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几十年了身体都很好,
大多数症状的出现都是对疾病的提醒和人体的自我保护。但是很多病,尤其是慢性病在早期却没有明显的症状,一旦发现就是中晚期。比如肠癌,往往是当肿瘤组织已经长到引起肠梗阻或者已经发生转移时,很多病人才到医院检查。(肠梗阻: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统称为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再比如,给剧烈胸痛的病人做完心电图、查完心肌酶后,医生发现他已经患了心肌梗死。医生问病人:“怎么这么晚才来看病呢?”很多人的回答都是:“我平时身体很好,没一点儿感觉,为什么这个病突然找上我?”这样看来,“代偿”似乎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但事实上,一侧大脑被切除后,人还能存活下来,靠的也是代偿。 所有严重的慢性病都是突然被发现的,但它们绝不是突然发生的。比如胃癌,很多胃癌患者在患病早期并没有明显症状。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幽门螺杆菌感染。2005年,澳大利亚的两位医生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因为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和胃部疾病的关系,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的获奖理由是: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加深了人们对慢性感染、炎症和癌症之间关系的认识。持续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导致胃癌,世界卫生组织也把这种细菌列为一级致癌物。(一级致癌物指的是,有明确证据表明可以致癌的物质,比如雾霾、烟草、槟榔、黄曲霉素等。)2014年,全世界的医学专家在日本京都的“幽门螺杆菌胃炎全球共识”会议上达成共识: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预防胃癌的首要手段。从这种慢性的、持续的、甚至没有明显症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发展成胃癌,要经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以结肠癌为例,从一个小的良性的腺瘤逐步演变成恶性肿瘤,通常需要15年或更久。女性从持续地感染高危型HPV发展到宫颈癌,一般需要十几年。
还有导致中国人死亡的第一元凶——心脑血管病,患者一般是从青壮年时期开始血管上就出现斑块。经过20-30年漫长的时间,血管逐渐变窄,当狭窄程度超过一定的范围时,病人才会出现心脏病或脑血管病的症状。你可能会问:这些病能在人体内隐藏这么久,我们却感觉不到,是敌人太狡猾了,还是人体太麻木了?都不是。在患有疾病的状态下,人体能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出现明显的症状,是因为我们体内有一种代偿机制。所谓代偿,就是代替、补偿。身体某些组织或者器官持续受损,已经没办法恢复原样,人体就会调动没有受损的部分,加快补充或者代替受损的部分完成工作。比如幽门螺杆菌持续攻击胃部细胞,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疾病,胃部的某些部位的细胞就会死亡。这时人体就会启动代偿机制,深层的干细胞加速分裂以补充死亡的细胞,维持胃部的正常功能。这样就可以防止发生严重的胃穿孔、胃出血。代偿是人体不得已而为之的机制,是妥协。人体的代偿能够让器官在持续损伤的状态下,基本满足人体所需的功能(也就是凑合着用),所以才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只有到了疾病晚期,代偿不动或者器官的需求超过代偿极限了,症状才会出现。应对所有的慢性病时,人体都会启动代偿机制。人体的代偿能力也超过了我们的想象。有一种叫作大脑半球切除术的手术,被用于治疗难治性癫痫。当一侧大脑被切除后,人还能活吗?答案是能。只要经过有计划的康复训练,另外一侧大脑就可以代偿,替代切掉的脑组织完成任务。病人还能够和正常人一样进行思维活动,复杂的认知能力也能够得到恢复。当冠心病病人的血管变窄发生堵塞时,这根易发生堵塞的血管周围的小血管就会变粗、变长,甚至长出新生的血管,帮助、替代这根堵了的血管给心肌供血,防止发生致命性的心肌梗死。这也是一种代偿。所以经常犯心绞痛的老人不容易猝死,就是因为人体有代偿机制——长期的心绞痛已经让病人狭窄的血管周围长出了新的小血管。年轻人突发心梗时反而更容易死亡,是因为他们的病发部位还没有形成这些用以代偿的血管。所以,代偿也是人类伟大的自我保护机制,是人类进化的另一种智慧。这种机制让我们在没办法消除持续损伤因素的情况下,先妥协着活下来。这是代偿有利的一面。