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系列国家标准解读
新标准GB/T 22239-2019体现了综合防御、纵深防御、主动防御思想,规定了第一级到第四级等级保护对象的安全保护的基本要求,每个级别的基本要求均由安全通用要求和安全扩展要求构成。例如GB/T 22239-2019提出的第三级安全要求基本结构为:
8 第三级安全要求
8.1 安全通用要求
8.2 云计算安全扩展要求
8.3 移动互联安全扩展要求
8.4 物联网安全扩展要求
8.5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扩展要求
安全要求细分为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其中技术要求部分为“安全物理环境”“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区域边界”“安全计算环境”“安全管理中心”;管理要求部分为“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建设管理”“安全运维管理”,两者合计共分为10大类。
安全技术要求的分类体现了“从外部到内部”的纵深防御思想,对等级保护对象的安全防护应考虑从通信网络、区域边界和计算环境从外到内的整体防护,同时考虑其所处的物理环境的安全防护,对级别较高的还需要考虑对分布在整个系统中的安全功能或安全组件的集中技术管理手段。
安全管理要求的分类体现了“从要素到活动”的综合管理思想,安全管理需要的“机构”“制度”“人员”三要素缺一不可,同时应对系统的建设整改过程和运行维护过程中重要活动实施控制和管理,对级别较高的需要构建完备的安全管理体系。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以GB/T 22239《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的要求项作为测评指标,规定了第一级到第四级等级保护对象的测评要求,用于规范和指导测评机构和测评人员的活动和行为。
标准文本分为12章,3个附录。其中第6、7、8、9、11和12章为重点章节,分别描述了第一、二、三、四级测评要求,每级分别遵从《基本要求》的框架描述如何实施测评工作。每个级别包括安全测评通用要求、云计算安全测评扩展要求、移动互联安全测评扩展要求、物联网安全测评扩展要求和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测评扩展要求等5个部分内容。其中技术方面分别从安全物理环境、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区域边界、安全计算环境和安全管理中心等五个方面展开;而管理方面则分别从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建设管理和安全系统运维管理等五个方面展开,与《基本要求》形成了一致对应的标准文本结构。第11章描述了系统整体测评方法,在单项测评的基础上,从系统整体的角度综合考虑如何进行系统性的测评。分别从安全控制点、安全控制点间及区域间测评三方面进行描述,分析了在进行系统整体测评时所需考虑的内容。第12章概要说明了测评结论的得出方法以及测评结论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等。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规定了第一级到第四级等级保护对象的安全设计技术要求,每个级别的安全设计技术要求均由安全通用设计技术要求和安全扩展设计技术要求构成。安全扩展设计技术要求包括了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工业控制系统等方面。第一级到第三级的安全设计技术要求均包含安全计算环境、安全区域边界、安全通信网络、安全管理中心等四个方面。在第四级的安全设计技术要求增加了系统安全保护环境结构化设计技术要求方面。
安全计算环境设计技术要求针对等级保护对象的信息进行存储、处理及实施安全策略的相关部件提出;安全区域边界设计技术要求针对安全计算环境边界及在安全计算环境与安全通信网络之间实现连接并实施安全策略的相关部件提出;安全通信网络设计技术要求针对安全计算环境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及实施安全策略的相关部件提出;安全管理中心设计技术要求是针对等级保护对象的安全策略及安全计算环境、安全区域边界和安全通信网络上的安全机制实施同一管理的平台提出。安全设计技术要求主要从用户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用户数据完整性和保密性保护、客体安全重用、可信验证、配置可信性检查、入侵检测和恶意代码防范等方面提出要求。在附录C中对大数据设计技术要求进行了规定。
来源:中国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