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竞逐湾区赛道:一间深圳本土律所的2020中场战事

高树 高树在远山 2023-08-25

如同名企总部抢滩深圳一般,深圳法律市场近年来亦呈现群雄逐鹿的态势,国内大所、国际名所、港澳联营律所等纷纷布局深圳,构成了深圳律所格局的新生态图景。对于深圳本土律所而言,竞争压力无处不在,律所管理与服务转型迫在眉睫。然而对于市场竞争,我的看法一向是竞争是好事,竞争意味着这片市场拥有广阔潜力与前景,对提升整体法律服务水平是一个极好的契机。


与深圳创新之都等美誉相比,深圳法律服务的名气略显逊色。高新科技在这座城市日新月异发展,法律服务如何跟得上产业的步伐?这是法律人应该思考的问题。最近,我接受了ALB亚洲法律杂志的采访,对深圳法律市场的现状与变革做了一些分析,同时分享了作为深圳本土最大律所之一的华商律所顺应发展所做的一些努力。


2020年过半,律所与律师也要告别野蛮生长,趋向于精耕细作,培植专业。今日我将此前的采访内容与华商律所的改革情况相结合,讲一讲竞逐湾区赛道中,一间深圳本土律所的中场战事。


 律所转型回应城市产业新需求


很多科技热词在深圳已有了实践。深圳是中国的创新重镇,高新科技集聚效应凸显,高端医疗、人工智能、5G等新兴领域已在深圳快速发展。数据显示,深圳现拥有科技型企业超过3万家,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过1.7万家,其中民企高科技企业是主力军。


在这里,我们能深切体会到深圳新兴产业的活力,也能看到新兴产业的落地发展。以高端医疗为例,深圳医疗器械产业现有900多家医疗器械企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近20000项,深圳的坪山区也正被打造成深圳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高地,华商林李黎(前海)联营所已经为坪山建设提供了相关的法律服务。再以5G为例,5G离我们并不遥远,华商律所旁边是联通大厦,每天上午经过大厦楼下,都能看到测试5G信号的车辆。据新闻报道,深圳8月底将实现5G网络全覆盖,深圳也将建成5G世界级标杆城市。


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律所和律师身处其中,不自觉成为产业的一环。华商律所创立于1993年,是深圳本土最大律所之一,华商律所的特别之处在于,发展至今,律所没有经历过合并及大的动荡,可以说是本土最原汁原味的律所。华商是一间综合性律所,业务比较广泛,包括资本、金融、不良资产、海商海事、房地产、知识产权、婚姻家事、城市改造等领域。近年来深圳支柱领域在不断地转型和突破,尤其是高新技术格外亮眼,顺应这样的脉络,华商业务领域也做了一些调整。


律所变革,战略先行。基于深圳大湾区与先行示范区的双区背景,新时期华商律所提出了新的战略构建,即构建新型的国际化体系、自贸区法律服务体系,以及全产业链的法律服务体系。其中全产业链法律服务体系的重点就是围绕着高新企业的需求,进行新的业务布局。


全产业链法律服务体系的建立,华商现在有了一些成果,比如应对出海企业的合规需求,华商成立了华商合规法律服务中心,帮助企业完善合规体系建设,今年华商还输出了合规经验,在青岛发起成立了青岛中世合规研究院,把粤港澳大湾区经验带到齐鲁大地;深圳是区块链技术高地,华商成立了区块链法律研究院,邀请业界顶尖专家,共同探讨区块链技术在法律服务层面的落地;深圳涉外企业众多,涉外法律服务也是热点,华商在前海成立了全国首家深港联营律师事务所—华商林李黎(前海)联营所,做好深港合作对接的桥头堡,华商还发起成立前海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合会,联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000多位律师,为涉外企业提供法律服务。


我们关注新业态,并有意与新业态实现精准对接, 比如军民融合产业迎来新机遇,华商成立了军民融合法律专业委员会,打造专业队伍,与行业协会深度合作。再比如生物医疗,华商林李黎多年服务坪山区政府和企业,深入产业链,目前联营所在坪山设立了分所,并成立了华商生物医药产业法律研究院,服务坪山生物医药产业。


综合来说,华商律所正围绕深圳七大新兴产业,分别成立相应的法律研究院,实现产业研究、法律服务产品打造、产业法律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新模式,回应高新企业的需求。

 

