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可惜了的,议和失败!

维罗听涛2
2024-10-01
原创作品经授转载自 l 公众号“东方找西”
ID l DFZX333
文 l 余远环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张宏杰丨明清两代,为何越反越腐?
点击图片 即可阅读 👆


01


往事并不如烟,历史总可借鉴。

明王朝和满清(后金)之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议和上做了很多文章。

那时,对于双方来说,议和也许就是权宜之计。

不过明朝没能很好评估自己,失去喘息之机,把自己生生逼上绝路。

那么,明清之间原本存在着议和成功的可能性吗?皇太极也好,崇祯皇帝也好,对于议和到底有几分真或假?议和最终失败到底是为什么?

一直以来,皇太极都以议和为话题,与明朝不断周旋。在战与和之间纵横捭阖:议和是为了选择更有利的时机发动战争,而战争又是为了能够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促成双方的议和。

但皇太极屡次提出议和,并不完全是出于兵不厌诈的军事考虑,可以说在特定的一段时间内,他的议和举动是真诚的。

皇太极的父亲努尔哈赤,一直希望明廷封其为王,以号令东北各少数民族。皇太极的实力虽然比努尔哈赤时大为增强,但也希望同明保持友好,发展贸易。

因此,即使在攻明战争屡次胜利时,他在议和文书上,也低明皇帝一字书写,并接受了明廷要其遵明正朔、取消“伪号”的要求。在尚未达成议和协议之时,不书天聪年号只写干支。

当其羽翼已丰,多次攻入内地,明朝已无法招架之时,他仍然多次发布告示说,愿与明友好、议和。

皇太极还把征战中抢夺来的,原明朝发给海西女真四部及蒙古诸部的敕书(实即与明的贸易许可证),一直保存到崇祯十二年,表明了他要与明朝发展贸易的愿望。

由此可见,明清之间原本是存在着议和成功的可能性的。


02


当然将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明朝需要付出必要的代价,即承认后金(满清)实体的存在,划出地区为其统治,封其为王。这虽然损害了明统治者的威望,但却可以平息战火,安定辽东,国家减轻困扰。而保持明朝“天朝大国”的地位不变。

而用款封王的作法,在明朝并不是没有先例。嘉靖年间,蒙古俺答汗出于与明贸易、要求封王的目的,攻掠明边境,致使京师多次戒严。

明统治者在吃尽了苦头后,终于清醒过来,于明隆庆五年 (公元1571年)封俺答为顺义王,并封其下各部首领以相应的官职,从而结束了长达40年的战乱,使边塞安宁数十年。

这是以和制叛、以和取胜的先例。

对清议和完全可以参照办理。

兵部右侍郎杨嗣昌,就曾在上书中指出,俺答犯塞时与今日边峰“前后酷相类”,就是情形十分相似。俺答受封之后,蓟门宣大一带男耕女织,百姓生活十分安定。他认为“我朝抚赏为弱敌之第一策”,是为国家“久远真切之计”。

无奈满朝文武之中,持这种见解的人少之又少,而且不敢公开说出来。

皇太极的成熟与稳健,也促使他思考问题比群臣更深一层,比崇祯皇帝高出一筹。皇太极感到,目前内部的稳定局面,是因为有明朝这一大敌才形成的,一旦失去这一大敌,清廷内部的稳定和谐将会随之瓦解。只有在取得一些胜利之后,加强内部的整顿,同时对周边势力的驯服,才能维护自己的统治。

明崇祯十五年农历五月,基于对敌我形势的分析,尽管崇祯皇帝不伦不类的“议和信”,让皇太极看了很不爽,但还是委曲求全,热情地接待了马绍愉等来使,给予他们优厚的赏赐。

半个多月的谈判磋商后,在马绍愉等人离开盛京时,皇太极派官将他们送到十五里之外设宴饯别,并命军士将使团 护送到明朝控制的连山境内。

诚信和礼遇都做足。

皇太极给崇祯皇帝写了一封长信,托马绍愉转呈。信中,皇太极在追溯了清与明开战的历史渊源后,又谈到尽管清兵已处胜势,但仍愿议和通好。

这封信的内容后来被收入《清太宗实录》得以保存,从行文来看,皇太极的态度比较谦恭,在一番客套话之后,皇太极提出了不算苛刻的停战四项条件,字里行间完全没有威胁的意味。

皇太极的和谈条件,其主要内容是:明朝每年给满清金万两,银百万两;明以宁远双数堡中间土岭为界,清以塔山为界;双方在连山地带互市;双方若有叛逃到对方境内者,一律遣返。

实话实说,皇太极要价真不高。

要知道,松锦大战,明朝13万大军主力被皇太极彻底击溃,剩余部分明军被困于松山、锦州等城。与此同时,国内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局势十分危急,明朝已经有了亡国的苗头。

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啊。

当然,皇太极对明朝的诚意并没有信心,他在信的末尾发出了最后通牒:“若不愿和好,再勿遣使致书……约九月不至则治兵。”言外之意,和谈一旦无望,只有兵戎相见了。


03


不料,当马绍愉返回京师,将议和的情况写成书面材料,呈送给他的顶头上司、兵部尚书陈新甲后,陈新甲因为着急上朝议事,就将信件随手放在几案之上,他的书童误以为是“塘报”(抄送诸臣的报告),未请示陈新甲就开始抄传,在《邸报》上发表了!

