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十大“先生 ”
防失联,敬请关注备用号
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一份崇敬,一种精神。一百多年来,国民意志之接力及薪火相传,有赖先生。
民国时的先生们,不擅评职称,更擅长个性教学;有知识,更有情趣;有性格,更讲人格和品格;教学相长,更倾力爱护学生;不独守三尺讲台,更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展示大国民风范;学贯中西,更想回中国致用;热心时政,更能为国家担当。
先生们学贯中西,不仅有深厚的国学根基,又对西方的民主科学感同身受;他们生于乱世,颠沛流离于战火,却不求苟全性命、不求闻达,为国传承与担当;像庇护小鸡的母鸡般,以弱身御强世;对学生后辈教之导之帮之扶之惜之爱之,毫不吝啬提供经世学问之坐标以及人格营养,示范风骨与风度,为后辈的成长和民族的兴盛赢得时间、空间。
他们既清贫又富有,不仅有激情,还有理性;他们不断张扬民主、科学,并点滴努力推动着国家的进步。
教育,国族之命脉。先生,教育之魂魄。
百年国史,宠辱与共,悲欢离合,业有镜鉴。民国先生开一代风气之先,不坠青云之志,他们的人格风骨、思想情怀、学术自由,仍不失为时代之榜样,灵魂之灯塔。
【蔡元培】
大学教育的长者,小学课本的童心
先生所提倡的“兼容并包”,延揽人才的教育体系,奠定了中国大学的根基。在他看来,大学需要多元的思想碰撞,无论是革命派的陈独秀,还是留辫子的辜鸿铭,有专长都能拉到他的大学里。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曾想用美育来代替宗教,他还能“大学者编小课本”。
【胡适】
美儒雅之河,静水流深
相比较鲁迅,我更喜欢胡适温文尔雅、待人和善,他甚至能说“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他曾写信劝说周氏兄弟:“我是一个爱自由的人,我最怕的是一个猜疑、冷酷、不容忍的社会。我深深地感觉你们的笔战里双方都含有一点不容忍的态度,所以不知不觉地影响了不少的少年朋友,暗示着他们朝向冷酷、不容忍的方向走,这是最可惋惜的。”他对白话文和白话诗的坚持,无论多少人在骂,他照样去做,用理性的、温和的方式开出一条天地相通的大道。
【马相伯】
为叫醒中国,自称是“叫了一百年的狗”
在他百岁时,上海时尚杂志《良友》登出他的肖像,国共领袖同声道贺,而他梦里不知身是客,喊着杀敌,客死异乡。他的百年人生平行着中国的百年屈辱抗争,寿高则多辱,而他倾囊于一个复旦,抬升着东方的希望。如果我们今天还能听到老人嘶唳的吠叫,一是后辈敏感的心,二是国情使然。
【张伯苓】
津门一户南开,进出多少荣辱
先生影像憨态可掬,却是行走江湖的侠士。当年左翼愤青指责他建校募集的是官僚乡绅的臭钱,老先生讷讷地说:我就是个挑粪工,用粪土培育你们鲜花啊。先生一生只做南开一件事。蒋介石敬重他,抗战最艰难时依然资助办学,败退台湾时留下飞机待他南渡。蒋临终那天还问儿子蒋经国伯苓先生百年纪念会的筹备情况。后来,被弟子留下来的先生最后连南开的校门都进不了。那些愤青开始把粪桶泼向一生向善向学的老人。
【梅贻琦】
联大八年寒梅,清华一径新竹
先生瘦得风骨,默得儒雅,至今回望西南联大的旗帜犹显妖娆。去国赴美后,他一直紧攥着“庚子赔款”的钱袋子,甘于自我拮据。实际上,即便当年执掌西南联大,太太为了补贴家用也要做饼去卖。1955年,梅贻琦回到台湾新竹筹措清华大学复校,上面催着要快要大,但他坚持先从研究所一步步办起,蒋介石也只能认同。许多年后,印证了先生的对。今天的台湾清华,规模不及台大的一半,排名却在台大之前,更无需比照对岸硕大无比的胞校。
【竺可桢】
时事风云难测,守拙浙大气象
先生是气象学者,1936年危难之际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是一次意外拐弯,却拐出一片风景。他身材瘦削,举止优雅,戴一副圆圆的眼镜,貌似苦行僧,眼镜后面的光泽“温厚光辉”。1949年后他对来访的新政权代表有过一番肺腑的赞许和提醒。他谨言慎行,行政职位一路上行,却终究无法挽回当过远征军的儿子死于非命,他能预测天上的风云却弄不懂天下的政治风云。
【晏阳初】
平民教育,用花的念想培土
先生早年欧洲办报欲教育贫瘠的华工,却在收到一位华工的信款后发现被华工教育了。他把一家人从很洋搬到很土,没有咖啡了,就把包谷面弄糊了替代。抗战初他辅政湖南,先把冗官裁了一多半,民主选举出一堆有担当的知识分子,促动湖南成为抗日中坚。即使最后大陆没有了他的平民教育空间,他去非洲、东南亚一样守护花的念想,让联合国也为这个几无国籍的人致以人类的敬礼。
【陶行知】
知行彳亍,春风走过,大地知道
先生做事就是四个字:身体力行。他不畏官不怕穷不惧难,他喜欢孩子喜欢顺口溜喜欢学校,他知道学校能消灭监狱,知识能抗衡独裁,行动能打破专制。而他还能用字和行造字,再把这个字身体力行地用到自己身上。而今遍及全国的行知学校和育才学校究竟怎样,先生可知否?后生如何行?
