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给“龙行龘龘”提个醒

安徽时评 安徽时评 2024-01-29

12月2日,央视龙年春晚的主标识发布,以“龙行龘龘(dá),欣欣家国”为主题。


“龘”字作为春晚的主视觉符号,是不是难倒一大片?唉,语文没学好,认字只恨少……



莫自责,“龘”是《康熙字典》里才能找到的字,本就没几个人认得。“龙行龘龘”,从传统文化里飞出来,这是春晚回过味儿了。

春晚,作过各种尝试。很洋的,很土的,俚味的,市井的,主流的,亚文化的,整个儿就是一个文化风格的实验场。

春晚最早主打的是流行歌曲和相声。1983年,李谷一在春晚上一个人唱6首歌,成为传奇;1984年《难忘今宵》的主题曲,沿用至今。再以后,春晚引入港台风,简直就是流行金曲的风向标,张明敏的中国心,费翔的一把火,刘德华的忘情水,林俊杰的一千年,都成为大街小巷传唱的金曲。


1984年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吃面条》一炮而红,小品就此霸屏,再没离席。那一年,邻居家孩子因为看这个小品笑岔了气,花生呛了气管,全家人年三十急急慌慌去医院。那之后,我一个同学在学校联欢会上表演《吃面条》,落个“导演”的绰号,连老师都这样叫他。


春晚陪伴几代人成长,成为全民共同文化记忆,甚至成为新年俗:春晚打开,春晚关闭,新年快乐!


从什么时候开始,春晚“江湖大佬”的地位动摇了?网友说,“边看春晚边吐槽才是最大的乐趣”。小品缺创意缺深度被吐槽最多,“前有八股文,现有八股品”,还有人直言已多年不看春晚。


图片来自@春晚 微博

其实这一点都不奇怪。春晚已走过40余年光景,中国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如果除夕夜的文化供给还只依赖于一台春晚,那才是最奇怪的事。


这其实和年夜饭是一样道理:物质短缺时代,年夜饭的鸡鱼肉蛋让人垂涎。如今天天吃,年夜饭的味道早就不稀罕了。
 

再说了,一台晚会众口难调。中国这么大,对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再正常不过。在网络上成长的Z世代,甚至连电视都不看,又怎么会看春晚?


你不看春晚?没关系,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姑姑伯伯总会看。还有大量不会上网发表意见的人,这些庞大的基数是春晚最要拢住的人。


春晚就像一本书,它可能陪伴你几十年,可能你也很少去翻它,甚至不去翻它,但那是你的精神伙伴。青春的轨迹在那里,亲情的记忆也在那里。只要年味儿还在,春晚还会准时来到。


明白这一点,春晚“大厨”不必左右为难去讨好所有人。让所有人满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文化定力方面,春晚一定要hold住。尤其是不必迎合那些已被多巴胺劫持的口味,他们对精彩的等待时间已经缩短到五秒。


经历过各种风格的实验,回过味儿,只要做得好,传统的就是最时尚的!


别预先设定00后就不喜欢传统的东西。你看看西安满大街行走的唐装汉服,你看看《封神》的20多亿票房,就知道传统与网红只隔了一层纸。


面对食客更刁的口味,在“精”字上死磕,从传统文化中找灵感、从视觉技术中出美感,这条路值得一试。真正的精品,观众还是买账的。


受众在成长,在分层,春晚也在迭代,在进化。40余年的春晚,传统文化的元素越来越多,见证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不断增强。


“龙行龘龘”,是否暗示了2024年春晚的主基调?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撰稿:李揽月

编辑:陈昌清 蒙国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我给“龙行龘龘”提个醒

安徽时评 安徽时评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