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22年第11期目录(附摘要)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 | /
摘
要
中华文明生命力传播力及其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
李国强
摘要:中华文化在几千年历史进程中锤炼出“融同化异”的坚韧特性,它以道为统,以儒为基,以天人合一为根本理念,以大一统为政治文化主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价值,以求变革新为鲜明品格,以天下大同为崇高理想。中华文明不仅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滋补本民族文化血脉,还在与外来文化交流中,传递出独有的“智慧之光”。正是在与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融合会通中,中华文明创造了延绵五千多年从未中断的辉煌奇迹,塑造了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为人类文明事业做出不朽功绩,为我们在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历史自信,探索促进人类文明交流的内在驱动力,深化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益而丰厚的历史滋养。
关键词:中华文明;世界文明;融同化异;交流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
比较文明学视域中中华上古文明的思想文化特质
王震中
摘要:推动比较文明学的建立,有助于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所讲的“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比较文明学属于学问之“学”与学科之“学”的结合。其内涵,有上古社会文明起源和形成阶段的中外比较,也有之后的各个历史阶段的中外比较,以及当代中外文明的互鉴与比较;既可以对文明演进的历史进程进行比较,也可以进行专题比较。可比性是比较文明学的关键。找准可比性,并在比较时从现象深入到实质,这才是高明的、科学的。文明的比较和互鉴是以相关文明特质的认识为基础的,比较文明学也要在对所比较对象的特点特征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因此,要推进中华文明与世界古文明比较研究,首先要对中华上古文明思想文化特质有全面的把握。中华上古文明思想文化的特质主要包含宇宙观、天道观、伦理观、德政观、礼义教化观、对立统一观、“大一统”观等方面。
关键词:比较文明学;中华上古文明;宇宙天道;伦理德政;礼义教化;大一统
论新时代中国特色历史学基本理论问题
瞿林东
摘要:新时代中国特色历史学基本理论,是当代中国历史学理论建设努力的目标,在唯物主义历史观和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成就的指导下,努力反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学术性,构建以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及其相关重大专题为主要内容的基本结构,并在表现形式上从纵向关注实现古今联系,从横向探索中外互鉴模式。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历史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历史学;基本理论
历史解释为什么有力量?——一种食品、一场战争、一部文献和一幅地图
葛兆光
摘要:通过一种食品(蔗糖)、一场战争(白村江之战)、一部文献(《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和一幅地图(塞尔登地图),可以探讨好的历史解释如何阐发并且提升历史研究的意义。其中,把中国史放入世界史大背景中重新观看,则是一种有力量的历史解释,通过这种历史解释,还可以沟通中国史与世界史两大研究领域。
关键词:历史解释;历史视野;中国史;世界史
“华南研究”对施坚雅区域理论的继承与超越
杜树海 白爱萍
摘要:施坚雅提出的“市场体系理论”和“宏观区域理论”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一个时期内成为中国学者大量借鉴的理论范式。近四十年来,“华南研究”学者以及认同相关理念的学者基于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在继承施坚雅学术理路的基础上,对其理论进行反思与推进。这些学者将文化活动置于区域体系构造中考察,关注“界邻”地区和跨区域的流动性,以及民间仪式联盟与跨区域联系,进行区域间的纵横比较与多重叠合区域关系的剖析等研究,提出了超越施坚雅的区域研究理论。
关键词:施坚雅;区域研究;“华南研究”
中国水利社会史研究的空间、类型与趋势
张俊峰
摘要:当前中国的水利社会史研究,无论涉及的区域还是关注的类型,均日益广泛而多元,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南北方水利社会类型研究既有相同点,又有各自的区域特性,是从水的立场出发审视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一个重要学术路径。从最初的水利工程、水利技术史到如今的水利社会史,再到未来“以水为中心”的水的社会史研究,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演进过程,体现了以水为切入点研究中国社会史所具有的学术生命力和实践可行性。与水相关的社会史研究的持续推进,必将推动水利社会史研究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水利;社会史;区域;类型;趋势
李大钊、郭沫若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形成
谢辉元
摘要:在以往的史学史叙事中,围绕李大钊与郭沫若的学术定位,曾经呈现出一定的张力,这是伴随着李大钊史学贡献的“再发现”而来的。对他们的评价,受到理论渊源、学术范式、学术传统、政治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也牵涉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起点认知和分期问题。应当辩证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诞生的历程与节点。在诸种分期标准和分期方式中,史学形态为比较合适的分期标准,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为比较合适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形成标志,李大钊和郭沫若则分别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萌芽期和形成期的标志性人物。
关键词:李大钊;郭沫若;马克思主义史学;史学形态
20世纪50年代初运用马克思主义引领高校历史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索——以北师大历史系教学小组的实践为中心
刘伟
摘要:北师大历史教学小组的设立,初衷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高校历史教师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进行重新阐释,以适应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1950年,侯外庐先生借鉴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所设政治互助学习小组的经验,在历史系设立教学小组,既是新时期改造高校历史教学与研究的重要举措,也符合当时国家改造知识分子思想体系的需要。各教学小组采取师生座谈会、集体备课与听课、小组例会、辅导课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光明日报》以此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典型案例连续报道后,教育部将其经验推广到全国,各地高校也先后设立类似的教学组织。概而言之,北师大历史系各教学小组的设立与运行,客观上推动了国内高校在历史教学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重新阐释历史、建立新的话语体系的进程。
关键词:北师大;教学小组;马克思主义;《光明日报》;高校教学改革
正史与《今注本二十四史》
孙晓 卜宪群
摘要:有清一代,开始把“正史”作为二十四史的专称。用“正史”一词来标记历代史籍,目的是形成一种历史文化的认同。对王朝正统的确认,是建立历代统绪的基础。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二十四史整理工作,其缘由在于,一方面,二十四史是中国政治历史文化基本载体,传达了古代政治文化的共识。钩深可以致远,阅读这部史籍,可以把握历史演进的时间轴,可以更清楚知道我们今天所处的位置。另一方面,毛泽东喜爱古史,但并不泥古非今,不达时变。他知道循旧才能布新。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二十四史是中国历史研究最基本的典籍。对这部典籍的系统整理,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今注本二十四史》;正史;历史研究;文化传承
\ | /
★
信息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官网,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