【梁漱溟】
人生辩论会,诤言独高远
一百年前的北平,四位志趣相投的少年,把盏理想后立意:以后不互称大哥二哥,各以短处总结一字相呼,以资警惕。梁姓同学得名“傲”,演绎了独具风格的一生,尤其他与最高领袖的一次公开辩论,更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先生很早就做乡村建设实验,发动农民成立自己的组织争取自身的利益,倡导“伦理本分,职业分途”,没有势不两立的阶级,融汇西方现代社会和中国文化的优点。时光是终裁法官,以细节和大节,印证了他傲得正。
【陈寅恪】
学问是命的另一面,撑着独立自由
先生治学,如暗夜秉烛,他也是暗夜一烛。喧嚣白昼之后的盲者,午夜抚史,端坐旧藤椅,目光如炬,洞彻史实和现实。他的好友王国维自杀时他仿佛也死过一回,“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一直活下来,他以德式研究的缜密穷究东方文化的博大沉雄,纸中夹着故国百万雄兵。先生远去,却在《柳如是别传》中留下影子,那个反清复明的风尘女子便是风云女子。彪炳千秋的不是威权,是威权下弱弱的不屈、默默的抗争。
当下,民国先生的形象和思想,仍在影响着国人。全书用一种娓娓道来的笔调,以全新的视野,对纷繁复杂的国学人事,进行了新的评说,为我们揭示了先生们的真实风貌。
所谓“先生”,即在民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涌现出的心系国家的知识分子。从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到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他们开风气之先,不坠青云之志。他们或温文尔雅、或慷慨激昂,但都深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理。
十位先生构成了民国时期灿烂的人文星图。他们的人格风骨、思想情怀、学术风范、学问自由,莫不是时代的榜样。在波澜壮阔的民国文化、烽火连天的抗战守拙和大江大海的南渡北归中,他们宛如顽强的灯塔,各自照亮一方山河。他们的性格性情、命运经历、学术作为,以及睿智、善良、无奈、焦虑和欢喜,在点滴中渐次呈现。他们将苦难化作光明,用背影证明民族的正面。所以说,就文化自身发展而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民国绝对是一个不应漠视的时代。
十位先生扎根于传统,却无不高于传统。他们均从传统的土壤中成长起来,最终均肩负起安邦救国、精心育人的重任。中国的传统文人,历来以匡扶正义、安稳社稷为己任,这就是所谓的“治国、平天下”。民国先生的那种儒雅、学养、对自我的克制以及对社会的奉献,应该千秋万代去绵延的更难能可贵的是,《先生》用含蓄而内敛的笔法,把一个个历史人物描写得生动活泼。或许胡适的儒雅理性会惹来激进主义一派责骂,梅贻琦办校的脚踏实地从小做起又可能招人小瞧,晏阳初、陶行知和梁漱溟等的俯身乡村致力平民教育,更可能会让当今的名校教授们不屑一顾。只是这些却仍然不能影响先生们的个性分明、风骨卓然,不管是早早去世的,还是留在大陆或去了台湾的,每个人都足以辉映后世。如今,抹去落在他们名字上的政治尘埃,我们会更加清晰地看到他们的前世今生。
那时的先生们,不擅争评职称,却更擅长个性教学;有知识,也更有情趣;有性格,也更讲人格和品格;教学相长,倾力爱护学生;不独守三尺讲台,更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展示大国民风范。陈寅恪先生在《论再生缘》中说:“无自由之思想,则无优美之文学,举其一例,可概其余。此易见之真理,世人竟不知之,可谓愚不可及矣。”
读史使人明智。《先生》试图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状态和人文风貌,先生们的音容笑貌,已经影响并将继续影响一代代人。有人说,历史从来都暗合了某种规律,暗合了某种因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读《先生》,读民国史,也是在研读我们自己。
合集珍藏版
电视连续剧
国外
国内
历史讲座合集
百家讲坛专
【鲍鹏山】《水浒》64集
纪录片合集
喜欢,请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