这一下可惹了大祸,本来是保密的议和经过,一下子被群臣百官览阅,朝野为之哗然,很多大臣纷纷上书弹劾陈新甲贪生怕死、妥协求全、私定议和条款。

崇祯皇帝极为愤怒,起初他还想袒护陈新甲,对他的大意泄密没有追究,还将大臣们的奏疏压下不发,希望不了了之。

▲崇祯帝画像

但过了不久,舆论鼎沸,难以平息。迫于言论压力,一向以中兴君主自居的崇祯皇帝,在思想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他的内心不愿意给别人留下一个无法应付时局、向“蛮夷”低头的印象,感到议和是自己的耻辱。于是将责任一股脑儿地推给陈新甲,降旨责令陈新甲悔过。

实际上,崇祯皇帝很信赖、赏识陈新甲,这个处分完全是为了平息朝廷中的舆论,就处罚来看,是十分轻的。

然而,陈新甲明显不够老练,他觉得议和自始至终都是在皇帝指示下进行,自己并没有在其中增添什么额外的内容,便有恃无恐,不但“不引罪,反而自诩其功”。还引用皇帝给自己写的敕谕中的话语,为自己标榜。

陈新甲的言行,终于使崇祯皇帝恼羞成怒,下令将陈新甲处死。

多年以后,亡国的最后时刻,崇祯皇帝才意识到“策辽事者,不宜战而宜和也”。可惜这只能是后知后觉,已经于事无补、无法挽回败局。

其实,明朝在与清的军事对峙中,不是没有看到议和的好处,也多次采取主动与之议和,但最终议和却又多次为自己所破坏而失败,使明遭到清更大规模的进攻,终于一败不可收拾。

这是一种奇怪的结局,是多种因素汇集的必然。

首先,明廷上下缺乏议和的大环境与气氛。明朝始终未给议和创造必要的条件,主持议和者包括皇帝在内,从未展开有关议和大政方针的讨论,纠正以至批驳一些模糊认识及错误论调,以统一朝臣的思想。因而始终未能造成议和所应有的气氛。

相反,传统的所谓天朝大国不可冒犯的习惯思想始终占据上风。朝野上下一直坚定地认为,清是国贼是凶寇,必欲大彰挞伐,翦除、扫荡之,决不与其言和。

当议和伊始,便遭到不断的围攻和咒骂。议和被斥为“顿忘国贼 ”,“损威辱国”,“诅师养寇”,是“祸胎”,将“酿无穷之衅”。

在这样一种氛围中,主持议和的人无一不身负恶名:袁崇焕终以“谋款通敌”之罪被磔,支持袁崇焕的阁臣钱龙锡,也以“密谋主款”之罪长戍不赦。杨嗣昌主持议和,弄得举朝哗然,群起而攻之。而陈新甲与清议和事暴露后,立遭杀身之祸。

这种攻击、反对议和的声浪持久不衰,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舆论压力。在这种压力下,任何正确的议和主张都难以畅行。

如果说袁崇焕进行议和时,对“上章累累”的反对议和的呼声,尚能镇定坚持,并表示“不讳言”自己的议和主张,那么他身后的主张议和者,在不断高涨的反议和声浪中,就越来越不敢公开自己的观点了。

杨嗣昌本是坚定的主和派,他曾连续上疏阐述议和主张,坦率表明自己的“体国”之心。尽管他的议论剀切透辟,文情深挚感人,但却不敢也不能公开出来。当主战派攻击他“主抚”是订“城下之盟”,大唱出战高调时,他竟不敢针锋相对地予以驳斥,反而违心地加以否认说:“从无抚说,毋以长安蜚语陷人”,表现得十分软弱。

在这种“议和即误国”的叫嚷声中,出现了“一日不战”便“流言四起”的局面,主和派一直处于被动、受误解、受谴责、遭围攻的地位。

明朝的政治家们在议和问题上大都缺乏冷静的思考,而存在不切实际的想法,他们以为议和便是向对方乞和,是明朝的施舍和恩赐,一定要对方就范。始终放不下天朝大国那种凌驾于一切之上的架子。

读到这里,你有没有一种熟悉的感觉?300年过去,在咱们这里,这样的姿态、言论从来不缺。

谈判必然各自有进有退,有坚持,有妥协,可他们从来不想妥协。

当明朝首次与满清议和时,袁崇焕对满清使者的“恭敬和顺,三步一叩,如辽东受赏时,并书封称大人”,很是欣赏、陶醉,进而错误地估计,这是皇太极兵力不济,乞求休战的表现。他要乘此机会“而制其死命,俾不得再逞,以休息天下”。

天启皇帝头脑更热,他对让后金“易去年号(满清),遵奉正朔”一事,还觉不够,好像议和便可使后金乖乖听命,束手就擒,明朝将得到战场上绝对得不到的东西。一心秉承圣意的袁崇焕,在致皇太极书中提出了:令其退出城池地方、送还官生男妇的要求。

这近似于痴人说梦,皇太极理所当然不能接受,并感到明朝皇帝“渺我益甚”,意思就是也太不把我当一回事了。

皇太极认为“两国和好宜先议定疆界”,今明方“侈然以退还辽东土地、人民为言,是尔有意激怒我,愿事争战矣。”这是直话、实话,拿成千上万将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土地和人口,凭什么轻易地交出?即便交出的话,明朝用什么来交换?!