律所改革源于城市发展启示


百舸争流,不进则退。华商律所近年来的一些变革,很多源于城市发展的启示。


过去一年中深圳出现了一系列金融、法律、社会改革,包括个人破产制度设立、创业板改革、期货交易中心设立等。作为法律人,我们对此密切关注,尤其是个人破产制度和创业板改革会对律师业务带来的影响。


对改革创新,我们一方面关心对自身领域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思考改革带来的变化。一系列改革创新背后,彰显了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和大湾区核心城市,在经济领域和制度创新层面领先全国其他城市,并形成了一个深圳新样本和新模式。未来对照先行示范区、大湾区发展的需求,可以预见,深圳的改革还将持续深入。


城市是各种生产元素流动交融构成的整体,各种元素共同发力,也互相影响。在我看来,未来深圳的金融科技创新和社会治理变革两方面会是齐头并进的关系。科技创新和社会变革之间是一种辩证的平衡关系,如果科技创新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变革处于停滞状态,那么科技创新会受到制约,反过来亦是,对于社会创新,如果科技创新无法提供推动力,那么同样会遇到困难。所以我认为,今后深圳的改革创新,一定会呈现出科技创新、社会治理变革共同发展的局面。


这带给律所发展的启示是,律所要随着社会和产业的发展而随之转型,如果律所不能为城市的创新与变革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那么律所也将不为这座城市所需要。所谓时者,势也,抓住变革之时者,方能成就创新之势者。

 

突破滞后效应的合规实践


在深圳企业当前的众多需求中,合规当属最为紧迫的一点。相比科技和商业的发展,法律法规的制定往往具有滞后性,合规因此成为对企业来说极重要也极难的领域。


前文提到,华商成立了华商合规法律服务中心和青岛中世合规研究院,重点布局合规便是为了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破解合规难题。合规服务上,华商提供合规的法律服务咨询和尽职调查,帮助企业建立合规模板和系统,帮助企业处理了一批合规案件,比如说337调查等,在为许多企业重新梳理合规体系,今年底华商还要推出两本合规方面的书籍,输出理论和实务成果。


去年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化,不少深圳企业产业链遭遏制,一些企业还被列入实体清单。这种情况下,华商律所要帮助这些企业摆脱困境。首先我们要做好预判,比如海外合规方面,面对欧美等国家的技术、关税领域的壁垒,合规律师要预判企业的各种经营情况,是否会被列入实体清单,或是遭受长臂管辖。我们已经和一些企业合作,帮助企业量身定做合规体系,测试不同情况下进入实体清单的可能性,进而进一步增强预防能力,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其次,企业如果进入到实体清单中,合规律师要能帮助企业“解套”。另外在企业内部合规方面,我们也进行了专业投入,帮助企业做好内部合规,避免触碰合规红线。


华商合规法律服务中心希望通过以上这些努力,为企业建立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可预期的内外合规体系。关于合规,我在之前的文章有专门解读,这里不做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此链接(如何解除达摩克里斯之剑:谈谈合规体系建设的痛点与突破)。


在深圳法律市场激烈竞争中如何保持领先


以上简单介绍了华商律所的战略构建、围绕市场需求延伸出来的新业务等,这些变革背后,一方面是顺应时代、社会的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深圳法律市场的激烈竞争。几乎所有大型综合性律所都在深圳设立了分所,外国/港澳律所也在这里寻求联营。华商作为深圳本土所,切身感受到了竞争的日益加剧,深圳法律市场迎来了多方进驻、多方角逐、多方争夺的格局,甚至有些时候,竞争可以用惨烈来形容。


但在我看来,竞争并非坏事,而是一件好事。各大律所、各种律所文化在深圳同台竞技,这对提升深圳整体法律服务水平是一个良好的契机,但我们也要承认,本土所面临着严峻挑战。


华商律所业务营收连续几年在深圳排名第一,“华商律师”这一品牌连续多年获得深圳知名品牌荣誉。前面提到,华商律所27年历史中,没有经历过合并、分裂或者大的动荡,我们一直在修炼内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以华商的情况来看,首先一定要在专业领域上有所建树,有所发展。传统的法律服务领域不能放弃,因为这是律所多年发展的底盘和基础,一旦丢掉了传统,专业建树的基础就会不稳。第二,一定要做好高精尖业务,在创新型法律服务领域发力。传统法律服务领域带来了量,那么创新性业务则带来了质,量和质同时保持稳定,这是不落后于人的关键。


