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央视《焦点访谈》:碳交易如何助力碳减排?

碳6零 2022-07-08

文章来源于:央视《焦点访谈》

碳达峰、碳中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双碳”,现在是社会上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热点。对于世界来说,“双碳”关系到我们的大国责任、大国担当;对于国内来讲,“双碳”关系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中国要践行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并不容易。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4月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时指出:“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需要中方付出艰苦努力。”为此,国家也正在出台各种举措,拿出具体办法。这其中,开展碳交易就是重要措施之一。今年7月16日,在前期7个试点省市市场多年运行的基础上,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上线运行。由于火力发电企业主要使用燃煤、天然气发电,是我国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因此,2162家火力发电企业被首批纳入全国碳市场。张波是华润电力华中分公司负责碳资产的高级工程师,8月23日,张波代表企业在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进行交易系统的网上开户登记。注册、登记、开户,张波忙活的这些事情都是为接下来企业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做准备。那么,碳排放权到底指的是什么呢?这还得从什么是碳排放说起。碳排放指的就是二氧化碳排放,而二氧化碳这种气体和甲烷、氧化亚氮、含氟气体等统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吸收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使大气变暖,产生类似“温室”的效应。碳排放权实际上就是国家针对企业二氧化碳排放发放的许可,也叫配额。我国经济体量大,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比重高,虽然近年来不断推进绿色转型,但如何实现降碳减排,仍然面临较大的挑战。给相关企业发放碳排放配额,对于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有重要意义。发放碳排放配额,也就是碳排放权,这只是一个抓手,如何让这个抓手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需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出场了。碳配额交易以吨为计价单位。华润电力华中分公司下属的宜昌电厂今年盈余了50多万吨的配额,在开户成功后,他们尝试了第一笔交易,既是想了解一下全国的市场行情,也是为以后的大范围交易探探路。既然发放碳排放配额是为了控制企业二氧化碳的排放,为什么这个排放配额在企业间还能相互买卖呢?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占全球人口20%的发达国家排放了70%的温室气体,是当之无愧的“排放主体”。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碳减排的挑战。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我国近年来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碳减排,一方面,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和升级使得减排效果明显,同时,大力开展能源转型和清洁能源利用。另外,我国的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连续增长,而森林植被可以有效吸收二氧化碳,因此也起到了很好的固碳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的联合国大会发言时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向国际社会作出的一项庄严的承诺。为更好更快达成这个目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碳排放权交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孙桢介绍,目前,碳排放配额是免费分配,分配的基准值是国家参照企业所在行业内相对先进的碳排放水平来确定的,一家企业每年获得的配额就是这个基准值乘以企业当年的实际产量,产量越高,配额越多;但同时,产量越高也意味着碳排放量越高。所以,技术先进、减排能力强的企业碳配额就会产生盈余;反之,技术落后、减排能力差的企业碳配额就会产生缺口。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国家对基准值的标准设定会越来越严,这也意味着每家企业所获得的配额会逐年降低。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如何促进企业减排,如何发挥降低碳排放总量作用的呢?以华润电力(宜昌)有限公司为例,作为一家2014年上半年投产的中型发电厂,2020年的发电量大约30亿度,可以供应约80万城市人口的生产生活用电。

2013年,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启动,根据要求,省内企业的碳排放配额逐年降低。华润电力(宜昌)有限公司碳排放配额开始紧缺,2016—2018年期间,每年都要花费几百万元到碳市场上去购买配额。为了减轻减排压力和降低运行成本,华润电力(宜昌)有限公司先后进行了多项技术改造,共投入近5000万元资金。

这个长远账电厂是这样算的:2017年公司发电量约30亿度,供热量420万吉焦,使用燃煤是141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285万吨,多项技改完成后2020年公司发电量还是30亿度,供热量583万吉焦,增加了163万吉焦,燃煤使用量134万吨,耗煤减少了7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266万吨,相比2017年减少了19万吨,实现了碳排放总量的下降。过去,公司每发一千度电,排放二氧化碳0.77吨,现在是0.58吨,同比降低了24%,在行业里处于领先水平。


一方面是政策推着走,一方面是市场牵着走,政策手段和市场手段双管齐下,推动企业不断节能增效,实现高质量低碳发展,这正是建立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意义所在。9月13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收盘价45.62元/吨,较前一日上涨3.68%。截至9月13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844万多吨。随着配额的逐步收紧,交易价格的上涨是大势所趋,这对于技术落后、排放量高、配额有缺口的企业来说,会面临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但对于技术先进、排放量低、配额有盈余的企业来说是一大利好。


碳交易虽然刚刚正式起步,但靠着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示范效应。但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现在,很多地方都在积极行动,把“双碳”当作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但推进过程中,也有些地方出现了一些偏差,暴露了一些问题。对此,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的会议就强调,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打好基础,循序渐进、稳中求进,减碳才能见成效,“双碳”目标才能高质量实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