04


明朝皇帝对议和的态度是暧昧迟疑、出尔反尔。不论天启帝还是崇祯帝都是如此。

天启皇帝曾赞扬袁崇焕“战守可恃,操纵合宜,深慰朕怀”,当袁崇焕被攻讦去职后却又否定他说:“袁崇焕谈款一节,所误不小。”把责任完全推给了臣下。

崇祯帝在议和问题上表现得更为恶劣。他最初谴责“袁崇焕托付不效,专事欺隐”,继而信其“引敌胁和”,加罪名处以极刑之后,便“以复仇为志”,一味地反对与后金(满清)议和。他下令:“逆奴罪在必歼,屡谕严拒,不许接递片字。”严禁臣子与后金(满清)的一切往来。

兵部尚书陈新甲于崇祯十五年,与清议和,完全是在崇祯帝的直接指挥下进行的,这是因为明王朝已被打得没有还手之力,“以和议委新甲,手诏往返者数十,皆戒以勿泄。”

但议和之事泄露后,明廷群臣激愤,以“堂堂天朝,何至讲款?”交相攻击陈新甲,甚至将清兵入关杀掠,地主、官僚、兵丁狼狈逃亡、百姓流离失所,一股脑儿地算在陈新甲的账上。此时的崇祯帝,却马上换了一副面孔,“降严旨,切责新甲,令自陈。”最后又以陈“戮辱我宗藩”的罪名将其诛杀。

崇祯帝采取这种杀替罪羊的办法,虽然保全了自己的面子,却又一次关上了本是由他授意打开的明清议和的大门。

拒绝与清和谈是崇祯朝最大的失策,这一政策的失误朱由检难辞其咎。

而原本这扇大门另一边的皇太极,对议和还是抱有诚意的,他甚至已经初步划定了两国的边境线,只等明朝的皇帝点头,就可鸣金收兵,各安其政。

而边境一安,无后顾之忧的明廷,可以腾出大量镇守辽东的精锐兵力来对付农民起义。取出了辽饷,财政方面也可以在沉重的负担下略缓一口气,至少败亡时间可以后延几年,甚至可以力挽狂澜,转危为安,因为明朝在江南的统治势力一直很强。

一次很有成效的议和,一次可以改写历史的救国良机,却因为崇祯皇帝死要帝王的面子,没能审时度势,最终失败。

可惜了!

明朝的皇帝这时似乎还没有意识到,他将为自己的出尔反尔付出沉重的代价。

议和失败成了明朝灭亡的直接催化剂,从此明朝深陷两线作战直到北京陷落。

然后,清军入关,江山易代。最可叹的是,生民涂炭,流离失所,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苦的都是老百姓。

唉。


张宏杰代表作《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是以七个核心人物串联起整个大明王朝。这七张面孔,各个都充满争议,各个都非常典型,他们是——

一个皇帝:朱元璋;一个篡位者:朱棣;一个清官:海瑞;一个太监:魏忠贤;一个造反者:张献忠;一个叛徒:吴三桂;一个忠臣:郑成功。

大明王朝这出历史大戏里的这七个角色,每一个人都极具特色,每一个人都演得不容易。这七张各不相同的面孔,构成了那个既强大又虚弱、既意志决绝又精神涣散的大明王朝的侧影。


了解明朝那些事,要从卷帙浩繁的史料中厘清276年的漫长历史,对一般读者而言既过于枯燥也没太大必要。但是从以上七个关键人物奇诡的人生故事中,便可比较轻松容易的对大明王朝的整体面貌有一个大概的把握;甚至,不只是明朝,还能看出整个中国历史的共性和悲哀。

这本《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揭开人所共知的七个角色生命历程背后难为人知的艰辛、焦灼和不得已,分析其何以矛盾、扭曲和心力憔悴。读上去“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一方面,作者把历史写得诙谐、好玩,让那些本来离我们极其遥远的历史人物的气息甚至体温扑面而来;另一方面,作者又把那个时代的荒诞、悲凉描写得剥皮见骨,读起来让人不寒而栗、脊背发凉。

难怪姜文说,这本书“读了好几遍都读不够”。莫言也说,“任何一个小说家极尽想象力,也写不出这样精彩的剧本。”

历史是用人来写的,本书用冷静细致的笔法把人性的复杂、奇特、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张宏杰用明朝人的故事证明了一点,“革命都是空的,中国的根本并没有改变”。

先知书店有幸获得张宏杰老师亲笔签名,数量有限,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还可在规格中一并选购“张宏杰作品集”全签名版):












原创不易,感谢有你!点个「在看」,不怕走散

请三观一致的读友,扫码加维罗新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维罗听涛2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