深圳的科技、社会创新迅速,因而法律必须跟上两者的步伐,法律服务一旦落后,证明你的律所业务创新驱动能力弱,在科技、社会创新领域,很快会被落下。律所不为城市发展提供保障,那么律所也不为城市所需要。

 

律所以人和为基,华商的人才发展策略也随着律所转型而有所变化。目前华商深圳总所员工有1100人,律师接近600人,合伙人163人。华商人才发展战略分为理论和实务层面,理论层面,引进高精尖专业人才;实务上,引进技能突出的人才。我们目前一方面引进具有较高理论和专业水平的人,作为各个团队的带头人,另一方面,引进年轻的专业才俊到律所,慢慢培养。


最主要的一点是律所内部的培养机制,华商正在通过律所内部的传帮带制度,把年轻律师带上轨道。刚才提到,律所合伙人163人,其中80后、90后差不多有70位,年轻一代正在崛起,我们希望把律所内的年轻人推上主舞台,尽快完成代际交替,保持律所的活力和强劲的发展动力。


近几年,法律市场的人才层次也发生了变化,我们发现出现了很多非纯背景的律师,成为行业专家型律师。在我看来,非纯背景律师成为资深专家,是法律市场的亮点,但不会是一大趋势。非纯背景律师对某一领域专精,有特别了解,相应比其他律师有亮点,但是市场上做主力的,仍是具有深厚法律背景的专业律师。非纯背景律师成为深圳法律市场主流,未来三到五年内我认为不可能实现。


但这个现象带给了专业律师一些启发,尤其深圳作为科技创新之都,“律师+其他学科”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华商律师近年来致力于建设全产业链的法律服务体系用意也在此,律师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构成和前沿业态,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律师业,和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应该具有高度结合的特性。建立全产业链法律服务体系不仅是新时期社会产业发展的要求,也是律师业做大和做强的内生需求,因为律师对一个行业了解越深入,服务层次越高,那么他与产业的连接度就更紧密,更被产业需要,才不会被淘汰。


建立全产业链法律服务体系,首先需要把律师做成一个产业。我担任深圳市律师协会会长期间做了这样一件事,把深圳的律师行业纳入到现代服务业,正式写进了深圳的十三五规划,这相当于使律师和总部经济及科创企业等政策上趋于一体。


谈到这里,我认为律师业长足发展,政策扶持上仍需要加大力度,深圳律师行业虽已纳入现代服务业,但是得到的政策扶持与高新企业和总部经济相比,如办公用房、人才引进、税收等政策上,力度小得多。我们要清晰的认识到,法律服务如果跟不上产业发展,那么产业发展终将会大打折扣,这是双向促进关系。


建立全产业链法律服务体系,第二点是要培养和引进更多产业律师,这是华商目前正在做的事。我们乐于其成,律师与多学科融合,相信未来“律师+其他学科”做得好,整个深圳法律服务市场也将成为深圳新的经济增长点。前路漫漫,但相信深圳法律市场将向更高、更深、更大、更强方面发展。


如今法律市场脱离了野蛮生长,竞争加剧,考验着律所和律师的创新变革能力。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我们要相信法律人抱有热忱和坚守,如雨果所说,“我们身负重任,我们昂首前瞻”,定将迎来律师行业的崭新机遇!




作者:高树

华商律师事务所主任,首席合伙人



简介

   现任中华全国律协理事,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副理事长,深圳前海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合会执行会会长,《深圳特区报》特约评论员,深圳报业集团深新传播智库首批高级专家。曾任第四、第五届深圳律师协会副会长,第九届深圳律师协会会长,第四、第五届深圳市政协委员、市政协社会法制与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   出版文集《沿着法治的方向》(法律出版社)、《律师的荣耀:理想与实践》(法律出版社)、长篇小说《拒绝辩护》(陕西人民出版社)、诗集《苍天瘦》(岭南美术出版社)、诗集《树对风的回忆》(海天出版社)、《我们如此深爱》(海天出版社)。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学术成果获得中央党校社科论文一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 往 期 文 章 /

建构律师参与不良资产处置新生态---“区块链+不良资产”风口将至
律师为什么要“讲政治、重专业、比奉献”---新时期华商律所核心价值观释义
六月,乘风破浪!写给我们自己的诗
“鸡汤”为什么有毒?都没活明白,凭什么难得糊涂
如何解除达摩克里斯之剑:谈谈合规体系建设的痛点与突破
现场主持:听王利明教授讲民法典这些事儿
我与民法典:直击生活的本质 ,我们正在接近好的和最好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