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展预告丨进入“人机合一”的未来世界
向上滑动阅览
关于策展人
张海涛
策展人、艺术评论家、未来艺术学者、艺术档案网主编、数字与区块链实验室研究员;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特聘教授(硕导)、北京服装学院客座教授、湖北美院高级讲学专家,2004年至今在国内外已策划参加百余场学术展览。2007年创办艺术档案网。2009—2014年先后任宋庄美术馆执行馆长、元典美术馆副馆长。Hyundai Blue Prize Art+Tech 2022大赛评委;2019年第七届“金拴马桩奖”影像艺术节终评评委;2015至今年丽水摄影节学术委员、评委;2015北京798艺术节展演项目优秀策展人奖;2023获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最佳策展人奖;首届文旅中国元宇宙创新大赛评委;海峡两岸DS数字艺术奖评委;首届圈子艺术青年奖评委。2012年出版个人著作《未来艺术档案》。曾策划:2022我的元宇宙,BOE苏州湾数字艺术馆常设展;2021 分身:我宇宙、2021反思未来:人形机器人艺术计划;2020未来艺术学;2020机器·人·艺术·时代;“都市游牧”2017杭州大屋顶国际动态影像展;艺术郑州·2016当代艺术展;2015北京798艺术节:新民间转换2014西安“媒体城市”国际艺术展;100X100=900国际录像艺术展;EXiN2012亚洲实验电影与录像艺术论坛;“生物·生态”中荷当代艺术展;“虚实同源”2011北京新媒体艺术年展;2010影像档案展;2009第五届宋庄艺术节“未来索引”;当代嗅觉艺术展—嗅觉·感觉;2004—2006当代权充艺术展Ⅰ、Ⅱ、Ⅲ等展览。
向上滑动阅览
关于艺术家
陈子健
2000年出生于浙江衢州,目前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作品涉及视觉数据交互,致力于探索虚拟与现实的边界问题,擅长通过三维制作、虚拟引擎构建世界观,探索展演、数据可视化、交互影像、增强现实等方向,通过技术哲学思考人与自然,人与媒介的关系。作品曾获得靳埭强、白金设计、 CGDA、等国内外多个奖项,参与上海双年展、亚洲数字艺术展、不准停电等国内展览。
邓碧文
1982年生于中国湖南。现任教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科技艺术专业(副教授、研究生导师),2008年获得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总体艺术工作室(现跨媒体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2016年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2005年获得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本科学位。研究方向为科技艺术和实验艺术,目前创作关注人工智能、机械互动与光艺术,注重后人类、控制论、赛博朋克、机械生命、人工智能生命、生物基因工程等议题的创作讨论。近年参加的主要项目及展览有“中国重庆首届国际光影艺术节”(重庆,2023);“新青年——第四届学院实验艺术文献展”,景德镇(2022);“异境之间”(深圳,2021);“深圳湾科技艺术节”(深圳,2020);“未来艺术学”(深圳,2020);“机器·人·艺术·时代”(深圳,2020);“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进京作品展”(北京,2019);项目总监“科技艺术四十年——从林茨到深圳”(深圳,2019);个展2015年“无尽参与链上的一个时刻”(北京,2019)。
丁思雨
1998年出生于陕西西安,202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202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获得美术学硕士研究生学位,师从张海涛教授,现任教于天津传媒学院。以艺术家、设计师、策展人等多重身份从事艺术与科技研究、理论与实践。早期的艺术实践从个人感受出发,以身体为媒介思考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介入社会问题构建更广泛的社会价值。自2020年起,以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元宇宙等前沿技术研究讨论艺术与科技的跨界融合,在未来的语境中尝试使用不同媒介语言探寻科技发展与人类伦理问题的冲突与困境。
高峰
高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创意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2007年获得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2018年获得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2020年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博士后出站。现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科技与艺术交叉学科,探索人类未来生活中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艺术、健康等领域的应用。多篇论文发表于国际顶级多媒体会议ACM Multimedia、IEEE会刊、国内核心期刊《计算机学报》等,相关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中国美术家协会、雅昌集团等单位。先后获得第12届中国艺术权力榜年度艺术探索奖、德国iF工业设计奖等奖项。
