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懂”县委书记

安徽时评 安徽时评
2024-12-31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县委书记”这一话题,经由网络平台发酵的个案引爆舆情,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县委书记何以成为舆论场内外热议的话题?县委书记这一群体为何容易陷入简单化、标签化、想象化的叙事解读?县委书记做人做事做官的尺度底线、品格特质、价值追求在哪里?


惟有识,则是非明。怎样“读懂”县委书记?在当下,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县委书记是打量县域政治的“活标本”。


公众对县委书记这一群体的关注和兴趣,由来已久,每每在民间化议论、情绪化叙事、网络化传播中,引发舆论热议。


特别是网络传播时代,县委书记这一处于舞台中央、聚光灯下、放大镜下的群体,更具有天然的流量性。


比如,县委书记履新后首次调研去了哪里,上任时的年龄有多大,学历是什么,工作履历有哪些,讲话特点、方式和内容透露出哪些信息,甚至是着装风格、兴趣爱好、家庭状况、身份信息……往往都被聚焦观察和放大解读。


前不久,辽宁省委组织部发布的一则85后县委书记苑振超拟提名为地级市副市长人选公示,就因清华寒门学子背景备受关注。


基于信息传播的舆论生态环境来看,在日益去中心化的传播趋势,以及自媒体和社交平台的议程设置、信息扩散能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公众对“县委书记”这一角色似乎也容易陷入想象化、碎片化、标签化的叙事模式。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认知层面,对于这一群体,尤需避免陷入简单化、脸谱化、想象化的倾向,应多一些客观理性的观察和思考。

 


 

“郡县治,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曾在1990年撰写的《从政杂谈》一文中,谈及县委书记的责任时表示,“官不大而责任不小”“县一级工作好坏,关系国家的兴衰安危”。


县委书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社会历史视角看,“县为国之基,民乃邦之本”。两千多年来,县一直是我国国家结构的基本单元,对历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从县域治理层面看,县委书记总体负责县域范围内各方面的工作,小到普通群众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大到发展经济、维护稳定。可以说,县委书记权力大、责任大、压力大,不好当。


从国家组织结构看,县这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一级独立的、法定的、职能较为齐全的基层政权组织。县委书记是县域治理的“一线总指挥”,县域发展水平如何、民众认可程度怎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县委书记的思路、能力水平、清廉程度和综合素质。

 

从选拔任用维度看,历朝历代都高度重视县级官员的选拔任用。‌比如,在宋代,特别重视县级官员的选用,要求地方长官向朝廷推荐县级官员人选,皇帝要亲自召见,考察合格后方可任命。又如,陶渊明、狄仁杰、包拯、王安石、海瑞、郑板桥等,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人,也都曾做过县令。


游客在包公故里文化园参观 解光文/摄


一言以蔽之,县委书记是一个干事创业的重要职务,更是一个考验意志品格的关键岗位。



 

对于如何当好县委书记,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要做到“四有”(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和做好“四个人”(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和班子的带头人)的要求,并告诫县委书记“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要想得透、看得淡”“把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


县委书记是否真正贯彻落实好“四有”“四个人”的要求,既为社会公众广泛关注,也折射其思想状态、精神面貌和治理能力,更会对县域治理产生直接影响。


尺度底线是“有守”与“有为”的有机统一。作为“关键少数”的县委书记,在客观上决定了其应是一个尺度感、底线意识很强的群体。这体现在法律、纪律、道德、能力、权力、责任、忠诚、廉洁等方面。如何恪守好这些尺度底线,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好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情与法、亲与清、俭与奢、苦与乐、进与退、得与失之间的关系。


一个县委书记的权力到底有多大?曾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荣誉称号的湖北巴东县委原书记陈行甲说:“你哪怕昨晚做了一个梦,第二天也可以把它变成现实。”这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县委书记在县域范围内拥有的权力,也说明这个岗位有着干事创业的广阔空间。


“风起于青蘋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言行的尺度边界,一旦有所松动、失守,不仅会成为各种诱惑竞相“围猎”的对象,也会突破底线、踩到红线。“一失足成千古恨”,揆诸现实,有一些县委书记严重违纪违法,最终身陷囹圄,教训极其深刻。


读懂“县委书记”这一群体品格特质的逻辑是什么?从学理层面看,“县委书记”或许是一个很难量化也很难定性的概念,但在实践层面,“优秀县委书记”却有着较为清晰的尺度底线、群像特征、时代内涵和品格特质。


这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群众所盼与政绩所求、显功与潜功、上连党心与下连民心有机统一起来。这与新时代优秀干部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标准是高度统一的。


时间的刻度中标注着鲜明的价值导向。中组部曾于1995年、2015年、2021年三次遴选、表彰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十八大后重启全国县委书记轮训,将县委书记纳入中央党校培训体系。新时代多位优秀县委书记脱颖而出,一步步走上更重要的领导岗位。

 


 

县委书记作为县委领导集体的“班长”,常让人觉得是“威震一方”,但需要廓清一个基本事实:这个岗位,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


立规明矩、奖优罚劣、激浊扬清,从现有的制度设计、监督机制、组织逻辑来看,对县委书记的日常管理和规范约束,日益形成了较为科学规范的工作格局。


从深化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到县委书记的选拔任用,应按程序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 党委常委会议审议;从省级党委巡视工作延伸到县,到每年安排县委书记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培训;从推进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到新时代以来成为党的历史上制度成果最丰硕、制度体系最健全、制度执行最严格的时期……


如果说自我监督是强身健体的“内在免疫”,那么接受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则是祛病除疴的“外在良方”。比如,在一些涉县委书记事件的反映、曝光、处置过程中,群众监督、舆论监督都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也应看到,受信息茧房、孤岛效应以及网络舆论非理性、群体极化、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个体或会更倾向于遵循一种主观的、简单的、次优的惯性思维、推测推理和价值判断,有意无意地形成认识上的行为偏差和路径依赖。


从这个角度看,网络舆论场上层出不穷的叙事“小作文”,那些细腻的描述、饱满的故事、煽情的基调,很多在事实和逻辑上或多或少偏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恶者辄去,毋令败群。我们无法也无须刻意回避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实践中,确有个别害群之马,污染了县委书记这一群体的政治生态和社会形象,损伤了队伍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并在某些时空界域内产生了公共舆情危机。


但终究,“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是颠扑不破的铁律。


回归话题的本源,公众热衷关注这一群体的微观事件,但更值得深入探究的,是宏观视角下普遍的价值准则和价值取向。


县委书记之所以备受舆论关注,与其说是公众对这一群体民间叙事色彩由来已久的浓厚兴趣,倒不如说这是公众基于自身认识、判断,对基层党风政风作风和县委书记做人做事做官的关切、评价和期望。


“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说到底,这种关切、评价和期望,集中体现在县委书记在县域治理中的“有守”与“有为”,以及由此产生的关乎大众获得感、安全感、满意度的责任担当和治理效应。


这不仅影响着公众对县域政治生态、基层治理的价值判断、认知维度,也塑造着公众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更承载着县委书记这一群体追求的价值刻度和民生温度。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撰稿:梁修明

编辑:陈昌清 梅麟


—————   推荐阅读   —————


闭幕前谈谈:残奥会需要更多的掌声

如此“行业惯例”不能惯着!



星标☆“安徽时评”

及时接收最新推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安徽时评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