个人出于什么动机,他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自由

胡发云:林昭,我们如何爱你
方方:林昭的光芒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