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次“泄密”,暴露了什么?

安徽时评 安徽时评
2024-09-07

又有实习生“翻车”了。


日前,名为“985大一投行实习的一天”的视频在网络流传。据报道,该名大学生自称暑假期间在中信建投研学,在视频中泄露了多个中信建投投行部门的项目客户信息。


中信建投实习生炫耀式自拍 来源:当事人自媒体账号


中信建投事发后回应:目前,我司已责令该学生终止研学,并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启动问责程序。公司将举一反三,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严肃纪律要求。


这一事件的后续处理值得追问,但如今人们关注的是:为啥又是实习生?


此前,坊间曾对济南坍塌事故中,实习生可能担负重责而叹惋不已。事实上,诸如医院设立实习生抽血窗口引发担忧、实习岗位付费内推乱相不减、实习生遭遇职场侵害、正当权益无法维护等,也时有耳闻。


一方面,实习生处于从在校学习到社会就业的过渡阶段,履责能力不强往往能够博得人文关怀式的同情;另一方面,如果实习生不接受规范管理,做出暴露涉密信息等违规行为,又让人唏嘘不已。

作为理论联系实际、专业精准对接行业的重要抓手,实习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缘何问题频发?其背后乃是实习教育内外管理、监督、指导不够。


从这个意义来说,让实习回归人才培养、联动理论与实践、衔接学业与就业的本质,更加突出学校、实习单位的联动管理,加强内外导师的联动指导,才能更好地让实习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作用。


利用大厂光环为求职“加码”,在名企混个脸熟积攒人脉,努力表现谋求内推转正等,这些行为本无可厚非,但实习的本质乃是检验学生专业所学、增强实践操作能力、拓宽社会视野的教学环节,是整个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


既然实习是教学安排,学校就不能甩手不管、放任自流。实习期间发生的诸多事端,究其实质乃是学校、实习单位双方指导、教育、管理的缺失或不足。


实习教育缺乏系统规划,实习过程缺乏及时跟进指导,导致了凑够时间赚满学分的有之、教师全程未跟进的有之、双方联动不畅影响实习进程的有之,完全不符合实习岗位需求却“强行”刷脸的有之,甚至出现了一些学生认为实习可有可无、实习单位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学校对待实习则是能省则省……


要把实习教育做实,必须重拾“实习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这个共识。


学校要在与用人单位建立更加紧密合作关系的前提下,精心设计专业实习的教学要求、考核标准、管理监督和指导服务,让学生在规范、科学的实习课堂上,看得到、学得到、练得到、收获到。


学校、实习单位双方要为实习立“尺子”。


实习生问题频出,最主要的原因是规范管理不系统,实习既是教学,必须得有规矩。双方各自要对学生实习开展教育,既提出实习教育的基本要求与学习规范,也要明确学生在实习岗位的职责与纪律,让他们在实习期间知道可为与不可为的边界。


教师要为学生实习开“方子”。


双方导师要根据学生专业特点,结合实习教学目标对学生有针对性开展指导,让学生在亲身体验观察中,尽快完成从学生到员工角色的转变、从理论到实践的状态转变、从校园到社会的心态的转变。


校内导师要线上线下时时跟进,从专业学习的角度为学生制定实习计划、目标;单位导师也要从协同育人的框架下,帮助实习生制定实践任务清单,真正在岗位实践上传帮带。


学生要为专业实习列“单子”。


实习的主体是学生,是学生从专业到行业、在行业看就业、在就业求职业的过渡阶段,既有完成专业学习的基本目标,也有实习与就业衔接挂钩的诉求。


实习生要为自己设立计划与目标,将精力放在观察学习拓展视野、操作实践检验所学上,不在实习岗位上做与之无关的事,为从容步入社会打下坚守基础。


实习,说到底是人才培养的一个环节。接二连三发生的实习生事件,作为实习教育的最重要的主体——高校,应主动负起责任,密切联动用人单位形成协同育人的共同体,让实习发挥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




撰稿:马星宇

编辑:陈昌清 梅麟


—————   推荐阅读   —————


她们的权益不能“两头空”

决胜下半年的“方法论”



星标☆“安徽时评”

及时接收最新推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安徽时评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