何诚昊
哈佛大学媒介与交互设计方向硕士,新媒体艺术家。研究涉及人工智能、生物编程和混合现实。作品曾展于威尼斯军械库,PSA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西岸穹顶艺术中心,上海McaM明当代美术馆等。
詹硕宇
伦敦大学学院电影游戏与建筑方向硕士。数字导演,新媒体艺术家。作品涉及交互游戏,实验电影,增强现实。作品曾参展2022亚洲数字艺术展(北京时代美术馆);第13届上海双年展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等
麻淞滔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与科技研究方向。新媒体导演,科技艺术家。作品涉及实验短片,游戏,物体感知,持续探索人工智能与短片叙事的可能性。作品曾参展“AI、泛技术与艺术”跨媒介影像与双A之夜(上海西岸美术馆);入围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终选,并曾展于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长沙新媒体艺术节等。
胡森
胡森,2023年研究生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主要从事雕塑与装置艺术创作,并关注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提名奖(2023);第三届“澜景·未来媒体学院奖”学院奖(2023);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2023);第13届两岸汉字艺术节(2023);红旗渠精神雕塑陶艺创作作品展(2023);新文艺群体陶瓷绘画作品展览(2022);“大风起兮·首届秦晋豫三省雕塑家联展(2022);首届中国(厦门)马约翰艺术大展(2022);壬寅虎年生肖邀请展(2022);塑说运河·青年雕塑艺术作品邀请展(2022);“花开五四”·首届莫干山全国青年空间艺术创意大展(2022);第三届河北大学生美术作品展(2022);“传承•创新” 2022年春季沙龙雕塑艺术作品网展(2022);华夏福瑞生肖作品邀请展——癸卯兔年(2022);迎新春湖北雕塑艺术邀请展(2022)。
姜苏轩
艺术家,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公共艺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 科学+艺术联合实验室主创艺术家。2023 年 - 公共艺术作品《一群游泳的树》,将参加深圳光影艺术季-“光合创想”福田展区;2023 年 - 作为龙城创意艺术街区驻留艺术家参与街区艺术共创,绘画系列作品《CC 日记》参加「明日花园」展览,并被收藏;2023 年 - 影像作品《微纳山水》参加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AIRSpace「问题演绎」展览;2022 年 - 声音作品《阳光的情绪》参加「未来宣言」展览,跨学科同名论文入选 IEEE DATE 国际科学大会;2019 年 - 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巡展 · 保利中心 ·中国北京;2017 年 - 举办“游于艺”个人展览;2016 年 - 第六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2021 年 - 户外公共艺术作品《来访地球的云》被云美术馆永久收藏;2021 年 - 户外公共艺术作品《百态映像图》被云美术馆永久收藏。
冷培雯
辽宁大连人,2021年本科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现硕士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实验艺术研究方向。
李杭
青年艺术家。本硕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现工作于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长期从事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新媒体艺术等交叉领域的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作品曾参加等几十个国内外大型展览并获得若干奖项。
李玮
1970年9月5日生于中国,现居北京,国际知名当代艺术家,世界各地举办和参加很多展览,如:巴黎大皇宫Photo Paris李玮个人项目展览"LiWei Vision”;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飞越威尼斯";美国佛罗里达州The Ringling美术馆"飞越瑞林美术馆";"Beijing2008-生活在高处"-瑞士奥林匹克博物馆;"Drawn in the Clouds:Contemporary Asian Art-自由的讲台" KIASMA当代艺术馆-赫尔辛基;“美国.流动的物质”-休斯敦Fine Arts美术馆。
林万⼭