但是代偿机制终究掩盖了病情,时间久了,也会对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果病因持续存在,人体早晚会出现问题、出现明显症状,慢性炎症持续发展甚至会发生癌变。这是代偿不利的一面。在了解了代偿的原理后,我们应该如何巧妙地利用代偿机制对抗疾病?第一个建议:既然很多慢性病在早期没有症状,我们就要主动筛查。这点毋庸置疑。现在有种错误观点认为,人不知道自身疾病的存在最好,知道了反而死得更快。这种想法非常愚昧。2018年,美国癌症的总体死亡率,比历史上死亡率最高时的1991年下降了27%,这个数字意味着美国又多挽救了262万条生命。研究者认为,之所以有如此惊人的成就,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美国开展了癌症的早期筛查。癌症若能在早期被诊断出来,治愈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比如美国大力推广了结肠镜检查,从2000年到2015年,美国50岁以上的成年人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比例,从21%提高到了60%。这使得结肠癌、直肠癌等癌症得以早发现早治疗,发病率明显下降——2016年结、直肠癌病死率较1970年下降了约53%。第二个建议:从源头上预防或者从中间环节阻断,可以有效防止慢性病的发展。比如宫颈癌,99%以上宫颈癌的病因是HPV感染,可以说没有HPV感染就不会得宫颈癌。病毒先引起慢性炎症,然后引发不典型增生,最后才发展成宫颈癌,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接种宫颈癌疫苗是从源头上预防HPV感染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已经发生感染的病人,应该定期复查;对于已经发生CIN(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人,应该加强监测。在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比如阴道镜检查、锥形切除、活检,甚至进行子宫切除术,这些都是阻断中间环节的治疗方式。很多病我们很难从源头上预防,也很难完全阻断,比如冠心病。尽管我们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不吸烟,但还是有人得了冠心病。而且尽管严格用药,也依然有相当比例的病人的病情在发展。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前面我们讲到,冠心病患者体内的代偿机制是,变窄了的血管周围的小血管会变粗、变长,甚至会产生新生血管,代替那些狭窄的血管完成供血任务。放大代偿机制,就是主动帮助小血管长出来。比如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康复训练、适度运动促进这些小血管的形成。这样病人以后再犯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总之,人类生存的必不可少的一项机制就是代偿。因为危险带来的损伤无时不在,所以急性损伤靠修复,慢性和持续性的损伤就只能依靠代偿。失去了健康,就失去了一切:
一份最实用的医学常识书单
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很多行业加班熬夜更是家常便饭,人们在盲目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往往容易忽略了自己的健康状况。如今,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多数人的身体素质却在大幅下降。专家指出,目前中国“亚健康”比例高达70%!据中国保监会报告,中国重大疾病终身累计发生率高达72.18%,四口之家最终可能有三人会发生重疾!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一个大问题,各种慢性病正在毁坏人们的身体。再加上现在隔几年就时不时来一次的各种疫情,疾病的阴霾笼罩在每个人的头上。每个人都应当引起重视,关注自己的健康。一个人失去了健康,就失去了一切。为此,先知书店为读者整理了一份非常实用的医学常识书单,帮助大家了解医学常识,把握自身健康。懂点医学,面对疾病才不会那么无助。我国癌症的发病年龄:在40岁之前,癌症的发病率非常低;但到了40岁之后,突然迅速增高,呈指数倍增长;到了80岁,到了最高峰。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处在患癌风险中,生命就是一种癌前状态。在中国每分钟就有7个人患癌,了解癌症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推荐目前公认最好的癌症科普书:《众病之王:癌症传》,作者悉达多·穆克吉是医学界的大牛,在牛津大学获得致癌病毒研究的博士学位,他花了6年时间,才把有关癌症知识、抗癌历史、治癌未来做了综合全面的梳理,最终完成这本《众病之王》。