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因为“将心比心”,安徽这些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王弘毅 江淮观察
2024-09-07
做企业免不了要和政府职能部门打交道。
很多企业都有过办事时因为疏漏、意外之类原因来回奔波的遭遇。有时候,往往一点小“差头”,都让人头疼焦虑,甚至心力交瘁。
在很多职能部门特别是办事服务窗口那里的一些“惯有的日常”,摊到每一个来办事的企业和个人头上,可能都是麻烦事。
安徽提出“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就是为了破解这样的“不对称”。
为此,安徽实施多项政务服务领域改革,以让企业、群众办事提效、减负为目标,一批具体、实在的改革探索走在全国前列,一批改革试点示范在全国推广。
核心的目的只有一个:努力让大家办事更顺心。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蓝图宏伟。但不同的地方、领域结合自身实际谋划改革实举时,动因未必总要那么“高大上”,多一些诸如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式的“小清新”“小纯粹”,推出的改革事项往往既解难、又“解渴”。
这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原则的生动体现。
作者|王弘毅
编辑|丰静
图片|肖本祥

“无违法违规证明”正被替代
无违法违规证明,这项证明材料,曾让不少企业头疼。

头疼在哪?因为这项证明包括了很多具体内容、涉及不同部门,比如法人的无犯罪记录证明,要到公安机关查询;企业信用得上税务局了解,几乎每一条注册信息都需要单独开具证明。为了办一件事,分头取号排队很常见。

2023年3月,安徽推出一份信用报告代替40个部门证明改革,改变了这一现象,登录网站、实名认证、下载打印,这份“高功能”的企业信用报告就出来了,再也不用来回跑着开证明了。

一份公共信用信息报告,可代替过去可能最多要跑40个政府部门开具的无违法违规证明,企业办事负担大大减轻。

目前,安徽累计为企业提供信用报告下载13.9万份,替代传统无违法违规证明275万份。

企业“少跑腿”的前提,是让数据“多跑路”。安徽依托省信用平台累计归集涉810多万经营主体各类信用信息69亿条,支撑企业信用报告查询专项系统运行,推行信用报告 “网上办”“实时办”“随时办”“免费办”“无感办”服务。

在服务中,实现“主动优办”代替“被动接办”。安徽按照“应替尽替”原则,将涉及的所有40个领域一体纳入改革范围,坚持1个标准、1张进度表。各级政府部门办理行政服务事项需核实企业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直接通过省信用平台获取信用报告,无需企业申报提供,推动政务服务更加利企便民。

值得期待的是,这项改革已迎来“升级版”。目前,正推广自然人公共信用信息报告应用,已累计为自然人提供信用报告下载7100余份,替代传统无违法违规证明14000余份。同时,探索开展长三角信用报告代替证明联动,实现专项信用报告省际互认、多地共用。

另外,信用报告还可以成为融资贷款重要依据。安徽在提供信用报告查询服务基础上,强化信用报告在“信用+科创”“信用+产业”“信用+涉农”等领域业务推广,引导金融机构依据信用报告创新“信易贷”特色产品服务,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度。

“政策找人”越来越常见

一些优惠政策,尤其是涉及奖补资金的,往往要企业提交申报材料,可在安徽,企业明明没申报,奖补资金还打到企业账上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去年,滁州海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收到“免申即享”平台发送的一条短信,短信显示:“上市挂牌企业奖补政策已完成兑付,兑付金额60万元”。

无需申请、无需跑腿,奖补资金自动到账,这样的“好事”就这么发生了。

安徽以“工业互联网思维搭建惠企政策资金“免申即享”平台,2022年底,全省16个市和省本级“免申即享”平台全部搭建完成。

适用于“免申即享”条件的,企业不需要准备线下申报材料,无需申请,自动到账;适用于“即申即享”条件的,企业申报各级各部门的政策也无需登录相应部门的平台申报,只要登录“皖企通”申报即可。通过“免申即享”平台,企业可以实时掌握项目审核和资金支付进度。

免申即享,这项措施对于企业很方便,对于部门则挺费事,这需要重塑流程、深入改革。

以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为例,不仅取消了申报环节,还清零了申报材料,面向16个市、省十大新兴产业专班、金融机构征集在研在建项目,避免过去从企业端申报,市县层层审核把关等繁琐环节。项目抓取、审核、资金下达等过程中,全流程网上操作,无需企业提供任何项目材料,真正实现了“政策找项目”“政策找企业”。

强化数据共享。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充分运用省充换电基础设施综合监管服务平台、产业大脑等平台以及金融、统计等部门数据,推动各类数据资源跨部门互动组合,用“数据跑路代替“企业跑腿

申请材料在长三角都算少

办事流程复杂,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材料的复杂上。在安徽,不少部门已经大幅度减少审批材料,让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比如,安徽省发展改革委推行的“极简极速极便审批”,按照能减掉的材料全部减掉、能从网上核验或提供电子材料的不要纸质材料的原则,对申请材料清单化管理,共精简申请材料236项,减幅54.9%。目前,同类政务服务事项平均申请材料,安徽分别低于长三角区总体水平60%、全国62.8%。

在办事流程环节,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对事项办理环节进行优化压减,减幅25.4%,目前同类政务服务事项平均办理环节,安徽分别低于长三角17.1%、全国25.6%。建立完善资金管理“251”工作机制,能压缩的审批流程一律压减,推动中央预算内投资快拨快用。

比如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安徽建成了纵联国家、横通行业、覆盖市县的全省统一电子化平台体系,各类信息“一网归集、一网尽览”,企业信息“一次录入、全省共享”、数字证书“一地办理、全省通用”。今年上半年,免除投标保证金947.26亿元,开具保函47.5万笔,释放现金1016.92亿元,发放“中标贷”21.27亿元,持续激发了经营主体活力。

本公号部分文章与《安徽日报》“江淮观察”专栏联动推出。欢迎私信或留言提供感兴趣的报道选题。

转载本文须得到授权。

星标☆“江淮观察” ,及时接收最新推文            

 审核|汪国梁   终审|胡旭



[ 推荐阅读 ]光伏第三省安徽,在这条号称十万亿级新赛道上起跑
安徽湖南湖北上演中部“竞速赛”,谁会笑在最后?
耐心资本不是“一个人的长跑”:安徽蹚进科技金融深水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江淮观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