林万⼭,出⽣于1993年,本科硕⼠均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系,现⼯作⽣活于杭州。作品涵盖装置、影像、雕塑、VR等新媒体作品。林万⼭⻓期致⼒于利⽤综合媒介⼿段,进⾏新的尝试与创作,作品呈现多元化、实验性等特征,宗教、空间、时间与⼈之间的位置关系⼀直是林万⼭作品⻓期探讨的命题,作为艺术家,林万⼭希望⾃⼰的作品拥有⾜够的维度与层次,涉猎不同媒介的作品。
刘畅
1995年出生于武汉,先后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及中央美术学院,现上海美术学院博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动装置。曾获明天雕塑奖等,部分作品收藏于白兔美术馆(澳)等机构。
吕连涛
1987年出生于河北,2013 年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 ,2019 年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吕连涛持续关注机械与互动装置的创作,不断寻找用机器来阐释人与社会复杂关系的可能性,追问“人是机器”的古老命题在当今的特殊含义。艺术家以机械为媒介,力图展现不易被察觉的人类意识与行为,以此揭示设备之“义肢”性与赛博时代的数字控制之间的荒诞辩证。在他的作品中,人(不论是自然的人类器官还是抽象的社会符号)往往被转化为机器,在重复、笨拙、滑稽的机械运动中,人与社会的本质与真相得以显现。他的作品传达出一种冷静克制而又倔强执拗的风格,并以一种诡谲的姿势吸引着观众,邀请人们一起对作品呈现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回答。
牛艳寒
硕士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公共艺术方向,国际动态雕塑协会会员,涉足的领域有装置艺术、游戏艺术、新类型公共艺术等,作品曾展览于贵州省博物馆、中国雕塑研究院、湖南省博物院。
邱宇
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博士,任教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从事科技艺术的创作和研究,他在创作中使用声音、影像、装置、生物等混合媒介结合科技手段探索技术所蕴含的内在逻辑和语言关系,以及混合媒介影响下的生命感知。作品参加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B3双年展、金鸡湖双年展、安仁双年展、新疆双年展、“动为行”中国媒体艺术35年、亚洲数字艺术展、“生⻓”国际生物艺术展、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美展获奖与进京作品展等国内外展览。
沈少民
当代艺术家、纪录片导演、诗人 。现任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公共艺术研究所主任、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科学+艺术联合实验室艺术总监。擅长多领域跨媒介创作,作品涵盖装置、影像、纪录片、观念绘画、诗歌、公共艺术等,作品被国内外众多美术馆、机构、大学、基金会及藏家收藏。主要大型个展有“一群斑马横穿马路”、“沈少民的科学简史”、“中国鲤鱼”、“这里没有问题”、“算了吧,风”、“一号工程”、“磕头机”、“盆景”、“歼-X”等。主持设计的“云美术馆”荣获2022 AMP 美国建筑大师奖展览空间类别最高奖“Best of Best”、2022 年法国巴黎DNA 设计大奖“市民空间类别大奖”、2022 台湾金点设计奖2017 年作品《峰会》被评为港巴塞尔最受瞩目的十件作品之一。
许锦龙
1989年生于广东,2016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得学士学位。SOONEW场景交互实验室创始人。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 科学+艺术实验室成员。致力于观念艺术结合科技、新媒体、机械装置等公共艺术作品形式,探讨哲学与日常生活本质联系,坚持观念为主技术为辅的创作路线。作品形式涉及机械互动装置以及新媒体装置艺术等。近年参与部分群展:“问题演绎”(2023 深圳);“家屋/邻人与再现的叙事”(2023 深圳);“ONDON DESIGN FESTIVAL 伦敦艺术设计节”(2022 英国伦敦);“威尼斯元宇宙艺术节”(2022 威尼斯);“在河之洲-时间之河-2021湾区当代艺术联展”(2021 广州);“牧云37℃”(2021 深圳);“异境之间”(2021 深圳);“深圳(坪山)国际雕塑展” (2017 深圳);“中国姿态 中国雕塑大展” (2016 济南);“场域的毛细管”(2015 广州);
苏永健
本硕博均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艺术与科技方向博士研究生在读,曾交换留学于德国ZKM艺术与媒体中心。2017年中央美术学院最高毕业奖——“千里行奖”唯一获得者。作品曾于全国各地,瑞士、德国及威尼斯重要展览多次展出。
吟光
跨媒介作家,香港作家联会及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特聘导师,蓬莱科幻学院荣誉院长。创作“艺术乌托邦”东方幻想系列,研究“分布式叙事”未来文学方向。
谭淦泉
1995年生于广东开平,现研究生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CAS Lab当代艺术与科学实验室成员。他目前的创作多以机械装置与影像结合的媒介进行观念表达,在艺术实践中关注个体生成的日常数据与社会现象的隐性关系,并通过生活中的通讯技术建立人与人之间跨空间的信息互动,从人文表达以及个人经验的角度探索科技艺术的可能性。