●一是涉猎广泛,医学、政治、文化、社会等视角都有,医学智慧、历史资料、患者故事等都含;●二是作者使用了生动的文学写法,读之让人动容,是一部严谨详实的科普经典,更是一部饱含人文主义色彩、从宏观视角俯瞰癌症的恢弘之作。了解癌症的前世今生,了解抗癌的人类抗争史,也是了解人类和生命本身。早发现,早治疗,生命才能更好地存在。人为什么会发烧、发炎?孕妇的“晨吐”是什么原因?为什么许多人小时候不爱吃青菜,长大之后就爱吃了?焦虑、抑郁和精神疾病这么糟糕,自然选择为什么留下了它们?以上问题都可在《我们为什么会生病》这本书中找到答案。本书被称为是生命科学和演化医学的“圣经”,揭示了人类疾病的来源和意义。作者威廉斯曾获与诺贝尔奖齐名的克劳福德奖,道金斯称其为“美国最受尊敬的演化生物学家”。在本书中,作者主张从演化的视角审视人体、疾病、衰老等健康议题,别开生面,旁征博引,启发思考,对广大普通读者及专业人士都不无裨益。演化理论是人类理解自然规律的重大突破。本书以演化的视野系统地观察医学领域,不仅为完善医学指明了方法,更对人类的处境提出了根本且新颖的洞见。从“人是怎么生病的”到“人为什么生病”,在问题转换的过程中,本书为读者思考疾病问题提供了新的观念。癌症固然可怕,其他疾病也不容小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将有助于我们对抗各类疾病。人的一生,难免要面对疾病与生命的诘问,就医、问诊、治疗……对于绝大多数而言,是盲目机械地“遵医嘱”,带着焦虑和疑惑被动参与到治疗中。在与医生沟通过程中,往往容易遇到困难、不能准确表达问题,生病后陷入悲观和恐慌屡见不鲜。这一切都源于对疾病认识不清、缺乏最基本的医学常识。推荐阅读《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作者薄世宁是北大医学博士,已在北大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超过18年,他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专业知识顾问团,有清华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各大附属医院和研究所的专家学者担当顾问。本书不仅讲述医学知识,也绕到所有医学知识背后,把古往今来的医学牛人和历史串了一遍,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我们体悟到医学和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医学视角下的“生活之道”。冯唐说:薄世宁医生的书,直击医学本质,就像庖丁解牛,既淋漓尽致,又通透明晰。无论是否有医学基础,这本书都将帮助您读懂医学。医学的底层是对人的价值的深切关怀,医学也是一种生活智慧。懂点医学常识,在疾病面前不会那么无助,也能更好地守护自己和家人。几乎所有的疾病,最终都可以追溯到基因上。基因技术正在迅猛发展,基因测序、基因检测、基因诊断……这些技术可以治愈疾病、更新我们医学的认知,基因时代正在到来。讲基因的书有很多,但都太过生硬,非专业人士读起来十分艰难。推荐阅读《众生之源:基因传》。一本迄今最全面、最权威、最具趣味的基因科普佳作。本书是《癌症传》的姊妹篇,作者悉达多·穆克吉没有采用艰深生硬的写作方式,而是像侦探小说一样,以科学家们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为线索步步深入,清晰地梳理了基因理论的整体脉络,让普通读者也能一目了然。《基因传》讲述了基因理论被政治歪曲利用导致的历史灾难和教训,以及基因技术与制度、文化、伦理、道德的冲撞和博弈,囊括了精彩的故事,人性的纠葛,历史的进退,是一部真正有温度的、叙事高超的科普通识读物。基因关系到所有人的未来,这本书所讲的故事,和每个活生生的人都息息相关。所有关于病理、行为、性格、疾病、种族、身份、命运的问题,都会在书中找到新的答案。每个人都要懂点医学常识,在疾病面前,才不会那么无助,才能更好地守护自己和家人。越重要的东西,往往越容易被忽略。健康就是如此,拥有时肆意挥霍,失去时才懂得珍惜。健康对每一个人都无比重要,失去了健康,就失去了一切。希望人们都能对自身的健康重视起来。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医学常识书单”,一个真正重视健康的人,一定会了解自己的身体,了解关于疾病的常识,积极的做好预防,从而为自己和家人的美好生活打下最坚实的基础。此问越早思考,越少遗憾:这套书都是顶尖专家、学者写给普通人的科普读物,是极致智慧和极致审美的结晶,不仅通俗易懂,适合普通读者,而且非常有含金量,都是满满的干货。读完本套书,读者将能够建立起一套比较系统的医学常识框架。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一文读懂,为什么是她的mRNA疫苗,获得首个2023诺奖
北师大教授“抗抑郁”日记丨从那天起,我走进了地狱
我的生活非常的诗性,一点没有辜负我的生命
接近死亡的时候,才会珍惜生命
原创不易,感谢有你!点个「在看」,不怕走散
请三观一致的读友,扫码加维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