唐克扬
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感知与意识研究中心主任。唐克扬博士从跨学科的视角关注城市与空间,从事类型建筑和文化空间的创新实践以及视觉-心理-行为的交互研究。曾任2010年意大利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先后策划、主持、设计了包括《活的中国园林》(Chinese Gardens for Living)在内的多个国际、国内大展,跨学科研究和文化建筑项目,涵盖美术馆、图书馆、校园和文旅设施等。
滕家琪
1996年出生于辽宁大连,现工作生活于杭州。201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并推免硕士研究生。202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于中国美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创作以装置、雕塑、公共艺术为主,涉及影像、绘画与新媒体等,曾于国内主要城市及法、瑞、克等国展出,作品曾被阿彭策尔州艺术馆收购并永久收藏。他习惯选择精巧繁复的制作技艺,创作并揭示由细节构成的结构体。从技法的角度看,作品似乎延续了从雕塑到动态雕塑,乃至更广泛的古老手工艺,这使得滕家琪在科技崇拜、信息过剩、内在生命力逐渐瓦解的当下,以冰冷且细腻的方式对当前社会的各类生命状态作出反馈。
汪雪涵、刘明泽
艺术家组合(汪雪涵、刘明泽)的作品灵感来源于生活的感悟、文化的交融以及对艺术与科技的不断探索,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深入的思考以日常形象的再造表达艺术理念,作品善于通过层次的运用和形式的简化,利用透明切片、拼插和模块化设计,多层次的堆叠设计装置作品,试图引发观者对科技、社会和人类关系的思考。
王刘唯
2001年生于浙江绍兴,2023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公共艺术方向获学士学位。现2023级西安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公共艺术方向研究生。作品艺术形式多样,以探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机关系、情绪等为主要研究方向。
王鹏程
2001年生于中国江苏。2023年获得西安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系(今跨媒体艺术系)公共艺术方向学士学位,在校期间多次参与跨媒体艺术方向竞赛并取得成绩,辅修城市公共艺术以及版画等专业。目前创作多为关注艺术与科技,以及未来人与生态环境的交互影响等话题。现阶段致力于对机械装置,数字艺术以及科技生态装置的研究,坚持人、机械和自然生态未来多元结合的创作与研究。近年来的参与项目及荣誉有:本科期间素描课程作品《手部研究》留校(西美,2020);“西美毕业季·王者荣耀长安风物志高校共创IP艺术展”团队作品入选并荣获“优秀作者”证书(西安,2021);绘画作品入选“无有”主题画展,并且参与上海021博览会无事文化展区(上海,2022);团队作品参与“中国·重庆首届国际光影艺术大赛”并获得主办方推荐(重庆,2022);公共新媒体研究小组作品晋级“CDSA 第二届国际媒体艺术创意大赛”决赛,并获得优秀奖(杭州,2023);机械装置《拾·遗》获西安美术学院本科毕业设计院级二等奖(西安,2023)。
徐戈
徐戈的作品源于他对科学的迷恋,尤其是机械学、物理学以及电子控制。深受欧洲古典自动机艺术的影响,机器的运动方式、发出的声音以及内在的诗意是他所关注的几个方面。当机器褪去功能性之后,其内部包含能够产生运动和模拟生命的机制成为那个让人迷恋的源头。
许毅博
扩展媒体艺术家、博士、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科技艺术教学负责人,上海多巴胺·艺术科技主理人。许毅博的作品揭示“透明社会”中个人隐私与信息掌控阶层的制衡问题,同时对后人类系统中人与机器的本体论边界进行探讨。他对社会潜在的隐性问题一直保持关注,作品里较少涉及那种年迈的思维定式。机械装置,沉浸式影像,数字交互,他极力调用丰富媒介来建立作品,并挑战社会表象之下的一条条暗河。
Top30 姚浩澜
201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公共空间艺术系,艺术工程与科技专业,获学士学位。202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公共空间艺术系,艺术工程与科技方向,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西安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系。作品先后入选法国圣埃蒂安双年展;先后前往克罗地亚萨格勒布美院、法国莱茵美院交流学习;赴日本,策划“东京急行”、“不怎么Nice”等艺术项目;参与执行乌镇戏剧节、南京光影万象等大型综合性公共艺术活动及展览策划。创作受到Nike、FMACM®、可口可乐中国、RANDOMEVENT®、YOHO中国、Teva®、OPPO等品牌合作。
张海超
数字媒体艺术家。2010年本科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2016年硕士毕业于法国贝桑松高等美术学院。现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副主任兼科技艺术工作室主任。该艺术家的创作实践主要集中在利用XR(扩展现实)技术探索数字与物理空间之间的交互边界。他的作品特别注重于通过游戏交互框架来打造超现实的数字空间,解放传统空间限制下的用户体验。此外,他还专注于基于分布式网络原型开发物理空间数据驱动的自主运行系统,探索技术与物理世界的新型融合方式。李琨,新媒体艺术家,现任教于四川音乐学院电子音乐系。他运用硬件/软件/湿件进行创作,来探索艺术表达上新的可能性。他创作的装置,音乐,影像,互动程序既在音乐厅、美术馆里展演,也出现在公共空间,让人参与其中。主要研究方向是电子音乐创作与新媒介结合/新媒体现场表演艺术/现场即兴音乐编程(live coding performance)。出版专著《VVVV与新媒体艺术创作》。
张坤鹏
电子科技大学2021级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学生,谢玥婷是电子科技大学2020级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学生,段新月是电子科技大学2021级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三者均为电子科技大学交互新媒体艺术辅修专业(iArt)三期学生,曾参加成都美术馆“无界漂移”展。
张澜涛
硕士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作品涵盖交互装置、数字影像、网络艺术等。研究方向:身体、身份、科技伦理等相关话题的创作和研究。
张沐辰
工作生活于北京,201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同年任教于北京⼯商⼤学设计与艺术学院。致⼒于数字媒体艺术、互动媒体艺术的研究与创作。以冷峻⼯业质感的机械装置为媒介,在反思现代性的脆弱性的同时,探讨当代科技与资本,消费社会中⼈的情感与异化,以及有关算法、人工智能、⽣命体验等问题。
张增增
1987年生于安徽省亳州市,2013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多年致力于科技手段与城市三维空间之结合,试图将不可见的哲学和社会逻辑可视化、三维化。努力使得作品尺寸超越小物体,造境取代消极造物,从图像而至现象,由场所到城市,从小范围的有限个人感知抵达无边无尽的空间。在过去十余年中进行了一系列美术馆内外的研究,有关新的材料学,空间技术和城市现象。从城市、景观、室内、公共关系各角度展开的跨学科研究。现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跨媒介工作室。
张振
1993年生于中国辽宁。2020年获得鲁迅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系(现实验艺术系)智能科技艺术与设计方向硕士学位,期间公派交换于意大利威尼斯美术学院。2017年获得沈阳音乐学院舞台设计方向学士学位。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皿感科技艺术试验厂+ Z ZHANG Studio主理人。致力于当代艺术与舞台设计的双向跨领域创作,目前创作多为关注艺术与科技、新媒体与舞台设计的更多可能。通过科技生态装置、交互媒体、非线性混合场景与行为、新媒体空间等综合途径研究探讨未来人与多元环境的缠绕关联等思辨话题。现阶段持续以“特定媒介串联”的方式对©艺术与科技下的试验剧场、©未来场系、©控制器景域等研究系列的提出进行创作发声。坚持探索跨界后交叉学科下的双向跨领域创作与研究,以此激活更多关于当代艺术与未来艺术新的概念状况和边界衍生的可能性。近年参与的主要项目有UCCA“燃冉”艺术季(上海,2023);阿那亚金山岭驻留计划(河北,2023);华泰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上海,2023);破冰艺术计划(沈阳,2023);UCCA“燃冉”青年艺术大奖15强(上海,2022);第六届中国雕塑展(武汉,2022);新青年第四届学院实验艺术文献展(景德镇,2022);数据升维U拟态临场(广州个展,2022);青年100x糖舍驻留计划(桂林,2022);LIGHT IN新媒体艺术大赛(2022)。
郑达
跨媒体艺术家,低科技艺术实验室 (Low Tech Art Lab) 创立者,作品获得英国“The 2017 Lumen Prize”互动艺术大奖,“2018 第三届王式廓奖”艺术奖得主。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UBC) 艺术系访问学者和韩国首尔 CPI 研究员。艺术工作聚焦于艺术与科学的跨媒体互动艺术,其创作轨迹焦距在现实与虚拟世界交错点的探索和实践,包括互动艺术、AI 艺术 、机器装置、游戏艺术、媒体剧场等。创立的“低科技艺术实验室”专注于当下媒体文化和跨学科的融合,基于电子虚拟环境的艺术实验,探索光与运动的交互、机器视觉系统的算法美学,以及可计算媒介的装置艺术的感知系统。
扫码加入798CUBE社群
关注798CUBE公众号
获取最新活动预告、不定期超级福利!
798CUBE
798CUBE坐落于北京798艺术区的核心区域,建筑面积 3600平方米,建筑体由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艺术家朱锫设计,是朱锫建筑所(Studio Zhu Pei)近年来以工业遗产为主题的一系列实验性的创作实践之一,这座艺术区里的工业“盒子群”,充分展现出科技、艺术与工业遗产相结合的基因。以“Into the Unknown”为口号的798CUBE,致力于科技和艺术的融合,并依托798艺术区作为中国当代艺术文化名片的天生优势,打造一个面向大众,链接国际优质艺术资源与公众的平台,在新兴科技与前卫艺术孕育的语境中启发大众,并愿意持续、深入地参与到世界范围内的艺术语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